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37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老兵,已经是残废了,可他依然能够挥舞着拐杖冲向敌人,他是战死的,不是被杀死的。
这些我们看到了,可是大部分人佩服这两人的时候,我却在想,为什么当时围观的有十几个人,其中更有五六个是年轻小伙子,偏偏只有这最不可能挺身而出的人挺身而出了?
老大一直致力于将大明带着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他需要的是大明的每一个百姓在说到自己的国家的时候都能够自豪的拍着胸脯说我是明人。
他需要的是每一个在战场上用生命拼杀的将士都能够无所畏惧,勇敢的用手里的武器结果敌人的性命。
他需要的是当自己人受到欺负的时候,其他人能多一份真诚,少一些冷漠,能够出手相助。
所以这些年老大受尽委屈,背了不少骂名,却依然无所畏惧的继续前行。
现在老大昏迷了,而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还有这么多人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袍泽兄弟被杀而无动于衷。这不仅仅是对老大这些年努力的一种讽刺,也是光明正大的在打我们的耳光。
老大昏迷是一个契机,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只是我们谁都没想到老大的布置这么早就会派上用场。
鞑靼的狼子野心,需要一个人去摘除,而这个摘除的人,除了我们之外,绝对不能是其他人。
否则就算将来老大醒了,跟朝廷握手言和,我们这些人都逃脱不了一个叛国的罪名。
陛下能够做到按兵不动,就是在观察我们到底会怎么做。如果我们真的是一心造反,别说是京城的家人,只怕马上就会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大军压境。
只要我们不明目张胆的造反,一步步把鞑靼人引入复地,设下一个圈套,杀了这些鞑靼人,彻底绝了鞑靼的香火,就能够赢得保命的本钱。
你现在的犹豫,在将来可能会让更多的兄弟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下,到了那个时候,只怕连老大自己都无能为力了。”
一通精密的分析之后,王周心境豁然开朗,他一直都在担心,担心自己的名字会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马璁这么一解释,他马上就明白了。
当然,还有一重意思是马璁没有说出口王周却心知肚明的,那就是这一次所谓的造反,也是为了将刘吉背后的人拉到明处。
万安在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露出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要真正将万安的人全部挖出来,就必须有一场让万安能够看到希望的动荡。
张儒的昏迷,恰好就是这样的机会。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将万安一党全部揪出来一网打尽,现在他们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要说担心,马璁现在唯一担心的,便是张儒到底能不能醒过来。
张儒不能醒来的话,哪怕万安一党被一网打尽,张儒的部署都有可能落空,因为谁也没法保证朱佑樘能够活到计划成功的那一天,谁也没法保证太子会不会坚定不移的执行张儒的既定战略。
现在,也只有盼着张儒能够快点醒来,只要他醒来了,他手下这些人才能真正找到主心骨。
581。第581章 :动起来1
弘治十一年四月初四,朝廷大军彻底部署完毕,可皇帝朱佑樘,却是学会深居简出了。
连续三次大朝会,朱佑樘都以身体不适为由不上朝,内阁李东阳、徐浦、刘健、谢迁联袂进宫,也没能说服皇帝上朝。
朝中渐渐变得人心不稳起来,不少官员都跳出来攻讦张儒麾下的将领。
同时,也有人开始对内阁几位大学士下手,不过朱佑樘一直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将所有事都交给内阁的人处理。
当内阁值房案头的奏折达到一个连刘健也不愿意看的高度的时候,作为内阁首辅的他拿着那一沓厚厚的奏折进宫了。
“陛下,刘大学士求见。”萧敬温和的声音在东暖阁门外响起。
汪直落马之后,朱佑樘将皇宫里的太监都换了一遍,不过他生性仁慈,并没有对这些人大开杀戒,而是将他们贬到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朱佑樘大感意外,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
半晌,他还是点头道:“让他进来。”
刘健一进来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臣年迈昏庸,请陛下准臣告老还乡。”
朱佑樘本来到了嘴边的训斥话语一下就缩了回去,连忙起身将刘健扶起来:“刘大学士,你这是闹的哪一出?”
刘健将手中奏折双手奉上:“陛下请看。”
朱佑樘犹疑了一下接过奏折仔细看起来,看了几本之后,他一下将手里十几本奏折全部掼在地上:“荒唐!”
这些奏折大部分都是弹劾刘健的,里面的罪状五花八门,有说他为老不尊爬灰的,有说他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的,有说他的贪墨国帑的。更有甚者,竟然将朱佑樘自己亲口答应的给刘健的儿子荫庇国子监的事给翻了出来。
这也怪不得朱佑樘会发怒,他对刘健的为人还是十分清楚的,此公不说是那种大公无私的人,却也绝对不是那种损公肥私的人。
让他十分气愤的是,这些弹劾的官员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真的是在为大明的江山着想一般。
等了一阵,让心情平复一些之后,朱佑樘沉声道:“这些人不用去管他,入朝为官,哪里会没有人在背后说闲话的。大学士劳苦功高,朕是知道的,这些闲言碎语,大可不必理会。”
刘健面容悲苦,脸上纵横的皱纹都在颤抖:“臣也不想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只怕三人成虎,老臣辛苦经营一世的名声,就得被这些宵小之徒彻底败坏了去。”
朱佑樘道:“大学士何必杞人忧天,这名声不是别人说出来的,那是自己做出来的。大学士的为人满朝文武谁人不知,这些芝麻绿豆的小官员,可能连您的面都没见过,就在那里大放厥词,这后面,一定有人在推动。
几日前朕就跟内阁几位大学士通过气,这段时间,不管朝臣上的奏折是什么奏折,只要是无关战事的,一概不要理会。
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当柴火烧了也好,放在内阁值房案头也罢,朕是不会管的。
你们的为人如何,只要朕相信就行,他万安就是长了三头六臂,莫非还能煽动大明数万官员一同上奏不成?”
刘健叹了口气:“臣愚钝,只知这些人牙尖嘴利,许多还跟都御史台的人有关系,一旦都御史台的人也掺和进来,只怕老臣真的要晚节不保了。陛下心性仁慈,必不会对这些人痛下杀手,若是定边侯在,至少陛下手中有一刀。”
张儒在,张儒就是朱佑樘杀人的刀。
不管他杀人是不是出自皇帝的授意,所有的血债都会记在张儒身上。而且张儒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朱佑樘面前能够真正说得上话。
刘健自问比不上张儒,他也不愿背这种骂名。但是他是内阁首辅,如果有官员被杀,那么第一个背黑锅的,肯定是他。
为官清廉一辈子,刘健是真心不想在最后关头晚节不保。
朱佑樘宽慰道:“老大人且安心,朕不杀人,是朕还没有到杀人的时候。现在也不是时候,万安的党羽到底有多少,没人知道。”
刘健道:“臣不知道陛下跟定边侯到底是怎么商量的,但是现在举国上下都知道,定边侯麾下的人反了。
陛下按兵不动,臣不敢置喙,然天下百姓不会这么认为。
若是事先安排,为何侯爷这个时候昏迷?
若非事先安排,为何陛下不平叛?”
说来说去,话题总算是扯到了点子上,不光是刘健,就是其他几位,上次跟皇帝谈完之后,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惴惴不安。
现在最重要的是民心,一旦失去了民心,大明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朱佑樘叹了口气,淡淡道:“不知老大人可有心思听朕说一个故事?”
刘健一怔,马上道:“臣洗耳恭听。”
朱佑樘缓缓道:“朕跟定边侯的事,你们很多人是知道的。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定边侯是朕的奶哥哥,却不知道他曾经无数次救过朕的命。
说实话,这皇位,如果不是因为有定边侯,说不定会落到谁手中。
朕一直心存感激,因为朕知道,只要他的心不变,朕就能够在这皇位上过一天安稳日子。
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大明越发稳定,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朝中官员的日子也好过了,就有人在朕的耳边撺掇朕除掉定边侯。
他现在才不过三十岁,而立之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以后他会走到什么样的高度,连朕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朕动心了。
朕可以保证朕活着的时候他不反,可朕没法保证朕死了之后他不反。既然他的一切都是朕给的,朕理所当然的认为能够随时收回来。
可惜,朕的奶哥哥从来都不是吃素的,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谋划,目的就是为了防备有朝一日朕翻脸不认人。
所以他去了福州,朕用朝廷数十万大军对他施压,却一直都按兵不动,就是因为朕的心里一直都在犹豫。”
刘健在皇帝停顿的时候回了一句:“劝陛下除掉定边侯的人,没有做错。”
582。第582章 :动起来2
朱佑樘惨然一笑:“是啊,那个时候,朕也以为他说的是对的。 %%%%e%%f%%%%e%%f%d
朕一度想要数十万大军发动攻击,可一想到福州水师已经闯下了赫赫威名,而福州还有数十万百姓,朕又犹豫了。
鄱阳湖水师多年不战,是否是装备精良的福州水师的对手?数十万大军,又是否真的能够拿下那看上去不大的福州城?
朕的心里没有底。”
说到这里,朱佑樘看着刘健,似乎是想要他说些什么。
刘健沉吟片刻道:“以朝廷的力量,如果那个时候出手对付张文轩,定能将他拿下。臣以为之前陛下太过优柔寡断了,不然,也不至于会有今日。”
朱佑樘笑道:“这事朕也想过,现在倒是十分庆幸当初没有下令开战,否则,哪里会有今日的局面啊!
张文轩昏迷不醒,他手下的人聚众造反,而万安的人,也从暗处跑出来了。这对大明来说是一场挑战,同时也是一场机遇。
他布置这么多后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安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朕很能理解。”
刘健严肃道:“臣以为现在开战,或许是最佳时机。养虎为患,到头来就怕猛虎食人。”
朱佑樘摇头否定了刘健的说法:“朕倒是认为现在不是开战的最佳时机,不说别的,定边侯为国建功,如今他昏迷不醒,莫非老大人要朕做那等无情无义之人?”
刘健咬着牙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陛下要保住大明的江山,势必要背上骂名。若是陛下不方便出手,老臣可以代劳。”
朱佑樘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刘健有时候比谢迁和李东阳都要固执。
他今天进宫的目的,看上去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面子,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为了说服自己下令开战。
每一次都是几十万大军的调动,每一次都要浪费不少钱财,国库充盈,钱不是问题,刘健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朱佑樘想了想道:“老大人且安心吧!这事,朕自有分寸,若是老大人觉得累了,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张文轩的事,就不劳老大人费心了,朕不会让大明亡在朕的手里。”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健也不好继续劝说,他从皇帝的口中听出了弦外之音,如果自己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皇帝很有可能会让他告老还乡。
想到现在朝中局势有些不太明朗,这位内阁首辅还是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等事情明朗了,他再出来主持大局也不迟。
他高居首辅之位,所有明枪暗箭势必会对准他,只要他当这个首辅一天,就会有官员不停的弹劾他。
离开东暖阁后,回到家中的刘健没有马上休息,先是写好了请假的折子,然后又家丁给李东阳、谢迁、徐浦三人各送了一封亲笔信。
收到信件的李东阳等人感到十分纳闷,看完信件之后,一个个又都释然了。
这些天有朝臣弹劾刘健,他们是知道的,不过他们都没将这些人当回事,毕竟这么多弹劾刘健的官员里面,没有一个是上得了台面的。
除了一个七品的给事中算是能够在朝堂上说得上话之外,就只有一些不入流的七品小官。
因为刘健的密信,几个内阁的大学士都是一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三人商量好进宫找皇帝求情,不料朱佑樘却闭门不见,还让萧敬告诉三个大学士:朕意已决,休得再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执拗的要求见皇帝,除了给皇帝心里添堵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几人都是聪明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又一同出了宫。
“谢大人,您说这事到底是怎么闹的,陛下说让刘大学士休息就休息,一点预兆都没有。”最后入阁的徐浦资历最低,在内阁中话语权也最低,不过他为人圆滑,跟其他几人虽然不交心,但关系却不差。
李东阳和谢迁都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