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一-第1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多月前的盛大场面,排队参观那座遗址的人们络绎不绝,刚开始几天排队都要排到半条街外。
老板趁机提高市价,参观一次要花二十文。纵然这样,前来参观的人仍是不断,甚至还有从附近市县慕名而来者,而他们千里迢迢的赶来济南,就是为了看一座茅房而已。
李鸿章当天喝得大醉而归,事后才知道竟然是自己一脚将慈禧太后送进了粪坑,这让李鸿章颇感懊恼。尽管慈禧乃敌国太后,理论上亦是他的死敌,但他乃饱读诗书的士大夫,竟然亲手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谋杀”的慈禧,这种事传扬出去,实在是大丢颜面。
于是李鸿章不得不在离开济南之前,花了大笔的银子来打点当晚目睹真相的那位青楼妓女。所以事后根据那妓女的证词,乃是慈禧在掏粪时发现了一文钱,激动不已的探下手捞,一不小心脚下一滑便才掉了进去。
而这个妓女因为是唯一一个目睹了慈禧毙命过程的人,所以她很快成为了济南青楼界的风云人物,身价蹭蹭的往上挤,不少达官贵人、富豪财主,都花大价专来仙凤楼嫖她,就是为了听她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讲一遍慈禧死时地那一出。
“呵呵,真是笑死人啊。”曾纪泽看着手中的《逸闻报》中的相关报道,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瞧瞧这家报纸是怎么报道的,说是慈禧发现粪坑边上有人掉了半个馒头,实在饿地不行了就去捡,一小小心就给滑下去了。真是能编啊。”
周围的下属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其中以郭羡龄笑得最为开心,他心中暗道:“这小报编的是好笑,不过更好笑地是,竟然是苏侯把慈禧给踢下粪坑的。嘿嘿,只是他们绝然猜不到了。”
“慈禧作恶多端,这般死法对她学算是轻了。”杜聿光笑着说道。
曾纪泽将手中报纸放下。笑容收敛了一些。道:“虽说皇上把处置慈禧地权力交给了本王。但这件事还得向皇上奏报一声。你就写一道折子把这事送往南京吧。不过不要说得那么直白。父皇他老人家慈悲心肠。免得他知道真相心里边难受。”
“是。我明白。”杜聿光道。
“李潜龙地骑兵师到哪里了?”曾纪泽转入了正题。李潜龙部由徐州出发已过去了近四天。其部乃灭太平天国地主力。曾纪泽怎么能不关心。
参谋长凌光美指着地图道:“刚刚收到地前线战报。李潜龙部已于昨天奇袭归德府成功。旋即继续往开封挺进。但根据最新情报。有一支规模不小地太平军不日已由开封而处。正往徐州方向而来。骑兵师很可能与他们正面相遇。”
曾纪泽微微点头:“果然不出本王所料。李秀成这是打算奇徐州啊。看来本王抢先开战地决定是完全正确地。哼。李秀成这厮还真是个狡滑地对手。张树声师地战况怎样。”
凌光美道:“张将军部在彰化府遭到了太平军顽强抵搞。耗了近四天才攻下。最新地战报还尚未传回来。但根据估算。该部应当已接近黄河渡口。不过太平军方面很可能已经有所准备。在这个时候强渡黄河只怕会有不小地困难。”
“这无妨,张树声部本来就是侧应佯动部队,关键还是要看李潜龙的骑兵师。只要他能在迅速地拿下开封,这一场战争就简单多了。
”曾纪泽很有信心,“北军的动向如何?”
“宋国公地大军已经开拔,不过宋国公好像是私自改变了作战计划,没有直接攻入河南,而是先去攻打庐州府去了。”这一次是杜聿光来回答。
“什么?”曾纪泽小吃了一惊,不想这场战争又出了意外,除了本身的东军之外,其他两路都未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曾纪泽立时想明白了鲍超此举的用意,不由怒从心起,咬牙道:“庐州为苗霖沛那贼占据多年,久未遭战火之祸,其地十分富庶,宋国公这家伙一定是看中了那里,想去大捞一笔。
“西军正为四川的叛乱缠身,北军又擅自变更计划,只靠咱们东军,只怕这场战争会不容易打呀。”凌光美叹道。
曾纪泽沉思半晌:“传令给上海大本营,让他们加快新建两个师的训练工作,务必使他们在一个月之内能够调往前线,接替北伐各师的防务工作,刘铭传等几个师能腾出手来,这场战就好打了。另外,聿光你替本王修书一封,向宋国公陈述利害,劝他立劝北进河南。
眼下也只有先这么办了。”
曾纪泽一事刚刚安排完,又有一事来。斯宾塞、加特林、李善兰等技术相关的二十余人工程师团队已来到了济南,参加曾纪泽组织的大明科学研讨会。
在会议开始前,加特林向众人展示了他最新的改进型加特林机关枪,此次改进使该机关枪的射速达到了七百发每分钟的程度,改进后的机枪,只需五架便足以对付一万人的骑兵正面冲击。
不过,加特林机关枪作为一种“神器”级的武器,尽管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火力,但却也有笨重、机动能力差、使用不方便等多种缺点,这也是曾纪泽并未大规模扩大其生产能力的原因。
“加特林先生,本王对你的改进型机枪十分满意,你就尽可能多的批量生产吧。”曾纪泽还是予以了肯定,毕竟这种高消耗的机关枪还是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的,当年消灭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时便有了充分的证明。
“本王从美国请来了一位你们的同僚,你们应该认识一下。”曾纪泽正式将一名年轻的美国人推出场,“这位是工程师海勒姆蒂文斯马克沁先生。”
马克沁是一名美国枪械发明界的后进之秀,在加特林等人已声名雀起之时,他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卒,但此人却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机关枪的发明者。
历史上,马克沁于1884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以火花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11毫米,枪重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用用容弹量为333发的6米长的帆面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带为600发每分钟,可以单边发射,也可以通过射带调节器调整为慢射带。
马克沁机枪的诞生在军事界比加特林机他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893年,罗得西亚50步兵使用马克沁机枪,竟然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毙敌达多。而在1898年的苏丹战争中,2万名伊斯兰教托钵僧被英军屠杀,估计有150C0倒在了马克沁机枪阵地之前。
而与加特林机枪相比,马克沁机枪供弹是靠子弹的后坐力,不需要外界提供能源,因此更适合于步兵使用,其机械化程度尚很低的这个时代,在没有车辆运输的前提下,很显然马克沁机关枪将比加特林机关枪更适于实战。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毕业生和历史爱好者,曾纪泽很清楚那种在史上留名的兵器的发展史,在经过了加特林机枪的过渡之后,他已经意识到该是为明军武装一种更先进的“神器”的时候了。
然而加特林却并知道曾纪泽的用意,他还以为曾纪泽是为自己又找了一个帮手而已,所以仅仅是与马克沁进行了简单的问候。
“加特林先生,本王其实也是一个业余的枪械爱好者,本王抽空琢磨了一下,想到了一个新的机枪改进方式,不知道合理不合理。”曾纪泽慢慢了道出了正题。
“殿下可以说出来,我很想听听。”加特林以一种专业人士的口气笑着说。
“你看,我们能不能制造这样一种机枪,它的自动动作可以利用火花的气体能量来完。比如在子弹的发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从之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如此反复。”
加特林为曾纪泽一系列的专业术语所惊叹,曾纪泽随即又拿出了一张他让马克沁事先为他画好的一幅简单示意图。
加特林不敢再轻视,专注的看了好久,脸上表情越来越兴奋,他猛然间拍案叫道:“我亲爱的殿下,你真是一个武器发明方面的天才呀。”(未完待续,首发
第二百一十六章不同的骑兵
特林的大声嚷嚷惊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曾纪泽微笑|,道:“这般美誉,本王可受不起。本王只是突发灵感才有了这个构想,至于能不能实现,还得你们这些专业人士说了算。那么,你是认为此方案可行了吗?”
“可行,可行,当然可行了。”加特林兴奋不减,“这种构想与我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虽然在射速方面还差一些,但重量却减轻了,操作性也方便了很多,我觉得十分可行,如果殿下允许,我马上就可以开始设计。”
“如此甚好。”曾纪泽十分高兴,“对了,这张草图就是马克沁先生协助本王画出来的,我已经聘请他加入机枪设计研究所,以后你们就是同事了,希望你们能互相协助,尽快将这个新机型设计出来。”
其实此时的马克沁的头脑中,完全没有一丁点的机枪设计理念,曾纪泽把他聘入麾下,无非也是看重了他的潜力。像这样有天赋的人才,总有一天会有发光的时候。
“很高兴能与加特林先生共事,今后的工作中,还请你多多指点。”马克沁表现的很谦逊。
加特林也乐的多了一个同胞助手,但曾纪泽给他安排的助手可不止一个,介绍过马克沁之后,曾纪泽又把一名年轻的中国人叫了过来,道:“这是复旦公学堂毕业的华振邦,是一名物理学方面地毕业生,今年一共有五名像他这样的毕业生要加入到你的设计所中,加特林先生可要严格管理好他们啊,年轻人嘛,有事尽管让他们去做,不吃点苦怎么行。”
曾纪泽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从外国挖掘技术人才回来,无非还是本国科学落后,技术人才凋零。但长期的在科技方面依靠外国人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有意识的要加强本国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力度。
如今复旦公学堂、同济医学堂等多所高校第一批地毕业生已相继走出校门,曾纪泽自然不遗余力的将他们安排在了加特林这位高水平人才的身边,说好听点是协助,说不好听的其实就是偷师学艺。
在私下安排好一些事宜之后,曾纪泽正式的召开了此次科学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集合大明现有外藉、本土科技精英,组成“上海武器开发设计研究院”,整合现有地技术力量,集众人的智慧,成规模的开发研制新式武器。
另一个主题便是曾纪泽要在苏州建立一所“国防科技大学”,该校既隶属于东军统帅部,又隶属于江苏教育司。这所学校地学生将主要来自于各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入校学生同时也将加入东军。曾纪泽是想以这所学校,作为培养本土军工人才的摇篮。而加特林等人,自然被聘为了该校地相关老师。
当济南汇聚了大明最顶尖地技术精英之时。在那千里之外地河南平原上。一场惊心动魄地大战正在酝酿。
远方。烟尘滚滚。黄色地浪潮从地平线升起。漫过近秋地草地向这边推进。
李潜龙举起望远镜。清楚地看到了敌人地阵势。这是一支阵形严整。士气高昂地队伍。近一万多人。在一里多宽地战线上组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方队。每行三十人。共三排。这是典型地三排轮射阵形。
太平军地战士们肩扛着枪。目光直视着正前方。在长官高亢而严厉地口令下。步伐整齐地缓缓前进。能在这起伏不平地野地里把队形走得如此整齐。很显然这是一支训练有素地军队。
“太平军地指挥者是谁呀?”李潜龙边观察敌情边问。
“此番带兵是地太平天国西王蔡元隆。此人乃李秀成女婿。带兵以久。是一位颇有经验地将领。”参谋长毕正清地侦察工作还算到位。
“哼,当年太平天国的那些王们死个百八十个都轮不到这姓蔡的,小角色而已,不足挂齿。
”李潜龙不屑道。然而,他心里却颇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是他的骑兵师组建以后将要面临的第一将战斗,他的信心,并不似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强。
“敌军这一万多人装备了不少洋枪,这很限制咱们骑兵的机动能力啊,无论是正面冲锋,还是迂迥侧击,都会遭到敌军强有力的火力阻击。”毕清正心有担忧。
“我说老毕呀,黄浦军校的骑兵作战课你是白上了吗?”李潜龙随问讽刺,这是他们黄浦系出身的将领之间一种特有的调侃方式,言语中多少带着一些对自身身份的优越感。
但李潜龙却忘了,毕清正是从原来的淮军中一步步的升上来的,他非黄浦系出身。李潜龙这话顿令毕清正有点尴尬,他耸了耸道:“大人,我可与不是你的校友,你搞错了。”
“噢,看我,记性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