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202节

理想年代-第202节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想神色淡淡,沉思片刻说道:“趁着这股火热的劲头,命冯小戥组织汉口中等以上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发出通电,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斗争。这场反帝运动爆发后,更需要立即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我要使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热潮席卷了神州大地。”

梅迪笑道:“大帅这文章作大了,可是别人会跟着咱们一起喊吆喝?”

李想翻了翻眼睛,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身为我的机要秘书,执行我的命令就可疑,偏爱质疑我的决定,可恶!”

梅迪对他的训斥不以为意,只是忍着笑道:“大帅不会怪罪小的,小的才敢这么说,要换个别人,我还懒得和他说呢!^_^,大帅,我觉着除了请求全国的舆论支援,还应该由革命军政府向英国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实行抵制英货、封锁英租界等,为即将开展的交涉,英国政府方面增加点压力。”

李想点点头,道:“还应该发表一个《武汉革命军政府李想大元帅对汉口事件宣言》,表面我们的态度。去,交曾高给我写好,送去新华社发表了。”

梅迪眼珠转了转,道:“小的遵命!”

曾高动作够快,李想大元帅要发表《中国国民革命军政府宣言书》一口气写好,如下:

英国及其他外国对华政策之宣言,皆以为中国不能自顾其利益,大不列颠及列强为履行华会精神计,当协定关于中国之自制条例,以便保卫其完全与独立,增进其政治与经济之发展,及整理其财政。

此言施于国民主义之中国,实不知其真相,今日新中国已强矣;已知其权能而用经济方法于国土之内,厉行其志愿以抗任何大国矣。故今日之问题,非为大不列颠及列强愿许中国依允国民之合法志愿,而为国民主义之中国,秉公依允,大不列颠与列强是彼等国际管理之治制,今已实遭一切历史上政治征服制度之命运矣。此言用之,曾经斟酌。

在华国际管理制度,即以外国帝国主义著闻,中国之主权,如经济、司法、政治各项,皆因以受有限制。此制实始于英国以《南京条约》强施于中国,自此中国不复享有完全独立。故英国既于鸦pian战争击败中国,遂剥夺中国之独立,此为历史上之事实,而不可掩饰者也。

现代英人生于此黑暗勾当之后,或不忆之。但国民主义之中国身膺创痛,必当牢记。

此为革命党之意见。

苟不之知,则不能了然于中华国民主要目的之一也。此主要目的维何?即恢复中国完全独立是。中国之独立,已于昔日败于英人之手先之矣。非俟此历史的公道事业告成,中华国民主义与不列颠帝国主义间断难有真正之和平!

当中华国民主义入于积极革命时期,露其头角之前,中英之间固若有和平状态,然此不过一虚象而已。吾人可于征服史每页睹之。国苟不亡,永不能与征服者和好相处。时机一至,必将崛起…………

最后,国民政府欲以下列事实促列强之注意:(一)英人商业及他种利益之重心点在长江流域及中国南部,而此等区域则均受治于国民政府;(二)长江以南之大部分区域,及北方国民军治下幅员广漠之地域,均受国民政府之管辖;(三)倘在之区域内,举行公民投票,则大多数人民将投票赞成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为中国惟一之政府,尚有其较大之原因在焉。盖国民政府代表豁然觉醒之中国之真实精神,为革命运动之工具使之拓展势力及事业于国中者,外人之帝国主义对此运动情势所趋,虽欲不与之妥协不可得也。国民政府为抱民族主义之人民所授权、所拥护,列强与之修睦,初无危险之可言。盖中国之民族主义为一不可磨灭之势力,现已异常强盛,如日方升,且必继续发展,历久弥强无疑义也…………

辛亥年,以汉口为中心的反帝运动很快波及全国,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等几十个地方都开始了反帝热潮,形成了一个全国规模的反帝运动。

受到汉口人民的鼓舞,山东人民立刻就已掀起反日反德斗争,其后规模更加扩大。在济南,各校学生纷纷组织团体,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山东各界召开国耻纪念大会,要求力争青岛,驱逐洋鬼子,恢复中华!济南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罢课。

天津各校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天津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接着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宣告成立!天津15所大中学校学生举行罢课!罢课宣言提出了拒签满清签订的一切卖国条约、取消租界、诛卖国贼等六项要求!

在上海,60多个团体2万余人举行国民大会,并游行示威,要求废除满清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惩办卖国贼,惩办卖国满清政府,废除租界。参加国民大会的各团体组成了“国民大会事务所”,以“随时讨论执行各种事宜”。同时,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上海学生总罢课。参加罢课的60多所中等以上学校学生2万多人举行了罢课宣誓大会,会后游行示威!

武汉、长沙、广州、南京、苏州、杭州、安庆、南昌、开封和其他各地的学生都纷纷起来举行罢课游行,组织讲演团,要求收回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抵制洋货。

由此,反帝运动的中心迅速由汉口转到了上海,革命烈火燃遍了黄浦江畔。上海的工人们罢工后,开展了各种爱国活动,发文告,散传单,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大示威。他们在罢工期间,不但得不到工资,而且为了推动运动的发展,纷纷捐献出自己的血汗钱。

求新机器厂的工人在游行中,发现街上悬挂的白旗横额,在风雨中飘摇,极易损坏,就捐集巨资,在本厂的街口建造了一座高六丈、宽五丈的铁木牌楼,上书“毋忘国耻”四个大字,经过这儿的行人,睹之无不触目惊心。

在罢工斗争中,工人们还打破了行会帮口观念,纷纷聚议,实行同盟性罢工。如,沪宁和沪杭甬两路工人的罢工,就是由沪宁铁路机厂工人发起,征得了上海、南京与闸口机厂的同意,两厂工人一致签名表示赞成后才发动。对于各方势力破坏罢工的企图,工人们也坚决地予以斗争。如租界工部局派出大批包探、马巡,强行摘取各商店悬挂的宣传旗帜,结果被愤怒的工人团团包围。又如在上海海员与各轮船公司买办讨论罢工的有关问题时,大买办虞洽卿借口航务要紧,主张已经装货的轮船照常开出。结果话音未落,会场里立刻响起了愤怒的吼声:“谁人说开驶者?打!打!”虞的长衫被扯坏。他见势不妙,悄悄地从后门溜走了。

爱国热潮席卷全国,“人民自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消息传到海外,法国、日本等地的中国留学生也开展了各种爱国活动。

在迅猛发展的学生爱国运动中,民族主义思想迅猛的觉醒、传播,李想的革命军政府起了组织领导推动的作用。

262必将崛起(上)

262必将崛起(上

—://。。

263必将崛起(中)

更新时间:2012…12…1116:11:15本章字数:5110

风雪交加,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一列列全副武装军队四处调动的响动,还有出动配属骑军战马的长嘶,真是全城戒备,使人意识到汉口还处于战时戒备状态。

抬头而望,汉口城随处可见鲜红的五星红旗,也即汉口革命军的大旗,却正随着纷飞的雪花翻舞,车马军队就风雪肆掠的汉口大街之上行进戒备。

风雪逐渐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阳即将西沉。西沉的残日离地平线很近,如一竿残照。

借着夕阳余晕,俯瞰武汉三镇,只见城市外面,一片广阔荒寒的景象,老树枯枝纵横,山峦错杂堆叠;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处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认。

李想在烟雨小楼,从凝望室外渐渐星斗横斜的夜空,到听任室内木炭延烧聚结似花,还有紫砂茶壶不断翻滚的山泉水,放入茶叶散开的茶叶芬芳,都是李想在此长夜漫漫,沉浸思念之中,陷入整宵难以入睡的相思之情。

眼前人,是还他相思之人,却不是他思念之人。离情别意,没有随着时间淡去,反而变得深刻。梅迪煮茶时的各种表情和动态,总是令李想有一种错觉,像是看到当初的汤约宛。不忍分离的心情,越来越苦涩。

昏黄暧昧的灯下,李想和梅迪对面而坐。轻曼的玉人素面军装,为李想倾上一杯,也为自己倾上一杯,她捧杯轻啜浅尝,在李想色色的眼中变得姿态极是撩人。

李想轻吁了口气,她未施粉黛、装束英姿飒爽,李想想借眼前美色浇灭相思愁,却是引来欲,火焚身,由秋波频盼而终于入忘了相思,然而这却只能增添**憋死今夜无法入睡的烦恼,真可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了。

幸好是坐着!李想拿起茶杯挡着脸浅尝一口,放下抚膝说道:“很久没有这般闲情逸致的心情了。唉,汉口也该平安地过个年了。不过,中国想要过个平安年,就难啦……就说九江吧,为马都督毓宝驻节之地,安庆则三易都督。试想各地都督能够放心私心,稍稍有一点革命党人的觉悟,组织联军北伐,任是袁世凯其中哪一支军队,抵挡不了这股洪流,哪轮得到北洋干预革命?我是想破了头也想不到南军竟然在窝里争斗的这么欢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莫过于此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梅迪摇摇头,欣然道:“大帅此言一针见血,精辟之极!这确是那些某些举义南军的真实写照……孙都督毓筠,近与大通分府黎宗狱,因兵饷事,大生冲突,兵匪乘机勾结,四出劫掠,因之市面萧条,景象甚惨……孙、黎皆不应以小怨害大谋,以私仇败公义,均可谓不识大体。然探诸舆论,多不直黎。”

梅迪掌管大元帅府机要,军统和中统收集的资料她都看过,南军和北军的动态她一清二楚。

李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沉吟道:“不能指望他们,可是现阶段要对抗北洋,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临阵磨枪,现在对湖北革命军军队扩建是来不及了,至少战斗力无法保证,军用物资枪械都无法供给,眼下我是只有跑一趟申江……”

梅迪瞪起圆溜溜的眼睛,目光狡贼地道:“在北伐声浪高涨的这个时候,上海组建了一个北伐联合会,正准备北伐,你可能不需要跑这一趟申江…………见不到你的那个大小姐了。”

“什么?”李想不禁诧异,历史的轨迹被他努力改变?

梅迪从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妙目斜睇,瞟了他一眼,见他患得患失的样子,不禁说道:“北伐联合推选程德全为会长,章驾时为副会长,朱芸为司令。并致电各省都督,通知该会成立,并请将各省北伐之师电告,以便统一军制。与此同时,各省首领、省议院、社会团体、海外华侨,也纷纷通电,反对议和,要求北伐。在南方各省中,最先把北伐付诸行动的是以姚雨平为司令的广东北伐军,该军一混成协,约一千五百人。不过其他各省,却是各自为政,雷声大,雨点小!”

听完之后,李想的脸色不知道变成了什么表情,也许这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李想说道:“尽管南方各省军民有着北伐的强烈愿望,但如今看来,由于正在进行南北和谈,南方各省已确立了袁世凯如果反正,即举为总统、借袁之力以推翻清廷的方针!南方的决策人物果然还是缺乏坚持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的思想准备和进行北伐的决心!如今加上临时政府尚未成立,黄兴有不肯挑头,此时的北伐,只能各省自行其是,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有计划的行动!其实,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它面临的客观形势和拥有的军事实力都是有优势的。集中在江苏境内准备北伐的各省军队达17个镇,我在湖北拼死打出来的革命军之雄师也接近10万人,虽然是加上民团,再加上留驻独立各省的军队,共和军队的官兵总数不下三、四十万人。虽然其中多是新募之卒,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但多由革命党人统率,士气旺盛。而袁世凯拥有的反动军队在当时总数还不到10万人,分布于京汉路和秦、晋、直、鲁等广阔地区,士气消沉,战斗力已较前下降。因此,面对袁世凯在中外反动派支持下的武力讹诈,南方如果下定决心予以反击,兴师北伐。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我这次去申江,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实力拧成团…………”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敲击着膝头盘算着,梅迪见状抿嘴笑道:“大帅,好不容易清闲片刻,又在考虑公事,铁人也要休息。去申江的事总要待汉口事件平息才能成行,就算你怎么想念汤家大小姐也是急不得。如果急了反而欲速不达,现在想的太多也没有用,大帅且放宽心,待英国交涉委员到了,咱们先解决汉口的租界问题才是。”

那一点点私心被他道破,李想干笑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