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479节

1852铁血中华-第479节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法国在欧洲之外的其他大陆损失两千人,这可是巨大的轰动性新闻,而法国遭受中国的打击,损失了两千人,欧洲也就是等闲视之了。甚至有些立场极为右倾的报纸提出了“白种人之间的内战何时能终结”的神奇观点。

在这个殖民主义最后的疯狂期,伴随的是种族主义的兴盛。所以欧洲对中国的讨论初期的问题居然是“中国是什么人种”。在十八世纪,把人类分为“红白黄黑”的人种学在欧洲诞生了。白色在欧洲有纯洁高贵等美好寓意,而黑色相反,所以欧洲人被划为白种人,非洲人被划为黑种人,而被认为文明程度介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东亚人,被分配了“黄种人”——黄色带有忧郁、贪婪、病态等寓意。中国并不讨厌“黄种人”的称呼,最大原因是中国其实不清楚欧洲人种学的真正意思。而且黄色在中国人的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

当欧洲真正看到数量较大的中国人之后,他们发现除了数量比较少的北欧人之外,中国人的肤色普遍比南欧甚至法国那边的人都要更白皙。加上中国人皮肤肤质比欧洲人好很多,这就让欧洲兴起了一股讨论,“中国人该不该算白种人。”

既然欧洲人认为白种人属于工业发达国家,有着不逊色于欧洲工业的中国,有着比大部分欧洲人更白皙皮肤的中国人,某种意义上就该是白种人。否则,白种人就成了比黄种人更低档的存在了。到了1870年左右,那些比较种族主义的媒体上已经出现了中国人其实是“浅色白种人”的说法。

法国人当然是欧洲人眼中的白种人,但是当中国也被认为是浅色白种人之后,中国和欧洲国家的战争就变成了“白种人之间的内战”。不仅是中法冲突,还有中俄冲突。工业国之间的战争会让工业国的人感到真正的危险。

马叔当然不会相信人种说这种无聊玩意儿,他完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整个欧洲都感受到了影响。因为海运能力的问题,欧洲与中国有直接面对的国家都遭到中国军事进攻或者军事威胁,他们对中国的反应更现实。至于那些和中国没什么特别联系与冲突的国家,对中国的想象就非常的浪漫。

马叔实际上欠了中国很大的人情,即便是身为德国人,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有机会见到韦泽,是必须说谢谢的。巴黎公社失败之后,马叔曾经请求中国出面救助。中国的确出面救助。1871年6月中旬亲自见到逃出法国的巴黎公社失败者后,马叔才知道中国在欧洲并非没有影响力。这些失败者们是在德国军队安排下逃出法国的,相当一部分是德国军队从法国反动军队手中要出来的,为数不少的人甚至是被德国军人从刑场上救下来的。

尽管这些巴黎公社的成员内心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操,对于德国人有着铭心刻骨的仇恨,不过他们面对这些拯救他们生命的德军,至少保持了最起码的礼貌。

中国方面并没有隐瞒自己出手拯救巴黎公社成员的事实,有中国方面在前面顶着,瑞典也方便出手。德国当然不肯把这些共和主义者留在本国,如果这帮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德国人,他们就会被德国政府投入监狱。

既然中国做出了表态,愿意接纳这些成员的国家也不是没有瑞士倒是很愿意接纳这些人。法国为了恶心英国人,还把不少逃去英国的巴黎公社成员强行塞给英国。运输船上没有食物,负责押运的法国军人以“防止乘坐人员冻坏”为理由,给这些人狂灌烈酒。把这些衣衫褴褛的公社成员扔上英国码头的时候,他们满脸肮脏破衣烂衫,因为酒精的作用,这些巴黎公社成员行动如同醉鬼,看着就令人厌恶。英国虽然抗议法国人的行径,却也接受了这些巴黎公社成员。

有瑞士和英国的例子,又有瑞典带头,北欧国家也接纳了不少巴黎公社成员。甚至连刚统一的意大利都表示愿意接受一部分巴黎公社成员。

历史上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法国国防政府随后对公社社员进行了镇压。未经审判的处决延续了一个多月,据估计约有2万人未经审讯就被枪杀,加上在战斗中的死者,公社方面死亡者约为3万多人。普法战争中,战死的普鲁士军也不到3万。

当时有名记者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象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现在中国出手,死亡的公社成员人数大大降低。虽然中国自有基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想法,不过这份人情真的是非常之大。

中国也向马叔提出了一个要求,请他针对这次经济危机写一个专题。

经济危机又能怎么样呢,投机泡沫破碎,随即引发了各种债务问题。在接下来就是倒闭,破产,工人失业。对于普通工人来说,这个时代是非常可怕的。资本主义制度早就有,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业化结合起来之后,这个制度看起来才大放异彩。资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增殖。至于采用什么手段,资本一点都不在乎。

这时代的工业水平低,靠的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最大限度榨取利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降低工人工资。马叔的《共产党宣言》里面有过精准的描述。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换句话说,现代工业越发达,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马叔并不是一个敷衍了事的人,对于1873年的经济危机,马叔也明显看到了与以往的不同。以往的经济危机主要是投机业引发的危机,轻工业遭受的打击最大。那些每天仅仅能拿到糊口工资的工人们失业之后的生活惨不忍睹。1873年的经济危机第一次成了重工业危机。

危机导火索是中国在整个1872年不再购买英国铁路公司产品,这个情报被英国铁路公司隐瞒了将近一年之后才被捅了出来。如果仅仅是这么一个事件,是无法引发欧洲的经济危机。美国铁路公司投资泡沫化极为严重,中国这根小针刺破的是一个吹的即将爆炸的猪尿泡。

美国铁路投机的破灭,引发了美国的全面危机。1873年7月,美国最殷实银行之一的杰依·库克金融公司因铁路投机破产,纽约股市狂泻,5000家商业公司和57家证券交易公司相继倒闭,纽约证交所第一次关门10天。

美国原本就采用了高关税,现在更是调高关税。恩叔给马叔的信里面详细介绍了同样采取了高关税的德国的情况,俾斯麦为了促进本国重工业的发展,也采取了更高关税。同时失去了中国、美国、德国,三个大市场,英国的重工业引发了极大的危机。

重工业工人需要更多体力,对技术需求也比较高。以往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太多波及他们,这些人还算能够维持一个在工人阶级中比较体面的生活。这些工人已经习惯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失业对于这些人来说格外难以接受。

经济危机从轻工业蔓延到重工业,马叔对这个变化有着极大的兴趣。重工业无疑是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业革命结合之后的看家本领,在殖民时代中起到了极大作用。现在连根子都出了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又将向什么方向前进呢?

第309章 经济危机(十六)

《中国是一个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我们必须让中国结束贸易保护主义》,这么一个标题出现在泰晤士报上的时候,信任中国驻英国大使闻到些不祥的味道。

李新当了外交部部长之后,外交部进行了全面调整。首先就是驻欧美各国的大使统统替换。李新在会议上对大使们盛赞了前外交部长左志丹同志在开拓外交工作和领域上的努力,然后就把这些大使统统放到了资料收集整理的重要职务之上。从商务部调来的人员经过一番训练之后就派去各国当大使。当然,商务部也从外交部调走了一批人员在商务部工作。

在新的外交部工作计划中,外交与商业一定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外交要为中国的商业充当先锋官。如果还是左志丹那时代的思维,外交部只是一个传声筒,那外交部绝对可以砍掉一半以上的人力。传个话哪里需要这么多人手。

新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就是以前商务部欧洲司的一名骨干,看了英国泰晤士报的消息,大使明确感受到了相当的压力。想干涉另外一个国家的商务政策,最可靠的手段就是战争。就如中国控制了越南靠的可不是什么圣德,而是借用了法国人试图打通红河到中国云贵地区通道的军事行动。

紧张归紧张,中国驻英国大使可没有害怕。中国国内希望用强硬手段控制西太平洋的想法始终没有停止过,现在的问题仅仅是中国力量不足,而不是中国不敢和英国人刀兵相向。为了尽可能弄清英国的态度,中国驻英国大使开始发动力量寻找这个说法的源头。

这番查询的努力并没有结果,泰晤士报不可能泄露自己的情报来源。别说面对中国人,就是面对英国政府,泰晤士报的态度也一样。但是泰晤士报却抓住这个机会,希望采访一下中国驻英国大使。中国大使衡量了一下,最终同意接受了泰晤士报的采访。

采访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中国的外交关系,以及中国的很多情况。中国大使就尽可能比较认真的回答了泰晤士报的采访。三天后,泰晤士报就报道了这次采访。题目是《法国大叛乱的继承者——中国!》副标题则用了相当耸动的说法“93年重现!80年后的吉伦特派!”

在此之前,欧洲对中国没有特别恶感的人喜欢用东方拿破仑来形容韦泽。拿破仑利用了督政府,最后一步步爬上了皇帝的宝座。韦泽从太平天国中分裂出来,最后当了皇帝。这是欧洲人对韦泽的一个比较主流的看法。

可听了信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对中国的介绍之后,泰晤士报先觉醒了。韦泽哪里是一个皇帝,这厮只是给自己扣了一个皇帝的称号而已。实际上韦泽的真正职务是光复党主席,光复军军委主席,中华民朝国家主席。后缀的荣誉称号则是“皇帝韦泽同志”。中国只有各种共和国的选举制度,并没有皇室继承权的任何法律规定。

而中国的现行政策能与韦泽相比的只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韦泽经过审判处决了大批的满清上层,实际上满清上层被杀了个精光。中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土地国有化,所有农民都得分到了土地,虽然土地是从国家那里租用到的。欧美早就很清楚中国对欧洲宗教的态度,中国政府不接受任何外国传教请求。法国大革命期间,对于贵族和教士的屠戮是那是极为凶狠的。大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这篇报道一出,在英国立刻引发了极大的轰动。英国上层其实也知道这些,不过他们关心的重点不在这里。英国要求的是中国向英国开放市场,市场开放问题解决了,英国商人在中国并没有遭到刁难,这也就够了。中国名义上是个帝国,实质搞共和,这和英国人有个毛的关系。中国可一点都没有到处推行共和制的打算。

英国上层那一小部分人知道中国制度的本来面目,可整个英国对中国知之甚少。看到这个东方国家居然是一个共和国,整个英国知识阶层都沸腾了。

欧洲比较早的共和国中成气候的也就是荷兰。1795年荷兰被法国占领,1806年拿破仑之弟任国王,荷兰被封为王国。1810年并入法国。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荷兰和比利时、卢森堡成立荷兰王国(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1848年荷兰成为君主立宪国。

一个共和国被改造成了君主国家,而另外一个曾经震动欧洲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早就烟消云散。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从1848年勉强撑到了1852年,随即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变成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如果不是拿破仑三世莽撞的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