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第3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安西军各部全部集结武威,并以骡马组成的快部队向张掖前进在此期间,先头部队经十七天七百公里的行军,抵达山丹,敌溃兵六百余人,携马和骆驼三百余匹,于山丹东乐镇投诚
……
安西军的捷报雪片般飞入李想在武昌落迦山的豪华官邸安西军就这样走路和接收,日进千里,这让当初没有抛弃西征公债的人们疯狂了
与此同时,井勿幕兵团由西宁北进在攻占大通、门源后,顶风雪、冒严寒,连续行军,进入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区
祁连山脉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绵延千里,崇山峻岭,高峰人云,高处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变幻无常,人烟稀少,鸟兽亦视为畏途唐代诗人王昌龄有诗状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史地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行军之难可想而知但安西军为迅打通河西走廊通道,占领酒泉,却必须走此险途
由于进军急,又是天气严寒的冬季,即使李想之前做了西北冬季作战的充足准备,但是在这个季节翻阅平均海拔四千米的祁连山,这是连世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也不敢想象的苦差,其中的奇苦难以言叙
一早,部队从黑石头出发,走了二十多里路就开始下起雪来,各班的宣传鼓动员喊起口号:“翻过祁连山,消灭最后的敌人,光复大西北”……歌声、口号声在高原上空回荡着,部队的行军度加快了
风雪越下越大,旋风夹着干燥的雪粉,竟然打得人脸生疼,战士们用毛巾缠着头脸,仍然坚强地爬着盘旋的上坡山路,但是度明显放缓
鹅毛大雪把祁连山整个包裹了起来,战士们顶着风雪往前爬,沉甸甸、冷冰冰的,透心地难受腿重得像灌了铅,迈一步要吃力地吸一口气,总觉得空气不够吸,越往上走越觉得气短,体弱的战士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有的就用手巾捂着嘴巴,但不大一会儿嘴上的毛巾便冻成冰块,队伍拉得长了,开始有人掉队了
“向前走呢,还是休息?”
雪越下越大,风势越来越猛,呼吸越来越困难,胸膛好像要炸裂一样有人干脆走不动就坐下了可也不能等着冻死呀,部队只有向胜利前进的传统,没有等着死的习惯,指挥员下令坚决地向前走
夜晚的高原一片苍茫,雪不停地下着,狂风卷着雪花,像脱了缰的野马尽情地奔驰着,衣服被风刮得瑟瑟作响,刮得战士站不稳脚跟队伍在茫茫的雪原上前进,像一条雄伟的巨龙,路旁掉队的战士仍然一拐一拐地昂着头走着这是对胜利的憧憬,对革命的理想,激励着指战员,以非人类的意志顶着暴风雪爬祁连山
革命者们青春的心里充满着对革命理想的豪迈快意,一切困难,对于他们微不足道
这支部队,正是继承了他们的革命意志,才能继续坚强地走着
在离俄博四十多里路时,寒冷的雪花密密地撒到人们身上这里已是海拔五千多米了,不少人觉得头晕,显然是空气稀薄了寒风像钢针一样,刺痛着人们的肌肤,冻得难以支持,牙齿碰得咯咯作响,浑身直打哆嗦,最讨厌的还是想吃点干粮取暖,但干粮冻得像冰块一样,**的啃不动,只好憋住气喝口烧酒,不过这也只能暖一小会儿,过后冷许多战士还是掉队了,行军队列里有人走着走着,猛地就栽倒了,闭起双眼躺下了他们为了光复大西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大家含着眼泪,用白雪埋葬了战友们的尸体,昂着头,挽着臂,又继续前进了
部队经过二十八小时强行军,走了二百二十里,终于通过祁连山山梁,到达俄博
接着,又以二十多小时的连续行军,攻占民乐县城先头部队进至张掖三堡,击溃企图增援民乐的清军,对张掖实行包围攻击经十九分钟短暂的战斗,即歼灭守敌
张掖光复后,各部队星夜西进,迫使逃窜张掖以西之敌先后放下武器
井勿幕,黄钺,张凤翙各部会师张掖,然后挥戈西进
逃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清军残部大多为机关、后勤单位,战斗部队仅有五个协,而且各协都已零零落落,仅有五百至千余人,人数较多的也只有两千一百余人,士气极为低落,根本无法支撑局面地理条件上,没有可以利用的关隘和可以固守的坚固城池;后勤保障上,已面临枯竭,官兵三个月无晌,兵员和物资得不到补充;在其内部已分崩离析,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日益尖锐,不可能再有组织地进行大规模的抵抗因此,当安西军先头部队兵临高台、酒泉时,河西清军残部不得不作出最后的抉择顽固派首领长庚和升允先后于兵变中被杀,清廷最后的三大柱石全部陨落,主和派将领掌握军权,酝酿投诚起义
在这种有利形势下,安西军坚决贯彻李想的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双管齐下的方针,一面是大军急西进,一面是通过多方关系,宣传鄂州政府的政策,做政治争取工作
清军残部终于在酒泉共约三万人起义,发出全国通电,接受鄂州革命革命安西军改编
至此,河西走廊全部光复
战役的胜利,不仅使河西广大地区得到了光复,为重要的是,为安西军进军疆打开了必经之通道
远在南京的孙中山在接到河西走廊全部光复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来电嘉奖:
李想老弟:
将士用命,一举而光复甘肃,功在民国,雪我民族二百六十余年积愤,殊堪嘉赏,希即传谕嘉奖,并将此役出力官兵报核,以凭奖叙戡乱救国大业仍极艰巨,望弟勉旃
中山
袁世凯就于三月十日在蔡元培专使观礼之下,正式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了但是其时仍留在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却扳请孙大总统,继续负责中枢政务,直至袁总统的内阁完全建立之后再‘解职’所以孙中山这时候的嘉奖令,还是很有实际用处,至少表示民国政府承认李想占领甘肃的合法性
李想收到此电令,兴奋不已,有功将士的名单传给南京之外,他决定在武汉举办一个声势浩大的西征之战的展览会,开放给中外人士参观
黄兴在南京军部也根据李想的战报,大肆宣传同盟会的报刊记者也自然而然地跟着摇旗呐喊
胜利的消息一传开,宁沪的一些中外记者都一致要求南京临时政府组织他们到武汉来参观战绩,甚至有要求去大西北采访战地闻的
南京将这一决定通知李想后,李想满口就答应了为此,李想把从小日本手里夺回的宝贵文物也放入展览会进行展览
—://。。
卷一辛亥风雨98进军新疆的计划
更新时间:2012…12…1116:14:33本章字数:4231
李想站在窗前,落迦山的冰雪初融,屋檐落下点点滴滴晶莹的雪水,屋子里湿气浓重此刻的大西北还是冰天雪地,江南已经春风回暖
回想袁世凯已于三月十日在南京专使团观礼之下,正式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了但是其时仍有保留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却扳请孙大总统,继续负责中枢政务,直至袁总统的内阁完全建立之后再‘解职’这是也是孙中山要求的结果?他在这过度时期到底想干什么?此时的李想还琢磨不透,他也懒得去琢磨,到了这个地步,孙中山再怎么样也玩不过袁世凯了,他还是把精力放在夺取疆要紧
这时李想才刚刚回到武昌,他开始忙着验收鄂州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建设成果,接着又率领大小官员参加庆功宴,后来又和蜂拥而来的南京、上海的中外记者团不断周旋,而今天晚上还要参加一个长江商会举办的一个宴会——打仗就是烧钱,没有他们的支持,西征不会这么顺利,这个宴会他是必须去的
李想本来以为回到武昌,可以轻松一下下,想不到忙了
西北的战局朝着有利于西征军的方向发展,多少冲淡了因各种交际应酬晕头转向带来的郁闷
李想转身,把墙壁上挂着的那幅偌大的军用地图看了又看
安西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疆省了
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幅员广大,面积一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为我国第一大省;人口稀少,是以穆斯林为主体的聚居地区,人口约四百余万;物产矿产资源丰富;通往东欧与西亚的古丝绸之路,李想计划中的亚欧大动脉必经之路,未来石油大战争雄中亚的跳板……疆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现在,李想的案头上放着林铁长刚刚重上的报告书:《进军疆的计划书》
李想拾起这份沉甸甸的计划,感觉到心里也沉甸甸的翻了几页之后,转身看起了地图,目光落在伊犁
伊犁位于疆西部,一直是天山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李想不知在地图上看了多少遍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告独立,革命**空前高涨惊慌失措的清政府眼看着两百六十余年的统治即将土崩瓦解,时任清朝军机大臣兼任伊犁将军的长庚,召集几位近臣,密谋让地处偏远的疆成为清廷东山再起的梦想之地
在清王朝即将覆灭的前期,有人提议就是把清王朝的都城迁到西北,那么迁往到那个地方呢,具体没有说,但是绝对有这么一个企图伊犁最后一任将军志锐,他在来伊犁上任的途中,曾经与前任的将军、时任陕甘总督的长庚与疆巡抚袁大化进行了密谋,密谋的内容之一就是清王朝迁都西北,延续其统治
清政府在形势紧张的时候,就是约得长庚将军和几个主要的近臣,准备吗,干脆我们就第一步打算到库伦、乌兰巴托,到内蒙去,到蒙古去偏安,打算在那里再东山再起,但没做成,后来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惠远疆,放在了伊犁放在伊犁为什么呢?清政府有长庚将军做后盾呀,长庚把疆的情况、伊犁的情况都很熟悉,他前后出任伊犁将军十五年,对西北再熟悉不过了
惠远城,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乾隆亲自赐名惠远,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清朝设立伊犁将军府后,为了巩固和保卫这个将军府,即从1763年起先后建成惠远、绥定、宁远等九城,形成疆首府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清廷在惠远建有完整的政治体制,城内有重兵把守,城外亦有众多军事设施清政府选择伊犁作为西迁偏安之所,实在是“理想之地”
为了巩固其在边疆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早在1907年11月,清政府就从北洋陆军中征调一营官兵,改编为“伊犁陆军模范营”1908年元月,又从南洋鄂军各协标营内挑选400名官兵,并在黄陂、孝感两县招募200多名兵,由陆军四十一标二营管带杨缵绪任统带,出防伊犁
杨缵绪,字述周,绰号杨麻子,早年为湖北将弁学堂优等生,留学日本户山陆军大学,并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归国后,历任湖北军营操教习和管带
另外,1906年湖北“日知会”被破获,“日知会”成员无法藏身,于是冯特民、冯大树、李辅黄、郝可权等人,皆加入杨缵绪率领的鄂军,途经西安时,革命党人李梦彪又加入进来,到达兰州后,邓宝珊等应募投军,一同到惠远城驻地
到达伊犁后,冯特民任书记官,李辅黄任工程营营副,郝可权任教练所教官,冯大树任警察局提调
冯特民在伊犁首先设立伊犁同盟会,出任领导人他发展伊犁将军府文案黄心斋、绥定知府贺家栋、管库黄立中及李梦彪、张维直、邓宝珊等人加入同盟会分别联络湖北籍、陕甘籍、绿营等,还在政府、学校、商界和民族、宗教界宣传革命思想,1910年3月25日创办了近代疆首家型报纸《伊犁白话报》,为革命做先行的舆论准备冯特民担任主笔,以汉满蒙维四种文字发行,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深受欢迎,获得“振聩起聋,开通民智”的赞誉为获得各民族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他们努力团结伊犁各族群众,以消除民族隔阂长庚力主办军,使革命党人有机会到伊犁,长庚调任陕甘总督,67岁的副都统广福接任伊犁将军,没文化,无见识,对革命党人在伊犁的活动听之任之
鄂军进入疆,带来了大批民主革命的仁人志士,成为伊犁辛亥革命的核心革命党人通过白话报大力宣传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包括伊犁知府贺家栋、维族富商玉山巴依等人以及当地哥老会都变得同情革命
此时,由于安西军的西征势如破竹,甘肃省除少数边缘地区如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均已迅光复,并出现了青海西宁、河西走廊、酒泉、玉门等不同的和平解决方式,安西军兵锋所指,各地满清军政官员纷纷投诚起义,影响所及,用和平方式解决疆问题已是大势所趋
此时的李想觉得时候到了
其实,清军各派系在疆的驻军共有十万多人,其中一部分是坚决反对向李想投城的,即使清帝已经退位,他们想向袁世凯表示效忠由于疆地广人稀,山岭纵横,沙漠横亘,风沙肆虐,水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