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耀大唐-第19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媚娘所言有理”,高宗点了点头,然后大声说道:“先免去崔知温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令其返回府中待命,着御史台彻查崔知温贪腐之事,十日内将结果上报,届时再决定如何处置。此事先放过一旁,诸卿且考虑考虑,以当前形势,我大唐该以何人为将,平定契丹叛贼?”
“陛下,贼子厉害,想要平定,非程务挺将军或黑齿常之将军不可平定。”说这话的自然是后党之人。
然则东宫诸党人则推荐王孝杰和唐休璟等将。
这时候却见李显走上前来,摇头说道:“如今程务挺将军在防御突厥,黑齿常之将军和王孝杰将军则在防备吐蕃,唐休璟将军则在镇守安西都护,没有这几人在,根本无法保证突厥或者吐蕃不会再度起兵,因此这些人都不能动。所以,儿臣斗胆请命,愿父皇以儿臣为将,统率大军出征河北,此次定然不负父皇厚望,平定契丹贼子,生擒大祚荣,彻底结束北疆叛乱,还望父皇下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01章 太子挂帅
对于李显率军出征之事,武后及其党羽自然不愿成全,所以,在李显自荐要领兵出征之后,立刻遭到了后党成员的一致反对,这一次率先进行反对的却是侍中裴炎。
只听得裴炎躬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次议不妥,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怎能亲冒矢石,冒险到前线作战?如此一来,岂不被贼人笑我大唐无人乎?更何况,以太子之身份,万一会受点伤害,岂不是我大唐的损失?所以,微臣建议,只需派遣一二良将,定能平定契丹贼子,保我大唐安宁。”
“陛下,裴侍中所言甚是,臣等附议。”裴炎在群臣中的威信确实不低,他这么一番说辞,立刻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这些官员不仅仅有后党成员,甚至还有东宫党人,这些人并非是要依附武后或者裴炎,而是真心的为李显着想,不想李显前去冒险,因为凭借着这几年的种种手段,李显的名望早已经超过了之前的李弘和李贤,就算是武后再强势,也根本难以阻止他继承大位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到战场上冒险,万一就像裴炎说的那般,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可实在是大唐的损失,毕竟像李显这样优秀的大唐继承人,实在是太难找了。
李显自然也知道这些人是怎样想的,然而他却也是一脸的无奈,因为以如今的形势,想要平定契丹和靺鞨各族的叛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今朝中缺少能征惯战的大将,再加上武懿宗在河北那一番作为,更是引起了百姓的普遍不满,同时也壮大了契丹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取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甚至就算是王孝杰那样的名将,在历史上就是因为在平定契丹的过程中战死的,所以,即便是对那些历史名将,李显也不敢保证一定会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大唐的太子,作为对新罗主战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果不亲自出战,等到最后战败之后,一定会被武后扯住,为战争背黑锅的。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李显仍然决定要主动请命,率军出征北疆,一是为了收拾自己的那副烂摊子,至于另外的目的,顺便收拢民心,拉拢人才,树立威望也自无不可。
可是在看到群臣们众口一词的请求李显三思,反对李显率军出征的时候,高宗也有些犹豫了,他一脸为难的对武后说道:“媚娘,你看此事如何?”
却见武后也是一脸坚决的说道:“众卿所言有理,显儿身为太子,如何能够轻涉险地?万一有什么损伤,岂不是令你我伤心,令士庶伤心,令我大唐伤心?”
高宗闻言点了点头,轻轻说道:“媚娘之言深得我心,如今朕已垂垂老矣,没几年活头了,我这万里江山,自然要交给显儿的,更兼显儿你聪慧仁爱,将来必定能够令我大唐更加繁盛,然而你若是有什么损伤,可让朕再往哪里找到这么令人满意的太子?朕是宁可北部边疆全部失去,也不愿太子冒一点危险啊。”
其实本来高宗在武后的挑唆之下,对李显还有一定的戒心,然而最近因为久病,自知时日无多,在一个人静思独想之后,竟然渐渐想明白了,不再对李显心存戒备,反而一心盼着将手中的权力交到李显的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他现在对李显那是全身心的爱护,实在不希望李显为了一场小小的胜利而轻易冒险,所以才说了方才这么一番话。
李显也算得上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听得高宗那一番话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对自己爱护,不由得心中感动,对于老父亲那唯一的一点成见也都彻底抛弃,哽咽着说道:“父皇说的是哪里话?父皇春秋鼎盛,即便是再活个三十年也都不成问题,至于儿臣,更愿意在父皇膝下尽忠尽孝。不过儿臣却也又不得不去的理由,还请父皇见谅,首先来说,北方乱局是肇始于儿臣,儿臣自然有责任平定这场叛乱,再者说了,儿臣既为大唐储君,自然更要想办法为自己的百姓解决边患问题,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是儿臣为了一己安危而弃百姓于不顾,儿臣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儿臣愚昧不孝之言,还请父皇勿怪,儿臣忠贞为国之志,还请父皇玉成。”
说完之后,李显竟然对高宗大礼参拜,表明自己率军参战的坚定决心。
看到这一幕,高宗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你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可你毕竟还是一个国之忠臣,显儿你忠贞为国,朕又岂能不答应?好!儿之请求,朕准了,朕即刻任命你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北疆平定叛乱,北疆所有兵将任你指挥调度,显儿,临行之前,朕有一句话要说,这是朕作为父亲对你的嘱托,战败没有关系,一定要给朕平平安安的回来。”
说到最后,高宗已然是眼含热泪,神情颇为激动。
李显闻言,一颗心更是震动不已,他现在已经明显体会到他的父皇现在变老了,变得啰嗦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有决断了,其实之前高宗也并不是很果断,然而却总比现要强得太多。
“请父皇放心,孩儿一定小心,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儿这条性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是父皇与母后的,一定会好好珍惜,绝不敢有丝毫的轻忽。”李显对着高宗躬身行礼,郑重地说道。
高宗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轻轻叹道:“但愿我儿能够时时念着父皇的期望,不要净是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刀剑无眼,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时时小心总没有错,军情紧急,我儿应该尽快出发,到时候父皇就不送你了,呵呵,这人一老,有的时候许多事情就担待不起,父皇生怕到时候一个忍不住……”
高宗说到这里,眼中的泪水差点忍不住再度流出,强行止住,停了片刻之后又说道:“我儿以为副将该由何人担任?尽管提出来便是,父皇一定会满足你。”
第302章 杨思勖
“多谢父皇”,李显略略想了想,便开口说道:“儿臣希望父皇能够答应,让侍御史郭震郭元振作为副总管,此人虽为文臣,然而却颇通武略,儿臣相信,有了他的配合,此次平定北疆叛乱一定会更加顺利。”
“好,朕答应你,传朕旨意,即刻任命郭元振为冀州大都督府长史,兼任河北道行军副总管,随军出征”,高宗说到这里,又对着郭元振说道:“郭爱卿,不知你可愿意?”
郭元振听得李显竟然推荐他,也不由得心中震动,因为他从来没有在李显面前展示过自己的军事才能,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是如何知道自己懂军事的?
不过李显竟然一上来就推荐自己作为这一次出征北方的副将,足见对自己的信任,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在这种情况下,郭元振自然要为李显这种知遇之恩效力。
所以,郭元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愿意,微臣愿意辅佐太子殿下出战契丹,即便是粉身碎骨亦要保证太子殿下安全!”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郭爱卿。”高宗见郭元振竟然明白自己的意图,自然也是很高兴,立刻下令赏赐郭元振百匹绸缎,却被郭元振拒绝:“微臣寸功未立,如何敢受陛下赏赐?待得微臣从北疆回来,立下大功,陛下再行赏赐亦不迟。”
高宗闻言更是高兴,连连称赞郭元振高风亮节,有古人之风。
郭元振听了也是心中惭愧,因为他在年轻之时,其实也很贪慕名利,只不过后来在遇到了李显之后,从李显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钱帛,又得李显举荐,屡次升职,到现在只有二十余岁,竟然就被提升为从七品上的殿中侍御史,现在又被破格提拔为从四品上的冀州大都督府长史,自己这像是坐火箭一般的升迁速度早已经足够招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了,对于那区区百匹绸缎,又如何看在眼中?自然是以维护自己的名誉为要。
所以如此说来,他的所谓“高风亮节,古人之风”,其实都是拜李显所赐。
这一点其实一点也不错,因为在历史上,郭元振没有幸运的遇到如今这个样子的李显,在考取了进士之后就比人名为通泉县尉,在任期间多行不法之事,百姓深受其害,直到后来才因为获罪而得到武后召见,随即以才能获得武后赞赏,然而也只是从八品下的右武卫铠曹参军,比起现在的地位可谓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散朝之后,郭元振主动找到了李显,开始与李显商议起军情来,在这过程中,郭元振突然开口说道:“太子殿下,这一次出征北疆,微臣倒是想起来一个人才,此人虽然只是一个宫奴,然则武艺高强,又颇懂智略,可为太子良助。”
“哦?不知元振推荐的是哪位人才?本宫一定会量才授职,呵呵,其实想一想,以元振你的眼光,此次推荐的,一定是拥有真才实学之人。”李显看了看郭元振,一脸肯定的说道,这充分是表明了对郭元振的信任。
只见郭元振的脸上闪过了一丝被信任的激动,做了一个深呼吸缓和了一下情绪,然后平静地说道:“微臣举荐的这人名叫杨思勖,字佑之,罗州石城人,本姓苏,自幼进宫,被一个杨姓侍卫所收养,故改姓杨,此子自幼学了一身武艺,更兼聪明伶俐,然则由于杨老公早死,此子在宫中没有了依靠,虽有才能,却备受欺凌,后来被我发现,便将他要到了身边做个侍卫,然而以此子之才能,做我的侍卫实在有些屈才,恰好这一次微臣奉命辅佐太子殿下出征北疆,因此微臣想来,不如令其到军中效力,既能不委屈了他这才能,也能为其谋个出身,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李显闻言顿时浑身轻轻一震,他对唐朝的这一点历史也算是熟悉,知道这杨思勖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人才,虽然是一个宦官,可是却精通武艺,在平定节愍太子李重俊的叛乱中出手杀死了多名大将,后来追随着李显的侄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推翻了韦后的统治,逐渐受到了李隆基的宠信,后来在开元年间又多次平定地方叛乱,可以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所受到的宠信与唐玄宗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相似,所以说,这人可谓是宠极一时。
不过李显随即笑道:“原来竟是此子,这也倒也是一个人才,你把他带过来吧,本宫看他是否愿意为本宫效力,若是真的愿意,本宫自然会给他一个好的出身,让他博取一份功名。”
“是,多谢太子殿下。”郭元振对李显道了一声谢,随即走出去,将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内侍叫进来,并指着李显说道:“这位就是太子殿下,思勖啊,这一次太子殿下出征北疆,正是用人之际,不知道你可否愿意追随太子殿下?”
李显见杨思勖站在那里,颇有渊渟岳峙之感,知道“呵呵,爱卿就是杨思勖吧?本宫知道爱卿精通武艺,不知爱卿可否愿意为本宫效力?只要爱卿尽忠效力,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于你,将来封侯拜将,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子殿下,小人早就对你仰慕已久,今日能够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又得太子殿下如此信赖,小人何其幸哉?小人愿誓死为太子殿下效忠!”杨思勖激动不已的对李显跪下叩头,说话的声音是无比的坚定。
“呵呵,好好,本宫有了爱卿,此次平定北疆叛乱就更有把握了,从今天起,本宫便保举你为本宫的东宫翊卫校尉,在军中,便做本宫的亲兵副统领吧。”李显将杨思勖扶起,大笑着说道。
而在李显得意的同时,武后却是有些心情不爽,高宗这一次的决断实在是太干脆,连她都有些措手不及,因为在这之前的许多年了,高宗每次做出决断从来都是要与她商议,可是这一次竟然根本没有询问她,直接作出了决断,这样的事情实在是绝无仅有。
“哼,太子,你这一次得以掌控军权,可谓是志得意满了?不过我不会让你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