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455节

大宋权将-第455节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之前的庐州、扬州守卫战,更有不计其数的元军被斩城下,粗略算来,元军百万大军,至今不过仅有伯颜率领十五大军围困我京城,阿里海牙率领十万水师留以后备作逃亡之用,百万大军不足三十万人,元军局势糜烂至此,虽尚有一战之力,但也只是一战而已。”

“元军损兵折将,更有右丞相阿塔海、汉军统帅张弘范等猛将接连死在我军手下,至今伯颜身边仅有阿术一人可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伯颜纵使有百万大军在手又奈我如何?”

“而我宋军局势在张贵张大人及军中诸将努力下却是越发明朗起来,”陆秀夫身上清晰的打上了均州军的烙印,说到均州军张贵,纵使稳重谨慎的陆秀夫也有几分眉飞色舞:“张大人孤身前往张世杰江左大营,保存我朝三万精锐骑兵,又抢救丁家洲数万降军,保存我军实力,如今张贵张大人统领独松关大军约十万,其中骑兵四万已秘密前往京城,但大军踪影不明,他日张大人再现之时,就是伯颜大军覆灭之日。”

“两淮之战,收拢降军合计七万,均州军副都统领郭平郭大人整军六万,其中有均州军精锐骑兵一万,皆是可战之兵,收复建康后不日即将南下会师京城,又有常州姚訔统领数万大军截断元军退路。”

“京城内三十万大军枕戈待命,虽是各路义勇及厢军勤王之师,但半年之苦练,大军已堪一战,又有张世杰、李庭芝等一时名将,京城若将士用命,一心抗敌,京城无碍咦。”

黄圃虽早已知道大概的情况,但听得陆秀夫娓娓道来,其中细节不用多想,那城外之风云,让黄圃激动不已,此时的他已是说不出话来,紧张的看着陆秀夫,仿佛是害怕错过陆秀夫所说的每一个字。

“尚有一事,事至如今虽尚不能公开,但文老乃大宋忠义之士,也不怕跟文老直说,”陆秀夫一字一顿说道:“此等局势,我均州军统领张贵张大人去年年初已开始策划,可以说大局至此,元军基本是按照当初张大人设想的步骤而行动。”

“丁家洲我军水师全军覆没,但文老可能并不知道,我均州军尚有水师数万大军如今身在何处?”

“无他,元军水师阿里海牙也。”

“伯颜,”陆秀夫直接说道:“张大人的目标是伯颜,伯颜若死,如断元朝之左右臂,元军再也不可怕也,如今元朝的江山也并非稳如泰山,在北方尚有成千上万的叛军以之交战,元军南下战略,百万大军所剩寥寥无几,已伤其根基,此战之后,元朝自顾不暇,而我大宋收复中原,旗卷幽云十六州也不再是梦想。”

“好、好、好,”黄圃不由泪流满面,拱手作揖,颤抖说道:“收复中原,旗卷幽云十六州,老夫已数十年不闻也,孔夫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却是朝闻豪言壮志,夕死可矣。”

“文老,君实所言并不为过,”陆秀夫认真说道:“君实前来京城之前,有幸听过张贵张大人之谋划,张大人谋划甚大,收复中原不过是第一步而已,君实不才,相信张大人能够做到。”

“如今局势看来不堪,但却是我朝百年来最好的时刻,文臣武将、忠诚报国、能人辈出、将士用心,我朝大有可为啊。”

黄圃不由自主点头,这是一个大朝代,这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年代,这是一个让能人志士兴奋不已的年代,如今的局势,正如陆秀夫所说,是大宋百年来最好的时候,黄圃站起来,一脸严肃说道:“老夫不才,但报国之心未死,老夫愿作车前卒,供君实驱赶。”

“文老过谦了,”陆秀夫连忙还礼,拱手道:“月前文老发动捐献已为朝廷用力良多,如今再次要求出力,君实不才,代表京城一百二十万百姓感谢文老。”

“说实在,城内如今钱银缺口不大,粮食储备充足,柴火也不缺,但……”

“君实先生请直言,老夫必将鞠躬尽瘁,为朝廷尽微薄之力,”黄圃看到陆秀夫迟疑不言,认真说道:“老夫虽老,但报国之心不死。”

“启民智。”陆秀夫沉吟片刻,道:“民智启,则百姓明事理,百姓明事理则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则军民一心,驱除元军,我大宋重回辉煌,倒也不是梦话。”

“张大人说过,欲启民智,则先办报纸,君实以前也多有不明,但文老也看到京城今日之景象,虽城外大军围城,但城内井然有序,虽有粮食充足,柴火不缺,将士用命的原因,但《大宋战地报》稳定民心之功不可没。”

“然而,《大宋战地报》多是军情政治,百姓虽有爱国之心,但平素所接触却与之无关,所以君实希望文老能够带头,为我大宋启民智而出力。”

“君实先生的意思,是让老夫办一份报纸。”黄圃看着陆秀夫,重复说道:“老夫一介商人,君实竟然让老夫办一份报纸。”

黄圃虽只是一介商人,但眼光可比一般商人毒辣很多,他知道报纸在其中的作用,它可以作为一个人、一个利益集团的喉舌,凡此种种,黄圃想也不敢想。

“当然,”陆秀夫笑了笑,道:“不仅要办,而且要办一份让京城也轰动的报纸,办一份大众喜见乐闻的报纸,。”

“《大宋女子报》,这……”黄圃看着陆秀夫写的四个字,仿佛这四个字有千般重量,看着一脸严肃的陆秀夫,迟疑片刻,问道:“君实先生,这……”

“我大宋有千万百姓,但男子几何,女子几何,文老可知道?”陆秀夫反问黄圃,脸上带了一丝笑意,想当初张贵也是如此问自己。

“这个,穷尽大宋之人力,恐怕也不能算出来。”黄圃无奈说道:“再加上如今战乱,很多百姓潜入山林躲避战火,更是算不尽数。”

“哈哈,文老太过于执着数字了,”陆秀夫忍不住大笑,道:“其实男子与女子,约是对半之数,张大人曾经说过,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张大人还说,若是要追根到底,或许女子还有稍多几分。”

“但文老所见,战场让女子走开,官场更是看不到女子半个身影,但操作家务、耕种务农、甚至于生儿育女能让女子走开吗?女子所做之事并不比男子要少,为何世上独不见女子之声音。”

“我朝李清照、李淑真,她们名动大宋、名留青史,然而她们之地位如何?”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首《武陵春》深沉哀婉,遂为绝唱,世人皆不及也,然而多年背井离乡、更因改嫁而遭到所谓文人学子之污诟渲染,李清照先生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风住尘香花已尽,孤独地死在江南。”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一首《秋夜有感》,让人心酸不已,虽然朱淑真是一个出身高门,在钱塘的湖光山色氤氲中成长起来的女子,集了天地之灵秀,她自幼聪慧好读书,才貌俱佳,风流蕴藉,诗词书画琴无一不擅,然而她何以生平所作“断肠”二字满卷,追根究底,遇人不淑所嫁非所匹最终郁郁而亡。”

“可悲、可叹也,女子的命运,缘何要寄托在男子身上。”陆秀夫狠狠的摇了摇头,仿佛要把这关乎女子的表述抛之脑后,但却忍不住说道:“我江陵,有赵莹赵娘子主政民事,又有茹鲜小娘子从军,更有葛氏葛娘子开创了偌大的葛氏裁缝店,君实希望,我大宋有更多的女子,如男子一样,为我大宋而奋斗。”

黄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听着陆秀夫如梦呓一般的述说,心中也是感触良多,一时两人无语,皆被这沉重的话题而压得慌张,良久,陆秀夫缓缓说道:“我大宋向来重视营商,但商人的地位却为何不高?”

“其实一个很简单的原因,皆因商人有财富,富可敌国的商人,文老也可以想象得到朝廷的不安,但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陆秀夫转移话题,黄圃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沉吟了片刻,心中不由激动起来,因为陆秀夫所说,真是他梦寐以求想得到答案但却没有答案的话题。

“张大人希望文老带头,把京城的商人组织起来,提出你们的诉求,而张大人从中周旋,张大人希望,数年之后,朝廷上可以看到商人的身影,可以看到农夫的身影,可以看到学子的身影,可以看到女子的身影,可以看到任何一个真心为了大宋而奋斗的人的身影。”

第二卷正阳第一百七十三章兵临城下(53)

第一百七十三章兵临城下(53)

京城的冬日,因为多了城外虎视眈眈的元军,变得格外萧条。

罗大娘起了一个大早,皆因为她种的菜又可以收获一茬了,她已经想好,先给官府的莫大人送上一把,无关乎贿赂、拍马屁等世俗的恶习,皆因为罗大娘自己喜欢,这些日子莫娘子可没少带两个娃娃过来玩乐,给那时的萧条寂寞的罗家增添了几分生气,虽说罗家如今已是热闹,早已不是往日一个人的清净,半个女儿小红,小红的爹娘、大哥大嫂还有两个小侄儿,大家凑在一起都可以弄上一桌了,但每每想起莫平三个娃娃的可爱,母爱都会无端充满整个心窝。

罗大娘很满意现在的小日子,但她却常常想念军中的儿子,罗子虽也常常来信,只不过皆是寥寥数语,她知道军中战事频繁,但做娘亲的哪有不想让儿子多写一个字,不想让儿子多说一句话,哪怕是随便弄点笔墨也是娘亲的心头宝啊,倒是小红的娘亲胡娘子也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常常劝说罗大娘要放开心怀,还说罗子是一个命大福大之人,就连他们胡家也受到了罗子的恩惠,要不然如今乱世哪里会有地方住,有热饭吃,晚上天冷的时候,有时候还烧起了热烘烘的煤球呢?这可是天大的福分,以前是想也不敢想,只是寄人篱下,心有几分忧虑,幸好儿子和媳妇都能帮朝廷干点活儿,也不算是失礼。

只不过罗家毕竟不是大富人家,而且也是节俭习惯了,这煤球烧了两回,就在大伙的反对中熄火,毕竟家里人多了烧饭用得煤球也多了,不知道元军要打到什么时候,别到时断了火就麻烦了,不过柴火店的煤球依然是堆积如山,没有任何断火的迹象。

罗大娘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时心中充满了愉悦,青菜分发了一轮,大伙心里高兴,如今菜市场哪样东西不贵?她心中更加高兴,听到朝廷又杀了多少元军,她笑得见牙不见眼了,莫娘子最近事忙,也顾不得接待罗大娘,但是三个小娃娃却跟罗大娘闹了一通,还说罗大娘摘菜的时候没有把他们带上,撇嘴老不高兴。

“亲家,什么事都乐成这样了。”胡大娘正在煮饭,刚摘的青菜绿油油的喜人,罗大娘决定给家里煮大锅饭,还支使小红一早就到集市去割一块肉呢?如今家里也不差那些钱,只不过她向来节俭惯了,花钱的时候老心疼。但她可不敢到集市去了,上次去集市转了一圈,钱没用出一文,但是肉菜、杂碎等弄回来了一大堆,她可不想这样折腾自己儿子的名字,这是她的儿子,而不是大家的儿子,这是她的私心,无论儿子混成什么样子,他都只能是自己的儿子。

“呵呵,听说昨天城内有百姓去犒军了,但听说被吓得双脚发软,倒也是好笑之事,要是老姐姐去,绝对不比他们一帮老爷子差多少,至少老身就不会双脚发软。”

“那是,亲家绝对要比他们强,咱们的罗子,可是朝廷的一等一英雄,前不久妹子还听说朝廷要授什么一级勋章呢?也不知道是什么官儿,比县尊大人高还是低,咱们家罗子可真有出息。”

罗大娘却是一阵难过,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罗子,罗子的不断成长让她觉得有点害怕,她害怕罗子再也不是以前的罗子,她害怕罗子变了,变得连她也不认识,越是想越是难过,差点要流泪。

“老姐姐,别、别伤心,妹子也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胡大娘有些紧张,连忙抹了一下手过来搀着罗大娘,道:“老姐姐,咱们家罗子吉人自有天相,要不然咱们也不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所以罗子一定会没事。”

“对,对,一定会没事。”罗大娘也给自己打气,却到厨房去帮忙,小红的大哥大嫂一早就出去了,他们在官府里帮忙,每天还能拿到几十文钱,有时候多的话百余文钱也可以拿到,但可惜的是官府不能管饭,估计是忙不过来,但这没什么,粮店的粮食多得很,若是按照罗大娘的记忆,价格竟然还要比去年便宜,若不是知道封锁了城门,城外还有十几万元军虎视眈眈,这哪里像元军围城来了?小日子过得比以前还要强啊。

两人在灶膛里唠叨,小红的父亲胡强也一早起床,他负责照料两个小娃娃,日子倒也过得清幽,只是胡老头整天念叨家里的土地,思量要是过了立春元军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