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宋-第10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士卒紧随其后……
“滚木呢?快再抬些滚木来,我们这里的滚木太少了……热油呢?烧开没有?快些搬上来啊……石头都摆在最前面,等宋人来了好好的伺候伺候他们……”辽军忙碌的身影和急切的召唤声充斥在壁垒之内,许多守护壁垒的应用之物纷纷被放到了第一线,偶尔有些士兵手脚稍慢,就招致了长官的大声呵斥。
作为主将的耶律得重神情依旧冷漠淡定,耶律得重虽然年轻,但是经过了在北疆的锻炼,使他有着远倍于同龄人的成熟,似乎天崩地裂也不能让他更变颜色。
姚古缓慢的闭上了双眼,淡淡道:“开始进攻吧!”随着这声命令,十余名传令兵飞快的从中军跑出,将上将军姚古的命令传达下去,原本就很嘹亮的号角声再次抬高了几个音阶,连绵不绝的战鼓声也高亢起来。战争的乐章使宋军将士热血沸腾,整整三万宋军有节奏的迈出步伐,踏踏之声似乎快要把大地都踏裂了,这支人马就像是一股钢铁洪流,坚定且一往无前的杀奔辽军壁垒之下。
辽军壁垒之上,耶律得重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得凝重起来,尽管宋军是他的敌人,可这个敌人已经赢得了他的尊敬,队列整齐,举止有度,阵型的变换非常迅速,天下至强之兵也不过如此啊!
猛地,耶律得重的双眼突然大睁,他看到了宋军后阵之中那些攻城器械。刚才因为地势阻隔并没有看见,那些器械耶律得重在兵书里看到过介绍,那是投石车,足有近百辆投石车呀!
这些投石车在宋军渡河之时他们并未发觉,没想到却是宋人将庞大的机械拆卸了之后托运而来,过河之后重新组装。
在耶律得重吃惊的同时,宋军后阵之中已经将投石车全部安装完毕,近百辆投石车被狠狠的拉下来。紧接着,近百块大石块被高高的抛起。带着呼呼的风声砸向辽军的壁垒。
辽军壁垒乃是用木板夹土铸成,并且其间夹杂了各种木材,可以说是极为稳固了,可是并不能和经营日久的坚城可比,只见那些巨大的石块砸下来,辽军壁垒顿时被砸出了十几个深坑。壁垒也摇摇欲坠,很多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辽军士卒吓的脸色苍白,身体震颤不止,这投石车的威力让他们胆怯了。
没有命中壁垒的巨石有些打偏了,有些则直接落在了辽军阵中。被命中的士卒立即骨断筋折当场毙命,倒是省去了许多折磨。
被巨石一番肆虐,辽军壁垒之上一片狼藉,可是却没有一个士卒因为惧怕而临阵脱逃,士兵们都明白,就是逃也逃不到哪去,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杀几个敌人,就是死也要赚够本。
耶律得重的神情很快恢复了淡定,他一眼就看出了宋军投石车的弊端,那就是命中精度实在太差了,宋军想要依靠如此命中精度的投石车攻下辽军的壁垒,那就是痴人说梦,除非宋人把一座山都挖空了,准备数以万计的石块才有可能做到。
可是仓促渡河之下,宋人也不过就是周遭寻找一些巨大的石块,根本不足以支撑几轮,宋军似乎也知道用投石车攻占辽军的壁垒是不可能的,在经过了三轮打击后,认为辽军的士气已经被挫,宋军的步兵开始行动了。
宋军每百人组成了一个小方阵,每个方阵都有一架高达两丈左右的小型云梯,迅速且整齐的扑奔辽军的壁垒之下。
“放箭……放箭……”辽军阵前的一名小将看到宋军攻上来了,马上让弓箭手放箭,八千名弓箭手,整整八千支羽箭,一同离弦的场景让人倒吸凉气,似乎是下了一场箭雨一般。
宋军前线的士卒早就准备好了盾牌,将身前紧紧的保护起来,一阵夺夺之声连绵不绝,宋军士卒盾牌上顿时布满了羽箭,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幸运,有些士卒盾牌举起来的有些慢,顿时惨死在了羽箭之下,有些士卒虽然掩护好了要害,可盾牌的防护面积毕竟有限,轻伤是免不了的。
辽军的箭雨让宋军的攻势为之一窒,可就停顿了短短的片刻,宋军又开始了前进,当辽军羽箭再次射来时,再次停顿,就这样一点点的朝辽军的壁垒靠近。
姚古看着己军的进攻,心中不禁一阵难过,此间儿郎都是随自家征战多年的熙河儿郎,就这样扑寨还不是因为刘延庆那厮逼迫得狠了!
第一批进攻的一万步兵能够冲到辽军壁垒之下的也就八千余人,他们紧接着要面对的是辽军壁垒之内的滚木擂石和热油,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这一万步兵的下场是什么。
姚古的眼睛仍旧闭着,但是他的耳朵不时的动了动,似乎在倾听着战场,倾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杀伐之声。
宋军在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代价后,成功的贴近了辽军的壁垒,每个方阵之中的云梯很快被竖立起来,士卒们宛若敏捷的猿猴,从云梯上向辽军的壁垒上攀爬。
到了近前,便是宋军仰面而攻,现在,方才到了最惨烈的时候。(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一章 雪满弓刀(完)
辽军壁垒上的滚木擂石倾泻而下,腰粗的滚木一下子就能将宋军的云梯砸断,擂石则顺着壁垒滚下去,飞快的在宋军之中趟出一条空地来,随后还有滚烫的热油被浇下去,顿时把攀爬云梯的宋卒烧的哀嚎不已,阵阵异样的肉香顿时飘散起来……
熙河军也是强军,面对辽军如此猛烈的攻击,没有一个人后退,战友死了挡住去路,马上将其拨开,继续前进,被滚木砸断了胳膊,咬咬牙继续前进,被热油烫坏了双手,继续前进……
当这一波宋军只剩下六千人的时候,他们终于踩着袍泽的尸体登上了辽军的壁垒,一名宋卒怒吼一声,将手中沉重的铁剑狠狠斩出,重重的砍在一名辽卒的盾牌上,只听嘭的一声闷响,辽卒手中的盾牌应声而碎,宋卒反手一剑将辽卒刺死在壁垒上。
这名宋卒颇为勇悍,以一人之力抵挡着近十名辽卒的砍杀,在他战死之前又击杀了两名辽卒,并且给身后的战友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宋军被压抑的斗志在登上辽军壁垒之后完全迸发出来,将士们死命的将这处缺口扩大。
“闪开……”就在宋军成功的在壁垒之上站稳脚跟的时候,一名辽军军官大喝一声,辽卒们纷纷退后,就在这个空挡,十几名辽军士卒合力抬着一个长长的竹竿,横着向宋军逼近,随着离宋军越来越近,辽卒们不断的裁撤人手,最后只有两个辽卒奋力的抬着竹竿,迎上了城头的宋军,随着这竹竿的横扫,数十名宋卒被推出了壁垒。摔下去生死不知。
如此反复几次,站立在壁垒之上的宋卒所剩无几,这个时候姚古便是下令第一批军马后撤,如果再这样死攻下去这万人兵马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姚古纵然见惯了厮杀,可是这个时候不能如此蛮干,轮流攻伐才能将辽人的士气与精力耗得一干二净。第一批兵马撤退下来的时候,还有六千余人,但是战事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因为宋军的第二个万人方阵紧跟着逼了上来。
辽军的弓箭手并没有撤离,仍旧坚守着阵地,尽管羽箭只能稍微阻止一下宋军的前进步伐,但是羽箭还在持续着有限的杀戮。
过程和刚才并没有什么不同,宋军奋力的厮杀。辽军拼命的抵抗,双方为了一个突破口可以互相填进去近千人,在这个地方,人命一文钱都不值,士兵们已经大脑空白,有的只是机械般的杀戮,或者被杀。
耶律得重冷眼看着宋军发疯一般的攻势,心中飞快的盘算着。按照宋军这样的攻击规模,只要再发起三次这样的攻击。辽军的壁垒肯定会被攻破,也就是说宋军在壁垒被攻破之前就要损失万人规模,宋人难道都疯了吗?为了一个临时的营垒不惜损失一万精锐之士?
“狗日的,去死吧!”一名辽卒将爬上壁垒的宋卒狠狠的刺死,他的身上已经浸透了鲜血,有他的。也有敌人的,将辽卒刺死后,他感觉到了一阵眩晕,知道属于他的生命已经非常短暂了,只见他怒吼一声。将兵器抛出扑上了一个登上壁垒的宋卒,和宋卒一起摔下了壁垒……
耶律得重冷眼看着这一幕,这就是大石林牙带出来的皮室军兵卒,在面对这纷乱世道的时候,这些兵卒成长为勇武敢战之士,和宋军的战斗,无愧他们精锐之名,这就是辽军的气势,那是一种骨子里的血性。
战斗持续的激烈,宋军根本不在乎死伤,这已经是第三次进攻了,宋军虽然把辽军的壁垒打开了一个三丈左右的缺口,可辽军始终无法冲进壁垒之内,因为辽军的抵抗非常坚韧,寸土必争,宋军想要扩大战果极其不容易。
“将军,我军阵亡兵卒八千,都头战死十七人,指挥使五人……”亲兵将最新的损失上报给姚古。
姚古呼了口气,辽军给己军造成的伤亡超过了他的预期,己军八千人才换了辽军两千,虽然看起来很划算,可这些将士都是百战精锐啊!
……
耶律得重捏着手中的信纸,萧干临走之前留给他一道密函,嘱咐他在宋人攻打营寨之时打开,耶律得重已经打开,里间写的便是尽力杀伤宋人,而后弃营而走,直接退到燕京城中,后面的战事便是不用他参与了。
“传本将军的命令,击退宋人这次进攻后,我军分批撤退,本将军殿后。”耶律得重觉得是时候撤军了,这处营垒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攻击了,就算辽军可以抵挡住,可没有了壁垒做屏障,肯定要损失更多的兵力,在耶律得重看来不值得。
黄昏时分,压低了一天的乌云终于承受不住了,指甲大的雪花随着狂风飘散开来,风大雪大,顿时白茫茫的一片,很快就把宋辽两军交战的地方覆盖了一层白雪,老天爷似乎也看不过去这种杀戮,想要尽快将其掩藏起来吧!
耶律得重暗道天助我也,趁宋军攻城之前的空挡,迅速的指挥辽军撤离壁垒,至于这个壁垒,送给宋军又何妨,宋军可是付出了近万人的代价啊!
风雪猛烈的拉扯着旗杆上的军旗,耶律得重站在军旗之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袭人的寒气让他禁不住缩了缩脖子。
风雪突然将耶律得重身旁的旗杆刮断,军旗扑棱棱摔倒在雪地上,这让耶律得重有种不祥的预感,身上的铁甲似乎更加冰冷了。
耶律得重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思考,现在的情形已经非常危险了,身为一军之将的他必须要前去后撤,当即下令全军折向退出营寨。
耶律得重走在辽军的最后,看着被白雪覆盖的尸体,他的嘴唇抖动不已,这些死去的将士,年龄大多是他的袍泽,其中不乏其族中至亲之人,他们将永远的长眠在这片土地上了,再也看不到家乡的山水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二章 江山如画(一)
赵良嗣原名是马植,辽国惨遭金国大败之后,宋徽宗赵佶便是派童贯出使辽国以窥探虚实,返程途经燕京时,结识了燕人马植。
此人品行恶劣,但他声称有灭辽的良策,深得童贯器重,童贯将他带回,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在童贯的举荐下,李良嗣向徽宗全面介绍了辽国危机和金国的崛起,建议宋金联合灭辽。
在李良嗣看来,辽朝肯定会灭亡,宋朝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出兵收复中原王朝以前丧失的疆土。
徽宗大喜,当即赐李良嗣国姓宋,授以官职,徽宗不仅花天酒地,而且好大喜功,虚荣心极强。如果侥幸灭辽,列祖列宗梦寐以求的燕云之地不就可以收复了吗?
这样,他就是彪炳千秋的一代明君了,正是因为如此,宋朝开始了联金灭辽、光复燕云之举。
可是北伐一战,恰恰不是整个大宋到达顶峰的象征,相反,本来赵佶在位就是处于党争异常激烈的严峻时期,而关于此战,不管是朝中还是军中,党派之争更加剧烈。
赵佶本是太平时节一王爷,爵位端王,皇位得来侥幸,获得皇位后,和历来君王一样,还是想做出一番名留青史的大事业,所以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意欲调和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
其后,以继承其父神宗的政策为由,重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大兴“党狱”。变乱法度。他穷奢极欲,大肆搜刮江南奇花异石,用船运往都城开封。称“花石纲”。
赵佶好大喜功,遣使约金攻辽,以取燕京,致使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在靖康之难中为金人俘虏北去,转瞬之间由皇帝沦为阶下囚。
本来是一场好好的战事,因为权术的原因,变得有些不明所以。就连和刘延庆同路的熙河军在这种情况也是遭了秧。
为了拔一所空营寨,熙河军死伤将士八千余人,如果步步为营。凭借着宋人攻城拔寨的功底,损伤起码可以减半,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姚古吗?
并不是,追根溯源。如果不是刘延庆下了死命令。如果不是童贯发了狠,熙河军数千儿郎,万万不会因此殉国。
可是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