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349节

晋霸天下-第349节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恪点头道:“二哥将大燕国几乎全部的精锐兵马都调到了易水,我们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此战,不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守住易水,决不能让晋军渡过易水,从而威胁蓟城的安全。”

“二哥放心吧!有易水天堑,我军一定可以挡住晋军主力的进攻。”慕容霸自信的说道。

随后,慕容恪经过一番思量,亲手设计了威力巨大的锥形战车,并让麾下工匠立即进行打造。

慕容恪设计的锥形战车,可是说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车,而是类似于攻城冲车的大家伙,在锥形战车的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挡板,可以阻挡敌方弓弩的射击,从而保护操作士兵的安全,在巨大挡板的正中间,安装了一根锥形攻击头,在攻击头的顶部,包裹了一层金属,以增加撞击的威力。

在锥形战车的正面挡板后部,是一根厚重的横木,在横木的底部安装了五组车轮,在横木的左右两端伸出了十根把手。每根把手足有五尺长,可以容纳两到三名士兵进行操作,十根把手便是二十名至三十名士兵,如此多的士兵,推动战车向前冲击,能够形成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慕容恪打算凭借此种战车,冲击晋军的却月阵,并认为,一定可以冲破却月阵的战车防御圈,从而击破晋军的却月阵。

为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慕容恪让麾下工匠。在帐篷之中秘密建造锥形战车,以防止锥形战车被晋军斥候发现,从而让晋军有所准备。

易水两岸的晋军和燕国大军,都在进行积极的备战。而在建康城方向。也出现了紧张的气氛。当然,这种紧张的气氛并不是燕国使者造成的,此时燕国使者还未抵达建康城。

而出现这种紧张局势。完全是由于大晋的南王桓温造成的,原来,在华安北伐燕代之际,桓温的荆州军团在向交州和广州一带进攻,并负责平定南部边疆的异族叛乱,殷浩的扬州军团也在收复青州和兖州一带的原魏国势力。

可以说,大晋朝廷的三支兵马都在进行作战行动,而且都是比较大的作战行动。

如今,华安在北部的作战行动虽然捷报频传,但仍与燕代两军在易水两岸激烈对峙,而桓温军团却是已经大破交州和广州一带的异族叛乱,并彻底的控制了交州和广州,稳定交州和广州之后,桓温并没有率领主力大军返回荆州腹地,而是直接领兵进入扬州东南部的江州。

江州在扬州、荆州和广州之间,属于大晋的后方腹地,内部比较稳定,且不与任何敌对势力接壤,因此,江州的武备是最为松弛的,尤其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任职江州刺史的几年,更是专注于民生和文化建设,对于军事建设根本就是能省则省,以至于整个江州的总兵力从来不超过一万人马,士兵手中的兵器也是多年不曾更换,可谓是大晋朝廷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州了,如此武力孱弱的一个州,自然不敢阻止桓温的主力军团进驻了,为此,桓温与麾下的主力兵马很快便占据了江州,并逼近扬州南部。

当然,桓温贸然进驻江州,并威逼扬州,并不是明目张胆的要造反,而是利用围剿江州内部的一伙山贼的机会,率领大军造成了事实的占领,并以江州武备松弛为借口,要求镇守江州,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如此一来,桓温除了已有的地域辽阔的荆州之外,还拥有了交州、广州和江州,势力增强了不少,麾下兵马已经高达三十万之众,可谓是一支让人闻风丧胆的庞大势力。

桓温军团占据江州,这让扬州方向的士族大臣心惊不已,慑于对方的强大实力,朝廷不得不同意让其占据江州,并以平定交州和广州有功为由,大力的赏赐了桓温和其麾下的将士。

不过,桓温并不满足这些,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上表朝廷,对屡战屡败的扬州刺史殷浩进行弹劾,要求朝廷罢免无能的殷浩。

桓温如此要求,也算是合情合理,毕竟,在其平定交广二州的时候,殷浩也领兵平定降而复叛的原魏国旧部,但桓温已经凯旋而归,而殷浩麾下的兵马,却因为其无能的指挥,不但未能收复叛乱的原魏国旧臣,而且,自身损失甚大,青州全部和兖州大部,几乎都处于独立状态,对此,殷浩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受到惩治。

但大晋朝廷却并不想惩治殷浩,因为,殷浩虽然在军事上显得颇为无能,但是在士族之中颇有威望,若是将殷浩治罪了,扬州军团一时之间就会四分五裂,从而无法对拥兵自重的桓温,进行有效的抗衡,进而会让整个扬州全部落入桓温的控制之中。

朝廷很不情愿治殷浩的罪,但如今拥兵自重的桓温,已经以江州武备松弛为借口占据了整个江州,并极力弹劾殷浩,若是朝廷对桓温的弹劾不闻不问,一定会惹恼桓温,进而有可能会让桓温有进兵建康城的借口。

此时,面对桓温弹劾殷浩的问题,大晋朝廷是左右为难,既不想罢免殷浩,同时,也不愿意得罪桓温,讨论了数日,都没有任何结果。

当然,也有大臣建议让华安麾下的军团前往司州,以威慑桓温军团,但此时华安军团与燕国主力大军,正在易水南北两岸激烈对峙,根本无法抽身南下,自然也就无力震慑已经进驻江州的桓温军团。

不过,很快,燕国使者的到来,让大晋朝廷看到了一丝希望。

原本强悍不可一世的燕国,如今却迫切要求以易水为界,划定燕国与大晋的版图,并决定年年向大晋朝廷纳贡,以换取与大晋的和睦相处。

燕国的这些条件,让大晋朝廷的众多大臣都觉得非常满意,并全都赞成与燕国的议和,而后,燕国使者又向建康城的大晋官员进行大量的行贿,从而让大晋朝廷的官员更加支持议和。

大晋朝廷的众大臣与皇太后褚蒜子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商议,最终,以燕国的诚意和制衡桓温军团的需要,这两个条件为依据,决定与燕国议和,并决定让前线的华安与慕容恪尽快和解,并各自撤军。

当然,大晋朝廷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也考虑到了华安的感受,并分析华安是否会服从朝廷的命令,毕竟,华安与桓温一样,都是拥兵自重的军阀,并且皆被册封为王爵,能否服从命令,确实无法预料。

为了让华安能够与燕国和解,并率领部分将士前往司州方向驻扎,朝廷首先极大的肯定了华安屡次击败燕代联军的成绩,并给与了大量的赏赐,对于华安麾下立功的将士,也给与了应有的赏赐,并告诉华安,建康城所面临的局势,让华安以安定社稷为己任,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立即领兵镇守司州一带,以威慑荆州北部的大片区域,从而对桓温军团进行牵制。

大晋朝廷下定决心之后,便立即派遣一名官员和一众随从前往易水方向,准备向华安传达朝廷的旨意。

在江州北部的浔阳城之中,南王桓温正在等候朝廷的答复,虽然,他认为朝廷不会愿意罢免殷浩,但一定会给自己一个交代,毕竟,其麾下的兵马已经发展到三十万之众了,驻扎在浔阳城的十余万主力兵马,随时可以沿着江水顺流直下,直取京城建康,有如此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桓温相信朝廷不敢随意敷衍自己的合理弹劾要求。

“王上,京城方向传来消息,燕国派遣使者求和,打算以易水为界,划分与大晋的边界。”一名部将奔向桓温的身旁,大声汇报道。

桓温闻言,心头微微一惊,燕国此时求和,足以说明燕国在易水方向处于绝对的劣势了,否则,以燕王慕容俊的雄才大略,是绝对不会低三下气的主动求和的,而一旦燕国与大晋和解,对他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毕竟,只要华安麾下的主力兵马被牵制在遥远的易水方向,他麾下的主力军团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威慑朝廷,从而为自己博取最大的利益。

“朝廷的意思如何?”桓温轻声问道。

部将抱拳回道:“启禀王上,朝廷已经答应了燕国的求和要求,并已经派人前往易水方向传达旨意。”

桓温闻言,陷入了沉思,自从他听说燕国派遣使者前来求和,就已经猜出了朝廷的决定,毕竟,朝廷的众大臣,大多都不喜欢打仗。

正文第八百零九章桓温来信

此时,桓温开始思索如何破坏朝廷旨意的传达,以让华安军团与燕国大军在易水两岸继续对峙,从而有利于他逐步吞并扬州,并取得大晋核心地带的全部土地。~~~~

当然,直接派兵拦截传达旨意的大臣,是非常不妥的,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为,势必会引起大晋士族人氏的反感,从而大大降低桓温的威望,而若是不闻不问,一旦华安接受朝廷的建议,以易水为界,与燕国和平相处,则华安麾下的军力势必要返回黄河以南,从而对荆州北部造成威慑。

思来想去之后,桓温计上心来,决定以民族大义为噱头,写信送给华安,表示对华安北伐收复失地的全力支持。

写好信件之后,桓温立即派遣心腹校尉,以最快的速度将信件送往易水南岸,并交给华安。

桓温相信,以华安的本性,是愿意继续北伐,并收复全部幽州和平州的,只是如今,朝廷很快就会下达议和的旨意,如此便会对华安的继续北伐造成一定的掣肘,而只要自己全力支持华安,便会让华安无后顾之忧,从而全力以赴的进攻幽州和平州的燕国大军。

在易水南岸,华安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全部准备,只需华安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向易水北岸发起进攻。

为了试探慕容恪麾下大军的警惕程度和大规模发起反击的时间,华安特意在不同的时段和地点。派遣小股兵马偷偷横渡易水,并在易水北岸侦查敌情。

燕国大军的警惕程度比华安想象的还要迅速,小股人马刚刚横渡易水不久,就会被燕国的哨骑发现,而后,附近燕国大营内的兵马,便在两刻之内抵达了晋军小股兵马渡河的位置,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晋军原本就是试探,因此,在燕国骑兵发起进攻之后。就立即退了回去。不过,通过一番试探,华安已经可以得出燕国大军发现自己的渡河人马,和发起进攻所需要的准备时间。从而推算出自己麾下一定规模的兵马。在渡过易水之后。有多少时间组建却月阵,从而确定是否可以立即发起进攻。

经过华安仔细的测算,在燕国大军发起反击之前。自己麾下渡过易水的兵马,完全可以组建出一支两千人马规模的却月阵,从而可以抵挡燕国骑兵的冲击,守住滩头阵地,以接应后续兵马横渡易水。

想好进攻的策略之后,接下来便是考虑进攻的时机,虽然,此刻华安麾下的兵马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隔着易水发起攻击,伤亡一定不小,为此,华安决定在谢艾麾下的六万兵马抵达幽州附近的时候,再率领麾下的兵马强渡易水,如此,燕国大军顾忌身后的谢艾军团,势必不能很好的防守易水,这便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谢艾麾下的六万军团已经在前往幽州的道路上了,因此,要不了几日,便可抵达幽州,而华安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训练麾下的大军,从而让麾下大军具备更强的战斗力。

几日后,华安正与部将站在易水南岸的高台上检阅台下的部队,一名小校便奔了上来,并抱拳道:“启禀王上,代郡方向传来消息,谢将军的六万人马已经抵达平舒城,三日之内便可直逼蓟城城下。”

华安与麾下部将闻言,皆是大为高兴,在如今已经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谢艾军团的抵达完全就是如虎添翼,只要谢艾军团逼近蓟城,慕容恪的主力大军就必须回援,至少也要派遣部分人马救援蓟城,毕竟,蓟城是燕国的都城,是不可以也不能够随意放弃的。

“王上,谢将军的兵马来的可真是时候啊!如今,我军两路夹击,必可大破慕容恪麾下的主力大军,一举攻灭燕国。”陈破虏大声吼道。

“王上,此时不立即发起进攻,更待何时,末将愿为先锋。”陈灭胡大声请命道。

“王上,谢将军麾下仅有六万人马,我军必须发起进攻,从而策应谢将军麾下的兵马攻占蓟城。”诸葛雄大声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大声道:“全军立即做好战前准备,今日夜间向易水北岸发起进攻。”

“是,王上。”众部将大声应道。

“报,王上,南王派遣心腹送来加急信函。”就在华安下令夜间横渡易水,向燕国大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一名心腹小校奔上了高台,并将桓温的亲笔信交到了华安的手中。

接过信件之后,华安蹙眉诧异了起来,虽然桓温几乎与自己同时被册封为王,但彼此之间,几乎从来就没有联系过,在如此时候,桓温派遣心腹送来信件,着实让华安和麾下部将感到非常的奇怪。

“王上,末将听说,南王已经平定了交州和广州的叛乱,并在凯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