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1332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332节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因为担心染上传染病,或是身上沾染上跳蚤或是虱子。所有的日伪军看守,都集中在前院。而迎晖门内外响起密集枪炮声,也将这些看守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吸引了过去。苏英奇的解救行动,并未遭遇到太多的困难。

负责看守的两个中队伪军,在坦克撞开围墙打掉电网,并两炮解决了两个岗楼示威之后,干净利落的缴械投降。困守在营房中,试图顽抗的日军一个小队,则被负责营救的苏英奇调上来两部火焰喷射器,直接做成了烧烤。

看着在火中拼命挣扎,发出凄惨叫声的日军。少数试图冲出来逃过一劫的日军,双脚刚一离开营房,却被密集的坦克机枪火力迎头打倒。那些放下武器的伪军,胆战心惊之余,心中也大叫侥幸。自己如果放下武器慢一些,这些东西可能就落到自己头上。

在解决了守军之后,苏英奇指挥部队立即对战俘进行解救。当冲进战俘营之后,苏英奇却愕然的发现,战俘营内的被俘人员数量远远的超过了判断。整个战俘营内,居然关押着近两万战俘。整个战俘营的规模大小,也超过了预期的判断。

等与被俘的晋绥八分区供给科长,战俘营地下党组负责人接触上之后,苏英奇才知道,在此次战役发起之前,日军驻临汾的四十一师团,与晋绥军因为抢粮在晋西南打了一仗,俘虏了几千晋绥军的官兵。

而在大同方向打响之后,日军担心山西境内一些煤矿,以及太原周边工厂内由被俘人员组成的特殊工人造反。在看守人手不足的情况之下,便将他们又全部押回战俘营,采取集中看管的办法。

其中仅仅去年中条山战役被俘的一战区部队,人数就达到了几千人。这些人被运回太原集中营之后,里面的十八集团军被俘人员比例反倒是下降了不少。日军原来准备在此战结束之后,直接一劳永逸的押往南洋日军占领区做劳工。

为了容纳超过数量的战俘,日军不仅将战俘营内牢房塞进了超过标准的战俘,还将周边的一些人家的房子,强行征集过来,用围墙和通了电的铁丝网连接起来。在房屋不够的情况之下,只搭建了一些草棚,作为战俘的栖身场所。

至于战俘营内远远超过容纳能力的战俘死活,传染病会不会大规模的流行。很多去年冬季之前被俘,连棉衣都没有的战俘能不能熬过来,就不是日军考虑的了。对于他们来说,战俘的死活并不重要。只是不管怎么说,大部分的战俘还是平安的被营救出来。

面对营救出来的战俘数量远远超过预期,让苏英奇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尤其里面还有三百多名去年扫荡之中被俘的女战俘,而这三百多名被俘的女俘之中,除了五十多名是突围时失散而被俘的抗大女学生,几十名被俘各地的女工作人员之外。大部分都是稀里糊涂被抓来的妇女,或是因为剪了短头发而被认为是八路的女学生。

这些战俘其实早在听到城东响起的枪炮声,便猜到了是自己的部队打了过来。只是谁也不知道打过来的究竟是谁的部队,而没有擅自行动而已。当苏英奇指挥的部队冲进战俘营内之后,看到抗联头顶的德式钢盔,刚开始还都以为是中央军打了过来,那些重庆方面的战俘明显兴奋了很多。

直到晋绥八分区被俘人员,看到随同进来的晋绥八分区工作人员,以及营救人员胸前的抗联胸章之后,八路军被俘人员的士气明显高涨了很多。这些久经磨难的被俘人员,在见到自己的军队,自然士气大受鼓舞。

面对超过判断的战俘数量,无奈之下,苏英奇只能先利用战俘营内的少量存粮,给这些身体大部分很是虚弱的战俘熬一些粥,补充一下体能。然后将其中的八路军战俘挑选出来,利用缴获的伪军武器先武装起来,负责看管缴械投降的伪军。

至于晋绥军和中央军被俘人员,则先用卡车全部运往城外。将其中的中央军和晋绥军被俘人员中军官集中起来,交给了跟随他们冲进来的八分区政治部和敌工部的人员。等返回根据地之后,将其交还给第二战区。而战俘内的普通士兵,则被他动员起来,参与到此次对太原工厂超大规模的拆迁行动。

没办法部队要作战,不可能去参与到这场大规模的拆迁行动。至于城内的老百姓,除了部分铁了心随同撤离的人之外。大部分居民担心日军后续的报复,给多少钱也不愿意参合进来。而靠动员起来的工人,则根本就不够使用。这些战俘虽说身体虚弱了一些,但是总比没有人强吧。

而那些女战俘,则在杨继财的命令之下,被苏英奇调集了十辆卡车单独先行送走。此次被俘的遭遇,对这些女战俘来说,可能是一生永远挥不去的烙印。先行将她们送走,可以避免这些女战俘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至于甄别的事情,还是等回到根据地再说吧。

解救战俘的行动顺利完成,却只是此次战斗之中一个小小的花絮而已。并未让杨继财心中松一口气,因为对于他来说,这只是此次迂回任务之中的一个。真正的困难,在占领大半个太原城之后才刚刚开始。

第1661章头疼的事

七七事变之前山西的工业,在中国内地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工业规模,仅次于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南满。而且工业基础,一向是以重工业为主。同时与日资占了很大部分的南满相比,整个山西境内的工业,都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

仅仅太原城周边以及城内,就有上百家的工厂。大型的重工业企业,在太原城周边就有的西北炼钢厂、西北机车厂、太原兵工厂、西北育才炼钢机器厂、西北化学厂、西北发电厂、西北毛纺厂、西北洋灰厂等大型厂矿。

整个太原北郊工厂密布,到处都是工厂巨大的烟囱。其工业规模,在整个国内绝对是处于一流。即便是以轻纺、建材为主的上海与之相比,除了造船业之外,在重工业产业齐全方面也略微逊色一些。

太原兵工厂,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与沈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并称国内三大兵工厂。其重武器生产能力,甚至在汉阳兵工厂之上。晋绥军依靠这些兵工厂,不仅装备堪称国内诸军阀之首,甚至还有余力大规模的对外出售。

太原兵工厂仅仅子弹,一个月就能生产四百余万发。曾经每个月最高达到三十五门的火炮产量,除了沈阳兵工厂之外,雄踞关内诸兵工厂之首。虽然质量因为原材料和工艺方面,也显得有些低劣。但毕竟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之下,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再加上依靠因为有大量号称富甲天下晋商,而拥有雄厚民间资本兴建的大量民营企业,整个山西到抗战前,实际上已经是除了东北之外,国内工业最发达的省份。尤其是重工业,在全国绝对是排的上号的。

尽管在日军占领时期,太原以及山西日占区大量的机器设备,被掠夺到日本国内以及中国东北。原来生产武器装备的几个工厂,基本上都被搬空了。抗联的军工制造能,实际上就是从缴获日军运输到东北,作为储备的太原兵工厂机器设备起家的。但剩余的工业规模,依旧很客观。

仅西北机械厂和机械修理厂需要拆迁的设备,总数相加就达到了五百四十余部。而西北炼钢厂和化学厂的那些设备,规模和吨位更是庞大。别说拆卸,就是运输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火车的问题,到是好解决。抗联在夺取太原火车站的时候,仅仅货运列车就夺取了六列。货运车皮一百七十多辆。正太铁路中断后,被困在山西境内的车皮,几乎都集中在了太原城以及阳泉等周边的几个车站。

在攻占太原火车站之后,困在太原的列车落到了杨继财的手中。手中的车皮数量,足够将这些机器设备全部运走。但有了运输手段,却不代表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从太原到大同的北同蒲铁路,可大部分还控制在日军手中。

而看着统计上来需要拆下来的设备,杨继财也是头大如斗。尽管上级的命令只是拆卸西北炼钢厂、西北机械厂,以及西北化学厂新旧两个厂的设备。总体数量在太原城内工厂之中,并不是最多的。

但眼下仅仅整理出来可用的设备数量,就远远多过自己当初的判断。也超过了晋绥军区敌工部交给自己数量。不算别的,单单就这些设备,完成拆卸到装运。三天的时间,活见鬼去吧。三天的时间,能完成西北机械厂的拆迁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工人之中愿意走的数量,到是少于当初预定的人数。离开生长的地方,在这战乱时期到处流浪,对于很大一部分已经拖家带口,需要养家糊口的工人来说,明显都是很不情愿的。在沦陷区的生活虽然困难一些,但是至少保障上好一些。

掠夺那些工厂设备的小鬼子,虽说凶狠了一些。给的薪水也有些低,但是毕竟还是比去更加困苦,需要整天提心吊胆提防日军扫荡的根据地要好一些。所以出乎晋绥军区敌工部的判断,愿意离开的工人数量,并没有当初预计的那么多。

而且听说要去东北,很多工人自身也打起了退堂鼓。山西人虽说没有闯关东的习惯,但是晋北人一向有走西口的习惯。在山西本地人看来,那都是生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做的。这在山西人眼中,很是丢人的事情。

有的本已经答应走的,在家属的拉扯之下,也出现了退缩。但这对于杨继财来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西北炼钢厂、西北机械厂、西北化学厂,这几个上级点名要的工厂,这些工人能动员走,他就算完成任务。

至于那些铁厂、卷烟厂、火柴厂、毛纺厂、造纸厂的工人,愿意走的,他自然高兴。不愿走他杨继财也就不勉强了。不过晋绥军区敌工部之前的动员,还是很给力的。即便愿意走的工人数量低于原来的预期,但总体愿意跟随撤离的,还是有两万多人。只是相比动员的工人数量,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上级指名三个工厂的设备的拆卸和安装。

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拆卸下来的设备全部由铁路输送。利用北同蒲铁路沿线各站的日伪军,不会认为自己会胆大包天,不顾北同蒲铁路大部分的路线还控制在他们手中,采取铁路强行通过的心态,以及大同火车站已经控制在抗联手中的机会。利用北同蒲铁路,动用火车以最大速度强行通过沿线日军各个据点。

但是这种铁路输送只能进行一次,第二次在想这么做。有了警备的日军,只要扒掉一段铁路,自己就将困在铁路线上无可奈何。大同战场现在已经成了日军整个华北方面军都在关注之地,自己如果被困在铁路沿线,越是往北恐怕就越危险。

而更让杨继财头疼的是,不仅仅是太原两万工人、几万家属,外加上数量增多一倍的战俘要撤退。在抗联打进城之后,目前整个太原城内仅存的日伪设立的太原师范、太原女子师范、太原工业职业学校、太原商业新民学校、太原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以及日伪刚刚组建的立桐旭医学专科学校,新招来的二百余名学生以及中国籍的教师。再加上太原城内伪省立的太原中学、太原二中的几千名师生,也吵吵嚷嚷的要一同撤退。别说去东北,就是去再荒凉的地方也要走。

自己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带上这些学生的杨继财,只能请示上级。无奈在接到杨继财的请示电报后,杨震在自己弟弟的这封报告上大笔一挥,直接让他将太原城内的百姓能带走的,尽可能的带走。看着总部的批示,杨继财是倍感压力。

这么多的人,在加上大量的机器设备,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也很难撤完。根据地的现状,他不是不清楚。人口数量不足,已经成了根据地发展和壮大最大的困难。可带上这么多的学生,让他怎么办?太原周边现在可还都是敌占区。

在与八分区司令员几经商议之后,两个人来一个分工合作。决定除了留下来拆卸工厂的工人与战俘之外。其余撤离的工人与学生,连同所有的家属,先集中一百五十辆卡车向古交八分区司令部所在地进行抢运。

至于设备拆卸方面,全力先集中力量拆卸西北机械厂和西北机械修理厂,以及西北化学厂、汽车修理厂的设备共计八百九十四台。这些设备比较轻便,拆卸速度应该可以很快。至于西北炼钢厂的那些设备,集中全部工人外加上部分战俘,先行拆卸高炉的配件,以及相对轻便一些的电炉。

尤其是总部点名要的那台由原育才炼钢机器厂,合并到西北炼钢厂的德制一点五吨电弧炉,这个育才炼钢机器厂被日军整体掠夺后,唯一剩下的高炉。以及那座四十吨的平炉、发电设备、六五零中型轧钢、五千马力电动机、七座鼓风炉。

整个人员撤离,设备的拆卸和装运的工作,以及人员撤离的问题由八分区负责。八分区一直就活动在太原周边,这里的所有敌情都在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