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1567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567节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的。”

看着陶净非说这番话的时候咬牙切齿,甚至是有些狰狞的表情。杨震摇了摇头笑了笑,点了点地图上的海河河道道:“老陶,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不过受制于总部在城内作战时候,严格禁止动用火炮,尤其是大口径火炮的命令,而一直迟迟没有行动。”

“你现在虽说是军事干部,但你却是政工干部出身。你心中很清楚能不能完整的夺回天津,对我们现在以及未来的意义。更清楚在天津这样的人口密集区域,使用大量的炮兵作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你一直在犹豫,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的确,这个决心很不好下。这也是我当初坚决反对在短时间之内,夺取天津的主要原因。天津与北平不一样,北平的战斗主要是在外围进行。因为三面环山的北平周边以山区为主,主城区却位于华北平原最北端,决定了其主要战斗都只能在外围。”

“一旦外围山区丢失,我们居高临下一冲,北平城根本就无法守住。北平的城墙无论再厚,对于现在武器装备来说,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多。只要结束了北平外围的战斗,其实也就等于解决了敌军在北平的主要力量。”

“但天津这里处在海河平原上地势平坦,虽然周边河流众多,但眼下大多数河流正直冬季枯水期。如果以外围为主要战场,在我军坦克部队处于绝对优势的前提之下,日军根本就无法抗衡。在我军坦克优势面前,日军不会将防守的重心放在外围上。所以天津之战,核心就是在攻城。”

“夺取天津和塘沽的意义,作为你的上级我比你清楚。但是在日军放弃在外围与我军决战,将周围所有的兵力全部收缩进城。而作为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又是一个人口密集城市。这样的战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挑战。”

“一旦真正攻城,在这种人口密集的城市内作战,一发炮弹下去要伤亡多少老百姓?日本人可以不拿中国人当人看,但是我们自己不行。但是在到了已经不能不打的情况之下,怎么样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大量的民众伤亡,能不能尽可能的将这座工业城市完整的夺回来,就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能不能尽可能的减少民众的伤亡,这关系到民心向背的关键所在。如果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我们这些一线指挥员是要被戳脊梁骨的,更是要上史书的。而且天津与北平不同,北平是文化古都,除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之外,真正的工业区很少。”

“但天津不一样,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重工业虽说寥寥无几,但是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相当的发达。如果真的打烂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尤其是这里的轻工业和化学工业,一旦真的打烂了,会影响到整个华北地区的民生。”

“所以,在攻击之前我下了在城区作战禁止使用火炮的命令。但兵无常势、水无常态,战场上的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的战况如此的复杂,你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上报?你下不了这个决心,我来替你下。”

杨震点了点地图上已经标上了火炮射击诸元的海河,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说的那些,我看的很清楚,你陶净非作为一线指挥员,看的也相当的清楚。但政工干部出身的你,原则性还是有的。”

“所以即便是海河上的日本舰队,以及其设置在民居中的炮兵阵地,给你的攻城行动带来很大的损失。你也没有下定决心,调集炮兵进城作战。尽管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也没有下定这个决心。”

“你陶净非虽说与杜开山曾经在一起搭过班子,配合的也相当默契。但你不是杜开山,没有他那股子上来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二杆子性格,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很冷静的。再加上你随是政工干部出身,但是自转为军事干部之后,表现还是很突出的,也算的上军政双优。所以我几经考虑,将天津战场交给你负责,甚至就连政委都没有给你派。”

“不过从眼下战局来看,你这个仗打的多少有些死板,也有些过于机械了。作为上级指挥员,我不能说你的犹豫是错误的。毕竟那道命令,是我再三交待的。但是有一点我也要批评你,你犹豫的时间太长了。”

“你既然已经将整个海河河段标定了射击诸元,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的确是下命令在市区作战的时候,严禁使用除了直瞄武器之外的火炮。因为整个天津城区,所有的中国人,都没有任何掩体可以依靠。一发炮弹下去,死的老百姓要远远高于日军。”

“可对于即无民居,眼下除了日军的军舰之外,连一艘中国人的渔船都没有海河上,你也不肯使用炮火,这就有些过于死板了。我知道海河的河道并不宽,两岸有众多的码头、商行一类的建筑物,火炮的射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一发炮弹打偏了,恐怕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但你完全可以想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炮兵的射击精度吗,这方面我想以我们炮兵的素质来说,并非是完全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的炮兵,素质没有那么的低下。”

“这上面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很多,为什么死板的只依靠航空兵,去在敌军密集的地面火力网之下,去攻击敌军的舰艇?天津海河城区段,一共就这么长的河段,面对这么大的威胁,这么多天了你还没有拿出针对性的办法,去着手解决问题,这可就是你的毛病了。”

“就算你下不了这个决心,完全可以请示总部吗?这个决心让我替你来下。你怕背黑锅,我这个上级不怕。我想只要用心去琢磨,办法总还是比困难要多的。今儿我不来,就是要看看你是不是还要就这么打下去?”

第1966章调整部署

说到这里,杨震摆了摆手,打断了陶净非想要解释的举动:“这一点上,你可比你的那个老搭档差多了。杜开山虽说屡屡捅出篓子来,可到了关键时刻他真的不含糊。你和他搭档的时候,总在一起闯祸的那股子劲头哪去了?怎么现在畏手畏脚起来了?”

“严格服从命令,这没有什么错误,所以我不能批评你。但是在严格服从并执行命令的大前提之下,针对战场实际情况,在部署上做一些适合的调整,机动、灵活的执行命令,这也是一个高级指挥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如果只是刻板的,一点也不知道变通的一丝不苟执行命令,要你这个司令员做什么?一个作战参谋就可以做的事情,我们又何必提拔这么多的高级指挥员?命令是要执行,这是大前提。但在这个前提之下,适当的做一些变通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

“战役打到这个程度,难道你不清楚时间越拖下去,老百姓的伤亡可能就会越高,天津城的损失就越大吗?你一直在犹豫,不想违反命令,我不能说你不对。但眼睛不能只盯着命令,一点都不知道变通。实在不好下决心的,为什么不及早请示和报告?”

“你不是之前一直在犹豫吗?现在你不用在犹豫了,我现在就批准你,对付海河上的日军舰艇可以使用火炮,而且可以使用大口径的火炮。如果沿河两岸的日军防空火力阵地,确系但你要记住,我要的是命中率。”

“你怎么使用火炮我不管,但我在这里提醒你一句,如果有一发炮弹打偏了落入居民区,造成平民的无谓伤亡,我就处分你。现在我就在你的指挥部等着,什么时候你将那几艘日本军舰敲掉了我在离开。”

对于陶净非的批评,杨震没有像是批评杜开山那样重。与其说是批评,还不如说是在点醒他。倒不是杨震对待两个人,有什么厚此薄彼的心思。而是两个人所犯的错误,虽说都是执行上出了问题,但在具体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

杜开山是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下猛药,将来搞不好要影响他一辈子的。而陶净非是对于执行命令过于死板,在一些事情处理上缺乏必要变通的问题。两个人的问题,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绝对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政工干部出身的陶净非,在执行命令上坚决,从来不打折扣,这也是一个优点。不过往往在关键时刻缺乏相应的变通,也是他的一个弱点。不仅是他自己,政工干部出身的指挥员,绝大部分都有这个毛病。

大局观极强、心思细腻,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执行命令也异常的坚决,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变通能力略差一些,这是政工出身的干部普遍身上带着的问题。与单纯的军事干部相比,政工出身的干部,往往少了一种从骨子里发出的凶悍作风。所以在一定的时候,需要给他们加把火、升升温。

对于这样的干部,有时候就需要点一点。但是从根子上,还是要保护他们的这种干部。毕竟那个指挥员,都喜欢执行命令坚决,一点折扣都不打的下级。这是一个优点,但在独立作战的时候,在一线指挥上又经常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

所以在对陶净非使用上,杨震一直没有将他放在主要的战场。一般都是部署在配合正面突击的侧翼穿插或是浅纵深迂回,或是放在阻援、掩护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将他放在主战场上的次要方向。

在这种位置上作战,往往就需要陶净非这样执行命令,一点折扣都不打,却又具备一定韧性的干部。对于杨震来说,陶净非与王效明是优秀的将才,但绝对不是一个帅才,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在正面的突破或是大纵深迂回穿插的时候,杨震还是喜欢用陈翰章与杜开山,虽然杜开山这个家伙,因为总是搞出一些状况让他头疼。但无疑杜开山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也是杨震需要的。

而王光宇在杨震的眼中,已经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否则杨震也不会将整个东北战场,交给郭炳勋与王光宇负责。而郭炳勋与王光宇两个人之中,郭炳勋是负责全局以及战略上的问题。真正的一线实际作战指挥,郭炳勋并非是强项。

东北战场一线具体指挥,主要依靠的还是现在担任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也是唯一一个副司令员的王光宇。如果说王光宇还一些弱点的话,那就是在战略策划上还欠缺了一点火候。但在稳重性上,却是全军包括自己在内无出其右者。

杨震知道随着军事理论的发展,战争模式的不断在改变,以及新式武器不断的出现,现代战争复杂性只能越来越高。在军事指挥上,不可能出现什么都精通的全局类人物。术有专攻,即便是具备合成指挥能力的将领,也不可能成为精通陆海空三栖的全通人才。

在现代战争模式之下,每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都是由无数密切合作的零件构成的。任何一个方向级指挥员,就像是这个机器某一个部位的操纵员。操纵员选不好,机器运转的自然就不会流畅。在每一个位置上放上适合的人选,才是作为一军之首最应该做的。

作为一军统帅的杨震,在用人上的心思,陶净非自然不会清楚。但杨震既然说了就在这里等着,知道他性格一向是说到做到的陶净非也就不敢深劝。而且也许长期在杨震指挥下作战,对于杨震这个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上级,已经养成一种盲目的信任。

自从杨震抵达天津前线后,陶净非莫名就感觉到底气足了许多。一号在自己指挥部中坐镇,让陶净非一下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他立即召集作战参谋,针对杨震的要求准备拿出一套新的方案。同时根据眼下战局的发展,具体调整战术上的安排。

其实不用怎么研究,战术上调整的方案,陶净非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和想法。只不过之所以一直没落实,是因为他自己还在犹豫之中。现在这个决心一号已经帮他下了,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在顾及的了。

方案很快便拿了出来,战术调整也已经部署下去。不过唯一的困难,就是海河两岸的日军高炮阵地具体情况,天津地下党的同志也无法提供。因为早在抗联围城之初,整个天津城区,距离海河两岸距离河岸五百米的范围之内,就已经被日军严密封锁,严禁任何中国人靠近和出入。

而且担任警戒的全部是清一色的日军,没有任何的伪军警。里面现在究竟有没有中国人,天津地下党的同志也无法确定。在天津战役打响之后,按照陶净非的要求,天津地下党也曾经派人试图摸到河边仔细观察。但不是无法靠近,就是人摸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不过有一点天津地下党的同志可以确定,那就是从沿河两岸五百米范围之内,被日军封锁前后,那里的居民从来没有被迁移出来过。海河两岸虽说以仓库和码头,以及洋行为主,但是其中的民居数量并不少。

日军在封锁了海河两岸五百米之内,并未强行迁移过任何居民,也就是说海河两岸肯定还有为数不少的老百姓。至于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