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第17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换做李元庆,在此时这般状态,也很难有太好的办法。
“大帅,事已至此,也唯有坚持了。只要等到明年开了春,我军主力有了动作,右协那边,就会有更大空间。”李元庆叹息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坦白说,即便与陈继盛是竞争的对手,但李元庆也并不希望陈继盛在宽甸遭遇失败,这对东江的大局非常不利。
东江此时虽比历史上强盛数倍,但时间太短了,根基不稳,最关键的,东江没有切实的根据地。
只要陈继盛能在宽甸站住脚,未来,毛文龙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起码,朝~鲜这边,就能提供更大的助力。
若是能反攻镇江,守住镇江,将镇江、义州、铁山这一块的肥沃土地连成一线,东江就真的有了可以跟后金全国较劲的资本。
只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陈继盛,就是投石问路的垫脚石。
毛文龙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忽然道:“元庆,这事情,我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应该让你去。”
李元庆不由愕然。
毛文龙让他去宽甸,这……
长生岛的基业,包括现在刚刚连绵起来的盐业产线……
但毛文龙说了话,李元庆现在根本就没有选择,忙单膝跪地道:“卑职是大帅手里的尖刀,大帅要卑职去哪儿,卑职便去哪儿。”
毛文龙看了李元庆一眼,忽然一笑,“元庆,这件事,我只是随意说说,若让你去右协,辽南这边,又该让人费脑筋了。”
毛文龙长长吐出一口气,显得很是苍老疲惫。
李元庆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忙道:“只恨卑职不能为大帅分忧。”
毛文龙笑着摇了摇头,“元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东江能有现在的局面,你功不可没。”
这是毛文龙的正面肯定了。
李元庆也多话,只是重重磕头。
毛文龙一笑,亲手把李元庆扶起来,“元庆,在明年,你有什么想法?”
李元庆思虑片刻,这才道:“大帅,后金已然势成,我军若与后金主力正面抗衡,并不明智,卑职以为,还是要以迂回为主,尽力拉扯后金军的防线。同时,我们要获得更多土地,过了年转眼就要春耕,咱们需要更多粮食啊。”
这也是东江最核心的问题。
东江的儿郎们,不是不勇,此时,各地的辽民,也纷纷涌向皮岛,涌向东江各部,在人力方面,东江不缺,但却非常缺土地,尤其是可以耕种的肥沃土地。
这些土地,朝~鲜这边,倒是可以提供一些,但若不能占据镇江,这些土地,就没有保障,只能是镜花水月。
这也是东江现在最大的脉门。
如果没有东江这些人力,即便毛文龙再去压迫朝~鲜,收获也只能是寥寥。
毛文龙自是清晰明了这一切,他长叹息道:“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啊。”
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半晌,毛文龙从深思中回过神来,脸上表情放松了一下,笑道:“元庆,现在监军来了,你知晓了吧?明天,你去见见监军吧。朝廷还等着他们的回复,等处理完这边,你便尽快返回长生岛吧。到年前,咱们再仔细商议此事。”
李元庆赶忙点了点头,笑道:“大帅,卑职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元庆说着,偷偷看向毛文龙。
毛文龙此时心情畅快了不少,笑道:“你小子,有什么事儿,直说便是。跟某也要藏着掖着么?”
“是。”
李元庆忙笑道:“大帅,是这样,卑职看上了一个人。新依附的铁岭千户孔有德,卑职感觉此人不错,有成长空间,卑职希望大帅能将此人让给长生营。”
毛文龙不由一笑,“孔有德。这孩子倒真不错。也好。你们都是年轻人。孔家兄弟此时心情悲戚,你要多多开导他们。”
李元庆没想到此事这么简单便被毛文龙应允,不由大喜,忙磕头道:“卑职谢大帅恩典。”
毛文龙一笑,“呵呵。都多大人了,还这么一惊一乍的。”
…………
走出毛文龙的官邸,李元庆的心情一片大好。
让孔有德这种悍将加入长生营,依照此时他的年纪,李元庆很有信心,将其培养成自己的助手和爪牙。
不过,李元庆却也感概毛文龙的细心,孔有德虽是袭父职的游击,但到了东江,已经降格为千户,他此时不过只是个毛头小子,毛文龙却是还能有心思关注他的心情,也无怪乎,后来孔有德言,“毛帅大功,因何杀之?”
这恐怕也是他倒向满清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现在,一切已经全然不同……
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李元庆醒来的时候,孔有德已经在门外恭敬等候了,看到李元庆,他赶忙跪地行礼,“卑职孔有德见过将军。”
能在自己的偶像麾下效力,孔有德也是非常兴奋。
李元庆一笑,热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酒量可以的么?这么早就爬起来了?”
孔有德嘿嘿直笑。
他哥哥孔有性现在还没有着落,他已经得到了李元庆的青睐,这也意味着,他很快就会有实缺,自然要好好把握。
孔有德这年纪,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候,李元庆也乐得与他亲近,笑道:“还没吃饭吧?国山,去准备早饭,小孔以后就跟咱们了。”
“是。”黄国山一笑,赶忙离去。
孔有德不由更喜,“谢将军厚爱。”
李元庆一笑,“你这几天就跟着国山吧。好好学着点。”
“是。”孔有德大喜着磕头。
能对未来撼动天下的名将这般随意指使,他还说不出的高兴,李元庆的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得意。
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
野猪皮再想侵蚀东江,化为鹰犬,可绝不会再像历史上那般容易。
几人一起刚刚吃过了早饭,就有毛文龙的亲兵过来通知,监军大人已经等不及了,要李元庆赶紧去报到。
李元庆不敢怠慢,带着黄国山和孔有德,快速赶向毛文龙的官邸。
************************************************************
第222章监军
~~~~~~~
李元庆赶到毛文龙的官邸,张盘和陈忠已经到了,但门口站着五六个身穿锦衣卫飞鱼服的汉子,趾高气昂的,似乎并没有让三人进去的意思。
李元庆对两人打了个眼色,两人都以眼色回应,明显,都有些不爽。
李元庆笑着对几个锦衣卫点点头,低声对张盘和陈忠道:“两位哥哥什么时候到的?”
昨夜都喝高了,陈忠在张攀府里休息,张盘在毛承禄府里休息,就李元庆清醒,回了驿馆,三人早上便没有碰到一块。
张盘低声道:“刚刚到。”
说着,他不爽的飘了几个锦衣卫那边一眼,“早饭还没吃呢。让咱们哥几个在这干等着。”
陈忠忙对张盘使了个眼色,示意张盘不要多言。
张盘不满的闭住了嘴,来回踱步。
李元庆低声对陈忠道:“大哥,你们提前过来几天了,还没有见过监军么?”
陈忠微微摇摇头,刚要开口,这时,门口走出一个锦衣卫千户,大声道:“李元庆,张盘,陈忠三位将军么?公公让你们进去。”
三人不敢怠慢,忙对这千户拱拱手,依次进入官厅。
官厅内,一个年约30出头的大太监,正笑着同毛文龙寒暄,看到李元庆三人进来,他笑道:“毛总兵,这便是李元庆、张盘、陈忠三位将军吧?”
毛文龙忙笑着介绍,“正是。这位是长生岛李元庆,这位是旅顺的张盘,这位是广鹿岛的陈忠。”
毛文龙都这般恭谨,三人更不敢大意,赶忙磕头行礼。
这大太监却并没有让三人起身的意思,继续笑着与毛文龙扯淡。
李元庆偷偷抬起头,飘过四周,在这大太监身后,还有三位红袍太监,大都三四十岁,应该就是三部的监军了。
屋子里很大,李元庆三人距离这大太监大概得有个七八米,却是可以清晰的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氛味。
但这香氛又不纯,不是女人那种,反倒夹杂着一些尿骚~味,让人有一种无法形容的不对劲。
毛文龙见这大太监越扯越远,也不想让他的三位爱将在这里跪着,忙笑着道:“马公公,辽南他们三个都到了,您看,这马上就要过年了,皇上还等着信儿,是不是让他们早点回去?”
毛文龙也算是阉党骨干,这马公公只不过是想晾凉李元庆三人,显示一下他的威势,加之天启小皇帝确实还等着这边的奏报,他也不敢再托大,笑道:“正当如此。马秋,魏良,你们几个,先跟三位将军熟络熟络吧?”
他发了话,身后三个太监这才敢有动作,上前来与李元庆三人寒暄。
这种东西,早就有了定局,三个太监的目标也很明确,各找各的目标。
李元庆这边的监军太监叫魏良,大概四十出头,面向看着很憨厚,受尽了欺负的老实人模样。
但李元庆却注意到,这厮的眼睛里,明显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有点像是小鸟逃脱牢笼、拥抱自由的感觉。
但即便他在宫里是掏粪的,可在皮岛,他却代表着天启小皇帝,李元庆也不敢无礼,笑着说着讨巧的话。
这魏良魏公公明显很受用,眼角的鱼尾纹也舒展开了不少,仿似一下子年轻了几岁。
在这里扯了一会儿,已经快要到饭点,毛文龙忙令亲兵去准备午饭。
马公公推辞几句,便笑着应承了下来。
午宴非常丰盛,开了五六桌,几乎是李元庆记忆里皮岛最高等级的宴席了。
马公公和这魏良几个太监,除了十几个锦衣卫随从,还有七八个书吏,以及天津水师的几个军官。
加上东江这边毛文龙的几个幕僚,张攀、毛承禄这些心腹将官,桌子上都坐的满满当当。
马公公显然对这接待规格很满意,笑容一直出现他的脸上。
李元庆三人这边,也得伺候着这三个太监满意,一时间,厅内气氛其乐融融。
吃过了午饭,毛文龙笑道:“马公公,即是如此,就让他们返程吧。马公公也好视察皮岛军务。”
马公公笑着点了点头,“也好。马秋,魏良,张启亮,你们便走吧。”
三个太监赶忙对马公公磕了头,行了礼,这才各自带着各自的随从,跟李元庆三人赶往码头。
李元庆这时也弄清楚了监军的规格。
长生岛这边,老太监魏良是监军,还有两个书吏,两个锦衣卫护卫,一个锦衣卫的联络员,三个禁军的联络员,一共九人。
这些人,名义上还是天启小皇帝和朝廷发饷,但事实上,他们就像是‘蚂蟥’,已经吃定李元庆了。
张盘和陈忠这边也基本如此。
陈忠这边的监军叫张启亮,也是四十多岁,有些阴郁。
张盘这边的监军叫马秋,通过午宴,三人都已经了解,他是这位马公公的远房族人,也是这位马公公的亲信。
张盘毕竟是参将,规格总是要高一点。
这位马公公恐怕也是打的这个算盘,不论军功还是粮饷,都要在张盘身上多捞一点。
吃饱喝足,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三部来到码头,分别乘船,返回各地驻地。
临别时,陈忠还有些紧张,抽着个没人注意的间隙,低声道:“元庆,这事情……”
李元庆低声道:“大哥,稍安勿躁。先看看形势,总是会有办法的。”
陈忠点点头,“咱们两部联合操练的事情,必须要尽快了。”
李元庆一笑,“放心吧大哥,我心里有数。”
三部各自乘船离开,大船上,魏良的神色明显更放松了,他站在甲板上,眺望着大海,几个锦衣卫,冻的哆哆嗦嗦的蜷缩在他后面,明显非常不爽。
李元庆笑着走到魏良身边,讨好道:“魏公公,海上风大,这天很冷了,还是到舱里暖和一下吧。”
魏良一笑,“无妨。李将军,还有多久,才能到长生岛?”
这基本上是一路上为魏良问李元庆最多的话了。
李元庆忙笑道:“大概还有一天多吧。主要是天现在冷了,水手们也不敢将船开的太快。大海不必陆地,咱们还是要以安全为主啊。”
魏良很满意李元庆的态度,笑着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李元庆。
李元庆也不刻意凑在他身边,返回了船舱。
这艘船只是普通的沙船,并不是李元庆战时的坐船,加之此时亲兵不多,船舱空余很多。
但最好的,当然是留给魏良一行。
李元庆和亲兵们则是住到了下一层。
船舱里,点着火盆,黄国山、孔有德和十几个亲兵正凑在一起吹牛打屁,但在一角,却有一个身材似乎瘦弱不少的亲兵,围着一个小火盆,并不跟黄国山他们搀和。
她正是李元庆在登州收的卖唱女刘巧。
看到李元庆过来,亲兵们纷纷起身行礼。
李元庆一笑,对孔有德道:“小孔,还适应吧?”
孔有德忙笑道:“将军,黄大哥和兄弟们都很照顾卑职,卑职没有问题。”
看着孔有德真诚的眼神,李元庆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