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乱世龙腾 >

第82节

乱世龙腾-第82节

小说: 乱世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好计策,唐王殿下,臣佩服。”旁边的姚启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姚穷酸,本将看你以后还有何脸说你与殿下相差无几。”罗振东毫不犹豫的打击了一下姚启圣。

“哼,本将军与殿下是还有段距离,但是与你这个大块头,恐怕要高那么一筹吧!”姚启圣不甘示弱的回了一句,论嘴巴上的工夫,在大唐军中,能找出与姚启圣对手的几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面前的罗振东就不是他的对手。

三天后,罗振东与姚启圣对龙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而黄得功凭借地势与唐军进行周旋,双方撕杀到了正午,就在双方相持时,李无庸亲自率领大军四万从明军背后攻入,明军大乱。是役,南明大军战死达三万人,投降者也有两万之众,刘良佐为郑森斩杀,黄得功投降。

龙生九子 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岩兵投大唐

第一百四十一回李岩兵投大唐唐王称帝金陵

炎黄七年注定着是个战争频繁的一年,注定着是个天下大变的日子,刚出头的时候,李自成东征,崇祯在煤山上上吊,大明朝灭亡。

三月份,李无庸誓师伐明,兵锋席卷,大明朝的粮仓,赋税重地江南为其所得,又在南京自称为唐王,建立了与大明对立的政权。

而就在前不久,李自成与吴三桂大战山海关,在双方激战时,多尔衮率领后金大军,以逸待劳,从背后冲出,大顺军大将刘宗敏负伤,大军也损失惨重,李自成不得不败退至北京,在北京匆忙即位,然后就快速的退出北京,准备班师回长安。而多尔衮也趁机进入中原。

同年的十月十三日,李无庸部与黄得功部大战龙泉,击毙刘良佐,黄得功率领残部投降唐军,李无庸于是引大军直趋杭州城下,准备与史可法部决战,而史可法见机不妙,在大军未到前,以重兵杀出重围,大军退到湖北境内,与左良玉回合,经营湖北、安徽等地,积蓄实力,以投东山再起。而李无庸控制了整个江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天下最富裕的地方都纳入了唐军的控制范围,势力一时大涨,为天下之首。

“陛下,听说李将军在河南弄的不错,那些小蟊贼都畏惧副军师的威名,要么直接投降,要么就是畏缩到了山里,都不敢出来了。副军师真是好手段。”刘宗敏哈哈的笑道。自从在山海关失败后,刘宗敏倒是第一次这么高兴,同样是书生,刘宗敏倒是更喜欢李岩一点。

牛金星眼中寒光一闪,冷冷的说道:“制将军是河南人,在没有投入我大顺军的时候,在河南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如今又是陛下的部将,回到故里,当然威风了。那些宵小也就不敢闹事了。”牛金星是有才,但是他的最大缺点就是嫉妒,嫉妒别人的功劳,嫉妒别人的官位,想当初刚进北京的时候,他为尽快的建立起大顺王朝的官僚体系,尽快的让李自成登基,尽快的让自己过上开国功臣的瘾,对大顺军队的张扬跋扈、骄傲自满的情况没有加以约束,导致了大顺军队的一些士兵在北京城中胡作非为,欺负前明留下的官吏;而更是对刘宗敏在吴三桂家中的一切持纵容的态度,也不可能弄到如今的场面了。一般的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抚前朝官吏,这点李无庸做到了,多尔衮也做到了,而大顺王朝就不同了,那些王公贵族,哪家有钱,就会引起大顺士兵的仇视,这样一来,大顺王朝想不失掉民心都难。可以说大顺王朝之所以有今天,牛金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真的有那么威风吗?”旁边的李自成狠狠的皱了一下眉头,自从山海关失利后,李自成的脾气变的越来月暴躁了,连刘宗敏与牛金星都害怕。

“听说…听说制将军在河南为了对付那些蟊贼与豪强,拉起了数万精兵。”牛金星很老实的说道。虽然话说的也是真的,不过他的这句话说的不是时候。河南局势糜烂,凭李自成给李岩当时的人马,别说整顿河南了,就是自保都是个问题,招兵买马也是必要的。而李自成不这么认为,帝王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了,大将手握重兵更是引起帝王的猜忌,更何况是在没有经过李自成同意的情况下。

“哼,好大的胆子。”李自成冷哼道,眼中的杀机连旁边的牛金星都能感觉的到,“传旨,制将军李岩,极其夫人红娘子私自招募兵马,图谋不轨,圣旨所到之日,着其二人自裁。”

“陛下!”牛金星与刘宗敏大惊。没想到自己二人的一席话居然给李岩引来了杀身之祸,两人不由的后悔不已。

“陛下,李将军奉命镇守河南,责任重大,如果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来赐死,恐怕难以让众军信服,李副军师在军中威望甚高,在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前,杀了他不但会有可能丢失河南,更有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还请陛下三思。”牛金星这时才感觉事情大条了。

“哼,朕才是真命天子。”李自成更是大怒了。一个人,他不是帝王,却得到了全军的军心,这更让上位者猜忌了。“传朕旨意,赐死。”周围的随驾大臣很快的把李自成的圣旨传了过去。

也许李自成也不知道自己的这道圣旨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他能够冷静的考虑一下的时候,也许不会下这么一道圣旨,但是事情既然做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

河南郑州,自从开封被李自成淹没后,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治所也有开封改到了郑州,李岩的将军府就改在这里,几个月前,他与红娘子奉闯王之命镇守河南,任务之重,之难让这位儒雅的将军变的又黑又瘦,平日里都是校场上训练军队,要不就是进山剿匪。不过今天他倒是没有去哪里,因为这里来了客人了。

大厅里,李岩与红娘子坐了主席,来客坐了客席。来者是个三四十岁的书生,个头偏矮,脸孔黑瘦,赫然是大唐帝国军师宋献策。

“宋先生,你我两国虽然没有交兵,但是也是两国,不知为何到我河南来?”李岩对李无庸的人马倒是有着一定的好感,河南虽然与安徽、江苏交界,但是两人却没有动过一兵一卒。

“奉唐王殿下之命,封李将军为骁骑大将军,阳侯。”宋献策猛的说道。

正在疑虑的李岩一听大惊,好半响又是一阵大笑。“宋先生真会说笑,李岩现在是我大顺朝的制将军,怎么可以接受唐王的封赏呢!”

“李将军,别望了当初我家唐王在运河上的话吗?”

“哼,当初李无庸在运河上是可以一枪杀了我,自那以后我的命也不是本将自己的,他李无庸要本将的命,本将可以还给他,但是他想借此让我李岩投降,想都不要想。”

“李将军,唐王要杀你也不用亲自出手,你看看这是什么?”宋献策猛的从怀里拿出一道圣旨来。

李岩迟疑了半响,还是接了过来,打开一看,猛的脸色苍白,手中的圣旨也落在地上,指着宋献策问道:“你从哪里弄来的?”旁边的红娘子见状,拣了起来,打开一看,也吃惊的叫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要赐死李岩,底下盖的大印赫然是李自成的玉玺。

“李将军,你以为我大唐王朝只有兵强马壮吗?你以为我家唐王殿下是那李自成那个驿卒可以比拟的吗?我大唐能有今天,殿下在七年前就准备了,那李自成的圣旨刚出大营,就被我军细作给截杀了,否则,本人又如何能得到这东西呢?”宋献策对南方拱了拱手道:“我家殿下早就对李将军闻名以久,南京城中也早就有了将军之位,今日李自成的圣旨以下,如此自毁长城的举动与崇祯皇帝有何区别,将军难道要效忠这样的人吗?将军能够投奔我军,这不是将军不义,而是李自成不仁在先,君王无道,臣则外投,乃千古不变的道理。问天下明君,舍唐王何人。”

“夫君。”旁边的红娘子拉了拉李岩。

“好。不过下官还有个要求。”李岩好半响方叹息道:“殿下以后派臣打仗,不得让臣与大顺军队对阵。否则我李岩情愿老死山林。”

那宋献策闻言,哪有不应的道理,连忙答应下来。而李岩在军中威望甚高,所率领的也都是自己的亲兵,只认李岩而不认李自成的,闻听李自成要赐死李岩,心中大怒,也都跟着反了过来。就这样,李无庸不废一兵一卒就得了整个河南,大唐王朝的防线再次向被推移,施郎的水军也派了一部横行与黄河之上,协防河南要地。

李岩的投奔,河南的光复,江南的平定等等一系列的胜利让李无庸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一时间劝进表不断的飞进明皇宫。

炎黄七年十一月十日,军师宋献策、吏部尚书刘谦、骠骑大将军施琅、骁骑大将军李岩、虎威大将军刘启等文武重臣联名上表,要求李无庸即皇帝位,李无庸三辞后方默许。

炎黄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晴,李无庸在众文臣武将的推尊之下,在南京皇宫的乾元宫崇政殿即位称帝,建国号为唐,暂定南京为都城,定次年为炎黄八年,令商部尚书何斌制铜钱为龙币。

封刘玲儿为皇后,总领后宫诸事,封子李定朔为赵郡王、次子定疆为贤郡王、长女李汀为南海公主、四子松为怡郡王。

大唐帝国的官职基本上沿袭了前唐时期的官职,中央设有三省、八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其中宋献策为中书令,刘谦为门下侍中,顾炎武为尚书令。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三省之下有八部吏、户、兵、工、商、刑、礼、参谋等,御使台、检察院等作为新生的大唐帝国的最高机构了。各文武百官皆有封赏,众人大悦。

龙生九子 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问天下谁人主

第一百四十二回文武相争是为何敢问天下谁人主

大唐帝国今日迎来了建国第一次早朝,满朝文武百官也都赶了过来,今日大朝在京城的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到场,按照大唐礼部制定的官袍,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

此时的崇政殿前的广场上,绯红色、绿色聚集在一起,不时的在讨论着什么,有的人眼睛不时的朝大殿的偏殿望去,在那里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呆的地方,这些三品以下的官员却是没有那个资格,只能在广场上站着。

“听说过了吗?远在山海关外的谷大将军打了大胜仗了,不但把山海关给夺了,还差点把宁远城给攻下来了。谷将军可真是我大唐第一大将啊!”一个身着绿色的官袍的官员对身边人说道。

“那当然了,你也不看是谁点的将,谷将军可是陛下亲自教授,可以说是天子门生,想不厉害都难,下官听以前在台湾从龙的官员说陛下对谷大将军可是恩宠有加,依下官看来,他日陛下统一天下,谷大将军一个国公之位可是跑不掉了。”旁边的一个官员接过话茬。

“哼,你们知道什么啊?”旁边一个官员突然插嘴道:“这次谷振东能有条命都不错了,还想陛下封他为国公,想都不要想?”

一开始说话的官员惊奇:“谷大将军是陛下的心腹爱将,立功无数,怎么可能要被杀头呢?”

“恩,你可知道这位古大将军的外号叫什么?恶魔,你们知道,听说以前陛下尚未称帝的时候,这位谷大将军每次出征,所杀的人比那天上的鸟都多,所流的血比南京城外的长江还要多,你们难道没听说吗?这次他在山海关外杀了多少人吗?杀人嬴城也不过如此,不然凭他四万兵马能够驰骋大草原吗?不被多尔衮给包了饺子才怪呢?听说了吗?今天御史台的那些家伙就准备参他呢?你们想啊!被御史台的那些家伙缠上了,你还想当官吗?”那个官员好象自己是个万事通一样,得意的说道。

“别说了,看谁来了?”旁边的官员拉了拉说话的。

“中书令大人?要上朝了,快快准备。”

“皇上驾到,百官早朝。”

广场上响起太监总管陈九那尖细的嗓音,本来李无庸对太监这个东西感到非常的恼火,认为有损一个的尊严,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朝廷的稳定,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东厂、西厂、锦衣卫三者弄的河山失色,朝政腐败,正直有才官员纷纷被贬或被杀,朝野一片黑暗。

虽然众多的官员也都明白太监的危害,姜曰广、张慎言、高攀龙、吴应箕等东林党人更是对太监深恶痛绝,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皇宫里没有了太监,又没有了皇室的威严,也就不象个皇宫了,于是乎,就在众大臣复杂的情况下太监被保持了下来,而陈九也是李无庸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一个比较老实的前明太监。虽然认识几个字,但是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