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士子风流 >

第441节

士子风流-第441节

小说: 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无论是杨廷和还是杨一清,这两个都曾主政一方的人物,又怎么可能想到,直浙会如此的陌生,陌生到连他们都已经束手无策。

此时在杨廷和的值房里,杨廷和端坐不动,淡淡道:“外间的清议如何?”

杨一清只有苦笑,道:“有叫骂的,有默不作声的,也有幸灾乐祸的,短短几年,人心变成了这个样子,看来往后支持徐谦的不再是一些伪学的官员,现在,许多见风使舵的人也开始给他们抬轿子了。”

道理很简单,并不是所有人对学争有兴趣,对有的人来说,无论是王学也好还是理学也好,和他们的关系都不大,这些人本身就没有立场,哪里前景好,他们的立场就在哪里。

这些人虽然无耻,却也是朝中相当强劲的一股力量,当他们觉得内阁强势时,自然会毫不犹豫站在内阁一边,对新政极尽抨击,而如今,形势大不相同,许多人已经悄然改变了立场,又成为了新政的鼓吹手,此消彼长之下,新政的力量又增强了几分。

从前支持新政的大臣在庙堂上连二成都不到,而如今,竟是有三四成之多。从前大肆宣讲新政好处是官场上的一个忌讳,可是如今,似乎也成了常态。

这个局面,足以让内阁产生重视,因为这个一个不好的苗头,极有可能,会产生雪崩似得危险。

杨廷和眉头皱的更深,叹口气,道:“想不到啊想不到,从前总是觉得,新政这仓促而行,羽翼未丰,可是直到今日,老夫才知道,这徐谦的根基有多深厚。从前我等不屑于知道新政是什么,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才做出如此误判,大意,大意了。”

杨一清犹豫片刻,道:“徐谦此时,定然要趁机反击,他此次前去直浙,肯定要借此大肆报复,杨公以为如何?”

杨廷和眯着眼,淡淡道:“顺其自然,王道中能否挡住,这是他的造化了。”

“要不要修一封书信?”杨一清迟疑了一下,露出不忍之色。

杨廷和摇头:“不要授人以柄,他们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王道中不是这么容易示弱的人,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何况是堂堂直浙总督。”说罢,杨廷和抚案,犹豫片刻,道:“就让徐谦在直浙再扑腾几下吧,我们在京师,做好自己的事。”

此时的杨廷和似乎下了某种决心,他冷冷一笑,道:“走到这个地步,老夫已经无路可走,当今天子,表面圣明,实则却是连正德都不如,老夫至今还怀念,弘治先皇在的时候,那时候的朝廷,又怎么会有这样的乌烟瘴气,只是可惜,老夫时运不济,没有刘健那样的运气。”

刘健乃是弘治朝的内阁首辅,因为辅佐弘治皇帝,成为一代名臣。

杨廷和此时感叹,颇有对镜自怜的心态,他自认自己并不比刘健差,可是刘健主导的内阁,一直为后世称颂,只是因为刘健遇到的乃是明君,弘治皇帝对刘健几乎言听计从。可是杨廷和呢,杨廷和入阁乃是正德时期,正德是什么皇帝,自然不必说,无论这个人是好是坏,可是在杨廷和眼里,却是极不满意的,现在这个嘉靖,在杨廷和心里印象更低,杨廷和同样也不是刘健,刘健遇到了刘瑾,就乖乖致仕,而比起刘健来,杨廷和显然更加百折不挠。

这番话,若是传出去,就必定是大逆不道,可是今日,杨廷和似乎在心中早已积蓄的不满,他继续冷笑,道:“既然做不了刘公,那么就不妨,做一个霍光吧。”

杨一清身躯一震,不可思议的看向杨廷和,道:“杨公……要慎言!”

杨廷和目光一瞥,看向了杨一清,脸色却是极为平静,道:“霍光没什么不好,他历经汉武、汉昭、汉宣三帝,废黜过昌邑王,在外人眼里,或许是个奸臣,可是若不是他,大汉的国乍,又如何能历经二十四帝,可见霍光实乃大大的忠臣。”

杨一清目光闪烁不定,压低声音道:“可是不要忘了,霍光死后第二年,霍家就因谋反被族诛。杨公这是想要祸及子孙吗?”

这句话,很是严厉,杨一清可不是傻子,这不是开玩笑的事,霍光虽然生前很是荣耀光鲜,甚至废黜昌邑王迎立了汉宣帝,可是霍光死后,汉宣帝并没有记住霍光的恩情,很快就下旨意,诛了霍光的九族。

这并不是说,汉宣帝冷酷无情,这里头的内情其实很是简单,霍光是个坏榜样,他虽然对汉宣帝有恩,可是汉宣帝非常清晰的认识到,大汉朝,不需要在有第二个霍光,他也绝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遇到第二个霍光,汉宣帝固然是靠霍光起家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汉宣帝是个傻子,霍光对于天子来说,绝对是个隐患,而为了保证后世之人不会效仿,他不会有任何犹豫,杀光霍光全家,灭掉他的满门。

杨一清提起这件事,就是想告诉杨廷和,你想做霍光,可是你的子孙,你的族人未必希望你做霍光。就算你成功了,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悲剧。

杨廷和却是微微一笑,道:“这件事,老夫自有主张。”他松了一口气,神情似乎变得轻松起来,看向杨一清笑了笑,道:“其实,老夫不过是几句妄语罢了。”

杨一清却是并不觉得轻松,而是依旧紧张的看向杨廷和,他太了解杨廷和了,杨廷和绝不是一个随便口出妄语之人,他到底想做什么?

只是现在,杨一清却是无可奈何,无论杨廷和想要做什么,他和杨廷和都在一条船上,不可能脱身离开,生是杨党,死了依旧还是杨党。

杨一清苦笑,没有吭声。

当值之后,杨廷和出了宫,回到杨府,门子低声来报,道:“宫里的人来了。”

“是吗?”杨廷和露出轻松的表情,道:“说了什么?”

“只留了一封书信,是了,除此之外,锦衣卫那边,也来了消息。”

“唔……”杨廷和沉吟了一下,道:“知道了,书信在书房?”

“是。”

杨廷和如闲庭散步一般到了书房,屏退左右,书桌上,两封书信赫然摆在案头,他拿出裁纸,取出书信,看了片刻,随即目光变得更加凝重起来,食指微微曲起来,有意无意的敲击着书桌。

书房中的烛火有些昏暗,映射在杨廷和略显阴沉的脸上,良久,他才拿定了主意,道:“来人!”

杨府里的规矩,老爷回来,府中的几个心腹主事就要书房外头候着,以备老爷随时备询府里府外的消息。

立即有个主事蹑手蹑脚进来,道:“老爷有什么吩咐。”

“联络几个御使,好好的弹劾一些尚膳监的太监王浩,说他不晓好歹,仗着宫中的势,在京师里头胡作非为,要狠狠的弹劾,语气严厉一些,最好……”杨廷和沉吟一下:“请宫中赐死。”

主事迟疑了一下,道:“这……”

杨廷和已经将书信卷起来,放在了火烛上,将书信烧为了灰烬,随手丢到了书桌旁的铜盆里,淡淡的道:“就按老夫说的去做。”

“是。”

主事走了。

杨廷和却是眯着眼,不禁喃喃道:“邃庵还是太谨慎了,看来,他还是不死心,这可如何是好。”

表面上,他在内阁里对杨一清的话只是一番牢骚,可是只有杨廷和自己自知,他这是在试探,只是可惜,这一次试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杨廷和显然还有许多顾虑,甚至,有些畏惧。

想到这里,杨廷和沉吟片刻,又呼唤一声:“来人。”

另一个主事蹑手蹑脚进来,躬身道:“老爷有什么吩咐。”

杨廷和道:“杨一清府上,有什么消息?”

“近来没什么消息,只听说过他的次子杨重近来身体不是很好,他很是担心。”

杨廷和吁了口气,露出慈爱之色,道:“送一些药去,他是哪里出了毛病,按着他的病情,抓一些药去吧,就以大公子的名义送去。”

主事愕然,道:“老爷,可是杨大人那里,并没有透露出病情,我们现在送药过去,这不是摆明着告诉人家,他的府里头,有咱们的人吗?”

杨廷和微微一笑,道:“老夫说了,送过去!”

“是。”主事不再犹豫,连忙点头。

只是他心里,依旧还是满腹的疑惑,人家的病不愿意张扬出去,肯定是有人家的顾虑,人家没有张扬,你就去送药,岂不是……

第六百四十六章:我们做朋友吧

杨一清的府邸距离杨廷和家不远,杨一清疲惫的从宫里出来,回到府里。

显然,此时杨一清的心情很是不好,主持了商税之后,居然闹出这么大的问题,这件事若是真要追究,还真能追究到他的头上。

而现在之所以朝廷没有追究,只是因为他是内阁大臣,同时内阁首辅杨廷和并没有责怪他。

这个黑锅,若是不出意外,自然是要往有些人头上扣,比如说是地方官吏残暴,又或者是……

杨一清想到这里,神情更是阴沉。

无论如何,这是他毕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而且失败的过于彻底,甚至一世的清名都可能搭进去。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善后的问题,可是又该怎么善后呢,首先,得有人来背黑锅,同时,又必须防止姓徐的火中取栗,将事态扩大。

杨一清发觉,要完成这些事,单凭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的,没有杨廷和的极力支持,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难怪了,难怪今日杨廷和突然对自己说出那番话出来。

想到那番话,杨一清不由打了个冷战,他固然是个性子冲动的人,但是想想那番话,都不由害怕,这绝不是闹着玩的,霍光……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

莫非杨公真要铤而走险,要做出什么非分之举?

而杨公为何今日对自己‘开诚布公’,难道是因为,自己现在遇到了难处,若是没有他的鼎力支持,就绝不可能熬过这一关,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

杨一清突然发觉,杨廷和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复杂,甚至……有一些陌生。

他的心太大了。

杨一清颓丧的进了府,而此时,门房上前,道:“老爷,不久前,杨公府上送来了一些药材。”

“药,什么药?老夫并没有病。”杨一清一头雾水。

门房道:“老爷,说是送给少爷的。”

“少爷?”杨一清的眼睛眯起来,眼眸深邃之处,掠过一丝骇然之色。

他没有吭声,背着手,飞快往里厅快步走去,沿途几个仆役过来行礼,他咆哮道:“去,把那混账东西叫来。”

那混账东西,自然是杨一清的次子杨重,谁都知道,小少爷平时游手好闲,平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没少做,老爷也没少教训他,只是杨重毕竟是幼子,乃是杨一清老年所生,依旧还是颇受喜爱,所以平时的教训也只是不轻不重,可是像今日这般严厉,却是极少见,仆役们不敢声张,飞快去唤人了。

杨重跌跌撞撞的到了厅里,便看到杨一清坐在那儿怒气冲冲的喝茶,厅里一个人都没有,显然已经被杨一清打发了出去,杨重不敢造次,乖乖道:“爹唤儿子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杨一清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你身上的病,有谁知道?”

“这……”杨重一时无言,他确实染了病,只是这种病羞于向人提及,乃是杨府中的禁忌,一旦传出去,肯定是要被人取笑的,杨家不是寻常人家,身为内阁大学时,杨一清对声誉看得很重,这种丢脸的事,自然是三缄其口,早就吩咐杨重,万万不可向人透露只言片语,便是府中的一些亲近家人,至今也蒙在鼓里。

“快说!”见杨重踟蹰不言,杨一清怒火更盛,狠狠拍案,厉声大喝。

杨重打了个冷战,忙道:“爹,儿子什么都不知道啊,儿子从未向人提起,这事儿,真没有一个人都知道,就是抓药,也是分开来抓的,让三儿抓几味药,自己再去买几味,一般人,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怎么……怎么可能又人知道……”

“哼!”杨廷和的脸色更是阴沉,不耐烦的挥挥手,道:“你这畜生,滚出去,滚出去!”

“是,是……”杨重吓了一跳,哪里还敢逗留,自然逃之夭夭。

杨一清重重叹了口气,随即大声道:“来人。”

府里的大管事连忙进来,道:“老爷有什么吩咐。”

“请吴先生。”

“是。”

这吴先生乃是杨一清在宣府主持马政的幕友,因为科举无望心灰意冷,因此一直寄住在杨家,杨一清的许多事都和他商量,乃是杨一清最为倚重之人。

也正因为吴先生在杨家的超然地位,所以这杨家发生的事都瞒不过这位吴先生,吴先生匆匆来了,向杨一清行礼,道:“东翁为何如此怒气冲冲?”

杨一清深深看了他一眼,道:“你是明白人,何必要装糊涂,杨公送来的几味药,你已经看过了吧?”

吴先生苦笑,道:“倒是看过了,学生略知一些医理,倒是知道这几味药治的乃是……”说到这里,吴先生略显几分尴尬,这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