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强时代-第2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了自家地盘,而且还是堂堂的署理两江总督身份回来,自然少不得一番应酬往来。
之前的老关系要好好笼络,别以为他以后不常在安徽就生了什么异心。新来的官员自然也要忙着巴结他这位上司的上司,露一露脸说不定什么时候机会来了也就受到提拔重用了。
总之吴可足足花费了三天时间,才勉强解决了官面上的应酬往来,这才有空闲时间了解两江还有南方地区与太平军的战事……
第402章盘底
安徽清军庐州大营主帐。
升营聚将之鼓擂得震天响,吴可高坐主位之上,应帐之中,将官云集,除了值日军官暂时脱不开身之外,其余能来的军中,将官全部到齐。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等帐外聚将鼓声停歇之后,吴可也没客气直接点名,见该来的统统都到了他这才满意点头直奔正题。
年余时间没见,大帐中的将官也出现不少新面孔。
这让吴可深感欣慰的同时,也不免担心部队的训练状况。没了他坐镇严厉监督,手下小弟市斗还会那么严格认真执行训练计划?
虽然之前在大营之中巡视一圈,营中弟兄的训练状况也还算可以,可谁又知道这不是糊弄上官的面子工程?
再说了,这么长时间没见,营中又新近提拔了不少新人将官,也要花点时间熟悉熟悉好好笼络不是?
之前一直都是书信来往,很多事情都说得很不明白,还是听听手下将官的汇报来得实在。
接下来,就是营中一干将官简单汇报了一下这一年来,营中的训练情况以及其它一些杂项事务。
尽管没有吴可坐镇,可这一年中乡勇队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人数并没有增加多少,加上吴可带着的一万弟兄也不过刚刚三万出头。不过这都是纯粹的战兵,如果加上后勤辅助兵种的话那人数妥妥的逼近五万。
之所以没有疯狂扩军,也是为了避免朝廷的猜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五万多人马分散在淮北还有河南的广阔区域真的很不起眼,不像湘军那般闹的轰轰烈烈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人多势众似的。
乡勇队没有大肆扩军,几乎所有都放在苦修内功上。
训练训练训练,格外认真的训练。
除了在大营内刻苦训练之外,还时不时搞搞野外拉练,或者派出新老混合小股部队开展剿匪实战演练。
要不是吴可不在,水牛和土狗这两位乡勇队大佬也不在没人主持的话,说不定乡勇队还会组织大部队和邻居太平军搞搞对抗演习。
就是如此,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乡勇队三万战兵可以说得上都是见过血上过战场的老鸟,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
而且随着隶属于乡勇队的军械修理所跟子弹生产线投产,乡勇队已经开始了井然有序的换装行动。
火枪队在天津之战中的优良表现已经在部队当中传扬开来,原本一些保守的将官也放下心中芥蒂,对于火枪在部队中大规模装备再也没了之前的抵触。
到目前为止,乡勇队麾下火枪手人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换装已达惊人的一万七千之巨,几乎占据了战兵三分之二的份额。
刀盾手的数量进一步压缩,总数还剩不足五千之数,其余还有三千弓弩手,以及过万骑兵人手。
这些部队的训练情况都还不错,虽没啥出彩的地方但特中规中矩,将吴可离开前布置的训练计划严格执行了下去,并没有因为他不在而出现什么懈怠情绪。
吴可看着那些士气昂扬的新近将官,顿时明白有了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和崛起,逼地那些‘老人’你敢放松了自己,要是一不小心被这些新人赶超了,那他们的面子往哪搁?
有人有马训练情况又好,自然还需要足够的粮饷辅助。
乡勇队于皖北安营扎寨以来,可是有不少经营入帐。
别的不说,刚刚从太平军手里夺回庐州之时,城里一片破败乡勇队后勤部门趁机早早拿下好几条主要街道的商铺。
当然,为了避免因为经商搞出啥军队腐败情况,在乡勇队横扫淮北并稳定住局势,庐州城的商业氛围逐渐恢复之时,按他的指示乡勇队后勤部门逐渐脱手这些主街上的商铺,获利之丰可想而知。
乡勇队换装价格昂贵的洋枪,其中好大一部分采购费用都是出之于此。真要等到朝廷拨款再做换装之时,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虽说战时可以部分截留地方财税收入,可当时的安徽巡抚可是叫作张亮基,他怎么好意思从巡抚衙门本就不多的财政收入当中捞取过多油水?
当然,乡勇队手中掌握的商铺不仅只在庐州城,凡是乡勇队打下的淮北州县府城,还有比较繁盛的集市都插上一手,单单就是逐渐出手这些繁华地带的商铺也足够源源不断给乡勇队提供大笔收入。
根据汇报,到此之时乡勇队后勤部门已将这些商铺清理得七七八八,目前乡勇队后勤部门的小金库中大概有超过三百来万两银子的节余,足够支应整个乡勇队滋润的活上一年半载的。
当然,乡勇队的收入不仅仅只有售卖商铺一道。
每次剿匪和攻打太平军所占城池的收获,其中三成由有功将士自行分配,而其余七成自然收归乡勇队后勤部门财务处管理,作为乡勇队的正常财政收项目之一。
这些年乡勇队可没少用兵,两次出征河南搜刮的油水可不少,当初配合江南大营作战之时横扫大半淮南膏腴之地,搜刮来的钱财自然也不在少数。
要不是此次天津之战是乡勇队为数不多的赔钱买卖,说不定此时乡勇队后勤部门的小金库更加充盈。
除了上面的收入,收受淮北地方地大商家的好处费和‘保护费’也是一项很有钱途的来钱途径。
还有乡勇队野外拉练之时,顺手整理出来的几万亩田地,经过一两年耕作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且随着这样的野外训练从没间断,以后握在乡勇队手里的田地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当真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就连吴可自己也没想到,来到安徽才三年多时间,竟然就这么不声不响积攒如此深厚实力和财富。
顿时生去一种俺是土豪俺怕谁的豪气,以乡勇队此时的整体实力,如果真要不惜一切与太平军死磕的话,不说全歼几十万太平军但拿下陷落已久的金陵却也不成问题。
当然,前提是乡勇队要冒着伤筋动骨甚至全军覆没的危险,将所有底子全部掏空才有这个可能。
一番汇报直听得他振奋不已兴高采烈,好好表扬的敬忠职守的留守将官们一停,说完了乡勇队内部的事务后话题自然转向他最为关心的外部环境上……
第403章拙劣的表演
首先是江西抚州、建昌的收复。
抚州是太平军在江西的大本营,石达开入浙之前特留手下得力将领余子安率部份军队驻守,与建昌同为入浙太平军的后方。
但是,由于抚州天地会首领叛变,在城中与守军相杀,引城外湘军梯城而入,余子安不得不于6月1日率众突围,抚州失守;四天以后,势单立孤的建昌守军也被迫弃城往与余子安部会合。
失去了稳固的后方,逼得原本在浙江一路风声水起的石达开部不得不撤军继续向南挺进。
就当清军在浙江各地损兵折将,失城失地的战报如同雪片一般不断传入北京,使朝廷为之震惊。
而入浙太平军已经进入浙江最富庶的金华府属地区,兵锋直欲指向严杭之时,石达开却突然放弃了入浙计划。
7月中旬,太平军开始从衢州城下撤退,向处州、缙云方向转移,同一时期,占领金华府武义永康县的石镇吉陈享容部太平军也开始向同一方向撤退。
朝廷看出石达开部有入闽意图,企图阻止,但石达开军行迅速,很快占领了处州南部的龙泉县,入闽已成势在必行。
8月上旬,浙江太平军在龙泉集结完毕,为摆脱清军的追击,石达开在层峦叠岭的龙泉布置了一场狙击战,以小股部队将追兵牵制了3天,确保了大队顺利从仙霞关进入福建浦城,断后部队在完成任务后也随后抵达与主力会合。至8月下旬,石达开部已全部转入福建地区。
而在此之前,在石达开率军进取浙江的同时,由太平军大将杨辅清分兵入闽,开拓毗邻浙江的福建根据地,故浙闽太平军可声气相通互为奥援。
幸好,这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就在浙江太平军开始向福建转移的时候,太平军大将杨辅清突然脑子抽风,竟将福建各处部队向浦城集中主动放弃了清军久攻不下的松溪、政和、建阳等城,其后更是全军迅速撤向江西,从此回到天京政权节制之下狠狠摆了石达开一把。
而朝廷在应地石达开部的入浙作战过程中,表示那叫一个拙劣。
早在西安将军福兴探知石达开“直下苏杭”意图之初,就曾咨请两江总督何桂清派军赴常州、玉山布防。
哪知何桂清奏说清军正在加紧合围天京,并称金陵城大地广,欲图合围,尚虑兵单,无力援应。
朝廷当时的指示是先顾石达开,乃令何桂清依福兴所请派军前赴常山、玉山,可何大总督一直拖延就是不出兵。
及石达开兵逼广信,胡林翼急奏福兴不足当石达开一击,请调李元度赴浙,后李元度所部湘军平江勇至玉山,常山一带,与石达开留在常山开化地区的拒援部队周旋。
湘军果然是朝廷最得力的救火队员,南方战场哪里有麻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份,这是吴可听到手下汇报后心中涌起的古怪念头。
尽管朝廷为了对付石达开调兵遣将,福兴,明安泰,周天培,周天受,江长贵,田应科,饶廷选,李定太,田兴恕等人先后赴援,仍然无法改变浙江战场损兵失地的被动局面。
石达开部入浙后一个多月内连克衢州,严州,金华,处州四府多处重要城镇,全浙震动,严重扰乱了天京城下江南江北大营的战略后方,何桂清在5月31日的奏章中指出:“若再相持一两月,即使杭州幸保无虞,而有兵无饷,江、浙、皖南同归束手,虽有善者亦无可如之何也。”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堂堂的两江总督难道还抽不出足够人手支援浙江前线?
吴可听到这话连连冷笑:还不都是存了保存实力的想法?
当然朝廷也不是一味容忍各地督畏缩不前,截至6月初,仅江南大营就抽调兵勇5000人赴援浙江。
大营原有总兵五人,除一人专办翼长营及临时带兵策应外,剩余四人中二人赴浙,顿觉将领匮乏;加上从江西、安徽等省赴援的清军。
而石达开部在入浙不到两个月内就已牵制清军多达数万。又据两江总督何桂清奏报:“所有大营军饷入夏以后,因来源阻塞,筹划倍难。”
很显然地,新开辟的浙江战场打乱了朝廷的全局部署,削弱了天京战场上清军的力量,也使上游清军兵力有所分散,有力地支援了天京及周围战场的战斗,为太平军在天京战场上布置反击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吴可正率领一万大军与英法联军糜战天津,剩下的两万多乡勇队战士和一万余楚军,还得负责淮北跟整个河南的防务,根本就没办法抽调人手支援浙江作战年,当然吴可也不愿意橡湘军那般招摇自爆实力。
在广阔的安徽大地,特别是局势混乱的淮南地区,可是有不少地方团练武装盘踞,不受安徽提督控制各自为战。上述所言的援浙安徽清军,就是这些得不到淮北地区支援的散兵游勇。
朝廷显然也知道吴可的难处,加上当时他正全副心思跟英法联军在天津互耗,加上淮北地区安徽清军还得防备金陵城内的太平军发难,所以也就没有特别要求安徽清军一定要援浙作战。
只是让吴可没想到的是,为了应付浙江战场的不利局面,朝廷甚至曾欲调督办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亲自赴浙主持军务,但是和春托病不敢赴浙。
这家伙真不是玩意,当初要不是安徽清军出兵帮忙,只怕当时由向荣主持的江南大营几万将士将彻底完蛋。要不是安徽清军及时出手帮忙收拢溃兵稳定局势,哪有他现在的好日子过?
没想到只是援浙这么点小事都不敢出动,还能指望他什么?
要知道江南大营可是建在金陵城外,随时都回面临太平军重兵集团的突然突然打击,到时候和春又软了怎么办?
而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朝廷被迫亮出最后的王牌,作出了原本最不愿意做的一个决定:起复曾国藩!
曾国藩自从逃出南昌后便以“丁父忧”回籍守制,私下曾为复出一事多方奔走,但皆无结果,方面是因为朝廷对其疑忌很深,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让他再掌兵权;另一方面,天京事变和石达开被逼离京两次变故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使朝廷看到了攻破天京的希望。
曾国藩本人在1858年初也说,清军同太平军作战“昔如移山,今如拉朽”;“洪杨股匪,不患今岁不平”一语正代表了朝廷上下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