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455节

张辽新传-第455节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许攸推动曹操南征时也并非是一个人,还有很多抱着各种心思的人也因为与许攸不谋而合的谋划而并力使劲,此时许攸便知道,这条关系不能断。他也必须好好的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了,否则一旦有事发生,他甚至根本就不知情,那就是**烦了。

许攸是想到做到,在例行的朝会结束后便等在皇宫门口,直到最近刚刚由谏议大夫升任太中大夫的董昭出现在宫门口,这才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

“公仁兄,”许攸满脸堆笑着向董昭行礼,口中说道:“公仁兄如今因功封侯,攸特意在此等候,欲请公仁兄喝酒,不知公仁兄可否拨冗赏脸啊?”

董昭如今已是太中大夫,又因为之前累计的功劳,今日被曹操上表天子后封为千秋亭侯。可正当董昭兴致勃勃的走出宫门时却遇到许攸拦路请客,虽然董昭心知许攸绝不是无缘无故,更多的可能性还是拉关系。但是董昭严格说起来原本也是袁绍的部下,只不过比许攸早几年投奔了曹操,许攸如今当面示好,虽具体情况不明,但董昭也不觉得再多一个交情会有什么问题。而与他们经历相同的还有荀彧、郭嘉,只不过这两人投奔曹操更早,也更得曹操信任。他们更加谨慎,轻易间绝不会随便与人搭上关系。董昭也只能另寻他法。今日许攸示好,董昭便顺水推舟。

“子远兄想请,昭自然不会推辞。就请子远兄带路吧。”董昭笑道。

相对许攸的性格上的小肚鸡肠,他在招待客人上却并不吝啬,此次为了与董昭打好关系,许攸在雒阳最好的酒楼定下了一桌上好的席面。

酒楼就在洛水岸边,许攸订下的又是靠窗的包间,一进门便是一片绿色。绿色的竹片包裹的墙壁,四周摆放着的绿色的盆栽竹子,让人从室外的高温中立刻能感受到一阵舒适的清亮。而坐下后,抬眼便可以欣赏到洛水的美景。河岸边的绿树,夕阳下返回的白帆,俨然是一副天然的长卷。许攸如此布置,确实让董昭感到了许攸此时的诚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董昭见到许攸依旧不开口,心知许攸是有些拉不下面子。既然今日许攸如此给他面子,董昭也不介意首先开口。

“子远兄,今日要多谢你的美意了。”董昭举杯说道。

“哪里,哪里……”许攸自然是一连串的客气。

两人你来我往的一通交流,但是却始终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内容。但是就从这似乎无关紧要的话语中,董昭却听出了许攸的意思。

“如今大公子回雒,丞相又将精力尽数放到政务上,攸所长者却是军务,如今空闲时日颇多,倒也轻松自在啊!”

许攸的话所说的轻巧,可是他的语气中依然有一股无法掩饰的酸楚。就从这里,董昭听明白了许攸究竟有何原因。

可是曹操这段时间的变化就连董昭也弄不明白,事实上董昭甚至在荀彧、荀攸面前试探着打听过,然而就连这两人似乎也是毫不知情。此时董昭心中明白,如果不是真的无事,那便是此事只有张辽、郭嘉知道。

想到这里,董昭也不由得暗自头疼。张辽与郭嘉,董昭并不陌生,可是这两个曹操麾下有名的不羁人物却始终没有与董昭形成什么实质性的交情。见面时双方都十分客气,但是每当董昭欲加深双方关系的时候,却立刻会被两人将话题岔开。时至今日,董昭与这两人依旧不过是点头之交。而能于这两人有交情的则除了武将,便是老资格的曹操部下,如李典、乐进、任峻等等。如今这两人一个位高权重,一个位虽不算高但权力也很重,他们才是曹操真正被托以腹心的人,简称就是心腹。可是董昭也只能暗自叹息,根本无法将自己与张辽、郭嘉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起来。

“子远,当初丞相欲将你安排在枢密院,可你却执意不肯,否则今日又怎会清闲?”董昭笑道:“就算是丞相今日将精力全部放在了政务上。可是枢密院却只见人员匆忙的进出,可见其中极为忙碌。随后必然会有大动作啊!”

虽然有些惋惜,但是董昭也明白张辽等人的心思,这其中也有与其谋划之事不谋而合的地方。也就是说,双方也不是没有合作的基础,而且双方也确实在之前有过较为默契的配合。董昭现在也不急着拉关系,反正距离他设想的大致计划还未到真正发力的时候。不过这也不妨碍董昭此时拉拢许攸,虽然许攸不算是曹操的心腹,可是他们之间毕竟也有青年时代的交情,说不定什么时候曹操会心血来潮的念旧一次,许攸依旧还有着东山再起的机会。烧热灶不如烧冷灶,奇货可居虽然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但这种行为准则却延续至今。何况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董昭虽不至于明着拉帮结派,可是暗中交好群臣也是为自己留一条退路。当然,即便是要拉交情,董昭也绝对不在意此时小小的刺激一下许攸,谁让许攸刚刚归附曹操时一脸傲气十足,对谁都瞧不上言,这也算是稍稍出口气,也顺便看看许攸是否有资格被他拉拢。

“唉!失算啊!”许攸没有隐瞒自己的情绪,顺势表示出后悔之意。

实际上许攸是真的后悔了,当初他觉得枢密院不过是曹操私设的一个机构,根本就上不了台面,于是推辞了曹操的任命。可是如今的枢密院却好生兴旺,更是将曹操麾下所有军队的调动权和军官的人事任命权集中到了手中,只不过人事权还需要丞相府东曹的确认和曹操本人的认可。可是就这样,枢密院的权力也已经是极大,不但绕过了太尉,更是将那些将军、大将军视作无物,因为武将一旦做到将军,除了少数被任命的地方主将之外,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兵权,而何时调动却必须听从枢密院的安排。至于枢密院的三位主官,荀攸、郭嘉和贾诩,除了他们在枢密院的枢密使与枢密副使的职务之外,他们在朝堂上也有着正式的官职。荀攸是侍中,贾诩是光禄大夫。而郭嘉不但是兰台令兼任符节令,顺便还兼任军师祭酒,实际上只要是曹操的部下基本上都知道,郭嘉除了为曹操在军务上出谋划策之外,还为曹操管理着一支覆盖范围几近达到大汉全境的间谍队伍。这三人的待遇如此丰厚,许攸焉能不悔?

“子远兄,如今天下大局未靖,南方、西南、西北、东北各有诸侯未附,如今枢密院便是在多方推演,以明确下一步的针对目标。子远兄乃是大才,又在军务上多有建树。为何不从此处着手,向丞相献策呢?”

董昭虽然也不知道曹操转变的真正原因,可是他的人缘却比许攸要强上百倍。枢密院虽然其中有很多保密的东西,可是这种作战预案的推演、制定却并不算绝对保密,只要部将具体资料泄露出去,即便是你出了大门高喊着要进攻某某某,也不会对曹军的行动有任何的影响。当然,若真有人敢如此,即便是为了杀鸡儆猴,也一定会严办的。

许攸闻言心中顿时一振。确如董昭所言,与其坐等曹操召见,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寻找机会。之前只不过是自己不明白就里,在董昭将枢密院的动静告知之后,自己完全可以就此事向曹操建言。只要建议合适,得到曹操的赞许,那么重新回到曹操的视线中就不再是问题。

但是许攸虽然没有再枢密院任职,却也知道枢密院对于作战计划从来都是会制定出一份极为详细的方案。这是张辽定下的规矩,很多时候只需要在得知敌情变化后将之前的作战预案稍加变动就可以立刻变成命令。而当曹操也渐渐的习惯这种形式之后,之前那种大致方略上的计策就不再合适,许攸也必须好好琢磨一番,免得到时候弄巧成拙。

“多谢公仁兄提醒,攸敬你一杯!”许攸举杯敬酒。

董昭亦举杯相迎。至此,两人实质性的话题便已经结束,接下来无非就是一些风花雪月的谈资。但是谁也不知道此后事情发展的结局如何,所以没有人会将话说到明处,更不会随意许下诺言。只不过是两人之间的心照不宣。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言辞间留下交情,做事时留下余地,这不过是众人默认的潜规则。

第531章 顺势而为!

脑子里弄不明白的人绝对不止许攸一个。就是表面上始终保持微笑的董昭实际上也并不知道曹操为什么这些日子对军务绝口不提。而身为尚书令,辅佐曹操处理全国政务的荀彧也同样是一头雾水,以至于猜了很久也没有答案的荀彧干脆到自己饿侄子荀攸这里来探问究竟。

“公达,丞相到底是怎么回事?”荀彧刚一坐下,也顾不得与荀攸拉拉家常便直接开口询问。

“此事我也不知?”荀攸苦笑道:“你们不是都担心丞相太过于看重军权吗?怎么就十几日不提军务,你就觉得不习惯了?”

“胡说什么!”荀彧皱着眉头责备了一句,接着说道:“不过丞相这次确实有些反常,往日纵不是每日皆要提及军务,也最少会隔一天便必会涉及。如今倒好,十余日绝口不提军务,如何能让人不浮想联翩。”

“哈哈哈!”听荀彧这么一说,荀攸的表情不由得舒展开来,笑着回答道:“文若,丞相何曾会将军务放手?这几日虽然未曾当面提及,可是十几日之前枢密院中却因为丞相的一道命令而至今忙碌不休。此时不谈军务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哦?就是如今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枢密院正紧锣密鼓的在制定的那一套涉及全部诸侯的详细的作战计划?”荀彧好奇的问道。

“正是如此!”荀攸说道:“而且确实是丞相亲口所说,要针对每一个诸侯以及有可能的各种诸侯联手的局面,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今枢密院上下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除了我与奉孝、文和三人还有些空闲,其余人等……唉!忙啊!”荀攸摇摇头,满脸的无奈。

“这是谁的主意?啊!一定是文远!”荀彧刚脱口问了一句,便立刻反应过来。

荀攸双眉一挑。神情不善的说道:“自然是文远这家伙。除了他,谁会如此指使人做这种提前不知道多少年的准备?最可恨的还是这家伙出了主意之后便躲在一边看热闹,让别人忙的不可开交。”

话说到这里,荀彧似乎觉得答案已经有了,然而他的潜意识却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相。虽然不住的颔首,但荀彧依旧是一副思索的表情。

“文若,是否觉得依旧不对劲?”荀攸问道,但他并没有等荀彧回答便接着说道:“我也觉得这并非真相。枢密院制定作战计划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却绝对与你们认为的异常没有必然的关系。”

“可是……”荀彧双眉紧锁,犹豫着说。

“可是谁也不明白究竟是何原因!”荀攸接着说了下去,“但无论如何,事情终会浮出水面,无非就是再等等而已。何况无论是丞相关心政务也好,让枢密院忙着制定作战计划也罢,天下必须被统一,割据一方的诸侯也必须被扫平。”

“呵呵呵!”荀彧闻言轻笑几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面带微笑的说道:“是啊!无论将来如何,现在依旧是先要将天下重归一统才是。关心则乱啊!”

“这一点我倒是很欣赏文远的做法,”荀攸说道:“他平日里看似百事不管,但实际上他却是在一旁冷眼旁观。正所谓旁观者清,他跳出局外,自然对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见解,也更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解决之法。有人说文远疏懒,实际上他这才是厉害之处!”

“嗨!不说他了。难得咱们能聚在一起,谈些别的吧……”

荀彧的心结解开后,也恢复了原来那个宠辱不惊。永远都是一脸淡然的微笑的荀彧。

正如荀家叔侄所料,曹操只不过是在等待着机会,虽然出了及少数几个人,没有人知道这个机会究竟是什么,但是以郭嘉、张辽、程昱三人的消息灵通程度,很快就为曹操找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建安十一年五月七日,在五月的第一个休息日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曹操依旧在处理着各种政务。然而就在荀彧将一批需要曹操进行批复的文件送到丞相府时,就听到曹操用一种压抑的声音在低吼,语气中充满着无法遏制的怒火。不明就里的荀彧当场愣在原地,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曹操这样发火了。

相府的属官与下人早已经被曹操的怒火吓的不知所措,见到荀彧到来,顿时如见救星一般将荀彧向里面请,并意图用最简便的言辞将事情告诉荀彧。

原来是长安钟繇送来急报,这段日子,扶风郡大旱,两个月来滴雨未降,整个扶风郡粮食绝收已成定局。而这还不算关键,重要的是早在二月时便已经有负责管理屯田事务的小吏向负责整个关中农事的屯田校尉提出过可能会有旱灾的预警,同时整个关中地区也同时发现警讯,当时还是司空的曹操就已经下令防旱。在曹操升任丞相后。又曾经下达过抗旱保苗的命令。然而这位屯田校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