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271节

大宋权将-第271节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儿,你怎么还不睡?这么晚了,对娃娃不好,大夫不是说了吗?”王磊心中有鬼,伸手过去要扶杏儿,他白天还打定了主意,但是见到杏儿时心一下子就软了下去。

想不到杏儿却推开他手,胡杏儿有点激动,声音有点颤抖:“哥哥每天都这么迟才回来,是不是哥哥、哥哥嫌弃杏儿了。”

王磊惊恐说道:“杏儿,这怎么会呢?杏儿能看得起哥哥,哥哥都不知道有多高兴了,哥哥这一辈子就算是死,也不会嫌弃杏儿。”

“杏儿不允许哥哥说这样的话,”胡杏儿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那哥哥怎么这么迟才回来?回来也不跟杏儿说一声,杏儿现在不知道有多担心。”

“这个,杏儿,今晚不说这件事好吗?”王磊还是不肯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杏儿的一个打击,万一杏儿真不同意,自己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强硬违了她的意?

胡杏儿却摇了摇头,固执的看着王磊,她原本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固执的女孩子,要不然当初也不会不顾胡老头反对同意嫁给王磊。

王磊尴尬的看了看胡老头,见他也是一脸渴望的看着自己,王磊沉思了片刻,扶住杏儿坐下去,自己却“噗通”一声跪了下去:“杏儿、爹爹,我对不起你们啊。”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王磊这一跪,可把两人吓坏了,胡老头连忙扶起王磊,就连杏儿也是一边哭一边拉着王磊:“哥哥,你要是真做了对不起杏儿的事,杏儿也是会原谅你的。”

“官府征召乡兵,我瞒着你们报了名,这些天一直在训练,再过三天就要到各地训练其他乡兵了,日后、日后说不定还要上战场。”

见他们都没有反应,王磊继续说道:“你们都知道,我以前是北归之人,身无分文连活下去都不容易,幸好张大人收留,先是参加了义勇、后来又成为了均州军,最后因为受伤回到均州。”

“这两年来,我拥有的一切,都是拜张大人所赐,这均州、这江陵就是我们的家,若是均州、江陵被鞑子骚乱,这一切就成了泡影。”

“就算是死,我也不会允许这一切发生,因为这里有我最爱的人,有我最亲的人,还会有我的孩子。”

“杏儿,你答应我,万一、万一哥哥不幸,你再找一个好人家,你是均州军的媳妇,没有人敢欺负你,只要你能够把孩子带大……”

“哥哥,别说了。”胡杏儿拥入王磊的怀里,哭泣说道:“无论哥哥做什么,杏儿都答应,只要哥哥答应杏儿,一定要好好活着。”

“只要哥哥答应,以后有什么事都要告诉杏儿,只要哥哥答应,有什么事都要告诉杏儿。”

葛娘子赵莹,这两年来越发坚强,她向来办事利索,处事果断,现在越发伶俐起来。

张顺、张兴祖、杨波这些水军老将,也是均州军的老一辈,他们跟从张贵出生入死,建立均州军,或许是由于能力不够,又或许是他们不愿意离开水师,他们一直都呆在水师中,却没有任何怨言。

特别是张顺,张贵的亲弟弟,却从来没有说过半句不情愿的话,甚至后来的马宣成为水师的头领,他依然默默的呆在水师,没有说半句闲话。

如今江陵、均州危在旦夕,他被葛娘子一纸叫了回来,还是没有半句怨言,张贵能有这样的弟弟,这是他一辈子的福气。

又有均州豪族、原均州军都虞候,均州知府刘青山,原房州豪族,房州知府梁山,再加上江陵通判赵咨,这也是均州的老人,正是有这些人,均州、房州等地方才能一直保持稳定,他们不是军中之人,但是他们从来不缺乏血腥,特别是刘青山、梁山等人,当年还跟张贵一起上战场,就连赵咨,在当年的均州大难中,也是陆秀夫的助手,都是见过死人的家伙。

如今在座之人,还有一个人的地位更加重要,这就是一直防守在江陵郊外研究院的李成,当年李成授命,率领部下指挥三百人防守山上的研究所,本来是不应该请他出山,然而此时也没有办法。

不过还有几人,其中一个就是老将军徐麟,徐麟是牛富带来过的老将,听说当初和张贵一起在樊城和鞑子打得不错,后来跟从牛富来了均州,进入了军事学院,成了里面的一员教官。

还有一批人,葛氏也把他们叫了过来,他们就是王清惠身边以前的护卫、王坚以前的部将王文建等人,王文建等人到了均州后,王清惠把他们留在江陵帮他的情郎,自然到了军事学院,他们都是打了十几年的将领,总比一些小毛头厉害得多。

最重要的一个人,自然少不了从外地赶回来的杜浒,牛富、张贵离开江陵后,杜浒暗地里已经接管了均州军。

杜浒不单单是张贵的部下,还是他的朋友,他的奎祀军独立于均州军之外,拥有独断的权力,有时候他在军中的威信甚至还在张贵之上。

只是杜浒行事处处以张贵名誉为重,从来不干涉均州军之事,如今均州军危在旦夕,他只好从外地赶回来,以稳定军心。

“牛大人乃朝廷忠臣,接到勤王征召后已率领五千新立均州军前往京城,如今江陵各地仅有七千均州军,均州和房州一地仅有三千,合计一万。”

“如今鞑子大军虽离荆湖甚远,然而鞑子丞相伯颜老贼用兵狡诈,常常兵行险着,我荆湖不得不防。”

“但为了保持民生,却又不能大动干戈,以免百姓惊恐,诸位意下如何?”

葛娘子赵莹,牛富离开之后,名义上已是荆湖地区最大的老大,只是她也很少干涉军中之事,而且也不懂均州之事,所以才把他们找回来。

“徐老将军是和鞑子交过手的,张顺二将军也是一员猛将,杜大人威震荆湖,我提议由他们三人组成三人团,在张大人或牛大人还没有回来之前暂行决断一切大小军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大家一听,突然开朗,这个时候明确指挥权无疑最为重要,指挥权不确定不但可能会引发误会,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众人之中,以徐麟年纪最大,经验最为丰富,张顺是张贵的弟弟,唯一一个亲人,就算天下人都背叛了张贵,唯有张顺绝对不可能,杜浒就不用说了,这三人组成三人团,其他人绝对是没有意见。

明确了指挥权,事情就好办了很多,于是任务分派下去,众人唯一争执的就是:把各地的均州军集中起来防守江陵和均州,还是任由均州军散落各地,组织厢军、乡兵抵抗。

第二卷正阳第四章危在旦夕(4)

第四章危在旦夕(4)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后来抗金变成了抗元,两淮地区和元朝接壤,庐州的重要性就淡了很多,但是依然是两淮最重要的城池之一。

夏贵原是铁定了心是抵抗到底,然而这些天又变得有几分惶惶,黄州城破,王达战死,完成了他和城墙共存亡的承诺,在最后的时刻,他依然有机会逃出黄州,然而他却选择了死亡,幸存下来的探子,说起他们临死前的举动,差点崩溃过去。

还有那些年轻的小教官,也壮烈牺牲,他们没有给均州丢脸,他们没有给大宋丢脸,他们抗击到最后一刻,他们勇敢的赴死。

“他们都是站着死去。”

然而,夏贵却犹疑起来,黄州城破,大元朝的丞相伯颜如天神降临,竟然连素来厉害的均州军也不知道他的踪影,伯颜却率领蒙古骑兵十万,出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元军;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伯颜率军至安庆府,围困安庆,安庆危在旦夕。

“看来安庆也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了,实在是太快了,张弘范两个月才攻下黄州,然而伯颜十天不到,取数城,收万兵,并且自己毫无损伤。”夏贵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以示镇定,这些话他却不愿意说出口,但是却在他心中不断萌芽。

“如今皇上生死未卜,谢太后发懿旨,诏令天下勤王,诸位怎么看?”

洪福是一等一的忠臣,还没等夏贵话说完,“倏”的一声站起来,大声道:“末将认为我淮西大军应在张弘范大军还没完全围困庐州之前突围,挥师南下。”

“如今我淮西尚有数万大军,鞑子张弘范也不过二十万而已,况且在黄州又有损失,若我军拼死突围,张弘范应该拦不住我淮西精锐。”

“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末将甘为前锋,为大帅打开一条南下的道路,挥师临安,誓杀鞑子与临安共存亡。”

夏贵多少也有一丝心动,庐州军备虽然完整,又有大军防守,然而鞑子也不是吃素,特别是伯颜的精锐骑兵,攻下安庆后若是先过来攻打庐州呢?

自己是否能够守得住?虽然庐州经过均州来的那批教官的修葺,但是自己心里毕竟没底,若是庐州失守,到时就算自己能够逃得性命,朝廷也不会放过自己。

但如今打着勤王的名义,有多远逃多远,朝廷也不会治罪,天下勤王,天下的将士就如洪水一般涌入朝廷,到时人多势众,自己一个老头,总轮不到自己出征吧?

见陈大举蠢蠢欲试,基于礼仪,只好问道:“陈指挥,你认为如何?”

陈大举环视了四下,这些都是夏贵的亲信将领,淮西军又是比较独立的军团,自然唯夏贵是从,自己说的又是不同意见,恐怕会引起大伙围攻,暗中咬了咬牙,道:“末将不同意洪将军的计谋。”

“哦?”果然,数道眼光落在他身上,陈大举年纪虽轻,不过张贵等人有意锻炼他,所以他向来独立行事,处事也非常好,和他人结缘,庐州十有八九倒和他认识,要不然张贵也不敢派他到庐州。

“不说庐州和长江的距离。”陈大举硬着头皮,提高声音说道:“我淮西军虽然英勇善战,然而毕竟以步兵居多,就算是突围庐州,张弘范甚至鞑子精锐骑兵要想追击简直是易而反掌。”

“没有了城池的依托,我淮西大军也只有任由鞑子蹂躏。”

“就算我军幸运到了阳逻城堡,但是鞑子数千艘战舰已经封锁了长江下游,若是趁我军过江之时袭击我军,那最后能够过江的将士,还有几何?”

“鞑子言二十万精锐骑兵,又有八十万汉军,其实真正能够抽身过江的将士不会很多。”陈大举仔细分析:“扬州的李庭芝,据说已经牵制了鞑子董士选、吕文焕二十万五大军,如今庐州城外的兵力也将达到二十万,再者鞑子的水师,能抽出兵力不过十万而已。”

“就算是张弘范派出一半兵力随同伯颜南下,董士选、吕文焕也能够抽出一部分,但真正过了江,屈指一算,兵力已远远比不上京城及周围厢军的兵力。”

“所以,我淮西担心的并不是皇上的安危,而应该是庐州、是淮西的安危。”

“庐州如今牵制了张弘范二十万大军,就算张弘范有心南下,但也却不敢大规模抽调兵力,如果少于十万,那我淮西就有和他们决一胜负的可能,届时收复淮西再整军南下,张弘范绝对是负不起这个责任。”

“如果张弘范不敢抽调兵力,那么我淮西以数万精兵,牵制鞑子二十万汉军,算到最后还是我军的功劳。”

“末将思疑,扬州的李大人也是如此,如今两淮兵力已远远不足,再做无谓的牺牲,届时不但对朝廷毫无帮助,反而助鞑子一臂之力啊。”

众人纷纷交谈,就连洪福也暗中点头,陈大举分析得非常好,但夏贵还有些顾虑:“如果我淮西没有举兵勤王,届时皇上、皇太后怪罪下来?”

这个问题陈大举倒是不敢轻易应答了,现在自己说得再动听,但毕竟勤王乃关于朝廷安危只大事,万一皇上到时真的怪罪下来,他就是再有能耐,也不能改变皇上的决定。

“阿翁,”一个怯怯的声音突然说道:“我们这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就算是皇上怪罪下来,只要我们问心无愧,瑞儿相信皇上和皇太后也会明白。”

“爹爹战死沙场,我们夏家对朝廷的拳拳之心日月可鉴,只要我们走得正行得正,皇上自然也知道我们夏家的功劳。”

这是夏贵的孙子夏瑞,夏瑞是夏松的小儿子,如今也年满十八岁,夏贵与夏贵、夏松和他几个哥哥不同,他从小不喜欢动刀动枪,但是为人多虑、善于思考,这也是夏贵把他叫过来的原因。

“瑞儿真是这样想的吗?”夏贵苦笑,朝廷哪里才管得你们问心无愧,只要你援军不至,就是你的问题,到时追究下来,就是不听诏令、不听皇命,不顾大局,这可是要杀头。

不过说到他死去的父亲,夏贵毕竟有几分心软,对鞑子又增加了几分仇恨,想起白头人送黑头人,众人又多了几分惆怅。

“阿翁,不若我们稍等几天,如果扬州出兵,咱们就出兵,如果不出兵,就跟陈将军说的一样,咱们淮西想方设法把张弘范留在淮西,这也是咱们的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