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8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自己的部队,宋彪一贯强调将士同等的大家庭观念,同甘苦,共患难,纪律要严明,下级要严格服从上级,上级也要体贴下级,要建立一支彼此之间都有感情的钢铁部队。
宋彪渐渐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杨铁生的第4步兵团,这是一支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的部队,但也是唯一严格按照四期训练法实施军事训练的部队。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杨铁生在通化完成了六个新兵营的训练,为宋彪在战后补充了1。1万人的新兵,而他自己也很狡猾的抽调精锐填补到自己的步兵团里,他麾下的20位连长和73位排长都在通化参加过前三期的士官速成班。
考虑这个步兵团的特殊性,宋彪将蔡锷派遣过去担任教导员,和杨铁生配合工作。
虽然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但仅从训练的表现来看,杨铁生部的第4步兵团确实是很不错的一支部队,仔细的看着他们的训练表现,宋彪就在心里琢磨是要给他们找一个练兵机会。
在从旅顺回来的途中,宋彪顺道安排赵庭柱带兵配合一个骑兵团在辽中县将冯麟阁的土匪武装打的一败涂地,可惜张作霖的那一股部队缩在新民府的承德县、广宁县一带,实在是鞭长莫及,否则也要一并干掉。
一如既往,在晨练结束后的两个小时里,宋彪利用这个时间召开军事例会,部署新的工作,远离了战争的诸君此时恰是最为愉快的时候,大部分的将领都在等着晋升,蒋雁行等人在迎接着新的生活。
在正式编列为俄国远东军第15军后,在马德尼道夫将军的安排下,宋彪本部的诸位部下也都安排了满洲步兵、骑兵之类的军衔,类比俄军军衔。
张亚虎、赵庭柱、陈武、杨铁生、蒋方震、蒋雁行、蔡锷、张孝淮八人为步兵少校,薛长庆为骑兵少校,许葆英为炮兵少校,反正都不是正规的俄军军衔,对俄国远东军来说也并无特别的意义,马德尼道夫将军一次报批上去,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代表远东军司令部签字认可即行。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宋彪麾下也算是将星云集,仅毕业于日军士官学校的尉官就有萧星恒、张鸿逵、刘赓云、高曾惠、易甲鹇、张显仁、吴绍麟、吴祖荫、李士锐、段兰芳、王廷桢、吴禄贞、华振基、卢静远、单启鹏、张绍曾、章骏、徐方谦十八人。
大体是以湖广和直隶两地为主,这些人的能力和军事学识并不是很高,但在这个时代相比其他人还是要高出一筹,宋彪也是不惜余力的招揽,比起他们在清军各武备学堂担任教习,或者是在各标统当个统带,宋彪一律给他们双倍薪俸,在他的部队直接当军官将领,不管来不来都先汇过去五百银圆做路费和安家费。
对这些人在这个阶段而言,五百银圆都是一笔很不小的收入,像张鸿逵、刘赓云、段兰芳这些人都是在清军有官位的,起初过来也只是看一看热闹,到了之后稍稍观看几天这就真的决定留下来了。
宋彪的名将之声早已传遍九州,作为一名军人,谁不想跟着这样厉害的将领打仗?如果都跟着一群窝囊废,一旦打仗了,那可都是丢脑袋的事。
由于他这支部队的成长过程都较为特殊,每个团都采取了双领导制,一名团长搭配一名教导员,另设多名指导员,每个指导员负责督练五六个连队。
加上俄军部队的影响,加上士官速成班和培训班的运转,宋彪的部队确实是在快速的转向现代正规化,按照这种速度再发展一年,即便俄军撤离之后,他这个部队也已经基本成型,打遍中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算是和日军再次开战也并无多少困难。
宋彪召开军事例会的时候,各团旅将官和主要的尉官都必须出席,会议室里坐满了五十余人,中俄各占一半,两边的参谋军官阵容也大致相当,总体来讲肯定还是俄**人这边的水平更高。
两个参谋处各自负责分发中俄文的会议概要,让各个将官都大致先清楚宋彪准备说些什么事,等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宋彪才将手里准备的例会资料放下来,道:“我已经决定在东陵卫开设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第一期开设两个班,一个是进修班,一个录取班。进修班的第一期学员比较多,总计四百五十人,都是各连队抽调的青年士兵和低级士官,绝大多数都读过几年私塾,他们大多数都是我们在黑沟台会战和辽阳会战之前陆续招募的士兵,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对现代战争都具备一定的了解和经验,所以,进修班主要是在基础知识和理论上进行强化,同时加强规范化学习。录取班采取在东北、直隶、山东、山西开设考试的方式公开录取,第一期招收一百五十人。进修班的学制编排是一年,录取班的学制编排是一年半,同时加设为期半年的部队尉官见习。在此之前,我已经和布鲁西洛夫上校,以及俄军远东军副参谋长马德尼道夫将军讨论过具体的细节,本校将由布鲁西洛夫上校担任第一任校长,任期为三年。主要教官都由俄军资深教官担任,我军另外抽调二十名教官辅助,此外还会安排一部分俄语翻译。大致的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人手较为紧张,所以各位基本都要参加这一计划,辛苦之处,希望诸位能够理解。”
宋彪先用俄语说一遍,再用汉语说一遍,随即继续和蒋雁行诸人强调道:“东北新军的诸位同仁在这件事上应当更为努力,务必全力以赴。我在筹建东北新军之时,不用东北军和关东军之番号,而着重强调一个‘新’字,正是要以此军为东北之希望和中国之希望。朝廷在各地所举办的新军都有各种限制,并未能真正理解现代国防和军事之精神,甚至连形式也疏于简陋,各种陋弊横行延续,名为新军,实为旧军简单翻新。所以,我军才是中国现代国防希望所在,我竭尽所能邀请诸位前来,正是要邀请诸位同我一起同甘共苦,共同为中国现代国防而努力。诸位都是有识之士,自然要承担更多的重担,还请各位务必奉献你们百分之两百的精力,为国家命运而努力。我知道诸位之中有改良派和革命派之争,但我所秉持的只是利国主义,凡真正利于中国者,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道路,无论是要改良,还是要改革,凡此种种都是要建立更强盛之中国,都是要建立现代国防力量,所以,我想请诸位务必明白这个道理,在我的指挥之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要私设组织,以一时之激情却断我国家之未来。”
蒋雁行诸人当即顿首称是。
宋彪对自己这边的本部将领几乎照抄日军的严格军律,以极其严格的纪律强化全体之精神,大家神情肃严,绝无半点敢于怠慢的地方。
见大家都已经同意他的意见,宋彪继续说第二件事,还是先用俄语和布鲁西洛夫上校等人说道:“第15军的未来是要以新的方式长久留在东北,维持东北的局势,一方面要保证中国的领土完整,抵御日军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侵占东北领土,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证俄国的利益。此两点是诸位继续我军效力的原因,考虑长远,我已经计划在日后投建一家本地的兵工厂,生产枪械弹药,保证军需物资的自给。我已经和马德尼道夫将军做过洽谈,远东军同意将位于长岭子的军工厂搬迁到金家屯一带靠近中东铁路的区域,科尔尼洛夫中校,你对长岭子军工厂是最为熟悉的,这件事就交给你来负责,要尽早将搬迁工作完成,并且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包括从法国购买新的设备机床,以及从法俄等国聘请更多的技术工人和技师,最好要就此制定完善的计划,在近期提交给我。”
科尔尼洛夫中校很有把握的答道:“这没有任何问题,我会尽快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就目前来说,我们首先还是应该加强炮弹和弹药的生产,确保自己有足够的弹药,此后再从生产步枪入手。只是我们需要的火药、钢材和铜材该如何采购?”
宋彪道:“暂时先从国外进口,以后再考虑逐步开设各厂。”
科尔尼洛夫中校道:“那我就先做好这方面的整体计划,想办法先从俄国寻找较为合适的人员筹建各附属工厂。”
宋彪微微颔首,再和蒋方震等人吩咐一番,让他们加紧配合俄方的工作,随着工厂的扩大,最终还是要由本部的人经营,而不是一直依赖外国。
此后,宋彪连续谈了几个新的议题,包括营区的二次修建、骑兵训练和炮兵训练的问题,因为沈阳一带缺乏合适的炮兵训练场地,宋彪打算在蒲河镇和棋盘山区以北的地段寻找一个比较空旷偏僻的地方,将炮兵旅的营区转移过去,在那里进行常规的炮兵训练,骑兵训练场地在此前已经决定设置于团山子和长岭子一带。
宋彪对于东陵卫营区的二次修建投入了一大笔钱,他在这里也是要有长久经营的打算,就算他可能未必会成为东三省总督,但那样又何妨呢,他还是会继续在东陵卫保持强大的军事压迫力。
如果他最终成了东三省总督,他也会将总督衙门迁移到东陵卫,就在这里设置东三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为此,他在东陵卫一带大量购置土地,从后陵前堡到大庙子、砂石场,从马官桥、金家屯到陵前堡,这一大片约4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他纳入东陵卫军事营区。
在此之前,这里一直是清军八旗营的驻军地,全胜之时也有万余驻军,前堡、后堡、西堡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如今就利用这个基础进行改建,从美国和俄国购入设备修建多栋大浴室。
从宋彪回到沈阳迁入东陵卫驻军,他的人生就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篇章。
第九十八章东北软黄金和远东商行
不仅是战争和生意场上需要冒险,种地也是要冒险,宋彪在4月份就于抚顺、通化、浑江等地大规模的种上了东北大豆,此时还没有合适的统一良种,但得益于东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东北大豆在日照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此后几十年间的国际市场上一直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随着油脂工业的发展,大豆正在逐步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粮食贸易产业,东北大豆从1904年开始出现在国际市场,此后的销量每年都在激增,到了1930年日军全面侵华之前已经占据了全球大豆出口市场的70%,并且是英德法等国的油脂工业的主要支柱。
东北想要致富,大豆是第一件事,其次才是煤铁资源。
不过,东北大豆是春大豆,这和黄河、长江流域的夏大豆不同,所以在5月份之后就无法种植,但为了长期挑选和培育良种,宋彪还是很冒险的在沈阳城南的东岗子一带种了六百场地的大豆,并且有一半是精心选用了美国豆种。
开完军事例会,宋彪先去远东士官学校的场地查看宿舍的营建情况,又抽时间和马德尼道夫将军就俄国推荐他担任东三省总督的事情进行了第二次的磋商,直到下午才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去浑河对面的东岗子查看田地的种植情况,在这今天气最为炎热的夏季,春大豆已经长的有小半人高。
虽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农牧学专家,老郭头就在这里临时管着庄稼地,他家的老三郭立夏一直在家里务农,除了管米行的事,也在这里打点庄稼,选了十里八乡的庄稼能手在这里伺候六百拘地的东北大豆。
宋彪非常喜欢做一个军人,也只喜欢做军人,他骑着马带着自己的警卫营百余名骑兵在田埂里漫步轻行,一眼望去,无垠的大豆田里碧绿葱葱,令人心情愉悦。
在这里,他所能感觉到的是整个东北的未来
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通常在每吨40英镑左右,比小麦价格高出2。3倍,这种价格差取决于很多因素,直到21世纪也保持着这种价差。
在晚清民国时期的东北,春小麦的亩产量和春大豆的亩产量相差并不大,前者亩产在150斤至400斤之间(清制,596克),后者亩产在120斤至250斤之间,因为在种植技术上的差距相对20世纪后期更大,既有小麦亩产600斤这样的例子,也有亩产不足百个甚至更低的情况。
在种植技术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技术水平普遍都较高的地主和富农而言,种大豆所能得到的收益会好很多,也更稳定,还能换来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的外汇。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菜篮子工程一样,对于大豆、花生、蔬菜这种经济类种植物,决定利润的通常不是产量,而是稳定的销路和低廉的运输成本。
随着日本生丝产业和印度茶叶的迅速发展,中国能够换取外汇,能够让白银、黄金流入国内的支柱产业已经非常之少,全国各地几乎都是以外汇流出和贸易逆差为主流,唯独东北在此后几十年间一直保持着外汇流入的顺差,这是东北经济在民国时期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日治时期,满洲国迅速工业化的根本。
在鼎盛时期,也就是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