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72节

晋霸天下-第672节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的百姓支持,同时,自然也更容易守住范阳城。

“将军,范阳城方向传来消息,代王亲率三万精锐骑兵,已经抵达范阳城的东门外,并扎下了营盘。”一名心腹校尉,大声汇报道。

慕容恪与麾下部将闻言,皆是一惊,他们不明白代王拓跋什翼犍,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亲自率兵增援范阳城,不过,既然拓跋什翼犍已经率领麾下大军增援过来,对于燕国大军来说,总是极好的消息。

“四哥,真没有想到,代王会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增援范阳城,有了代王麾下兵马的增援,我军声威将大大增加。”慕容霸得知如此消息,显然非常的高兴。

慕容恪蹙了蹙眉,轻声道:“代国主力大军在盛乐城被晋军主力击溃,没想到,此时,代王居然还有心情增援我军,不简单啊!”

“四哥是何意?代王率领麾下兵马增援我军,难道不是好事吗?”慕容霸疑惑的问道。

慕容恪摇了摇头,轻声道:“代王增援我军,对我军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不过,对于代王的动机,一时让人很难琢磨啊!”

“代国与我大燕国早已结盟,代王率领大军增援我军是分内之事,没什么好奇怪的,怎么,四哥是觉得代王增援我军是别有用心。”慕容霸蹙眉问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轻声道:“代王是一代枭雄,志向不在二哥之下,如此充满远大志向的人,是不会这么好心,全心全意增援我军的,一定另有目的,不过,这个目的是什么,我一时也说不好,总之,一定是为了他自己的霸业,而不是为了信守结盟的承诺。”

慕容霸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随即大声说道:“四哥,如今我军要死守范阳城,而要守住范阳城,就必须守住眼前的易水,我军沿易水北岸布置,阻挡晋军横渡,当并非太大的问题,但代王的大军该如何布置,四哥可有打算?”

慕容恪蹙眉深思了片刻,轻声道:“代王乃一国之君,地位与二哥一样,我如何能够随意调遣代王,至于代王麾下的大军该如何布置,这个还要向二哥请示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四哥说的是,代王是一国之君,我们的确无权调动,不过,代王已经抵达范阳城东门外,我们当立即前去拜见一番,顺便探探情况。”慕容霸大声说道。

慕容恪闻言,点了点头,同意了慕容霸的建议。

随后,在布置完麾下大军之后,慕容恪与慕容霸带领几十名护卫亲兵,向范阳城方向奔去,他们要前去拜访代王拓跋什翼犍,并顺便了解一下拓跋什翼犍此来的目的,和能够提供的帮助。

在易水南岸,晋军的几座大营刚刚搭建完毕,华安与麾下的十余万大军,便抵达了易水南岸,并立即进驻大营。

华安刚刚进入大营,麾下部将便汇报了与慕容恪主力大军血战的状况,并详细的分析了慕容恪麾下燕军主力的强悍战斗力。

对于自己麾下骑兵与慕容恪麾下骑兵的大规模厮杀,华安早在半路上就已经知道了,不过,亲耳倾听麾下的部将讲解战斗的情况,让华安更加清晰明白的了解了与慕容恪主力骑兵厮杀的具体情况,并对慕容恪麾下燕军主力的战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报,王上,北岸刚刚传回消息,代王拓跋什翼犍亲率三万代国精锐骑兵,已经抵达范阳城,并在范阳城的东门外扎下了大营。”就在华安与麾下部将分析慕容恪主力大军的时候,易水北岸传来了代王拓跋什翼犍抵达的消息。

“王上,代国的都城盛乐都被我军攻破了,这个拓跋什翼犍倒是张狂,居然还敢率军增援燕国大军。”陈破虏大声说道。

“王上,区区三万代国兵马根本就微不足道,以我军的实力,半个月之内便可突破易水,一个月之内便可攻占范阳城。”陈灭胡也跟着应了一声。

华安笑了笑,看向王猛,轻声道:“王将军,你在并州与谢将军一同进攻代国,并攻占盛乐城,本王想知道,代国主力骑兵的战力如何?”

正文第八百零六章燕国打算和谈

王猛想了一下,轻声道:“回王上,代国主力骑兵的战力颇强,与燕国主力骑兵相差不多,也是我军的劲敌。”

华安闻言,顿了片刻,正色道:“代国都城盛乐已经被我军攻破,士气一定大受挫折,如今的代国大军,还能存有多少战力?”

王猛正色回道:“王上,代国大军皆是骑兵,虽然被我军全面击溃,但只需一定时日便可再次集结,拓跋什翼犍亲率三万大军增援燕国,便足以说明这一点,我军占据绝对优势,但绝不应该轻敌。”

华安赞许的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将军说的对,尽管我军兵马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但轻敌之心是绝对不可以有的。”

众部将闻言,皆认可的点了点头,在易水南岸与燕军主力骑兵的一场大混战,让彼此都受到的极大的伤亡,王猛军团的兵力已经锐减至八万,邓羌和王午麾下的骑兵都只有一万五千人马,王三统领的亲卫军损失了千余人马,诸葛雄麾下的无当飞军由于并未与燕国骑兵近战,为此,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如此一算,易水南岸的一场大混战,晋军总共损失了两万余将士,可谓损失颇大,当然,燕国大军的损失同样巨大,损失兵马也不会低于两万,而且,作为燕军绝对主力的铁索骑兵的大量损失,对燕国大军的打击很大,在燕国大军损失的两万人马中,至少有一半是最精锐的铁索骑兵。

在了解了麾下各部骑兵的巨大损失之后。华安决定暂且不向易水北岸发起进攻,而是利用一段时间的准备,整编和训练麾下已经严重受损的骑兵部队。

由于战马的筹措短时间内无法到位,因此,华安麾下各部的骑兵的规模,无法达到原先的水平,其中,王猛军团的八万人马保持不变,并重新进行整编,邓羌军团的三万骑兵损失了半数。决定扩充五千。使之达到两万骑兵的规模,王午军团也整编至两万人马的规模,亲卫军损失的千余人马更要优先补充。

在整编受损的骑兵部队的时候,除了亲卫军的千余人马。是从主力部队抽调之外。剩下的都从后备军团之中抽调人马。

如此一来。经过一番整编,华安麾下的主力骑兵将达到十四万人马的规模,加上四万战车兵和四万主力步兵。共有二十二万主力大军,另外,后备军团的五万人马,则因为抽调了两万人马补充主力,因此,仅剩三万人马,如此一算,华安麾下驻扎在易水南岸的大军,足有二十五万人马,实力极为强大。

若是算上已经归附的蒲健麾下的近五万人马,晋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三十万人马了,当然,蒲健军团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因此,华安攻打易水北岸的燕国大军,不会过多的考虑蒲健军团的因素,以免因为蒲健的阳奉阴违而使进攻燕国的行动完全失败。

在易水北岸,燕国大军同样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并准备依托易水,抵挡晋军主力的进一步北进。

代国大军的增援,让燕国面临的颓势,有了些许改观,并让燕国将士,坚定了抵挡晋军的信心。

不过,晋军仍旧占据了不小的优势,这让坐镇蓟城的慕容俊非常的担心,易水防线一旦被晋军突破,范阳势必不保,而晋军一旦攻陷范阳城,便会顺着涿县、良乡一线,直达蓟城脚下,如此,大燕国的都城,就会处于晋军的攻击范围之内,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就相当严重了。

最让慕容俊担忧的是,在燕国北部边界的高句丽和扶余等部落,见燕国主力与晋军主力对峙,时不时的挑起事端,并在边境制造摩擦,慕容俊心里很清楚,这些部落势力是在等待机会,等待燕国主力溃散的机会,只要大燕国主力尽失,他们就会从边境向燕国发起进攻,从而夺回本就属于他们,而被燕国夺取的土地。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燕王慕容俊如芒刺在背,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如何与晋军讲和,并以易水为燕国与大晋的边界。

慕容俊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了心腹大臣,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燕国的众大臣,全都同意与晋军讲和,但他们全都担心,晋军不会答应以易水为界,毕竟,整个幽州和更远的平州,原本就是属于大晋的,在晋军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让大晋放弃收复北部的两个州,几乎是很难做到的。

“王上,晋军主力正在整编兵马,半个月之内,一定不会向易水北岸发起进攻,我大燕有足够的时间,派遣使者前往江南建康,向大晋朝廷请和。”一名燕军大臣抱拳说道。

慕容俊闻言,轻声道:“晋军主将华安,拥兵自重,就算大晋朝廷同意讲和,身为主将的华安不同意,也没有用啊!”说完蹙起了眉头。

慕容俊说的都是实话,华安已经被册封为北王,且拥兵自重,若是华安一心要收复幽州和平州,完全可以无视朝廷的旨意,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身为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北王,完全有可能不理睬大晋朝廷的旨意。

“王上,大晋朝廷可不止华安一个王,拥兵自重的将领也不止他一人,若其明目张胆的抗命不尊,便是以下犯上,大晋另外几支兵马便可以此为借口,掣肘华安,况且,我大燕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不管能否求和成功,总得试一试啊!”一名燕国大臣说道。

慕容俊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并正色道:“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向大晋朝廷求和,记住,多带一些礼品,多拜访晋国的京城大臣。”

“是,王上。”一名大臣连忙应道。

慕容俊想要利用贿赂建康城官员的办法,让大晋朝廷同意与燕国以易水为界的条件,并掣肘前线的华安军团,如此计谋一旦成功,可不费一兵一卒的让华安麾下的主力大军离开易水南岸,并返回邺城。

当然,慕容俊为了应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进行了几手准备,除了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向大晋朝廷求和之外,还派遣另外几路使团,分别前往高句丽和扶余等国,要求与各国和睦相处,除了外交手段之外,慕容俊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军事准备手段,在临时募集五万新兵之后,慕容俊决定再次募兵三万,以应对四周越来越严峻的威胁。

易水南北两岸的对峙情况,越来越剧烈,双方不时的派遣小股部队,趁着夜色深入对方的大营之中搞破坏,并刺探对方的情报。

由于准备都比较充足,因此,双方的小股部队仅仅能起到骚扰的作用,而无法给对方带来很大的损失,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易水两岸紧张的气氛,并让双方的将士都不敢随意懈怠。

为了更好的观察易水北岸燕国大军的部署情况,晋军在易水南岸的岸边,架设了多座高台,并在高台之上,架设了数座箭塔。

如此一来,这些高台不但可以用来观察对岸的情况,而且,在对岸燕国发起偷袭的时候,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

高台建好之后,华安便带领麾下部将,登上高台,亲自观看易水北岸燕国大军的部署情况。

站在高台之上,华安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易水北岸,燕国大营驻扎的位置,甚至,可以看到燕国大营内,燕军士兵的走动和训练。

“王上,燕国大军沿易水布置人马,看样子,是要凭借易水天堑死守阵地啊!”王三轻声说道。

“王上,我军编组和训练即将完成,而后凭借却月阵发起突袭,一定可以击退燕国大军,并占领易水北岸。”陈破虏正色说道。

华安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向滚滚东流的易水,顿了顿,轻声道:“此处便是易水么?”

“王上,此处自然就是易水,过了易水不远便是范阳城了。”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易水,正色道:“各位将军,这里便是易水,当年荆轲刺杀秦王之时,便是在此处与燕太子丹分别的,其好友高渐离便是在北岸为其弹奏了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如今,几百年过去了,易水还是易水,不过,荆轲早已经不再,我们也听不到高渐离的悲壮弹奏曲了。”

众部将闻言,皆点了点头,荆轲刺秦的故事,他们自然是有所耳闻的,相传当年秦国先后灭亡了韩国和赵国,并将主力大军部署在易水南岸,打算下一步攻灭燕国,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被灭的命运,派遣刺客荆轲和秦舞阳,携带秦国叛将樊於期和富庶之地督亢的地图,前往秦国的都城咸阳,准备刺杀秦始皇,在离开燕国之际,燕太子丹在易水的北岸送别荆轲,荆轲的好友高渐离,更是为荆轲弹奏了一曲流传后世的名曲‘风萧萧兮易水寒’。

正文第八百零七章谢艾密信

华安与麾下部将都沉浸在了,回忆古人荆轲的思绪之中,一名心腹校尉奔上了高台,并抱拳道:“启禀王上,燕国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意图不明。”

“王上,在这种时候,燕国派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