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282节

逆明1644-第282节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骨铮铮,宁折不屈,无疑将在今后成为所有大明百姓心里的励志铭,也是大明今后所有帝王的坚持,将不断推动着大明向更巅峰前进。

……………………………………………………………………………………………………………………………………………………………………

518。第518章 中兴五年

重新安葬完崇祯皇帝的时候,还有数天时间便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大明也即将迎来中兴五年。

为了赶回南京城过年,朱慈踉和周太后以及众臣顷刻启程。

十二月三十日,赶在这最后一天,朱慈踉和周太后终于回到南京城。

朱慈踉的回归让文武百官的心思彻底安定了下来,虽说收复北京城的时候,朱慈踉曾言不会将京城重新迁回北京,而是仍然以南京城做为大明今后的正统都城,但朱慈踉一个月以来一直住在北京,虽说是为了重新安葬先皇,但到底让一些支持南京做为今后大明正统都城的朝臣们心里不安。

毕竟在他们心里,当今皇上可是在北京城长大的,谁知道会不会住着住着就又改变了主意,再加上皇太后也是在北京城长大的,几十年下来谁说会没有点感情,要是皇太后亲自找当今皇上说,当今皇上同样有可能改变主意,这两个不确定的因素在,他们怎么能够安心。

不止支持南京的朝臣心里不定,支持北京的朝臣同样心里不定,因为朱慈踉一日没有回到南京城,便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当然希望朱慈踉能够中途改变主意。

此刻,朱慈踉终于回来了,那么事情便是彻底定了下来,没有了悬念,两方自然也都不再想那方面的事情了。

其实,没有人知道,朱慈踉把大明今后的京城就定在南京而不是迁回北京,并不是因为什么气运和不想麻烦,事实上朱慈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北京城和南京城关乎着大明今后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若是定在北京城的话,大明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无疑会优先着重于陆地和北方,朱慈踉会逐渐逼退蒙古草原以北的俄罗斯人,最终以完全占据庞大的西伯利亚并且稳固经营为主,同时向西,向南猛力扩展,为大明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域。

而若是定在南京城的话,大明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便会优先******,会建设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从海上向四方扩展,逐渐将海权意识深植大明百姓的心里。

两个方向,虽然最终都是扩大大明的领土,但一个优先陆地,大明不需要建立多么强大的海军,所有花费会成倍减少。而另一个优先大海,建设海军的花费无疑是庞大的,堪称无底洞,有利有弊。

朱慈踉很清楚世界今后的发展形势,海权才是今后几百年世界发展的主流。

大明或许已经有了一支可以横行世界的强大海军,但海权意识却一直没有进入大明百姓的心里,朱慈踉今后所要做的,便是逐渐在大明百姓和文武百官心里逐渐种下海权意识。

朱慈踉一进入皇宫,一道三岁女童的身影便向朱慈踉跑了过来。

“父皇!”清脆的叫喊,带着点糯糯的语气中充满了兴奋,让朱慈踉的心都跟着瞬间温软了下来。

朱慈踉笑着一把将女童抱了起来,并捏了捏女童精致的小鼻子道:“哎哟,朕的敏敏小公主,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呢,父皇么么一下!”

朱慈踉笑着在女童有几分神似董小宛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不错,这正是董小宛为朱慈踉生的长公主朱慧敏。

朱慈踉如今共有两子一女,其中大皇子朱玄桦是皇后所生,今年四岁,二皇子朱玄钰是娴妃黄莺所生,今年三岁,长公主朱慧敏是宛妃董小宛所生,今年同样三岁。

朱慈踉的后宫五个女人,除了皇后,娴妃和董小宛外,当年一直贴身伺候朱慈踉的兰香海棠两个小宫女也在一年多以前被朱慈踉收入房中,分别封为兰妃和丽妃。

小公主朱慧敏既然来了,皇后等五女和两位小皇子自然也都来了。

“儿臣拜见父皇!”大皇子领着二皇子向朱慈踉恭敬的行了个礼。

“起来吧。”朱慈踉淡淡的说道。

两个小皇子站直了身体,看着朱慈踉怀里的小公主朱慧敏,两张小脸上毫无疑问的有着浓浓的羡慕,父皇平时虽然也时常关心他们,但却也从来没有向对待三妹这样亲昵,都是小孩子,怎么差别这么大呢,他们怎么能不羡慕,有时候两个小毛孩看着朱慈踉这么宠着朱慧敏,总忍不住想父皇是不是特别喜欢女孩。

朱慈踉刚回南京城,还有大量政务要处理,跟五女和三个孩子小聚了一会后,便处理政务去了。

一月一日凌晨,随着皇宫钟声的响起,大明迎来了中兴五年。

过去的中兴四年,例数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最重大的无疑便是朱慈踉率军北伐满清,不仅收复了包括辽东在内的北方所有失地,还连带着征服了蒙古草原。

如今的大明,疆域广大,不仅恢复万历末年以前的所有领土,还多了蒙古草原和南洋马六甲两岸和印尼群岛一大片地方,可以说大明的领土比万历末年以前大了近三分之一。

出去军事上的胜利,大明中兴四年在经济上也取得了重大的增长。

国库在中兴四年一年的岁入首次超过了八千万两白银之多,江南的人口也增长到了八千多万人,加上收复北方各地的人口,大明如今又有了近一亿二千万人口。

一亿两千万人口,看似跟万历年间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但因为北方连年战乱的关系,人口大量逃到江南,以至于整个北方算上辽东等地加在一起的人口也才三千余万,连江南人口的一半都不到,以至于如今的北方,大量荒废的土地无人耕种。

所以过年后,朱慈踉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怕是要恢复北方的经济和民生,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清剿各地山林的匪患之外,更要想方设法让一部分江南的人口往北方迁移。

朱慈踉正想得入神,突然,礼部尚书黄道周求见。

“宣!”

片刻,黄道周被带了进来。

“皇上,朝鲜国王送来国书,说朝鲜世子将在今日入朝参拜,恭贺皇上驱逐满人!”黄道周带来的这个消息让朱慈踉不由得愣了一下。

“朝鲜王世子?”朱慈踉皱眉。

今日正好过年,朝鲜王派世子这个时候前来,真是挑的好时间啊。

由于朝鲜王世子是坐船来的,只比朝鲜王的国书慢一步,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到南京城了,为了迎接朝鲜王世子,礼部不得不在大过年的开始忙碌。

朱慈踉也只得将往北方迁移人口的事情暂时押后几天,待处理了朝鲜使臣之事再做打算。

……………………………………………………………………………………………………………………………………………………

519。第519章 朝鲜来使

朝鲜王这个时候派世子前来大明入朝参拜并不让人意外。

原本大明刚刚驱除满人收复北方的时候,朝鲜王便打算派世子充当使臣前来大明朝贺,只不过那时候朱慈踉忙着重新安葬崇祯皇帝一事,朝鲜王听说了之后,出于一定的考虑才没有立刻执行,如今朱慈踉回到南京城,加上正是过年的日子,显得比较喜庆,所以朝鲜世子选在这个时候来了。

朝鲜自从崇祯九年朝鲜被满人征服以来,朝鲜便成了满人的附属国,年年向满人进贡。

“宣朝鲜王世子上殿!”

片刻,一名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朝鲜男子走进金銮殿。

“朝鲜王世子李淏参见上国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朝鲜王世子对朱慈踉叩拜道。

“平身!”朱慈踉淡淡的道,看不出喜怒哀乐。

“谢皇帝陛下!”朝鲜王世子站了起来。

“陛下,臣此次入朝,带来了朝鲜国向皇帝陛下进贡的贡品,请皇帝陛下过目!”朝鲜王世子说着,呈上了一本黄色的奏本。

朱慈踉从太监手中接过奏本之后,打开看了一眼。

朝鲜的贡品大多以朝鲜的特产为主,另外还有一些东珠,珊瑚等物,朱慈踉粗略估计,全部加在一起大约价值十几万两银子的样子。

朱慈踉仔细打量下面的朝鲜王世子,自崇祯九年,满人征服朝鲜后,朝鲜便中断了对大明的进贡,转而进贡给满人,这一次还是十三年来,朝鲜首次前来进贡。

朱慈踉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朝鲜贡品奏本递给一旁的太监收着。

“朝鲜王有心了。”朱慈踉淡淡的说了一句,而后便没了话语。

朝鲜王世子等了片刻,微微有些尴尬,想必他也没想到朱慈踉竟然只说了这么几个字,照他想来,大明皇帝不是应该出言表扬一下他们朝鲜的忠心,然后安抚两句,最后宣布给予的赏赐的吗,怎么就不说了呢!

朝鲜王世子定了定心神,勉强笑着对朱慈踉恭敬道:“启禀皇帝陛下,此次我王除了命我带来贡品,还想恳求大明皇帝陛下,让朝鲜恢复一直以来与的朝贡关系。”

相比较这些年对满人的进贡,朝鲜王室一直引以为耻,更主要的是,满人要的贡品可比大明多多了,而且满人要发展兵事,送去的贡品都是有进无出的,不像大明,不仅不要求他们重新给多少贡品,而且每次他们朝鲜带来贡品,大明给予的赏赐总是比贡品多一些,如此给大明进贡,他们朝鲜不仅不会亏,反而还会赚上一些。

这些年,因为给满人进贡,他们朝鲜的日子极为难过,损失不小,此次若是能和大明恢复朝贡关系,靠着大明皇帝每年的赏赐,他们朝鲜的日子今后便会好过许多。

朱慈踉面上淡笑,但双眼却经不住微微一眯。

朝鲜想和大明恢复朝贡关系?朱慈踉心里不由得讥讽,既然是朝鲜王主动提出来的他当然不反对。

“好啊,朝鲜王有此心意,朕甚慰!”朱慈踉淡淡的说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朱慈踉绝口不提对朝鲜的赏赐等。

朝鲜世子大急,不过他还没有多想,只觉得是朱慈踉一时没有记起,毕竟照他看来,当今大明皇帝于五年多前大明风雨飘摇之际登基,当时的大明大厦将倾,各邦都与大明断了朝贡来往,如今大明重新一统天下,他们朝鲜国是第一个前来朝贡的,当今大明皇帝还没有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并不知道他们朝鲜国呈上贡品后,大明自身也要宣布给他们朝鲜国的赏赐。

大明的赏赐对他们朝鲜国而言很重要,要知道,他们朝鲜国每年的岁入也不过二百多万两银子,此次是与大明恢复中断十几年的关系,所以贡品比较多,总价值不下十五万两银子,照以往大明给予赏赐的例子,大明的赏赐会比他们的贡品多三成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朝鲜国十五万两银子的贡品,大明起码要赏赐给他们近二十万两银子价值的赏赐才对,如此一来,他们朝鲜国便能一来一回的赚好几万两银子回去。

近二十万两银子对大明来说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对朝鲜来说却是每年岁入的近十分之一。

朝鲜世子心里着急,但又不敢言明,只能继续跟朱慈踉拉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言语,算是暗示,他相信,就算大明皇帝看不出来,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一定能够看出来,而后出言提醒大明皇帝赏赐一事。

朝鲜世子随便拉扯了几句后,果然有人不负他的期望‘站’了出来。

“皇上,朝鲜国如此忠心大明,大明重新一统天下之后,第一个派使臣送贡品来朝,其心可鉴,皇上理应赏赐朝鲜。”这名官员说道。

不少官员跟着点头,其中包括钱谦益这个首辅大臣。

这些文武百官也以为朱慈踉可能没有经历过朝贡一事,所以并不懂得有赏赐一说。

朝鲜世子的思想朱慈踉当然不是没有猜到,事实上朱慈踉是故意不提赏赐一事了,朝鲜送来贡品是朝鲜的事情,历代帝王之所以给各邦的赏赐多过贡品,而且大多是真金白银居多,未免不是有高价‘购买’贡品的意思在内。这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面子问题,大明得了面子,各邦得了实际的利益,然后各邦年年来朝送贡品换大明的赏赐,如此便显得大明万邦来朝的强盛,可以给历代帝王很大的面子和豪气。

可惜,朱慈踉不同于大明历代帝王,他并不需要这点表面上的脸面,他要的是真真实实的盛世,而不是利益的交换。

所以说,朝鲜是真的忠心于大明吗?未必!

别看自崇祯九年朝鲜被满人征服后,仍然沿用崇祯皇帝的年号,表面上多么忠心大明,思忆大明,实则不过是做给满人看的,让满人向朝鲜索要贡品的时候不要那么肆无忌惮,表面上向满人显示,朝鲜并不满被满人征服,全国上下都不服气,一旦逼急很可能狗急跳墙。

事实上因为朝鲜表露出来这样的态度,满人这些年确实不怎么过份逼迫朝鲜,反而时有安抚之举,这才让朝鲜一直坚定了下来。

“哦?爱卿说的是,为了表彰朝鲜的忠心,朕确实应该给朝鲜赏赐。”朱慈踉笑道,然而,心里却不以为意,朝是真的忠心大明吗?别看朝鲜一直沿用崇祯的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