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国策 >

第662节

国策-第662节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且不论交战双方兵器性能的差距,除非印军放弃攻打吉申根杰,就地驻防,不然就得集中力量向北突击。分散兵力,只会导致原本就没有多少数量优势的印军装甲部队更加分散,被主动进攻的第切装甲突击旅分散歼灭。

因为M4A2的性能最多与DZ…21系列主战坦克持平,比DZ…31A差了很多,用个比较形象的比喻,M4A2与DZ…31A的差距,就如同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中伊军T…72与美军M1A1之间的差距一样,所以在积极进攻的情况下,印军更应该集中装甲力量,尽量在局部战场上获得兵力优势,通过兵力优势弥补性能差距。

换句话说,炮击结束之后,印军指挥官不应该下达疏散隐蔽的命令,而是应该集中装甲部队向北突击,与迎面而来的第7711装甲突击营打对攻战。要知道,第7711装甲突击营只有40多辆主战坦克,就算加上后面的第7717机械化步兵营的20多辆主战坦克,总共也就只有60多辆,相当于印军的2个装甲营,如果第51装甲师与第41步兵师的装甲力量集中起来,兵力是第771装甲突击旅先头部队的5倍以上,即便DZ…31A的正面装甲能够抵抗M4A2发射的贫铀穿甲弹,在遭到对手围攻的时候,难以保证侧翼安全,也就很有可能被打穿侧面装甲。

印军指挥官犯错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为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情况,甚至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印军指挥官无法准确判断战局,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战场决策。

以当时的情况,印军指挥官首先想到的就是77军全体南下,集中兵力歼灭由4个主力师组成的印军南面军团,然后挥师西进,打击由2个主力师率领的西面军团。果真如此,第51装甲师与第41步兵师肯定挡不住77军,更不可能在对攻战中打败77军,印军唯一能够选择的办法就是疏散,尽量延缓77军向南推进的速度,向西部军团发出支援请求,等到西部军团到达之后,以及跟随在第51装甲师与第41步兵师身后的第53装甲师与第42步兵师调整好状态之后,再与友军联手围歼发起主动进攻的77军,取得最后胜利。

按照此思路判断,第51装甲师与第41步兵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稳住战线。

问题是,与特别擅长突击作战的77军交战,要想稳住战线,更得加强防线上的兵力密度,而不是分散装甲力量。换句话说,印军指挥官没能准确判断出77军的战斗力,甚至不知道77军的作战特点。

在突击作战中,77军的战斗力能够发挥到极至。

虽然1个装甲突击旅无法在1场战斗中消灭总兵力超过7万的4个印军主力师,但是77军的主要任务不是歼灭印军第一集团军,而是在战役初期,也就是最初的两天之内守住吉申根杰。凌云霄选择主动进攻,也是想用进攻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让敌人在吉申根杰以外的地方耽搁更多的时间。由此可见,第771装甲突击旅的任务不是歼灭印军,而是用一次猛烈的进攻打乱印军的进攻部署。按照这个任务要领,第771装甲突击旅没有任何理由与印军第51装甲师、第41步兵师打正面消耗战,而会利用装甲突击旅强大的快速突击能力,冲击印军防线。第771装甲突击旅在战场上杀几个来回,不管歼灭了多少印军,只要挫败了印军的锐气,就能让印军在吉申根杰南面驻足不前。

从第771装甲突击旅的排兵布阵上也能看出其战术意图。

印军沿着从布尔尼亚到吉申根杰的公路线推进,第771装甲突击旅把兵力集中在了公路左侧,也就是公路与伊拉姆河之间的河滩平原地带,仅在公路右侧部署了侦察力量,没有使用钳形攻势包夹印军,而是把部队排成一条长线,就是为了缩小正面突击宽度,加大突击点的兵力投入,让突击部队轮番冲锋陷阵,以持续不断的方式发起进攻,根本不给印军任何还手的机会。以此方式进攻,在撤退的时候,可以迅速转变前进防线,前锋变后卫、后卫变前锋,在印军做出反应之前离开战场。

母庸置疑,整个进攻的要决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快。

首先担任前锋的第7711装甲突击营与第7717机械化共兵营没有打扫战场,就是不想耽搁进攻时间。

6点55分,第7711装甲突击营与第51装甲师的主力部队遭遇。

当DZ…31A坦克集群出现的时候,印军正在疏散,部分印军甚至把DZ…31A主战坦克当成了从前线撤回来的M4A2。不是印军指挥官没有派出侦察警卫部队,而是第7711装甲突击营的挺进速度太快了。不得不说,第51装甲师的印军官兵已经乱了阵脚,DZ…31A是标准的全自动炮塔坦克,而M4A2采用的仍然是有人炮塔,两者的外形有明显差别。更重要的是,M4A2是战斗全重超过60吨的主战坦克,而DZ…31A是30吨级主战坦克,两者的块头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即便是没有参军服役的人,也能准确分辨出两种坦克,印军官兵竟然没能做出正确判断。

不管怎么样,当印军指挥官意识到问题时,已经来不及调整部署了。

第7711装甲突击营的坦克以3辆为一个战斗单位,中央的长车负责对付正面目标,两侧的僚车负责对付侧翼目标,以此确保编队不会遭到来自侧翼方向上的打击。因为60毫米电磁炮在行军间的战斗射速达到了每分钟12发,是M4A2的2倍以上,实际战斗射速则接近M4A2的3倍,所以在正面交战中,1辆DZ…31A的火力顶得上3辆M4A2,即便一个战斗单位中只有1辆坦克对付正面目标,也能确保整个战斗单位的安全。

冲入印军阵地之后,第7711装甲突击营没有任何停顿,所有坦克都在行进间开火,整个突击行动一气呵成。第7717机械化步兵营紧随第7711装甲突击营身后,以同样的速度冲入印军阵地。

因为机械化步兵营需要肩负起对付敌人反坦克手的重任,所以第7717机械化步兵营将坦克与战车搭配使用,1辆坦克掩护2到3辆战车,由坦克对付坚固装甲目标,战车则对付分散人员。

前锋部队刚刚冲过去,第771装甲突击旅的主力部队就到达了。

与前锋的任务不同,主力部队的任务就是歼灭战场上的残存敌人,扩大战果。

似乎担心第7711装甲突击营与第7717机械化步兵营冲得太快,7点15分,凌云霄亲自向第771装甲突击旅下达命令,让第7712装甲突击营与第7718机械化步兵营替换前锋部队,由此让冲在前面的2个营暂时停止前进。

让各个营轮番上阵,也是保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办法。

高强度战斗中,官兵的体能消耗非常惊人。因为部队在昨天晚上就进入战斗状态,所以官兵早已疲惫。更要命的是,77军在3个方向上都没有战役预备队,各个旅必须为自己准备战役预备队。如果让某些部队打得过于疲劳,对后面的防御作战肯定有很大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各个营轮番上阵,全旅都保持较高的精神状态。

替换前锋,并未对第771装甲突击旅的进攻造成多大影响。

7点45分,第7712装甲突击营与第7718机械化步兵营突破了第51装甲师的阵地,开始向第41步兵师的主力阵地挺进。

不得不说,打有准备的步兵,比打没有准备的装甲兵难得多。

在第51装甲师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时候,第41步兵师的指挥官迅速下达了防御作战命令,让全师官兵就地构筑防御阵地。虽然印度步兵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建战壕,但是依靠不弱的装甲力量,较为开阔的防御地带,印军步兵仍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防御状态,做好了迎击装甲突击力量的准备工作。

印军的防御部署,并没逃过第771装甲突击旅战术侦察力量的监视。

在整个作战行动中,由第771装甲突击旅侦察营派出的侦察战车一直在前锋部队的前面行动,而无人侦察机则一直伴随前锋部队行动,随时为前锋部队提供战场信息,帮助前锋部队寻找敌人防线上的突破口。

7点50分,第7713装甲突击营与第7719机械化步兵营加入前锋部队。

攻打步兵防御阵地,必须扩大正面进攻宽度,使分散防御的步兵无法相互支援,也无法用反坦克兵器构成交叉打击火力,确保突击部队不遭到来自侧面的打击。

似乎觉得投入力度还不够,8点过,在前锋突破了第41步兵师的防线之后,第7714装甲突击营与第7715装甲突击营加入前锋部队,从主力突击部队的两侧向外扩张突破口,加大正面突击宽度。

打到8点30分左右,凌云霄才给第771装甲突击旅下达了撤退命令。

2个小时之内,第771装甲突击旅沿着伊拉姆河河岸,向南突击了大约50千米,派出去的侦察战车一度到达距离布尔尼亚仅40千米的地方。

在第771装甲突击旅转向撤退的时候,印军指挥官指望的增援部队并未到达。

也就在第51装甲师与第41步兵师遭受打击的时候,从阿拉里亚出发的第54装甲师与第44步兵师也遭到了打击。

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西部军团拿什么去支援南部军团?

    卷十 龙腾九天

第90章 诱敌深入

如果说吉申根杰南面的战斗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突击战,那么吉申根杰西面的战斗就是一场磨磨蹭蹭的诱敌战。

地理位置,阿拉里亚距离吉申根杰60千米,布尔尼亚距离吉申根杰90千米。在阿拉里亚距离吉申根杰更近的情况下,印军第一集团军没有把主力部署在阿拉里亚,而是选择从布尔尼亚出发,一是布尔尼亚有较为完善的后勤保障设施,二是从有一条从布尔尼亚直通吉申根杰的高等级公路。正是因为从阿拉里亚到吉申根杰没有直通公路,印军才把阿拉里亚定为助攻方向。

印军面临的问题,也是77军面临的问题。

安排战术计划的时候,凌云霄不得不考虑地理环境与交通情况对作战行动产生的影响川

第771装甲突击旅在南面打快速突击战的时候,第773装甲突击旅却在西面摆出了阵地战的架势。准确的说,利用伊拉姆河西面的2条支流,部署3道防线,在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之间,也就是在2条支流形成的三角形平原地带上歼灭冒进的第54装甲师与第44步兵师。

战役开始前,凌云霄提前部署第773装甲突击旅的原因也在这里。

进攻的印军无法沿公路行动,防御的77军也无法沿公路部署。虽然77军早已实现轻型化,但是8月初正是南亚地区的雨季,天气条件对部队作战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敌人。

别的不说,伊拉姆河就是摆在交战双方面前的一道天然障碍。

伊拉姆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向南注入恒河,是—恒河下游较大的支流之一。与恒河的上百条由北向南流淌的支流一样,伊拉姆河的季节性变化很大,旱季时河面宽度不到100米、水深不到3米,雨季时则扩张到500米以上、水深超过5米。南亚地区的雨季从每年的6月上旬开始,持续到11月初,8月上旬是全年降雨高峰期。

伊拉姆河水位上涨、河面变宽对交战双方都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对而言,第773装甲突击旅受到的影响更大。

作为“主军”,印度陆军早就摸清了恒河的脾气,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发洪水,也知道涨水时的情况,早就做好了准备。比如印度陆军为每个主力师都配备了数套机械化桥粱,可以通过串接的方式,架设宽度达到150米的机械桥、或者宽度达到600米的浮桥,所有机械桥与浮桥都能供战斗重量超过60吨的主战坦克通行。与印军相比,77军的准备并不充分。工程营带来的桥粱设备,最多只能架设宽度为100米的机械桥,或者宽度为250米的浮桥。即便所有桥粱都能供主战坦克通过,却无法派上用场。值得庆幸的是,77军在实现轻型化之后,DZ…31A与DB…30A因为质量较低,所以在经过简单准备之后,就能浮渡宽度在2千米以下的河流。只有一些较重的装备,比如电磁炮系统、电力供应系统无法在没有桥梁或者渡轮的情况下通过河流。

很明显,凌云霄在西面采取固守战术,与基础条件有很大关系。

天亮前,第773装甲突击旅的先头部队、即第7731装甲突击营、第7732装甲突击营与第7737机械化步兵营率先度过伊拉姆河,在伊拉姆河西面的第二条支流东岸设置了前进防御阵地,随后将装甲主力放在北面,仅在防御阵地上部署了第7737机械化步兵营的2个步兵连。

与前锋部队一起渡过伊拉姆河的还有由第7733装甲突击营、第7734装甲突击营、第7738机械化步兵营与第7739机械化步兵营组成的主攻部队。该部队的任务是在伊拉姆河西面的第一条支流西岸北面埋伏下来,与前锋部队围歼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印军,并且协助后卫部队守住伊拉姆河西面的第二道防线。

最后出发的就是由第7735装甲突击营与第7736装甲突击营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