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在后宫的日子1 >

第2节

我在后宫的日子1-第2节

小说: 我在后宫的日子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的出访,使我陈词可乏的生涯牵起了无数涟漪。但是,当我看见她之后,这种种无数涟漪就化作了翻江倒河的海啸。 

  踏入中原的京城时,宫城汤池那宏伟的大成气势,飞檐雕花的巧夺天工,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大理的皇宫是天下无二了。如今方知,什么是井底之蛙,什么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难怪当年的谢公,穷尽他毕生所有岁月都去见识去游历。

  而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能抵得起在宫中二十多载读过的书卷,真是获益良多。 

  作为一国之君,我本就是该出来见见世面了,交结一下江湖贤士良才。

  可是进京以后,无非都是一些官员之间奔走应酬。

  这日日不断的觥筹交错,宵宵一样的歌舞升平,这与在大理的皇宫又何不同呢?不胜其烦还不如换上便服体会一下风土民情。于是,稍有空隙,我自己出去,到京城的集市上去兜兜转转。

  在驿馆居住了几天后,中原的皇帝召我入朝晋见了。

  将带来的礼物奉上,接着彼此互道了几句虚情假意的阿臾奉承之话,我就告辞回驿馆去了。看着中原的皇帝雍肿笨重的身体,看着他们种种过于刻克的烦人礼数。

  我想:原来,经年累月的锦衣华食也会令一个人麻木不仁。

  转眼就八月十五,此乃中原民间的中秋佳节。

  中原的人们好像都是极喜欢这个月圆的节日,因为在这一日是他们户户同庆家人团聚,共聚天伦的日子。市集大街,小巷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而我也触感而思乡,一时就萌生了归家之意。

  在此日,我被王公贵胄约至皇宫的御花园中赏花观月。

  那些恭谨虚假的应酬,就由我一众的随从去应付吧!是时,我谎称不胜酒力,就独一人步出了人满为患的正殿。

  皇宫御花园倒真是一个胜地。这里处处奇花异草,神珍瑞兽触目皆是。

  在此,居然让我发现了碧松木。

  此大理极为罕见的树种,我仅是在地理志异的书中得知过一二。没想到这里也有,碧松木的香,是一种令人舒心豁达的味儿。

  我木然地站在松林旁,宁神屏气,沉迷溺醉于这怡人松香中。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哦!那是《水调歌头》!那是有人在吟唱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

  直至,她,出现。

  硬硬地将我从松木香中拽了出来,但是马上又把我推进了,她的无尽迷雾里。

  看见她陶醉地忘然且歌且奔,我被震撼了。她的特别,她的天真,她的《水调歌头》,皆是我前所未见的。

  对她,对她的种种,我无不充满了好奇。

  我心中暗暗在想:这个小丫头我今个要定了。所以等跑近她时,我四处张望着看如何可以找到她家主人,不果,便开话问道。

  “姑娘!你住在这儿吗?”

  说实在的,这刁钻古怪的京腔真的是不费事难学的,我花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说,还是说生硬别扭。 

  她则有地道的北京话回答我,语气中夹着稍许不耐烦。可能是因为,我打断了她的《水调歌头》。

  “非也!奴家本乃是到御花园来赏月的。” 

  “那,那请问姑娘!你家小姐呢?”

  我正在寻思着回头就寻到她的主子,将她要过来。 

  “休得无礼!你又是那个坑的罗卜!”

  好一副怒不可竭的盛气,难道说眼前此位举止不雅,语出惊人,穿着一般的小女子竟然是一位千金小姐。 

  我,越是发觉,这个小女子刹是可爱。

  “妙!妙!姑娘你是小姐!有何凭证?”

  不管她是何人,先查到她地底细再作打算。

  “家父是开封府伊樊篱,何须凭证!”

  原来她是开封府伊的女儿。 

  在回到驿馆的数天中,我脑海中,不断地出现着:她的身影,她的语出惊人,还有她的《将进酒》。关于她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难以令人忘怀,久久挥之不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于是,离开中原启程回大理之前,我再次入宫求见中原的皇帝。问其可否将开封府伊樊篱的女儿赐给与我作皇后。

  本来,我以为这可能是一件难事。

  可是没有半分犹豫,中原的皇帝就痛快分应允。他直截了当下了一道圣旨,还隆重其事,大张旗鼓替我操办这一门婚事,以示他的恩威浩荡。

  于是,就这样她当了我的新娘。我还知道,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宓婕。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宓婕

好书尽在cmfu





  第二卷 大婚风波

  (起点更新时间:2004…5…1 21:44:00  本章字数:5126)

  宓婕: 

  我的名字叫宓婕,开封府伊樊家最美丽的第三位千金。至少这是把我从小带大的奶娘,她一直如此认为的。

  我有点儿清高、有点儿固执、有点儿知书并不代表我识礼,此是母亲对我多年不变的偏执看法。 

  我最钟爱之颜色是浅浅的水蓝;最喜爱我的人是奶娘;最尊敬的人当数慈爱的爹爹。没有特别佩服的人除了大文豪:李白与苏轼。

  算了,还是不必再对自己介绍太多了,已经过于坦率。

  总之,人家可以对我有个初步判断了。

  如果再说下去,可能会让人觉得,我是一个自以为事不识大体的女子。

  至少母亲是坚定不移地这样误解她这个与别不同的女儿。 

  宫中内务府的凌公公留下圣旨走了,也留下我为之呆滞了良久的全家,及七嘴八舌对此事的客观评价。 

  “我一早就知道,那死阉人是不吉利的兆头。我苦命的小姐啊!!”

  奶娘哭喊着,首先直接地发表了她对此次赐婚精譬而又独到的见解。奶娘说的话,虽然通俗但胜在直接。难怪,我常常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影子。 

  弟弟,幸灾乐祸地上前恭喜自己刚过二八年华,就被赐婚远嫁他乡的姐姐。那种种神情不亚于,我当了什么说书我口中黑风塞的强盗夫人。

  而我当时就马上把几欲杀之而后快的犀利目光,多次投与他之后,其才知趣地拂袖而去。 

  母亲,则悲喜参半。

  因为,我终于折衷地完成了她放在三个女儿身上,望女成凤的期望,是就是偏门了一些,无论如何总算沾上王亲攀上了贵门。 

  其实,最舍不得远嫁我的人,就是爹爹。

  再没有一个可以与他谈古论今的假小子,再没有一个与煮酒青梅,疾笔狂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知己。 

  对于我而言,最舍不得的除了爹爹,有朱雀大街泥人李的栩栩如生小泥人儿,有东市口张大叔的桂花陈酣的蜜饯,还有西山的飞霜红枫,寿岗的碧波万倾松涛,以及家中后花园那一泽碧绿连天的水芙蓉等等。 

  这一晚,龙凤双喜的红烛冉冉高燃。奶娘一边流着泪为我梳妆上头,一边无奈重复着:

  “我一早就知道,那死阉人是不吉利的”。

  最后,她凛然地说,

  “小姐啊,奶娘陪你去!打自小就没有人将我们主仆俩分开过的!”

  同时,碧痕也提出做我陪嫁侍婢。

  可是我,被摆布得,早已对一切麻木不仁了。

  在铜镜中的我,十分美丽而且俊秀。这多得奶娘的妆扮,及假北京,不!是那大理男子遣人送来的凤凰于飞后冠。 

  过了不久之后,我,盖上大红鸳鸯流苏头巾,被一位孔武有力的妇女背到金鸾殿上,在爹爹、皇帝及满朝文武大臣的见证下,与他,拜了天地。 

  但是大婚的庆典,是回到大理才正式开始。 

  金鸾殿上,与他共喝了被御赐的交卺酒。

  我趁着他揭开头巾交杯时,偷偷!具体客观地说当时的我是事无忌惮再次打量着面前,那位被父母左一声唤着贤婿,右一句佳儿的男子。

  事实上,他并不丑,凭心而论他挺俊朗的。不过,他的神情有点儿呆滞,尤其是其无意中发现我在偷看他时。 

  段峰帝: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宓婕。

  这是内务府的凌公公告诉我的,据说圣旨就正是此人给送过去樊府的。

  他还不断喋喋不休地恭维我,什么有福气了诸如此类的马屁。阿臾的话,在大理宫中听得多了,总会有点儿不耐烦了,我说:

  “哼,挑些主要的说。”

  我真的是很讨厌这个涂脂抹粉的阉人,更因为这家伙说话婆婆妈妈的。

  再者,其实我真的是着急得知有关这宓婕的一切。

  因为,这几天我的脑海里只有她。莫非这就是书上所说的情爱?我一直不相信什么情爱更不知情爱为何物。

  因为在大理弱水三千,从来没有我得不到的那一瓢之饮。

  但是连日来,我竟然为之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我如今只知道,自己确实确实,爱上了这个女子。 

  “宓婕是开封府伊的第三个女儿。她是有名的才女,绝丽容冶,女红家事也精。王爷你们这真是天作一对,地造一双啊!奴才在这里恭喜你了。”

  “你下去吧。”

  想知道的我也已经都知道了。我知道了,但是我想她,应该绝非是乏词难陈、平常无奇的大家闺秀。因为在初遇她的时,我味到了一丝特别的野性气息。 

  吉日,我俩在皇宫的金鸾殿上交拜了天地。是时场面倒是很十分的隆重,满朝的文武百官大臣们都前来道贺了。

  而宫外还有因为我们婚事办的庙会、舞台等庆祝排场。但是少不免还是喝酒,应酬,我是新郎官儿,我走不开了。

  与之拜天地时,她戴着大红色喜娘头帕,面容被覆盖得什么也没看清楚。

  只有在和她交卺交杯的时候,我却发现她竟然在偷偷的看我。

  顿时心若鹿撞,我木木地不知所措。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我也一直在偷偷的觅机窥探自己的新娘。

  在她偷看我的时候,种种情景令我想起了古时的贾午。是的,就是那位“贾氏窥帘韩掾少”的贾午。

  汉朝的贾午是二朝元老重臣贾充的女儿。

  侯门深似海,深居简出的名门闺秀可谓是家教最为严利的。贾午聪慧过人,美丽绝伦,贾充最为宠之,管教也最严,但贾午天性爱自由自在。

  贾午对父亲手下的一名极小的官员韩寿甚为心仪,所以她经常从帘中窥视他。

  而韩寿也对她颇为之仰幕。

  于是二人在侍女的帮助下,一来儿往的他们经常暗中人约黄昏后,对影梧桐前。

  后来,贾午的父亲贾充发觉其经常神情恍惚,又闻得韩寿身上有异香…那是西域进贡的罕见香料,其味如兰馨、若麝香、似檀氤,是汉帝特赐与贾充一人的。

  在贾充之追问下,贾午大胆地承认,是她因窥视而生爱,把御赐之香料赠与韩寿的。无奈下,贾充只好把贾午许配了韩寿。

  后世‘偷香’的典故,即源于此的。

  而眼前的不断肆无忌惮地偷看着我的宓捷,多想当年的率性自由的贾午。更巧的是,我们之间的缘份,也始于香,松木香。

  可是,我却不能让她知道,我对她的过份的衷情。因为我是男人,是须眉中的晓楚,是大理国至高无上的帝君。

  我多么想仔仔细细的,看她个一天一夜。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看,我最后酩酊大醉了。平时的我是甚海量豪饮的,而今天却也不知道是何故,不过少顷就醉态毕现。

  应该是,心先醉了的吧。 

  大婚及册后,回到大理才正式进行。在之前,我是不会和她完房的,中原的女孩子把初夜看得很重。

  后宫佳丽,我从来也未缺过。而我要的不是她的人,要征服的是她的心。我下决心一定要让她由衷地属于我。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宓婕: 

  把松木薰香放在鼻子,我用力吸了一下,这令自己无尽想起日渐远去故乡的味道。

  连日来,故乡的影子越来越模糊。望着南返群飞的大雁,心头一揪,一滴炽热泪水打湿了手上的罗帕。

  这种心情,我知道,它叫思乡。

  每当此刻,在车驾中的我总能听到,骑在白马上的他为我用洞箫吹奏大理小令儿。

  轻快悦耳的萧声,每每可以使我破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