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色官途-第9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年头开始,在刘大同的授意下,政研室就在各县区里穿梭忙活,鼓捣这篇调研报告。刘大同给调研人员的指示是:真实、可靠、有建设性和开拓性。
结果报告出来摆在他的面前,却让他大为吃惊。据统计,滨海市的工业占GDP比重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点二,这种残酷的现状让刘大同大为吃惊。据他所知,八十年代末,全国的工业比重占GDP比率就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而现在九十年代都过去两年了,滨海市居然在才百分之三十多!
这是在开经济倒车!
在二次腾飞的起步阶段,全国各地都红红火火开展工业化产业建设的时候,滨海市在这种百舸竞帆争****的时候不进而退,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按照刘大同的估计,不出三五年,作为原本是南海省老牌地级市的滨海市,在经济发展的高速跑道上将被兄弟城市远远抛在身后。
在星期一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上,刘大同将报告放在了赵奎面前,对滨海市如今的发展状况痛心疾首。
赵奎虽然同意刘大同的看法,滨海市要抓住机遇,搞活工业,才能发挥大港口的优势,在全省不至于落后,但是今年的财政预算出来,大笔的预算又被投入到农业上去,支持市委书记钱凡搞的农业畜牧业工程上去。
虽然财政预算是政府的分内事,但钱凡这只老狐狸无时不刻不是利用自己在滨海市深厚的人脉左右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干涉本来是他赵奎手里的权力。
这对于官场本来就是一个大忌,但钱凡是大队书记出身,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对家长式的做法已经习以为常。用他的话说:“政府怎么啦?政府还不是在党的领导之下?”
财政局的现任局长马进洲,就是钱凡的心腹,安插在财政局这个关键位置上,就是要掣肘赵奎。
在常委会上,赵奎不止一次提出要倾斜工业,不能在别的城市敞开怀抱吸引外资大搞工业的时候将目光放在了荒山野岭上,搞什么劳什子农业发展战略。
钱凡却反对说:“工业能比农业重要?商业能比农业重要?在古时候,农业才是立国之本!粮油糖代表什么?是能吃进嘴里,填饱肚子的东西,工业做出来的是什么?商业做出来的是什么?能吃吗?!”
如此偏颇的理论让赵奎气得脸色都青了,一个九十年代的领导干部,却把古人的治国理论放到今天来实行,真是荒天下之大缪!他在心里大骂钱凡老古董大骂钱凡是文革余毒,骂完了又拿他没辄。作为一个市委书记,人事权紧紧攥在钱凡的手里。作为搞经济,钱凡或许不行,但是搞人事搞权术,就连赵奎这等读过大学心高气傲的人也不得不写个服字。
就如当年那些党国的精英,虽然读过黄埔,却输在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土八路将领手里,大叫不是****无能,实在是****太狡猾了!
乱拳打死老师傅,读过书,未必就能事事占先机。赵奎无奈之余,屋漏偏遭连夜雨,自己的得力支持者常务副市长赵云亮却心脏病发被送进了医院,虽然没光荣盖党旗,但也不能再担负繁重的工作了。
常务副市长的位置,绝不能再让钱凡染指,否则自己在滨海就真成了光杆司令,成了没爪的螃蟹。在几个副市长里,赵奎最为看重就是刘大同,此人工人出身,原本是一个钳工,在农机厂这种国企一步步做到了政途上,又能吃苦,对工业热衷,而且有经验。
这次进京,赵奎对刘大同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毕竟以前都是瞎撞,这次却有老领导在其中穿针引线。没想到刘大同还是铩羽而归,好歹不是完全的希望破灭,刘大同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就是林安然。在临海区的干部队伍里发现了一个居然和权力核心阶层有关系的人物,怎能不让赵奎喜出望外?
如果能善用此人,拢络此人,自己在滨海搞工业就不会如此孤立无援。所以,在刘大同将这个信息报告自己以后,赵奎放下了市长的身段,亲自打电话到人事局,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查清楚这个出现在京城某饭店听涛房里的年轻人,是不是滨海市的干部。
两天后,身份弄清楚了,确实是临海区政法委一个叫林安然的小股长。但同时问题又来了,虽然知道这个人叫林安然,也知道单位,可人在京城,一查,虽然有呼机号码,却没开通异地寻呼。
这让赵奎了刘大同都只能干瞪眼,唯有等林安然回滨海市再约见一下。
在这种形势下,林安然毫无所知,背着自己的大背包,坐着列车晃晃悠悠回到了滨海市。
下了车,给王勇打了个电话,说请他们出来吃顿饭,聚一聚。
王勇在电话里说:“安然,出大事了!”
难道刘大同要见自己?林安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说道:“是不是刘大同要找我?”
王勇咦了一声,说:“你怎么知道?我前两天才听东海说过,但你只猜对了一半。”
林安然奇道:“一半?”心想,刘大同不会真那么小心眼,要给自己小鞋穿吧?
王勇嘎嘎笑,说:“你小子祖坟冒青烟了!钟丫头说,你去党校的事情落实了,有你的份。”
这个消息实在出乎林安然的意料之外,自己离开滨海市的时候,去党校学习的名单已经报送到市里,怎么在京城打了个转回来,事情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于是在电话里问王勇:“别瞎说!我走到时候,人家名单都报上去了。”
王勇嗤地喷了个鼻息,说:“你他妈不是第一天进政府里工作吧?只是名单而已,名单是什么,一张纸而已!领导的话才是圣旨,领导说你行,就算这期班都开了一半,你还是照样能去!”
林安然想想倒也是,对于其中的变故,他还是心存疑虑,难道是刘大同在操作?送了自己一份大礼?
放下电话,林安然打电话给安秋岚销假,后者一听是林安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语气急迫说:“你在哪?”
林安然说:“在车站。”
安秋岚像在下命令,说:“你在那里别动,我派车去接你。”
林安然开起玩笑,说:“书记,不用这么隆重吧?欢迎我回归滨海也不用这样嘛。”
安秋岚没好气道:“你小子,想什么呢!我要见你还用派车去接你?是市长要见你!”
赵奎?林安然一愣,还没来得及反应,安秋岚又道:“你就在车站等着,车子马上到。”
电话断掉,林安然拿着话筒,半天说不出话。
这是要唱哪一出?
第146章 人才难得
一辆黑色三菱吉普驶入市政府办公大院。在一号楼前停下来,门开处跳下一位背着大背囊的年轻人。
司机黄军也下了车,对年轻人说:“林股长,把背囊放在车上吧,我在这里给你看着,你办完事下来我再送你回去。”
林安然拉开车门,将背囊塞回车上,说:“那就麻烦您了,军哥。”
黄军笑道:“不麻烦不麻烦,以后你要是高升了,有机会关照关照老哥哥我。”
他虽然不知道赵奎市长为什么召见林安然,不过从这种阵仗上来看,林安然恐怕是要高升了。
林安然点头应着好,心想,黄军平常傲气得很,仗着自己是老资格,父亲曾经是政法委的副书记,在单位里一直眼高于顶,除了安秋岚,其他人一概不尿不甩。忽然对自己这般热情,原来是在攀交情了。
进了楼,问了值班室赵奎所在的楼层,林安然很快找到了市长办公室。门关着,隔壁房间一个年轻干部看到林安然,走出来问:“请问您找谁?”
林安然估计这是赵奎的秘书,就说:“我姓林,临海区政法委的,赵市长有事找我,让我到他办公室一趟。”
听说是林安然,赵奎的秘书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最近这姓林的小伙子在机关里可是热门的话题,许多人都想见见他是不是比别人多长一个脑袋。
他热情将林安然引到赵奎的办公室门外,说:“赵市长在里面等着你呢。”说罢伸出手轻轻敲了几下门。
里头传来赵奎的声音:“进来。”
秘书轻手轻脚推开门,把林安然让了进去,然后对赵奎说:“赵市长,林安然来了。”
赵奎没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而是坐在了会客厅这边的沙发上,刘大同也坐在一边,俩人显然在谈事。
看到林安然,赵奎招招手,指指自己对面的沙发,说:“小林同志,坐,坐吧。”
秘书转身离去,轻轻把门带上。
刘大同盯着对面沙发上的林安然,像要看透他一样,足足盯了半分钟,才说:“小林,在京城饭店里我们可是见过一面了。”
他虽然已经肯定在听涛房见到的人就是林安然,但还是试探一下。
林安然知道自己不能再否认了,而且实在也不需要否认,于是微微一笑,抱歉道:“那天晚上我喝多了,在刘市长面前失礼了,还希望刘市长多多包涵。”
见林安然没有否认,赵奎大为高兴,哈哈一笑说:“年轻人嘛,喝多几杯也正常,况且你当时是休假,也不知道会碰到刘市长嘛。”
说着目光移到刘大同身上,说:“老刘,不能跟小年轻计较啊。”
刘大同脸上又堆满招牌式的笑意,说:“哪能呀,我高兴还来不及了。我们滨海市藏龙卧虎,之前我居然没发现小林这样的人才,是我的疏忽啊。”
林安然对他不陌生,在铜锣湾村就见了几次。刘大同给人的印象是极和蔼的,见谁都三分笑,不管对方职位高低,一概显得客气,和李亚文不同,李亚文虽然只是区委书记,官架子却不小,而且说话喜欢粗声粗气,没刘大同那么斯文。
对于赵奎,林安然则是第一次打交道,毕竟是一市之长,没什么接触的机会。风传这人挺有才气,从前是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后来调任到滨海市当市长,在搞经济方面有一手。
滨海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赵奎的杰作,从上任第一天开始,赵奎就盯着钱凡的干扰,运用自己一切能调动的权力,终于得到了国家的批准,把这块集中了滨海市所有优质工业的区域建了起来。
可以这么说,滨海市的所有能拿到台面的大企业,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其他县区由于受钱凡的支配,都在轰轰烈烈搞农业,搞畜牧业、水果种植、家禽养殖之类的东西,唯独这位于临海区和东阳区之间的开发区,在全力发展工业。
这是赵奎自己的一块自留地,也是他的试验田。开发区集中了赵奎最信任的官员和得力助手,就连刘大同,现在也分管着开发区。钱凡之所以不插手开发区,也算是给了赵奎一点点喘息的空间,他也明白,做人不能太绝,赵奎好歹是个市长、市委的副书记,赶狗入穷巷对钱凡自己也是不利的。
赵奎人长得像个白脸书生,只不过已经是中年发胖,他比刘大同还年轻,个头比刘大同要矮几分,刘大同是工人出身,年轻时候卖力气干活,长了一副牛高马大的好身板。
秘书又进了办公室,这回手里拿了一杯茶,放在林安然面前,看了他一眼就出去了。
赵奎语气温和所:“小林,喝茶,别拘谨,就当是和长辈聊聊天好了。”
林安然当然不会拘谨,再大的官自己也打过交道,何况只是一个市长,他端起茶,喝了一口,夸道:“好茶,赵市长的茶好喝。”
赵奎哈哈一笑,对刘大同说:“我看小林是个人才,可用,你看,当着我们的面,还能开玩笑。”
刘大同目光在林安然李脸上身上不停来回打量,对赵奎的结论,他十分赞同,不住点头,甚至那么一瞬间想,自己儿子如果有这小伙子一半大气,恐怕也不用自己操那么多心了。
林安然知道赵奎找自己绝对不是只为了请自己喝一杯茶,于是干脆主动说道:“赵市长、刘副市长,你们找我,是为了开发区集装箱码头的项目审批?”
赵奎没料到林安然倒是直接得很,开门见山就把话挑明了,他略沉吟片刻,问林安然道:“小林,你对集装箱码头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见解。”
在京城,林安然就预料到回来必须面对刘大同,早就找了相关的资料看了一次,况且他是本地人,对于滨海市的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赵奎的集装箱码头项目其实很有必要,目前滨海市港务局一共有四个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偏偏新建成的开发区里没有港务局的码头,而且现在港务局的码头一般都是散料码头和矿石码头,没有一个规范的集装箱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