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第47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红鱼走出草屋,来到湖畔。
她双手负在身后,神袍微飘,默默看着道观后方远处那座青山。
当年在观中生活的时候,她和陈皮皮被严禁靠近那座青山,不知道那座山里有什么,但年幼的她很清晰地感觉到,那座青山很危险。
如今她已经成为西陵裁决大神官,境界高深神妙,自然不像年幼时那般恐惧害怕,甚至还生出强烈的一探究竟的冲动。
“想知道那座山里有什么?”
中年道人走到她身旁,顺着她的目光望向那座青山。
叶红鱼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点了点头。
中年道人说道:“那座青山,是我们道门曾经的强大,将来的荣光。”
叶红鱼隐约猜到了什么,眉梢微挑问道:“将来什么时候来到?”
中年道人说道:“大概需要等到让我们道门变得不再强大的那个人离去。”
叶红鱼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说道:“谁都看不到将来有多远。”
中年道人说道:“人都是会老会死的,再了不起的人,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则的束缚,世间只有永远才是真正的远,所以将来不会太远。”
…………没有永远不老不死的人,所以死亡对每一个人来说看似遥远,实际上却很近,到来的往往没有任何先兆,显得那般轻描淡写。
天启十六年秋后的整整一年间,长安城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但真正引发世间所有人瞩目的,则是那一件接着一件的丧事。
冬天时,年迈的王大学士去世了,这位大唐三朝元老,对朝堂平衡极为重要的大人物,据说临死前,拿着那张鸡汤帖,看了整整一夜,最终收回了让鸡汤帖随自己陪葬的遗言,然后平静地永远闭上了双眼。
与王大学士赌气争狠整整一辈子的祭酒老大人,在冬雪未化时也阖眼长逝,双眼哭的红肿无比的金无彩,向府里候着的官员学生们传达了老祭酒的遗言,说既然迁坟庐太麻烦,那就和王大学士毗邻而葬罢了,也算热闹。
大唐十六卫大将军楚雄图在来年春天的时候,也因病去世,紧接着,又有好几位大臣离开了人间,长安城的街道上的白幡,竟是没有机会取下来。
去世的这些老臣旧将,年龄都已经很大,偶犯风寒甚至是自然老去,都属正常,只不过因为他们离开的时间太过密集,天启年间前后两朝的中流砥柱,竟有一半在这一年时间里逝世,不免令人们感到有些不安。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镇国大将军许世的肺疾变得越来越重,就算被陛下强行赶回南方前线,那些湿润的空气,似乎也没有办法像前些年那样,让他的病稍有缓解,而据宫里传出的消息,御书房里的咳嗽声也变得越来越低沉,皇帝陛下的脾气越来越差,骂白痴的次数要远远超过当年的平均数值。
书院前院学生毕业,异国的学生大部分归国,有三分之一的则是留在了长安,唐人学生则是入朝的入朝,从军的从军。
楚雄图的孙子楚中天依照爷爷遗言,从羽林军基层军官开始做起,钟大俊回到阳关城,马上接任一个品秩不高却极为重要的官职,钟家乃清河郡大姓,只要他留在阳关城里好好做事,不要犯什么大错,想来很快就会再次得到提升。
这些书院学生里最令人感到震惊是司徒依兰,这位云麾将军之女,公主殿下之友,竟真的从军部硬生生抢了个名额,北上固山郡到华山岳的麾下当了个女校尉,向成为大唐首位女将军的目标踏出了坚定的第一步。
司徒依兰的决定震撼了整座长安城,从最开始的不理解甚至是冷嘲热讽奚落,到后来的沉默平静暗生敬意,长安城里的人们经历了一番思想转变过程,也从中学习或者说领悟到了一些什么。
如今的华山岳早已不是都尉,而成为三州镇军主管,在大唐东北丘陵地带里,除了大营在土阳城的东北边军,便要以他的实力最为强大。
冼植朗带着使团从烂柯寺回来后,并没有因为烂柯寺一役的变动而受到任何牵连,成功地接替了夏侯空缺出来的位置,成为了镇北大将军。
而舒成将军,因为前些年在荒原上配合书院处理东北边军伪装马贼一事有功,接替了冼植朗的位置,继任镇西大将军,直面月轮国。
生老病死寻常事,新陈代谢总如此。
天启年间,曾经如繁星般的一代老人,渐渐离开这个世界,自然也会有新的俊彦出现,填补那些空缺的位置。大唐帝国最强大的地方,正在于这片土地最适合生长出参天的大树,只是已经有很多人注意到,随着时光流逝,新一代逐渐接班,公主殿下李渔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
唯一能够令皇后一派有所欣慰的是,杀死夏侯大将军的宁缺失踪了。如果让那个人还活着,那么无论是以他和李渔的亲密关系,还是与皇后之间化不开的仇怨,书院肯定会选择支持李渔。
第一百零七章不变的人与事
秋风拂着微黄的落叶在庭院间滚动,李青山把目光从落叶处抬起,望向不远处的皇宫城墙,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拿出一块白色方巾掩着嘴唇,轻轻咳了两声,然后仔细把方巾叠好,藏进袖中。
他是大唐国师,地位尊贵,在长安城里却是出了名的好戏谑,只不过随着皱纹的增生,他看着明显老了,也沉默了很多。
想着这一年里去世的那些老人,李青山的眼中浮现出一丝忧虑,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之事,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离开了这么多位故人,还是令他感到有些唏嘘,而且身为昊天道南门观观主,不免担忧这会不会代表了某种天意。
宫中皇帝陛下看似健康,但实际上身体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许世这两年更是老的愈发厉害,他们这代人如果没死,那都老了,怎不令人担忧大唐的未来?
如果夫子一直在,那么大唐自然没有问题,就算有些问题,也只不过是些池塘里的涟漪,掀不起什么惊天骇浪,然而夫子总有离开的那一天。
一把黄油纸伞安静地搁在乌黑发亮的木地板上。
何明池跪在李青山身后,没有看到老师脸上担忧的神情,低声道:“惊神阵牵涉大唐安危,阵眼枢一直由我南门观保管,颜瑟师伯传给宁缺,宁缺师兄却已失踪很长时间,按道理应该拿回来才是,即便为了避嫌,也应该交还陛下,如今依然放在书院里,似乎有些不妥。”
李青山摇头说道:“既然师兄给了宁缺,书院暂时代管也好,你要记住,虽然我们是道门,但要明白书院对大唐的真正意义。”
何明池应下。
李青山转身,看着身前那张棋盘,伸手轻轻将放在棋盘正中央的一颗黑子提走,说道:“和烂柯寺比起来,为师的棋艺普通至极,甚至可以说极为糟糕,不过要说从棋盘上窥天道,我倒有信心与烂柯寺里的僧人比较一二,当年某夜我曾在棋盘上看到一辆堵塞阡陌大道的马车,不知何兆,如今知道那夜正是宁缺悟道之始,那便能隐约明白了些什么,他若死了倒也罢,若不死还真是我大唐的麻烦。”
何明池明白老师的的意思,若宁缺和冥王之女已死,那么世界便将继续这样平静地向前,若宁缺和冥王之女还活着,那么书院会是怎样的态度?大唐又该如何自处?会不会成为整个世界的敌人?
李青山看着棋盘沉默了很长时间。
庭院里的落叶还在滚动,发出簌簌的响声。
“如果陛下离开的时候,我还没有死,我会站到公主殿下身边,支持李珲圆皇子继位,如果我死了,我希望你也能带着南门观这样做。”
李青山忽然说道。
何明池大吃一惊,猛地抬头望向老师。
大唐皇位由谁继承,在前些年还是没有人敢公开讨论的事情,然而随着御书房里的咳声越来越低沉难受,如今的长安城终于有了这方面的议论。
然而这句话从李青山的口中说出来,那便与茶铺街头的议论意义完全不同。因为这说明,在他看来,陛下的身体就算能撑也撑不了太久了。
更令何明池感到震惊的是老师所做的选择——大唐朝堂甚至是乡野鄙夫都知道,皇后与国师的关系极好,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会选择支持李渔姐弟?
何明池马上联想到去年夏天,宁缺从清河郡送回长安城的那封信,当时李青山让他把这封信直接交给了公主殿下,于是愈发不解。
“老师……为什么?”他看着李青山怔怔问道。
李青山看着那颗被自己提到棋盘边角放着的黑色棋子,再次沉默了很长时间,直到庭院里的簌簌声都被秋风揉碎,才声音微沉说道:“因为皇后是魔宗的圣女。”
大唐皇后是魔宗圣女?何明池被这句话直接震的双膝一软,跌坐在了蒲团上,看着李青山,满脸都是不敢置信的神情。
李青山有些伤感地自嘲一笑,说道:“很多年前,我答应过陛下,这个秘密一直要保留到坟墓里,然而对于不知道这个秘密的唐人来说,这太不公平。”
他望向自己最忠心耿耿的弟子,说道:“不要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假,陛下的旧疾连夫子都治不好,便是因为皇后娘娘当年的手段。”
何明池震惊地轻轻颤抖,根本不敢接话。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都是他们两个人还没有相爱之前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很遗憾的就是,为什么总要付出这么多代价,才能明白彼此心意呢?”
李青山缓声说道:“我相信皇后娘娘不会背叛陛下,书院也相信,所以她才能一直是皇后娘娘,然而陛下死后呢?李渔和珲圆姐弟可不是她亲生的,她那儿子年龄还小,难道要一名魔宗圣女带领我大唐前进?”
…………除了生死还有老病,对于朝廷官员来说,老病便是他们告退的最好理由,虽然那往往并不是真实的理由。
天启十七年初春,文渊阁大学士曾静,忽然称病辞官,其时距离王侍臣老学士病逝后他接任还没有到一个月的时间,皇后娘娘再断一臂。
从此曾静大学士夫妇便闭府不出,有消息说,大学士退后一身轻松,与妻子整日介在府中后园里养花锄草为乐,日子过的很是闲适。
曾静大学士放下手中的花锄,觉得有些烦热,刚把衣襟敞开一些,被微寒的秋风一激,便忍不住咳嗽起来。
曾静夫人赶紧扶着他去亭中坐下,端出热茶。曾静看着妻子憔悴的容颜,忍不住轻声一叹,想要劝解两句,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静园秋亭人迹稀,夫妇二人在亭下饮茶暂歇,对坐无言,曾静夫人忽然流下泪来,颤声说道:“我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儿,怎么可能是冥王的女儿。”
听着此言,曾静脸上的皱纹仿佛都深了几分,沉默不语。
他们是桑桑的亲生父母,所以书院没有隐瞒他们烂柯寺毁灭的真相。
事实上,关于桑桑是冥王女儿的传闻,早已在唐境之外的国度里传开,便是如今长安城里,也已经暗中有人在议论,曾静辞去文渊阁大学士一职,自然与此事有关,只不过暂时还没有任何人敢把这件事情挑明。
曾静夫人拭去眼角的泪水,稍微平静了一下心神,看着他说道:“那人还在前厅,你真不要见见?”
曾静沉吟片刻后,面色微肃说道:“既然从清河郡来长安,想必见不到我不会甘心,也罢,那便去见见,倒要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污糟念头。”
…………在学士府前厅饮茶待候的中年文士,姓崔名秀,乃是清河郡崔阀里的得力人物,此人与曾静却还有另一层很复杂的关系。
曾静看着这名文士,想着当年的那些事情,忍不住微微蹙眉,说道:“崔阀向来不愿入长安,明美兄千里迢迢而来,究竟所为何事?”
崔秀微微挑眉,有些不悦说道:“多年不见,难道连内兄二字都不愿出口?”
曾静说道:“我与令妹十六年前便已和离,内兄二字真不知从何提起。”
崔秀强敛怒意,神情漠然说道:“既然你问我来意,我便与你明说,家妹回清河之后一直未曾改嫁,一直很是思念你,老太爷想问问你的意思。”
曾静眉头蹙的更深,说道:“什么意思?”
崔秀说道:“我崔氏愿不计前嫌,送家妹回府与你重续前缘。”
曾静微怒说道:“当年我中了皇榜,便被你崔家唆使御史抢去成亲,我承认我当年贪图清河大姓的名声,而且也确实想与令妹白头谐老,然而却不知崔阀小姐的脾气竟是那般骄横狠辣,我纳妾固然有的我错处,但她却意图谋害我那可怜的女儿,这如何能忍?前缘尽是前怨,哪里有重续的可能!”
崔秀乃是清河郡大姓里的重要人物,即便来到长安,也是登相府会公侯的大人物,哪里受过这等羞辱,大怒斥道:“妹妹当年便看出你和那个贱婢生的女儿乃是妖邪,所以才要处死她,你不念她的情义,居然还这般说话!你不要以为什么事情都能隐瞒一辈子,不错,现在你那女儿是冥王之女的消息还封锁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