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6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东石看了眼张志骐,觉得这话有点刺耳。
张志骐专心致志的调整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没有注意到李东石的目光。“帮我测距离与风向,妈的,这次一定要一枪毙命,不然我们都完蛋了。”
“你四百米靶的成绩是多少?”
“不算太差,九十五环。”
李东石点了点头,拿起望远镜,接通电源开关,让望远镜上的自动测距仪开始工作。
“七百四十七米,风向三十度,有俯角,注意调整瞄准点。”
“知道,别罗嗦。”
李东石看了张志骐一眼,见到手下正在聚精会神的瞄准目标,也没多说什么。
“老李,你的四百米靶成绩是多少?”
“不是太好,比你多一环。”
李东石的话刚落音,枪声了响了起来。
“这下打平了!”
两人离开狙击点的时候,747米外的印军少将倒在了血泊中。
第121章 长远谋划
清晨第一缕曙光中,“咆哮天使”DW…26B低空攻击机来到空降153旅阵地上空,炽烈的弹雨顿时罩住了仓皇逃窜的印军,刹那间,能够融化钢铁的炽热火焰吞噬了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当火焰熄灭、硝烟消散,空降兵从坑道里钻出来的时候,见到的是面目全非、满目疮痍的阵地。
轰炸还在继续,只是弹幕正在远去。
J…17A战斗机、DW…26B低空攻击机一批接一批的到达,将成吨的弹药投向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兰契市区,到最后,连H…9B轰炸机都赶来凑热闹,在兰契上空投下了数百吨燃烧弹。舰队的远程炮火奏响了清晨火力打击的高潮,呼啸而来的重型炮弹撕破长空,对心有不甘的印军进行了最沉痛的打击。
看着笼罩着兰契市区的硝烟,李东石终于松了口气。
空降153旅的阵地上,2000多名坚守下来的官兵都松了口气。
“旅长……”
听到参谋喊叫,李东石收起了起伏不定的心绪。
“前线指挥部发来消息,轰炸将持续到今天傍晚,21军的先头部队将在黄昏后到达。”
李东石点了点头,这绝对是最好的消息。
“还有,陆航的运输机群正在赶来,让我们尽快安排好伤员接送工作。”
“先送走重伤员,然后送走伤势较重的轻伤员。”李东石摸了摸空空如野的口袋,昨天半夜到现在,他一根烟都没抽上。
参谋立即明白了旅长的意思,掏出了还剩下半包的烟盒。
“安排后勤营整理阵亡官兵的遗体,如果运输机装得下,把兄弟们的遗体送回去。”
参谋点了点头,说道:“还有什么事?”
李东石迟疑了一下,说道:“早饭准备好了没?我可饿坏了。”
饿坏了的不仅仅是李东石,而是全旅官兵。
打了一个晚上,大部分官兵连水都没有喝上一口,更别说吃东西了。威胁远去,突然放松下来的时候,饥肠辘辘的感觉猛的涌了上来。那是一种欣慰与幸福的感觉,因为只有活着才有这样的感觉。
空降153旅的官兵开始吃早饭的时候,印军终于顶不住猛烈的轰炸,开始撤退。
只不过,印军第三集团军的撤退路线即将被堵死。
仅仅一个晚上,21军的先头部队就前进了500千米,占领了兰契东面的安达尔,堵住了第三集团军退回加尔各答的道路。离开安达尔的时候,21军分兵两路,1个机步营南下攻打班古拉,其他部队向布鲁利亚挺进。虽然班古拉是一座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城市,但是守卫该地的印军只有一个步兵团,而且是二线部队,用1个机步营攻打班古拉,基本上手到擒来。按照21军先头部队的挺进速度,如果不出意外,将在12点之前到达布鲁利亚。虽然21军的首要任务是支援困守兰契的空降153旅,但是在空降153旅得到火力支援、跟在后面的主力部队肯定能在傍晚到达兰契的情况下,21军的先头部队将再次分兵两路,主力南下攻打贾姆谢德布尔,堵死印军第三集团军的退路,只安排1个装甲营前往兰契,帮助空降153旅巩固阵地。能不能及时打下贾姆谢德布尔,将决定能否迅速歼灭第三集团军。换句话说,即便21军的先头部队打不下贾姆谢德布尔,也要挡住第三集团军,阻止第三集团军返回贾姆谢德布尔。如果让第三集团军退回贾姆谢德布尔,不但要花更多的时间消灭第三集团军,还得在这个次要方向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21军的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空降153旅死守兰契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对全部主力集中在兰契的印军第三集团军来说,如果无法在12个小时内退回贾姆谢德布尔,就将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面对共和国陆军的主力野战军。虽然第三集团军可以退回本杜,但是作为一座仅有几万人的小城镇,本杜无法支撑兵力达十多万的第三集团军,更不可能挡住21军的锋芒。
印军第三集团军不是21军,别说在12个小时内退回贾姆谢德布尔,就算再给印军12个小时,在受到空中打击与炮火打击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退守贾姆谢德布尔。印军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了攻占兰契上,打不下兰契,希望自然破灭。
由此可见,空降153旅死守兰契,为歼灭印军第三集团军立下了守功。
战后,一位被21军俘虏的印军少将提到,如果不是空降153旅死死钉在兰契,挡住了第三集团军的去路,就算21军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冲到第三集团军的前面,更不可能在东线战场上歼灭第三集团军。
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要第三集团军突破了空降153旅的防御阵地,就将逃出包围圈。
当然,这位印军少将并没提到,空降153旅在兰契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以一个空降旅的兵力挡住一个集团军,在敌后坚持五天五夜,巅峰时用不到3000的兵力对抗18万大军,而且坚持了48小时,绝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要知道,五老阻击战中,空降153旅面对的也不过是3倍以上的敌人。如果算上交战双方的伤亡情况,空降153旅足以笑傲天下,在五天五夜的战斗中,空降153旅以阵亡533人、伤残1164人、伤1367人的代价,击毙印军66449人、击伤印军146523人、俘虏印军1231人,即便除掉火力支援导致的印军伤亡人数,空降153旅与印军的伤亡交换比也高达1比46。虽然这一伤亡交换比算不上最高,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与敌人的伤亡交换比达到1比78、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与敌人的伤亡交换比达到1比117,但是这一伤亡交换比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规模战争中,由地面部队在单场战斗中创造的最高纪录。
1比46的伤亡交换比是个什么概念呢?直观的说,空降153旅每倒下1名战士,就得有46名印军为此付出鲜血与生命。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大到整场战争,在在共和国出动50万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印度需要武装2300万军人才能拼个旗鼓相当。即便印度拥有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武装2300万军人。
兰契阻击战之后,再也没有哪支部队能够撼动空降153旅的地位。
用3000余名战士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荣誉,属于空降153旅。
作为身在后方的裴承毅,既然分不到荣誉,也就不再关心兰契那边的情况。
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足够猛烈,就算印军不怕死,也无法对空降153旅构成威胁。21军的推进速度足够迅速,肯定能在天黑前,也就是大规模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结束前到达兰契。
对空降153旅来说,有没有增援部队最重要,增援部队的多寡反而不那么重要。
与兰契的战斗相似,天亮后,固守瓦拉纳西的空降173旅也得到了火力支援,打退了印军的进攻。因为把空中支援转向了兰契,所以裴承毅不得不让38军把2个炮兵旅派往比尔根杰(距离瓦拉纳西大约260千米),集中力量支援空降173旅。对于部署在尼泊尔境内的38军的2个炮兵旅来说,不用担心炮弹不够用,只需要及时更换打废的炮管。在很大的程度上,炮火支援的效果比空中支援更加理想。
当然,能够拯救空降173旅的还是24军。
突破宋河防线后,24军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17日凌晨1点30分,主力突击部队到达宋河西岸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向瓦拉纳西突击。因为印军把主要防御部队放在了河岸防线上,防线后方的兵力密度非常低,又未能料到24军能在16日夜间成功强渡,所以在24军发起突击的时候,印军根本来不及调整防线,也就无法阻挡24军。
天亮时,24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北方邦境内,距离瓦拉纳西不到90千米。
因为包围瓦拉纳西的印军多达20个师,总兵力近20万(全部是二线师与预备师,没有主力部队),包围圈里外三层,防御阵地相当坚固,所以24军的先头部队没有冒进,而是在清晨停了下来,等待主力到达,重新组织突击力量。
虽然24军还没有到达瓦拉纳西,没有与空降173旅会师,但是在24军的前面,除了印军的防御阵地之外,已经没有能够挡住其前进步伐的天然障碍了。24军到达,迫使印军调整防御部署,将主力放到东面,迎战强大的装甲部队。如此一来,攻打瓦拉纳西的力量自然减弱了许多。
印军盯紧24军,却忽略了另外一支部队。
17日10点30分,空突152旅的第1521营与第1522营搭乘DZ…25C垂直起降运输机到达瓦拉纳西,除了为空降173旅补充了2个营的800多名官兵外,DZ…25C机群还在返航的时候带走了空降173旅的400多名重伤员。
虽然空突部队不是空降173旅最想得到的装甲部队,而且2个空突营也没有携带重型装备,但是增援部队到达,使空降173旅的官兵看到了希望。
如果不是前线总指挥明确要求空降173旅固守待援,恐怕在空突152旅的增援部队到达后,空降173旅就将发起反击,与24军会师。
到此,瓦拉纳西方向上的战斗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裴承毅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让呆在战场外的空降163旅作好战斗准备。
按照裴承毅的分析,24军到达瓦拉纳西,替空降173旅解围之后,围困瓦拉纳西的印军很可能全线退缩,在西面的安拉阿巴德建立新防线,阻止共和国军队沿恒河逆流而上,对恒河流域的核心地区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如果守不住安拉阿巴德,印军很有可能丢掉新德里的东部防御屏障,使新德里遭到两面夹击。
裴承毅的这一判断得到了军情局的支持。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决定让第三集团军突围之后,印度就在积极策划“南部防线”与“北部防线”,安拉阿巴德就位于北部防线的中央地带,是北部防线的主要支承点。空降173旅占领瓦拉纳西之后,附近地区的动员部队就开始向安拉阿巴德集中。16日夜间,裴承毅联系了军情局,专门询问了安拉阿巴德的情况。
可以说,局势比裴承毅想像的糟糕。
虽然印军拼了命的攻打瓦拉纳西,但是并没把希望放在瓦拉纳西。似乎料到无法吃掉空降173旅,印军围困瓦拉纳西之后就开始在安拉阿巴德构建防御阵地,几天下来,在动员的数十万劳力的协助下,印军已经将安拉阿巴德变成了一座军事要塞。更重要的是,印军在部署防御的时候,格外重视应付空降兵的突然袭击。毫无疑问,印军得到了准确情报,知道对方手里还有1支空降旅没有出动。
针对这一情况,裴承毅不得不调整战役计划。
按照裴承毅最出的设想,在空降163旅没有参加前期战斗的情况下,只要兰契与瓦拉纳西的战斗稳定下来,有了足够的空运能力,就让空降163旅攻打安拉阿巴德,打开前往新德里的地面通道。
毫无疑问,这个办法行不通了。
不说空降163旅能不能击败聚集在安拉阿巴德的数十万印军,能不能在空降后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空降163旅打不下史拉阿巴德,别的部队行吗?
考虑这个问题前,裴承毅首先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有没有多余的作战部队?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按照最佳情况,瓦拉纳西方向上的战斗在18日凌晨结束,参战的24军也无法继续向西推进,必须尽快休整。24军上不去,54军也指望不上,因为在打下巴特那之后,54军也要休整。从其他方向上调遣部队更不现实,不说其他作战部队都有任务在身,就算能够调遣,赶到瓦拉纳西也要好几天,无法及时向安拉阿巴德推进。
也就是说,裴承毅手里没有可以用来攻打安拉阿巴德的军队。
准确的说,没有可以供他调遣指挥的军队。
17日上午,裴承毅联系了项铤辉,提出尽快让38军参战。虽然项铤辉答应考虑,但是裴承毅知道,不能指望38军。如果真能让38军参战,就不会让24军打得那么艰难,更不会等到这个时候了。
没有可以投入使用的作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