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3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误了大事。在公路破破烂烂,反倒是拖延了部队的行军速度情况之下,弃车携带必要的弹药步兵先行出发。重武器在想办法随后跟进,已经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公路上的问题只是两军相处不太融洽的一个方面,其实两军之间配合作战上的麻烦远不止这一点。两军之间的通讯联络问出现的问题,以及作战观念的不同,甚至还超过了公路上带来的麻烦。
晋绥部队有的部队则因为干部独立作战时间长了,认为配备的电台是一个累赘。虽说没有舍得丢掉,但也不愿意使用。还有更多的干部,在作战之中还延续前年百团大战的习惯。打的赢就打,如果觉得不划算直接就抬屁股走人,直接放了那边配合他们作战抗联部队的鸽子。
好的通知一声隔壁的兄弟部队一声,有的部队甚至连通知都不通知,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配备给他们的电台一关机,根本就没有地方找去。虽说各自都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但是在这陌生的晋北山地,让抗联上哪儿去找?
这几点先是穆长秋,后是陈翰章已经不止一次向杨震抱怨过。但让杨震能怎么说?他只能告诉自己的部下,这是关内部队几年来,在没有本钱与日伪军硬拼,常年分散游击、发动群众时期养成习惯。
他再三叮嘱陈翰章此次作战还是要以抗联部队为主,关内部队因为训练和装备的问题,尽可能的不要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同时杨震还从新京前线,紧急抽调易建平赶赴大同战场,接任晋北战场总政委,专门负责与关内兄弟部队沟通。让陈翰章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作战之中。
只是杨震认为观念的不同,可以在战后一点点的改变。但眼下与关内兄弟部队配合上的问题,却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地步。按照眼下的态势来看,再不解决这个问题,会造成两军之间严重隔阂的。
关内部队多年游击作战已经养成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日军扫荡之前,先破坏所有的公路,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在寻找战机,对付日军小部队。实在不行,以一部地方武装在根据地内掩护群众,以主力部队跳出外线作战。
部队能散能聚,各个部队都可以使用不用建制的部队单独作战,这就是游击战的精华。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甚至连运动战都已经很少打,主要是以游击战为主的敌后战场上,长期游击战养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
在加上晋绥军区原来的骨干部队,都出长城一线作战。留守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地方武装刚刚升级的。这些部队原来擅长的就是这种作战风格,你让他打阵地战,他恐怕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你让他袭扰的日军鸡犬不宁、疲惫不堪,发挥这些地方武装的威力,将日军困死在据点附近,这才是他们的作战风格。
打闷棍、下黑手,这是这些地方武装的长项。你让他们面对面的和日军打这种正规作战,他们的能力就差很多。这些地方武装,眼下虽说已经升级到了主力。很多部队的干部,原来也是主力部队下去的。可长期独立作战养成的作战风格,却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
说白了这些部队你给他扔到敌人驻扎重兵的区域,他一样能够生存下来、一样打鬼子,一样的搞破袭。就算日军在反复扫荡,这些部队虽然也会陷入一时的困境,但只要稍微让他们喘息一下,还是会重新发展和壮大起来。
这个时代的十八集团军,就有这个本事。但是你让他打这种硬仗,不是说真的就不能打。而是很多干部脑子里面形成的观念,觉得这种战斗打起来很不划算。付出了代价,却不一定能有多少的收获。
多年来武器装备和训练上的劣势,以及复杂的生存条件,让这些部队已经养成各自为战的习惯。这是关内部队的一个优势,但也是一个劣势。即能在需要的时候攥成拳头打出去,也能在分散的时候各自为战,独立生存能力强,这是关内部队的优势。
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未尝不是一个劣势。再加上天灾人祸的影响,如果没有杨震这个外来者的参与。实际上十八集团军的部队,因为部队扩充过快,直到抗战末期才恢复抗战初期运动战的能力。甚至有些部队,直到总决战的前夕才完全掌握大兵团的作战能力。
两种习惯了不同作战模式,两种作战风格完全不同的部队,碰撞在一起协同作战,不出问题就怪了。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老经验在作战,但原本对付日军都有用的老经验,在配合的时候,却出现了相互拆台的情况发生。
去年在热河战场,挺进军与抗联只是在战略上相互策应与配合。在战术上,并未进行过配合。这些问题,还没有显露出来。而且组成挺进军的部队,都是两大军区的精华部队,底子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红军部队。
甚至有当年红军时期就担任团长,现在还在担任团长者。虽说训练和指挥上也有一些不足,但是各自指挥员依靠自己的能力,也多少弥补了这一缺点。但现在两军真正在战术上第一次配合,这观念不同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第1678章整训
晋北战场上两军配合较好的原因,与太原战场根本就不同。杨继财与两大根据地两个分区之所以配合的比较好,是因为战场就在太原周边,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几个分区与抗联参战部队,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谁。
二也是两个分区的军政主官,亲自坐镇指挥。有了直属上级的压着,下面的部队也不敢太发挥游击水平。至少下面的团营长,没有人敢在这二位面前扎什么刺。相对于下面习惯了各自为战的团一级干部,这二位红军时期便是高级干部的眼光和水平还是有的。
要是没有这二位军分区司令员亲自坐镇,来的是一帮团长的话,杨继财这一仗恐怕打的远不如现在顺手。首先一个指挥权理顺的问题,就会将他搞的头大如斗。虽说关内部队不讲究职务一类的关系,但是资历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坚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弃了。最关键的是,这二位分区领导,包括外围的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被杨继财给画出的大饼给圈了进来。
等到想脱身的时候,却发现只能硬着头皮,跟眼前这位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走到底了。否则谁事先撤离,都会造成整个战场的崩溃。而回去,自己的上级肯定饶不了自己。就算硬着头皮,他们也得坚持下去。也就是说是形势,将大家逼到这个份上。所以在太原战场上的杨继财,倒是得心应手的多。
对于眼下晋北战场出现这种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隔阂的情况,头疼的不单单是陈翰章一个,亲临一线指挥,此次太原行动之前才从晋北赶回的晋绥军区代司令员也头疼,甚至连在兴县坐镇的老总也很头疼。
老总此战之前从延安,受主席委派亲自赶到晋绥军区坐镇,可不单单是督战。老总在这里,对各个战线一直有一个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对晋北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的表现,老总了解的很清楚。
至于抗联那边,在陈翰章临出击之前,也再三要求陈翰章,将每天的战况给老总做一个详细的汇报。所以老总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其实并不比杨震少到哪里去,所以老总也是为了这件事情很是头疼。
甚至在杨震赶来之前,老总有心从包头前线抽调回两个旅配合抗联作战,将原有的地方武装升级的新部队替换下来。这些为反扫荡作为骨干使用的主力部队,游击习气倒还是少了很多。
杨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陈翰章的秘密电报之后,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从通辽总部驻地飞抵西北。晋北战场就在关内根据地周边作战,没有关内部队的支持和配合,这一战想要打好很困难。而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到关内外部队团结。
杨震心中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来的飞机上,他已经考虑过解决这种办法的途径。第一个办法很简单,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全部撤出一线战场。用于后方转运物资、看押俘虏、保障通讯线路的安全。
但这个解决方法看似最简单,但可能引起的麻烦和后续影响也是最大的。将所有的关内参战部队,从一线上撤下来。明显很容易会让人有抗联老子天下第一,对所有兄弟部队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会严重影响到两军之间团结的。
第二个更简单,从抗联抽调出一批干部。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团参谋长全部替换下来。营一级,每个营都派一名抗联干部担任副营长。这个办法其实即简单,也更加有效。但这个办法,带来的麻烦却还要超过第一个办法。
先不说指挥关系的理顺,单就一个部队指挥权的问题,就很是让人头疼。关内部队,不像抗联那样明确军事主官和参谋长之间的权限。向来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军事主官在军事指挥上,有着绝对的权威。参谋长在指挥上并无决策权,甚至很多的部队连建议权都没有。
在关内部队,除了高级指挥部之外,团一级的参谋长职责倒是更像部队司令部直属队的一个大管家,或是一个高级的传令官。涉及到具体的指挥上,更多的是军事主官独断专行,当然原来还有政治委员的最终决定权。作战的具体指挥上,基本上没有参谋长什么事情。
杨震在与挺进军接触的过程之中,发现太行军区和一二九师出来的部队,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队,对参谋长的工作比较重视,职责也比较明确。但是其他根据地出来的部队,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团一级的部队,参谋长甚至就是一个摆设。
实际上,这倒也不是关内部队所独有的情况。轻视参谋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国所有军队的惯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规定,参谋长转任军事主官需要降两级使用。即便是在重庆方面组织结构和体系,最为现代化的中央军之中,在很多部队之中参谋长起的实际作用也很有限。
两套指挥体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观念上不同的部队,在指挥理念上会有很多的冲突。这些事情,从当初抗联选派的人员去组成挺进军部队工作,主要被分配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就已经吃足了苦头。
现在从抗联抽调人员,去接替参谋长,除非老总亲自下命令,否则能起到的作用恐怕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么做,也很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认为自己手伸的太长了。人家是搭档多年的老战友,自己贸然插手进去很不好。
当谈到最关键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杨震的突然沉默,让老总在短时间之内有些不明所以。但老总什么人?虽说性格宽厚,但军龄比杨震这个后起之辈,年龄还要长很多统兵剩下下来,对于的部下的心思那里还不明白。
杨震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老总很快便想出症结所在。杨震的顾虑,老总很清楚出现在什么之上。不过老总认为作为几大战略区军事主官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他,在这方面有所顾忌倒也算正常。这也说明杨震的头脑冷静,并未因为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而有任何的高烧。
犹豫了一下,老总还是最终拍板道:“包头地区形势现在已经稳定下来,剩下的几方面交涉,主要是我们和后套、榆林方面打嘴仗。而且以后套方面那位主官的为人来看,他不会在这个时候挑起冲突的。绥西地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现在几乎没有太大的可能。”
“再加上包头孤悬绥西,虽然有铁路线与后方相连,但本地毕竟属于贫困地区。大量驻军长期驻扎在那里,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我们也无力保证后勤供应。我看这个时候,是该抽调回一部分主力的时候了。”
“这样,我让晋绥军区将所有的骑兵全部留下,炮兵留下一个团,步兵留下两个旅,担负包头至归绥、托和托一线的防御。在抽调三个独立团,负责归绥至集宁一线的防御。其余的部队立即经平绥铁路,以最快的速度车运至大同一线。”
“现在我们控制区内有了铁路,调动部队上也不用怕因为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带来的极度疲惫。将晋绥军区主力快速的调回,不仅可以节省出包头、归绥的存粮供应晋北战场,也可以大大减轻你们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在包头周边短时间不会有明显战事的情况之下,可以将最大的有生力量,放在晋北战场上。我们既然已经打了大同,那么这场战斗我们就一定要打好。不仅要守住前一段时间的胜利果实,还要进一步的在华北日军腹地狠狠的捅上一刀。”
“好好的回应某些方面,对我们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的无端指责。让全国人民都好好的看看我们,抗日决心究竟有多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