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284节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84节

小说: 晚明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征的道路。

缅甸,现在叫东吁王朝,东北部是云贵高原的余脉,到处是崇山峻岭,地势比较高,最北部的枯门岭,俗称野人山,是没有开发的高山密林,山上充满瘴气,各种毒虫鸟兽横行,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七擒孟获。

从西北到东北,依次是敏金山脉、邦尼亚山脉、隆格朗山脉和若开山脉,夹在东西山脉之间的,是大量的河谷平原,那里河流密布,国内最长的伊洛瓦底江从东北西流,几乎穿过整片国土。

因为缅北道路隔绝,不适合大军出行,沐启元准备从中路突破。

林呈祥的第二十军,从大理出发,自腾越(今腾冲)进入缅甸,经过八莫,直扑瑞古。

此时的东吁王朝,军队主力远在暹罗的大城王朝,在大城的北方,他隆亲自指挥十万东吁军,自北向南,在大城的国土上肆意蹂躏,在南方,东吁在大城的东南,陈兵五万,一旦东吁在大城的北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们随时准备开辟第二战场,给大城最致命的一击。

他隆这次几乎倾全国之力,他是准备彻底吞并大城。

东吁的国内,反而比较空虚,全部五万士兵,主要分布在国都白古和北方重镇阿瓦,他隆并不担心国内的局势,东吁的西北部,并没有威胁东吁的强国。

林呈祥的第十九军,人数超过三万人,士兵都配备了燧发枪,而且还有攻城的火炮、便于携带的山地跑,一路上各个小城内的守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被彻底地消灭,二十军得以保存完整的建制,一直打到瑞古城下,才正式扎下军营。

瑞古原本是大明的国土,隶属于孟养宣慰司,但孟养的主要人口,并非汉族人,而是掸族人,在东吁王朝近三十年的统治下,人心已经不再向着大明,现在的城内,大约有三千守军,守将叫阿含。

阿含见明军势大,不敢出城交锋,他紧闭四门,严防密守,准备有明军打持久战。

林呈祥四面围住瑞古,就在城下扎营,区区三千东吁军,林呈祥并没有放在眼里,但属下的士兵长途奔袭,又翻越了大量的高原山地,现在极为疲惫,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士兵们休息了一天一夜。

天亮之后,五十八师卢玉峰部,将全军的四十门火炮,全部集中在东城门,有了乌斯藏战争的经验,卢玉峰不再指挥士兵强行攻城,那样士兵的伤亡会很大,他要用火炮直接轰开城门。

四十门火炮,在距离东城门一千步的地方停下来,炮手们开始校准火炮,一千步,是明军火炮的有效射程,但东吁军的弓箭,即使从城头开始射击,也是远远够不着。

阿含就站在东城头,他收敛目光,紧紧盯着城外入蚂蚁般的明军。

昨天明军没有发起进攻,士兵们度过了没有战争的一天,但阿含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短暂的平静,明军大老远来到瑞古,一定会向瑞古城发起进攻。

东吁军是防守的一方,战争的主动权不在阿含的手上,他只能等着明军进攻,城外的明军,可是有数万人,阿含还不敢出城迎战。

今天天色刚刚放亮,亲兵就向阿含汇报,东城外的明军有异动的迹象,阿含便来到东城头督战。

看到明军来到千步外,阿含估计明军就要进攻了,不知道明军第一波的攻击,会不会特别猛烈,自己的士兵有多少人伤亡,他将目光转向城头,城头上的士兵看起来十分紧张,他想安慰几句,一时却想不到合适的语言。

明军已经调整好火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东城门的方向,阿含开始以为那是投石机,但投石机没有这样一根黑咕隆咚的铁管,他问问身边的士兵,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本来城中有二十架投石机,但他隆要全力进攻大城,就将二十部精良的投石机全部运走了,瑞古城已经三十年没有战火了,谁也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如果二十部投石机还在的话,也许现在就可以向城外的明军阵地投放石块了,阿含估计,投石机应该能将小石块送到这么远的地方。

没有投石机,阿含只能等到明军攻城的时候,让士兵直接将石块扔到城下,反正明军迟早是要攻城的,手扔也是一样。

“轰……隆……”

“轰……隆……”

“轰……隆……”

……

四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向城头发射了开花弹,阿含被炮火一震,脑子有些短路,他还以为明军向城头扔来石块。

本能告诉他,这些石块威力巨大,他一面让士兵们躲避石块,一面靠向城墙的内侧。

阿含是第一次见到开花弹,开花弹的速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他刚刚躲在城墙的边角,开花弹就在城头爆炸了,巨大的响声将城头震得颤抖起来。

城头上到处是士兵的断肢和血液,半个手掌、半条大腿,甚至是残缺的脑袋,几乎令阿含呕吐起来,伤兵的惨叫号呼声,更加令阿含揪心,甚至比开花弹的爆炸声,还要恐怖。

好在城墙没有坍塌,城门受损也不严重。

阿含发现明军向城头扔下的不是石块,石块不会爆炸,“明军怎么会有这么恐怖的火器?”从未见过火炮的他,有些绝望了,本来面对数万明军,阿含对坚守城池的信心就不太充足,现在明军有了这么恐怖的火器,他的士兵只有挨打的份,根本没有还击的能力。

明军的炮手不知道阿含的感受,他们正在校准炮口,准备进行第二波打击。

阿含的亲兵看到明军又在装填开花弹,他们率先清醒过来,硬是拉着阿含离开城头,阿含虽然不愿意离开战斗的最前线,还是像木偶一样被亲兵拖走了。

他刚刚离开城头,明军的第二波开花弹就落下了。

这一波攻击,明军主要是瞄准东城门,落在城头上的开花弹并没有增加多少,还在城头发呆,或者大脑被开花弹震得暂时失聪的守军,就成为新的目标,已经伤亡的守军,不过死得更透一而已。

木制的东城门不堪重负,被开花弹炸得四分五裂。

明军并没有立即攻城,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卢玉峰让炮手将开花弹向前延伸三百步和五百步,分别两轮炮击。

瑞古的东城门,已经成为不设防的城门。

炮火一停,明军的步兵,向潮水一样,开始涌向东城门。

卢玉峰留下一个团的士兵把守东城门,因为城内的东吁守军伤亡不大,应该还有战斗力,他不敢大意,士兵被分成以团为单位,开始向城内和南北城门挺近。

凡是抵抗的东吁军民,一律射杀,战争才刚刚开始,明军暂时无力收容俘虏,而且,明军还是深入缅甸境内,粮食也不富裕,不能白养着东吁的士兵。

四座城门很快就被明军全部占领,当整个二十军全部入城后,战争已经没有悬念,明军依靠燧发枪的优势,在城内到处追杀东吁的军民,连阿含也是死在乱枪之下。

开始的时候,明军射杀的主要东吁的士兵,东吁士兵伤亡殆尽后,连大街上随意奔跑的百姓,也被明军射杀了,在明军的眼里,他们虽然是百姓,但这个时候还在大街上奔跑的人,一定是在为东吁的军队提供帮助,既然是敌人,就应该消灭,不管他们是兵还是民。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明军一直在城内肃敌,百姓要想活命,暂时必须待在自己的家里,不要让大明的士兵造成误会。

下午,林呈祥派出军中的参谋,在城内安抚百姓:明军回到瑞古,是要恢复太祖年间设立的孟养宣慰司,只要支持明军,城内的百姓都会得到明军的保护。

现在的瑞古城内,只有大明的军队,百姓别无选择。

军中参谋找来城内的各个头目,让他们在大街上敲锣打鼓,强势宣扬明军归来。

东吁连年征战,百姓赋税很重,他们对他隆没什么好感,而且城内百姓中,缅族人很少,以掸族人口为主,他们与大明境内的傣族乃是同源,在东吁王朝内部,他们的地位本来就不高,甚至还在怀念大明统治时期的宽松管理。

城内也有部分汉人,当明军占据瑞古城的时候,他们就充当了欢迎明军的先锋。

大军在城内休息了一日,待城内的秩序逐渐平稳下来,第二十军留下一个旅的士兵,准备在当地汉人百姓的导引下,扫荡周围的东吁军残部,恢复整个孟养司。

而林呈祥率领其余的士兵,沿着伊洛瓦底江南下,直奔东吁王朝的北方重镇阿瓦(今曼德勒)。

沐启元、陈子壮并不是从大理进军,他们先是屯兵在云南的普洱。

林呈祥西进缅甸后,沐启元一面派人与大城王朝联络,商量联合进兵的事,顺便让大城兑现合约上承诺的粮食,一面从孟连西进,沿着邦桑、孟崖,也是扑向阿瓦。

第397章阿瓦的东大门

分兵西进,是沐起元与林呈祥商量好的,他们将在阿瓦汇合,先合力攻取阿瓦,巩固明军在缅北的位置,然后沿着伊洛瓦底江南下,指向东吁王朝的国都白古。

如果再能顺利拿下白果,东吁的主要国土,就会在明军的掌控之下,他隆的主力,将成为没有根据地的游击队,粮食、人员的补给就会出现问题。

沐启元的大军一路西进,利用小型的山地跑,轻松夺取了一个个村庄与小镇,直到宾乌伦才遇上稍微像样的抵抗。

宾乌伦也是一座小镇,距离阿瓦只有一百四十里,属于从高原向平原河谷的过渡地带,宾乌伦的海拔有一千多米,而阿瓦的海拔,还不到百米。

从地形和地势上说,宾乌伦就是阿瓦的西大门,一旦宾乌伦失守,明军就会顺着高原,直下平川,阿瓦再也无险可守,成为一座孤城。

他隆也看出宾乌伦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宾乌伦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布下了三千守军。

宾乌伦附近并没有强大的国家,除了大明,如果不是明军来袭,宾乌伦有三千守军,应该可以高枕无忧。

然而,明军两个军近七万大军,突然袭击了宾乌伦。

东吁在阿瓦驻有重兵,一旦宾乌伦形势危急,阿瓦的守军前来增援,不过两天时间,如果倍道而行,一日一夜基本可以到达宾乌伦。

沐启元与陈子壮商定,快速强攻宾乌伦,在阿瓦的援军到达之前,必须拿下宾乌伦。一旦拿下宾乌伦,明军可以借助地形上的优势,居高临下,反过来再冲击阿瓦的援军,尽量消耗阿瓦城中的守军。

明军的士兵经过长途奔袭,已经非常疲惫,但沐起元还是下达了进攻宾乌伦的命令。

为了鼓舞士气,沐起元宣布了两条激励措施:一旦攻下宾乌伦,城内所得的财物,全部分给攻城的军队;攻占宾乌伦之后,主力在宾乌伦休息三天。

“司令,按照大明新的军律,军队在境外作战,士兵所获得的财物,一半分给士兵,一半必须上交朝廷。”陈子壮表示了自己的担心。

“军情紧急,现在顾不得了,如果不能快速拿下宾乌伦,就无法合围阿瓦。”沐启元决定事急从权,“战争结束后,我亲自向国防院解释。”

“司令,大明的军律,可是摆在那儿的,陛下一贯依法办事,司令要是明知故犯,即使战争能取得胜利,陛下和国防院怕是不会体谅司令。”陈子壮还是不放心,他还认为,即使宾乌伦迟拿下也没什么关系。

沐启元也没什么好办法,对士兵来说,空洞的口号,并不能激励士气,“以后再说吧,如果能够快速拿下宾乌伦,即使受到国防院的处罚,我也认了,他们终究会理解我的,大不了军功不要了。”他认为,如果能完成度缅甸的征服,军功一定不会小,即使国防院要处置他,也不会太重。

“司令……”

“不要再说了,这件事就这样吧!”沐启元摆摆手,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司令,既然兵贵神速,拿下宾乌伦之后,为什么不果断进兵阿瓦,却要在宾乌伦休息三天?”陈子壮对沐启元的决定,真的没看懂。

“陈军座,我军远来疲惫,一路上穿越了大量的高山峡谷,士兵们实在是太辛劳了,如果不能让他们休息好,战斗力必然会下降,激励士兵,也要有个度,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效果了。”

“司令,要是阿瓦的守军逃跑呢?”陈子壮希望歼灭阿瓦城的守军,而不是仅仅攻占阿瓦城。

“不会。”沐启元摇头,“东吁军的战斗,一贯胜多负少,他们不会轻易退却,再说,阿瓦是东吁曾经的国都,现在是东吁北方最重要的城堡,守军绝对不会弃城而逃,如果守城的将领敢逃跑,他隆一旦不会饶过他。”

“嗯。”陈子壮这次认同了沐启元的想法。

“第二十军有讯息传过来吗?他们到哪儿了?”

“据估计,他们在五日之后才能到达阿瓦。”

“五日?好,时间上刚刚合适。”沐启元的嘴角,隐隐露出一丝笑意。

“司令……”陈子壮不明白沐启元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五日之后,他们是不是和第二十军同时抵达阿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