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驸马-第5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正尧不禁向宁安靖王等人看了看,以示征询意见。
“嗯!回京,立即回京!尔沁妹妹,我看你也随我们一同回京,到时候我再让父皇出兵,替你大哥将王位夺回来!”
宁安一手拉住安波尔沁的手说道,仿佛二人已经成为了最要好的姐妹一般。
“嗯,那就多谢宁儿姐姐了。”
“那芷菱你……”
正尧有些犹豫的看着丰臣真丽说道,眼神之中不乏无奈之意。
说到底,这个日本女子与自己也发生了许多故事,而且正尧也相信,这个女子心里面是有自己的,虽然自己能够和她在一起的机会可能是0,不过再见也是朋友,况且丰臣真武或多或少还是因为自己而死,正尧的心里免不了有一阵愧疚之念。
“你们走吧!我想把我哥哥的遗体带回日本,那里终究才是我们的家。”
正尧闻言,旋即朝着宁安和靖王又看了一眼,却没有说话。
靖王似乎看穿了正尧的心思,沉吟片刻后,道:“既然令兄乃是日本武士,理应回日本安葬。况且已有严世藩与令兄勾结的物证,相信已经足够定严嵩的罪了。你回日本去吧,以后也不必来大明了。”
“多谢各位!”
丰臣真丽鞠了一躬,最后深情的望了望正尧一眼,久久不忍挪开那一双澄澈清明的眸子,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更是无以言表。
“咳咳!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们出发吧!”
说完,宁安也不想多待,拉着安波尔沁的手,瞥了正尧一眼,便直接往门口而去。
见公主发话,其他人哪里还有什么意见,于是纷纷迈步而出。
正尧也明白,该走不会留,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也将成为过去。
“呼”
长舒了一口气,莫名感伤的望了丰臣真丽一眼,又四周扫射了一番之后,摇摇头,转过身,终于还是迈出了大门。
(本集完)
有道是:
病患七年历沧桑,
奔波南海求医忙。
贼寇掳人为密宝,
入得深山闹一桩。
第一章津门急件催人去
南海倭寇一事以丰臣真武和严氏父子等人当场伏法之后算是告了一个段落,自此,沿海一带暂时归于了平静,而正尧等人便同公主靖王一道往京城而回。
京城里此时仅有张居正徐阶等一干人等在嘉靖的旁边出谋划策,而严嵩,在没有靖王与之分庭抗争之后,在朝堂上他算是独揽大权,一时之间,整个嘉靖王朝俨然完全进入了严嵩把持朝政的时代。
由于严嵩的独揽朝纲,嘉靖其实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在宁安离开之时,曾经与他说过暂且不要与严嵩正面冲突,那严嵩手握八十万的军队兵符可不是虚张声势。
人所共知的是军队里面只听将领的,而将领只看兵符,也就是说,即便皇帝老子亲自到了军营,如果没有兵符,一样可以不买账,这就是军队。
更何况,又有多少人见过皇帝的庐山真面目呢?
因而一旦惹恼了严嵩,万一他不再隐忍,以勤王之名,将京城包围起来,那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他严嵩不就是城中皇帝了?
宁安不在,靖王不在,而正尧已经消失了七年之久,种种种种,嘉靖都不得不对严嵩忍气吞声,只待时机成熟才惩治严嵩。
这样一来,为了顺应严嵩的意思,开始大量的针对朝中忠臣,先是海瑞上书弹劾严嵩种种罪状,又直言嘉靖沉迷长生之术,结果嘉靖不得已将海瑞贬官入狱,接着户部尚书,礼部侍郎等等官员也都纷纷遭到严嵩的排挤,甚至徐阶张居正等人,也都因为严嵩的一再张狂而没有敢再站出来。
彼时的他们都深知,如果现在贸然再去弹劾严嵩,势必与海瑞等人一样莫白入狱。与其这般以卵击石。倒不如学嘉靖默不吭声的好。
而这个时候的正尧等人正在从温州赶回京城的路上,至于严嵩,似乎还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已经丧命于雁荡山。
深秋时节,重阳已过,凄冷的空气弥漫开来,不禁令人感到阵阵哆嗦。
严府大宅空前的凄清,现有一垂暮老头独坐在院里仰望星空,时不时发出一声叹息。
夜里凄凉,形影斑驳,黯月无光。
“已经有七日了。东楼所办之事应该也差不多该完成了吧,为何还不曾有消息回来?莫非出了什么岔子?严寿,你说说是不是?”
严嵩的斜躺在院中的虎皮大椅上,有气无力的对着旁边的又一个老头说道。
彼时已是嘉靖四十二年秋,严嵩已经是83岁高龄的老者,换做他人,或许已经行将就木乃至入土为安了。自然而然的,他也较之以前少了几分凌厉的霸气。
不过那种老练的气势,那种城府极深的样子却是一点未曾改变。或许这就是现在严嵩还能够站在朝堂上耀武扬威的原因。
光阴催老了容颜,消磨了时间,却改变不了他那坚定的信念。
一旁的老头为诶顿首,连忙道:“回老爷。奴才认为是老爷太过思念大人和小少爷的原因。相信很快大人和小少爷就会带回好消息来的!”
显然,那老头口中的大人指的就是严世藩,而小少爷,不言而喻的便是严皓了。
其实老头的心里也是战战兢兢。担心不已的。他从来没有见过严嵩会有如此落寞黯然的神色,更没有遇到过严世藩离开七日之久也不向严嵩通报消息这种情形。
由此,莫名的。一种不祥的预感便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但是他却不敢说出来,只能宽慰一下严嵩。
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吉利的话的,如果人人都说不好,或许对方也会认为不好,原有的期望与期待也都将不复存在,指不定会让其发狂。
“呵呵。”严嵩只是浅浅一笑,旋即缓缓站直了身子,面向那严寿,叹息一声道:“或许你也觉得可能出了什么事吧,所以才会故意如此安慰老夫的。其实老夫很明白,他们此行是危机并存的,一旦成功,我们的好日子也不远了;而如果失败,那……”
“老爷请放心,大人和小少爷是何等聪明之人,那李正尧纵然有三头六臂,相信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好了,不说这个了!不管东楼他们是否成功,老夫也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嗯,严寿,老夫有要事要你去办,这件事你一定要办的妥妥当当才行!”
严嵩突然神色凝重起来,说话的声音也较之先前有了莫大的不同,严肃的表情和那深邃的双瞳之下,隐隐可以猜测出他口中的要事是有多么的重大。
“奴才定当不负老爷所托!”
“现在京城大小事务都在老夫的掌控之下,不管东楼他们是否得以成功,老夫也觉得此事势在必行!去将御林军统领方玉阳叫来,说老夫有要事找他。另外,你派人拿着老夫的令牌前往城外东、西、南三大军营将风、马、万三位将军叫到此处!”
“是!奴才遵命!”
“且慢!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秘密进行,且不可以透露半点风声,都在……”
严嵩不忘再次嘱咐道,而那一双闪耀发亮的瞳孔充满了戾气,让人不敢直视。
或许到了这一刻,严嵩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正尧与靖王宁安一道,坐在船上正加速的往京城而回。因为前些日子又发生了几次地震,导致有部分道路造成了中断,走陆路从温州去京城的路也无法通行,无奈之下,只好走水路坐船而行。
结果一行就是七日时光,此时众人已然来到了天津卫港口,感觉也有些身心疲惫,于是便暂时停下来,准备歇息一下再出发。
天津卫,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现在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这个名称出现于永乐初年。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
“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由指挥使统领。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
卫的建制虽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数量较多的民众(屯田的军士及军属)和政事(军政及屯政)。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发展,事务繁多,词讼纠纷发生,卫所已不能治理这个军民混杂的商业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陆续因事设官、设衙,建学。或将外地官、衙迁津理事。
因而,到了此刻,天津卫已经是一处繁华的港口城市,来往商贾多不胜数。各国商旅层出不穷,也将天津卫的地位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来到天津,距离京城也已经不远,正尧和宁安等人就着岸边的一处茶寮酒馆。简单的吃起饭来。
吃惯了江南一带的美食,来到北方吃一下当地的小吃,虽然吃起来口道差别还是有点大。但是也不乏是一种美食,却也其乐融融。
更有甚者,正尧倒是有了再停留片刻,欣赏一下周围湖光山色,名胜古迹的想法。
奈何饭没有吃到一半,却见靖王有些神色凝重的站起了身来,旋即从门口小跑进来一名佩刀武士。
只见那佩刀武士手里握着一只白鸽,神色慌张的直接往靖王跑了过来。
正尧的眼睛绝对是敏锐的,第一个便发现了不对劲,见靖王起身,立即站起身来,与柳彦、袁海云、张诚一起,跟着靖王迎了上去。
宁安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这些人的阵仗,再加上之前已经吩咐过没有大事千万不要进来打搅众人吃饭这一事,更让宁安感到其中的不妙。
或许,那一只白鸽并非普通的白鸽。
“何事如此惊慌!”
靖王挺着胸膛,颇具威严的说道。
靖王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临危不乱,基本上没有表露过什么慌张的样子,即便以前遇到埋伏,甚至被山贼掳走,也不见他皱一下眉头,似乎所有一切对于靖王来说,都不是问题,一切的一切,他都可以迎刃而解。
或许这就是与身俱来的那种贵气,不论怎样,那种气势是无法泯灭的。
“回王爷!京城有急件,似有大事发生!”
说着,那身穿红衣长裤的武士立即将手中的白鸽摊开,旋即递向了靖王。
靖王闻言,轻轻地皱了皱眉,眼角微微露出些许鱼尾纹,随即缓缓地将捆绑在白鸽脚下的竹筒取出,放飞白鸽,从竹筒之中,靖王扯出了一小簇纸条。
看来这所谓的急件就是那还没有打开的纸条。
当然,白鸽送信在古代是一种很先进的联系方式,而严重与否都有特定的标注。只见白鸽脚下还有三颗红点,足以见得,这一份急件应该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嗯,你下去吧,本王和驸马自会处理。”
靖王并没有着急着将纸条打开,而是轻轻挥挥手,示意那武士离去。
武士没有做半点犹豫,颔首鞠躬之后,便恭敬的往门外而去。
随即,靖王便打开那纸条一看,只见靖王的眼睛顿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的镇定瞬间开始涌现出担忧之色来。
“王爷,到底发生了何事?”
正尧迫切的问道,直觉告诉他,急件应该是由京城送来的,一定是京城发生了什么事。
靖王神色更加凝重起来,沉了沉气,道:“严嵩开始有所行动,我们不宜在此久候!”
“什么?难道他知道了……”
正尧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按道理,严氏父子以及丰臣真武的死已经被他们封锁起来,并没有让任何人传出去才对,何以严嵩就开始行动了呢?难道他的情报网真的有那么强?
“这点本王不得而知,不过不管怎样,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回京,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之前已经说过,严嵩是个有野心的人,要让他得逞,那嘉靖的性命当真堪虞了。
“那事不宜迟,马上起程!”
正尧也不再废话,立即转身,上前对宁安、安波尔沁等人交代一番之后,与柳彦张诚等人一道,先行离去。
出门之后,正尧一行人立即找来几匹千里快马,二话不说,翻身上马,直奔京城而回。
第二章暗流涌动城内外
从天津卫到北京城路程并不远,再加上正尧等人急忙赶路,结果当晚便来到了京城的大门口,可谓是兵贵神速。
当然,走到京城门口的时候,正尧等人却并没有急于入城,而是在城门外的一处小客栈里面歇息起来。
正尧的心里很明白,京城里面现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根本无法知晓,如果贸然进入,万一打草惊蛇,出了什么岔子相信谁也负担不起。
对于正尧的顾虑靖王也觉得确实有道理,那严嵩现在到底是怎样的心态,到底他是否已经知道严世藩父子命丧温州城,这些都没有人敢肯定。
也因为这样,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