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5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25年,荷兰议会批准了一项为期25年,投入超过25000亿荷兰盾的“国家未来保障工程”,计划对荷兰的所有海堤进行翻修加固,确保近一半低于海平面的国王不会因为气候变得更加恶劣而被海水淹没。
荷兰在加固“院墙”,某些国家就只能举国搬迁了。
2027年,在众多国家拒绝了移民请求之后,马尔代夫政府宣布将在15年内用全国财富订购10套排水量超过150万吨的“海上移动城市”,让全国民众能够在国土被海水淹没的时候获得栖息之地。
马尔代夫的行动多少有点悲壮。
事实证明,海洋不但是人类交往的承载体,还是人类生存的希望。
海洋如此重要,共和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共和国海军进行军事思想变革,正是为国家总体战略服务。
因为海军的建设周期长达数十年,所以海军的发展相对保守。历史上,任何一支强大海军的发展都很保守,反而是那些后起之秀更加激进。比如在英国称霸世界的时候,法国为了挑战英国的霸权地位,在海军建设思想上非常激进,不但最先研制后膛炮,还最先装备鱼雷。虽然共和国海军还不是最强大的海军,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共和国海军不能在方向上犯任何错误,也就不能过于冒险。
不冒险,不等于排斥新技术。
与陆军、空军相比,海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挖掘现有技术的潜力。
也就是说,陆军与空军都在全力发展无人作战平台的时候,海军把重点放在了“能量武器”上。
在尽量少建造大型作战平台的情况下,海军格外重视系统作战能力。
为了提高打击能力,海军研制电磁炮的积极性甚至超过了陆军。陆军还在为LDP…1A沾沾自喜的时候,海军已经投资数十亿开发新一代“线圈电磁炮”。除此之外,海军还特别重视各种新式弹药的开发工作。
从技术角度看,线圈电磁炮比轨道电碰炮先进得多,不但能量转化效率更高,而且有更大的载荷与炮口初速。2029年,第一门用于技术验证的线圈电磁炮在青海的海军航空兵基地打响了第一炮。虽然受初始设计的影响,很多性能指标均比不上已经装备海军的轨道电磁炮,但是测试的结果让海军信心大增。次年海军就加大了研制投入,要求相关单位尽快完成技术验证阶段的测试工作,进行样炮制造与测试。
为了开发新式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海军的投入相当惊人,性能指标也一改再改,导致基础设计一再变动。比如弹道选择上,最初确定为巡航导弹,后来改成弹道导弹,最后弄了个“巡航弹道”方案出来。
因为海军没有参加中印冲突,所以项铤辉也不是很重视海军的试验装备。
更重要的是,林啸雷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除了张嘴要经费之外,他从不在乎项铤辉对待海军的态度。在他看来,海军是迟早要超越陆军的,迟早要成为共和国的头号军种,到时候,总参谋长就不是陆军司令,而是海军司令!
说实话,项铤辉对林啸雷非常恼火。如果不是王元庆一直护着林啸雷,恐怕项铤辉早就换了海军司令。
当然,海军也不是没有新式武器参加实战检验。
在裴承毅的要求下,海军司令部将几十枚新式导弹送到了西藏地区的空军基地。虽然林啸雷一再要求由海军航空兵参战,但是裴承毅坚决让空军执行作战任务,因为海军送来的那几种导弹也是与空军联合研制的,不存在空军玩不转的情况。
裴承毅这么做,多少有打压林啸雷的意思,因为林啸雷是下任总参谋长的竞争对手。
等项铤辉看完几份文件,裴承毅递了根香烟过去。
“总体来说,主要检验的还是无人作战飞机。”裴承毅给自己点上了烟,说道,“包括我们与美国,都认为未来战争是无人作战武器的天下。如果我们能够在实战中证明无人作战武器的能力,就能加快研制与换装速度。如果情况恰恰相反,我们就得尽快另寻良策,同时让美国误入歧途。”
“作战行动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作战命令已经下达到各参战部队。”裴承毅看了眼手表,说道,“打击部队已经出发,首轮打击在五分钟后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项铤辉站了起来,“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裴承毅也站了赶来。
在他看来,这不但是机会,还将决定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
卷九 暗流涌动
第62章 绝对优势
2031年2月13日凌晨,中印冲突的战火再次燃起。
随着第一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击中位于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拉郊区的战略防空指挥中心,这场仅仅持续6小时27分的战斗开始了。
与之前的冲突不同,印军早就严阵以待。
面对那些射程超过1500千米、速度高达10多马赫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印度的战斗机与地面防空系统,只能望空兴叹。虽然美国开发的“爱国者Ⅵ”型防空导弹系统具备拦截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能力,但是美国并未向印度提供这种在2029年底定型的防空系统。印度防空部队装备的那些防空系统,早已落后,别说对付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就算对付共和国的战斗机都有点费力。
战斗开始不到2分钟,印度东部与东北地区的指挥系统就陷入瘫痪状态。
0点12分,巴特拉战略防空指挥中心被摧毁之后大约7分钟,正在恰尔肯德邦首府兰契上空巡逻的预警机、在北方邦收复勒克瑙上空巡逻的预警机、以及在中央邦收复博帕尔上空待命的预警机同时遭到攻击,其中呆在博帕尔上空的那架预警机甚至没有启动雷达。
一下子,印度空军的6架大型预警机就损失了3架。
0点17分,没等印度空军回过神来,大规模空中打击开始。
虽然共和国从未承认在这场短促的战斗中出动战略轰炸机,但是在第一轮全面轰炸中就向印度境内的军事目标投掷了800多枚巡航导弹与1200多枚远程滑翔制导炸弹。按照战后西方国家的分析,共和国空军肯定出动了战略轰炸机,不然在第一轮打击中不可能投掷这么多的弹药。
事实上,共和国空军确实没有出动战略轰炸机。
在第一轮大规模打击中,承担主要打击任务的不是空军,而是陆军。
800枚巡航导弹,无一例外都是陆基远程巡航导弹,而且这些导弹都是从墨脱以北的军事据点内发射的。因为陆军采购的陆基巡航导弹与空军采购的空射巡航导弹使用相同的弹体与弹头,只是增添了一具火箭起飞发动机,导弹发射后,火箭起飞发动机将迅速脱落,不会落到印度境内,所以印度与西方国家将共和国陆军的巡航导弹当成了空军的巡航导弹,认为共和国空军出动了战略轰炸机。
1200多枚远程滑翔制导炸弹中,也有一大半是陆军的QW…26A型倾斜旋转翼武装攻击机在距离目标150千米之外发射的。因为空军派遣了战斗机为速度不是太快的武装攻击机护航,而且QW…26A的飞行高度一直在250米以下,所以印度防空部队没能发现超低空进入的武装攻击机,认为炸弹是共和国空军战斗机投下来的!
只要达到打击效果,谁打的都差不多。
空军没有参加第一轮打击,主要为了集中力量对付来自空中的对手。
干掉印度空军的3架预警机之后,因为另外3架预警机中,1架在新德里上空巡逻,防范随时有可能参战的巴基斯坦,1架在印度半岛南部地区监视共和国海军舰队,还有1架正在进行正常维护,所以印度的天空已经向共和国空军敞开了怀抱。
在此情况下,印度空军最好的选择就是避战。
问题是,共和国正在打击印度本土的空军基地,而且大规模轰炸很吓人,似乎共和国即将向印度宣战。
没有选择的余地,印度空军必须为保卫印度领空而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共和国空军,印度空军的行动多少有点悲壮。
战斗爆发前升空的2个战斗机中队的36架F…22I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被突然而来的导弹全部击落,36名飞行员中仅有3人及时跳伞逃生。战斗爆发后紧急升空的数百架印度战斗机还在爬升的时候就遭到了导弹打击,在敌人在哪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变成了零星散布在恒河平原上的废铜烂铁。
因为防空指挥中心被摧毁,防空系统遭到打击,所以印度空军甚至不知道共和国空军投入了多少战斗机!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印度空军也算输得心服口服。
凌晨1点不到,印度的天空已经换了主人。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共和国空军在夺取了制空权之后,于1点30分加入对地打击行列。
此时,北纬26度以北的天空,再也见不到一架印度空军的作战飞机。
严格限定打击范围与作战范围,是防止战争规模扩大的必要手段。按照总参谋部下达的命令,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只能攻击进入“禁飞区”的敌机,不能越过北纬26度线攻击任何空中目标。
这个要求有点严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遵守。
主要问题就是,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都认为无法确定“禁飞区”边界线,在拦截敌机的时候肯定会越线攻击。
对此,总参谋部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不闹得过火,越线就越线吧。
毫无疑问,开战后50分钟,双方的实力对比就显现了出来。
与第四次印巴战争相比,印度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制空与防空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许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印度空军的惨败与其战术判断有很大关系。
根据军情局在战后获得的消息,在第一批远程滑翔制导炸弹落下之后,印度空军对局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失误,认为共和国空军出动大批战斗机执行对地打击任务(1200枚炸弹相当于300架J…15C或者200架J…14C的正常载弹量),而共和国空军投入的作战飞机非常有限,能够用来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非常少,虽然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都会带上几枚防身用的对空导弹,但是空战能力肯定远不如制空战斗机。印度空军由此认为,能够在空战中击败共和国空军,夺取战场制空权,甚至挫败共和国空军的大规模打击行动,从而毫无保留的派出了战区内的所有战斗机。
这个错误,直接葬送了数百架印度战斗机,也使印度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轰炸持续到6点37分,最后一架共和国空军的战斗机才离开印度领空。
在1点之后的战斗中,共和国空军总共出动战斗机850余架次,投掷各类弹药5500余吨(不包括在空战中消耗的弹药),摧毁各类军事目标2100余处。因为完全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与防空能力,所以战斗机不用考虑隐身要求,不但在内部弹舱内携带了对地攻击弹药,还使用了外部挂架。
战争很残酷,结果也很残酷。
轰炸结束的时候,整个恒河流域的印度军事系统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虽然共和国空军没有在战斗中大规模轰炸军营、陆军基地、部队集结地等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目标,主要对付与指挥、通信、情报、侦察有关的战略与战术目标,但是谁都知道,只要轰炸持续下去,下一个遭到打击的就是印度陆军。
没有制空权,印度连威胁共和国的手段都没有。
当然,最让外界感到惊讶的是,随着大规模轰炸结束,共和国元首王元庆在7点之前宣布停止军事行动。
打击结束了?
冲突结束了?
共和国会在占据绝对优努的情况下主动停止进攻?
以当时的情况,没人能够回答前面两个问题。只是,很多人都相信,共和国会主动停止进攻,因为共和国不是没有这么做过,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前,共和国就是在掌握绝对主动权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停止进攻。
果真如此,共和国将如法炮制,让印度再次吞下苦果。
对印度总理鲁拉贾帕尼来说,这确实是一颗苦果,但不是要命的“毒果”。
王元庆宣布停火之后,鲁拉贾帕尼没有立即宣布停火,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印度军事力量彻底瘫痪,等同于停火。
7点30分,鲁拉贾帕尼跟王元庆通了热线电话。
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既成事实。共和国已经用不到7个小时的空中打击证明了印度的脆弱性,如果继续打下去,印度将由脆弱变成“粉碎”。
鲁拉贾帕尼还得考虑蠢蠢欲动的巴基斯坦。空军被彻底击溃后,印度没有能力抵抗巴基斯坦军队的大举进攻,只要巴基斯坦军队愿意,随时可以越过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将印军赶出克什米尔南部地区。
鲁拉贾帕尼还得考虑印度的未来,如果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所有军事力量,即便美国会倾囊相助,帮助印度建立新的国防系统,可是在短期内,印度将面临有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