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将-第3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鬼头,”陆心源笑了笑,和黄旗共事半年,他还不知道黄旗心里想什么:“陆家镇是老夫的家,是老夫的根,老夫到了江陵,就是无根的水,流到哪里是哪里了。”
“对了,如今陆家镇有多少兵力。”
黄旗挠了挠头,陆心源一把年纪,怎么能够经得起战火的折腾,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陆心源是陆家的老人,陆家在江陵的地位如今虽然有所下降,但别忘了象山大学的山长还是陆家的人,所以他前来陆家镇之前,暂时主持均州军军事的三人团都已再三吩咐,一定要保证陆心源的安全。
如今陆心源一口拒绝,他有点着急:“杜大人他们、他们一再强调,让陆大人你前往江陵……”
“好了,好了。”陆心源有点不耐烦,怒气哄哄说道:“都说了陆家镇是老子的根,谁也别想老子离开,你给老夫说说陆家镇如今兵力如何?能固守多长时间?”
“如今陆家镇内有属下的均州军的精兵三百人,这些皆是守城兵,能耐就不说了;还有厢军三百人,又有乡兵五百多人,陆家镇也就是这一年来才有发展,所以厢军和乡兵的人数一直不多。”黄旗仔细说道:“属下已经向江陵请求援兵,但陆老不要寄予太多希望,毕竟江陵比陆家镇更加重要。”
“探子的消息,言鞑子有三万人,其中有鞑子骑兵五千人,又有汉军两万五千人,最可怕的就是鞑子的骑兵,幸好陆家镇已经完成坚壁清野,这些骑兵想赚便宜也不容易。”
“按照目前的兵力,如果没有援兵支持,属下只能尽力,半个月左右也有可能,当然如果有援兵,会更好一点,说不定还能给鞑子添不少麻烦。”
“把老夫陆家庄的庄丁算上,”陆心源一字一顿说道:“他们至少也能帮忙送武器、打下手。”
“还有城内的壮丁也可以动员,毕竟城破了他们也没有好接待。”
两人轻松的走在街道上,虽说鞑子将要兵临城下,但是街道上的秩序一点也不乱,不少人看到陆心源还纷纷行礼。
“咦,老冯,你怎么还没去江陵?”陆心源看到一个中年人向他问好,原来却是熟悉之人。
冯固是陆家庄出来的商人,随着陆家镇这一年来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他通过贩卖荆湖外的特产回陆家镇,赚了不少钱。
“大人,”冯固一直对陆心源怀有感激之心,若不是陆心源争取,他生意也不会这么好:“在下的家在这里,再说您老不也是还在吗?有您老在,我们还有什么可怕。”
“再说鞑子虽然凶狠,但咱们的均州军也不是吃素,即使是陆家镇守不住,难道鞑子还能把咱们老百姓都杀了不可?”
这一年多来,显然均州军已在百姓中留下了好印象。
陆心源摇头,道:“老夫是职责所在,不怕实话跟你说,陆家镇毕竟兵力不足,能够守住的机会不大。”
冯固还是摇头,道:“说什么也不能给官府添麻烦,若不是官府照顾,冯某哪里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
“冯某留在陆家镇看有什么好帮忙,这不商社里的人都聚拢起来,把房子腾出来让一些还没住上房子的百姓住进去。”
“冬天太冷了,能够帮得了一个就是一个。”
“老冯……”陆心源鼻子一酸,想起张贵说的那句话:大宋的老百姓是天下最容易满足的人了,只要给他们活下去的理由,他们就会感激你:“官府会为百姓付这笔钱的。”
“呵呵,陆大人你也注意身体啊,陆家镇没有了老冯没关系,可不能没有你啊,冯某这只是小打小闹,尽自己一份能力而已。”
“冯某虽是铜臭之人,但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够为官府做点事,在下觉得很荣幸。”
马家寨的马良铁,如今已是郭家建筑队的工匠,他年轻能干,而且好学,一身力气又足,在建筑队里帮忙修好象山大学之后,郭子就让他当上了工匠,每个月拿十两银子,这若是以前,他是不敢想象。
即使他拿到白花花的一锭银子时,他还怀疑自己在做梦一般,直到半天之后才醒悟过来。
马家寨吴姓、马姓如今也不打架了,也不争吵了,有些力气还不如到江陵找一份工作,就算是陆家镇,也需要大量的帮工,马良铁找了很多帮手,算是彻底解决了马家寨之事。
马良铁在陆家镇买了一座小院,两进房子,一间大厅四间房间,他们两口子一间房子,两个小孩各一间,只是他们的小孩现在年纪还小,跟他们住在一起。
马氏原本是不愿意离开马家寨,毕竟这里是她从小生长的地方,只是后来他的小侄儿到了上书院求学的年龄,马家寨毕竟离书院要远很多,所以才搬过来陆家镇,到了陆家镇她才觉得诸事不顺,菜要买,肉要买,连米也要花钱,她心痛钱。
想当初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存不下一分钱,如今有了钱也不是这样的用法。
等到马良铁一个月拿了十两银子回家,她还是觉得花钱花得心痛,虽然她一个月最多只花掉二两银子不到,但她有危机感,省吃俭用的把钱存起来。
后来让马良铁知道后,狠狠的教训了她一顿,说小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钱该花的还是要花,后来还把江陵日报关于小孩需要补充食物的说法给她看,马氏才有所改变。
但节俭习惯了的人总改不了习惯。
后来家里存了将近百两银子,马氏又害怕起来,把马良铁气得要摔盘子,不过陆家镇就有官府的钱庄,于是和马氏一起,把钱存进钱庄里,到需要用的时候才过来拿。
让马氏满意的是,在官府的钱庄存钱不用交任何保管费,而且手续非常严格,又有厉害的小兵看管,这也是马氏放心的原因。
如今荆湖地区都在加固城墙,修建城堡,马良铁是没有时间回来陆家镇,只是陆家镇的城池虽已完工了很长时间,但如今面临战火,郭子派马良铁回来协助检查工程的质量。
马良铁知道郭子是照顾自己,于是连夜赶回来,如今在家里呆了将近一个星期,白天带着人检查城池,若是发现哪里有缺口就马上补上,争取让哪怕最小一个缺口也消失。
一般会忙到夜里才回来,今天总算是检查完毕,马良铁计划明天一早就赶回江陵,但又不放心马氏:“孩子他娘,要不然你们也搬到江陵好了。”
“至少到了江陵我放心一些。”
马氏却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总觉得陆家镇不会有事,再加上坚壁清野之后,老父亲也来到了陆家镇:“他爹,陆家镇不是好好的吗?没看到陆老爷子也留在了陆家镇,这怎么会有事呢?”
“再说爹爹和娃娃,他们年纪大的大,年纪小的小,也经不起舟车劳累,再有荆湖的人若都涌进江陵,到时候钱就更加不值钱了。”
“只是……”马良铁还是不放心,他虽然不知道鞑子的人数,但看到官府的动作不小,他知道这次绝对不会简单:“你若是不在我身边,我到底是放心不下。”
“有什么放心不下的。”马氏笑了笑,道:“家里不是住了人,有他们在呢?”
“哥哥放心,一定不会有事的。”
第二卷正阳第七十四章步步紧逼(4)
第七十四章步步紧逼(4)
马良铁哪里能够放心,不过却找不到理由劝服自己的小娘子离开陆家镇,只好带马氏上街,多给家里买一些肉食和衣物,虽然街道上还是不紧不慢,但马良铁却不得不给自己添上几分担心。
纵观历史便可以发现,百姓是最怕死的人,但又却是最不怕死的人,他们有一种认命的宿命,无论何时都会守住自己的家园。
街道上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轻松,但细心的马良铁还是发现有不少官差在巡逻,偶尔还有均州军精锐的小分队经过,整齐有序的均州军每次经过,都会引来阵阵的吆喝声,他们相信均州军,从粮食收获获得银子的那天开始,他们就彻底相信了均州军,这也是他们留在陆家镇的原因吧。
至少要比留在家里要好很多?难道不是吗?而且进城的百姓还有官府照顾,陆家镇的陆心源陆大人动员城内的百姓,把房子腾出来给进城躲兵灾的百姓,然后按天付给酬劳,然而百姓又是最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很多人主动不要酬劳,就算是一家人挤在一起,也给进城的百姓挪出一两间房子。
因为他们知道,没有这样的官府就没有他们如今的生活,他们知道,若是官府没了,他们的生活便会打回原形。
如今,马良铁家里除了马氏的老爹爹外,还有马氏大哥一家,剩下来最后一间房子安排了一家亲戚,小院子现在也是热闹得很。
其实留在陆家镇的都是一些穷人,要不然就是一些不愿意离开老家或是不愿意折腾的人,有钱人多半已经去了江陵,毕竟人都怕死,我们不能勉强,大宋的百姓,只有等到走投无路时才会奋起反抗。
“前面可是良铁。”马良铁陷入了沉思,就连有人叫唤也没听到,马氏拉了拉他的衣服,马良铁转头看去,却是陆心源和黄旗。
两人都是熟悉之人,马良铁这些天检查新修建的城墙和他们打交道不少,连忙拱手行礼:“见过黄统领和陆大人,这是在下婆娘。”
四人行礼之后,陆心源问道:“听说城墙已经检修完毕,良铁是否要回江陵?”
“据探子的消息,鞑子今晚或最迟明天中午就要到陆家镇了,良铁若是离开得赶早了,不过老夫倒是希望良铁能够留下来。”
“留下来?”三个简单的字,马良铁一下子放松下来,但还是迟疑说道:“官府对工匠进行统一安排,良铁不知道是否可以留下来。”
陆心源看到马良铁颇为心动,笑道:“官府那里老夫替你解释,再说陆家镇的城墙也需要有人看管。”
“良铁留下来正好帮上忙,只是战火无情,良铁还需谨慎考虑。”
马良铁拱手,道:“娘子不肯离开陆家镇,若有陆大人解释,良铁正好留下来,既可以为朝廷效忠,亦可以和娘子共患难。”
马氏倒有点不情愿,她留在陆家镇还好,但是马良铁留下来她就觉得有几分危险了,低声说道:“他爹,你还是回江陵吧,奴家和孩子在陆家镇没事。”
陆心源看到马氏的顾虑,认真说道:“陆家镇若是真守不住,到时只要往后山逃亡,躲进山里,量鞑子也没有时间搜索。”
“老夫也一早吩咐官差和乡兵做好准备,到时万一陆家镇危难,就把你们送上后山,只要你们躲进山里,鞑子断然不会一一搜索。”
“因为鞑子没有时间。”
马良铁大喜,拱手道:“那良铁就留下来了。”
告别了陆心源和黄旗,马良铁既然已确定留下来,于是多买了一些肉食和菜,幸好陆家镇的粮食向来充足,再加上陆家镇是交通要道,粮食准备更加充分。
进城的百姓虽不少,但他们进城前都已坚壁清野,把粮食带进了陆家镇,陆家镇的粮食供应并不因为进城的人多了而减少,反应更多了。
回到小院子,马氏便听到娃娃的哭声,娃娃虽然有一岁多将近两岁了,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向来爱哭,马氏两人出去前让嫂子帮忙照顾。
马氏的娘家是破落的耕读世家,其实说得不好听就是农夫,借着官府的好政策,今年才勉强过上好日子,但也算不得富裕。
官差在几天前就到了每个乡,动员百姓进城躲避战火,当然也有不怕死的留在家中,他们心里想着无论哪个朝代变更,最后依仗的还是百姓。
虽然这一年多来,通过报纸、公告等已经揭露的鞑子的罪行,但说到底也有抱有幻想的百姓,有些人是因为家中贫寒,心里打着破盘子破塞的算盘。
幸好怕死的百姓占了多数,均州军官吏这一年来也立下了好印象,颇得百姓支持,明事理的百姓可不少,这一年多来家中多少也存下一些粮食和银子,在官吏的帮助之下坚壁清野,把粮食运送到陆家镇。
嫂子见到两口子,尴尬说道:“娃娃喊爹爹,奴家左哄右哄也哄不过来。”
马家的娘家以前多看不起马良铁,后来马良铁到江陵找到了工作,如今已当上工匠,领着十两银子,马氏的娘家倒不敢说什么了,如今又得到马良铁的收留,他们更是只有感觉。
马良铁鼻子一酸,娃娃虽然还不到两岁,可是爹爹的名字喊得响亮,马良铁当工匠日晒雨淋是免不了,可一想起这乖巧的娃娃,心中就会涌起无尽的力气,上前几步接过娃娃,低声说道:“爹爹在呢,爹爹在呢。”
到了晚上,马良铁把陆心源的话给他们说了,老岳父年纪虽大,可毕竟读过几年书,颤抖说道:“好,好,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
马良铁这才暗下决心,决定留在家中和家人共患难,岳父进城带来了不少粮食,秋收刚过不久,虽然买了一部分粮食出去,可留下来的也不少,如今是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