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权倾大明 >

第76节

权倾大明-第76节

小说: 权倾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中年男子眼睛一瞪,那铜铃男便讪讪的退到了一边,只见这中年男子拱拱手,道:“朋友,远来是客,不留下点礼物么?”

何成梁到没有太大的反应,身边的人刚刚已被那铜铃眼男子吓得七魂丢了六魂,巴不得东西全部丢下,他们能保得名便成。

何成梁知道自己再不表示,这些人只怕马上就磕头讨饶了,于是他便说道:“哦?不知阁下需要些什么呢?”

“粮食!”中年男子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何成梁心里咯噔一下,这里已是开州地界,清丰县便是开州治下,莫非,这些人是受到了清丰县一些屯粮之人的指使,来破坏自己的救济的?

现下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他便厉声问道:“尔等是受何人指使?”

之前这中年男子还有些心虚,现在却大笑起来:“何人指使?告诉你,是受几千个饿着的肚皮指使,你把粮食留下来还则罢了,如若不然,尔等人头我们可不敢保证下一刻还会留在你们的肩膀上!”

何成梁听了他的威胁,反而定下心来,但是山上的人一起“嗬嗬”的大叫着更是把他身边的人吓得不轻。

何成梁正了正身子,决定表明自己的身份,便说道:“尔等遭受灾难,自有朝廷救济,为何要行者不法之事?”

“哼朝廷,朝廷发放的救济早被那些狗官没掉了,哪来的救济?”铜铃男瓮声道。

“别人如何做,本官管不着,但是本官身为朝廷钦命的清丰知县,还容不得你们如此猖狂,哼真是岂有此理,你们竟敢把注意打到了赈济粮上!”

听到何成梁的话,贼人们都惊呆了,他们想劫点粮食是不错,可是万不敢去招惹官府啊,要知道这可是与造反无异啊,不少人都不自觉往后退了退。

铜铃眼男子确是不怕,他反而向前一步,说道:“哼你说你是朝廷官员,可有凭据,俺成大牛在俺们南乐县可是见过县老爷的,那可是身着官袍,八抬大轿,鸣锣开道,像你这般模样,怎会是知县老爷!”他者一张嘴倒是把自己出卖了,到处了自己是南乐人,旁边的中年男子急得不行。

原来何成梁觉得穿官服太过麻烦,便穿了一件普通的小袍,加上帽子,一看却是一个儒生一个,难怪成大牛会不相信。

何成梁招呼旁边的家丁取出了自己的官府和任命文书,交与那中年男子,看样子只有那中年男子识得字,拿着文书端看半天,旁边成大牛却是不耐烦的问道:“如何,大哥?”

半响,那中年男子把文书规规矩矩递给了家丁,恭敬的跪拜道:“大人在上,草民霍信钧不知大人路经此处,万望恕罪!”哗啦啦满山的百姓也都跪了下来,现在他们再不敢造次,尽管人多上许多,但是除非造反,否则他们只能听凭这位大人的处置。

“理无可恕,情有可原,起来吧!”何成梁淡淡道。大家却都不敢起身,依旧跪在地上。何成梁并不理会,继续说道:“尔等共有多少人?”

霍信钧心里一惊,莫非这位大人要斩草除根,于是一咬牙,道:“大人,这些事只是我等挑头,与他人并无太多关系,大人要杀要刮,我等绝无怨言,但求大人放其他人一条生路!”

“呵呵,不要着急,谁说我要杀你们了,我是想问你们有多少人,看需要多少粮食,不知五百石够不够?”何成梁笑呵呵的说道。

“啊?”众人纷纷把埋下的头又抬了起来,似乎不太相信这位老爷的话。

“尔等均为吾皇之下之民,本官既为一方父母,自然有责安抚百姓,怎么,不相信本官不成?”何成梁似笑似怒的问道。

“不敢,启禀大人,此次我们共率有911人,另山后尚有人3100余口,皆为妇孺老弱。”霍信钧答道。

“好,如此便与你们粮500石吧,省着点应该足以度过这段时间了,众位起身,让人去搬粮食吧,来,与我讲讲你们南乐之事。”何成梁道。

成大牛却是一个头脑简单之人,之前虽然凶恶,却是因为饥饿所迫,现在这位老爷既然给大家放粮,必定是个好官,于是呼啦一下子站了起来,走到何成梁跟前道:“大人,我看你是个好官,比南乐城的李老爷不知好上了多少,俺成大牛感激你!”说罢又给何成梁磕了一个头,众人亦随着一起磕头。

现在的百姓,只有你能让他不饿肚子,便是如此感激,可是几十年以后,大明连这一点也无法满足天下的老百姓,最后便宜了建奴,自己还是多做点什么吧,现在自己还当不起这些百姓的跪拜,想到这里,何成梁吸了一口气,说道:“诸位不必如此,起来吧,告诉本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得你们如此铤而走险!”

此时霍信钧却静静的站在一旁,此时他的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他本是南乐一名童生,由于他所在的镇子靠近清丰,受灾较重,而他们镇既穷且偏,知县根本就不管百姓的死活,他霍家是镇上唯一的乡绅,自父亲前年去世后,他便成了家主,发生灾害后,他拿出家中所有余粮,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大伙半是裹挟半是祈求把他弄来劫道,希望能得到些粮食,度过难关。

不得不说,开州一带,民风彪悍,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还不一定敢这么干,但是真要是碰到了官府的人,大伙也就只有蔫了。现在霍信钧总算是惊魂甫定了,真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别说孝满后参加科举,就是人头保住都是问题。

成大牛却是没有想这么多,得到粮食,他很是高兴,吐沫横飞的向何成梁说道:“大人,其实我通河镇本靠近清丰,确属南乐治下,所以南乐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受灾,我们却与清丰一样,遭受了水灾,良田全部被毁,房屋被淹,家里的粮食也被泡的不能吃了,霍老爷家里由于地势较高,未受多大的损失,但见大家无助,便放粮赈济大家,不过由于粮食有限,很快就光了。我们打听到其实大名府拨下了救济粮的,却被知县李老爷高价贩卖到了大人的清丰县,我们去理论,却被打了出来,我们本想告到上面,但是却听人说大名府同知是李老爷的连襟,最后我们只得出此下策,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无怪!”

何成梁见成大牛虽是粗鲁,说话却极有条理,便问道:“那你们是如何得知今日会有粮队路过呢?”

“嘿嘿大人,其实草民早在大人未到开州时便已得知大人的行踪了!”成大牛不好意思的笑道。

“哦?”何成梁很吃惊。

“大人无怪,我等这些天派出了不少腿脚快的人四处探听有无粮队通过,因为清丰附近受灾,必有不少商人前来趁机倒卖粮食,不想却碰到了大人,嘿嘿”

何成梁却对成大牛佩服起来,这是一个当将军的好苗子啊,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这些是你想到的,还是。。。。。。”说着还看了霍信钧一眼。

“不怕大人笑话,霍老爷是童生呢要不是前年霍老爷子去世,现在怕是已经中举了,怎会和我们这些泥腿子搅和呢,霍老爷还算是我们硬拉来的呢,这些主意都是俺想的,霍老爷俺们只是让他到时候出面就成,嘿嘿”成大牛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何成梁对大牛越发欣赏起来,他需要成大牛为他办些事,不过还是要等了解了清丰的具体情况再说。

当下他便问道:“大牛,我看你身体强壮,却也透着斯文。。。。。。”

不等何成梁说完,周围的人便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大人有所不知,大牛的爹本是秀才从小就希望他能参加科举,不想大牛却独喜欢舞刀弄枪。。。。。。”听了半天,何成梁搞明白了原委,便立即问道:“霍先生,大牛,你们二人可愿追随本官左右?”

正文第五章清丰县

成大牛虽然透着机灵,却比较直,一听,便说道:“大人是俺一家老小的活命恩人,大人但有吩咐,万死不辞!”说罢又要跪下,何成梁急忙把他扶了起来,又转头看向霍信钧。

霍信钧心里却在急速盘算着,这位老爷如此年轻,怕是以后前途无限,只是为何又到了清丰这个刚刚遭受灾难的县呢。

“我干爹是新科进士,还做过庶吉士,此次到任清丰,是我家老爷主动要求来的,看上你们二人是你们的造化!”仿佛看穿了霍信钧的心思,何成梁收养的孩子中最机灵的何珺孜说道,这些孩子大多无依无靠,收养后何成梁便按照此时的规矩让让他们跟自己姓何,这段时间孩子们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说起话来也极有条理,这个年龄最大的何珺孜更是如此(不要戳我,俺又忍不住想扮演一个角色了呵呵)

霍信钧一听,知道这是一个太好的机会了,不管如何,这庶吉士那可是了不得的啊,此时不跟紧,以后便没有机会了,于是再不犹豫,纳头便拜,道:“大人在上,学生有礼了。”

如果有胡须,何成梁便会捋着胡子笑盈盈的道免礼了,只是现在他还太过年轻了自然不可拿大,当下扶起霍信钧,道:“本官来时匆匆,未带有师爷,如果愿意,霍先生便做我的师爷可好?”

霍信钧那会嫌弃,于是急急说道:“蒙大人不弃,学生自当全力以赴,以报大人知遇之恩!”

收下二人,安排好粮食让百姓各自带回,何成梁一行再次出发,前往清丰。

由于整个粮队长达数百米,行程很慢,百姓感激何成梁,送回粮食后,一些青壮便主动与粮队一起同行,来保护粮队,何成梁自然又是一番感激。

好在何成梁孑然一身,没有家眷,倒也轻松许多,从之前的“弟弟”留下的手记何成梁得知,其实他还是有妻子的,只是后来去世了,再后来便是父亲去世,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婚配,孝满后,又专心科举,并未娶亲,考上进士时已经二十六岁了。想到这些,何成梁也是唏嘘不已,自己的弟弟还真是命苦啊!也罢,就让自己多做一些事情,让何成梁这个名字为后人所记得吧。

虽然何成梁实际只有二十二岁,比起记录上的二十六小上一些,但是实际上何成梁弟弟本就是书生,看着年龄也就不大,所以到没有会怀疑。

一行人已到了县城附近,和霍信钧一路聊着,倒也不寂寞,末了何成梁对霍信钧说道:“霍先生大我几岁,私下里里沃就称你一声大哥可好?”

霍信钧初始还有些惶恐,几番推辞不过,便道:“也罢,承蒙大人看得起,我痴长几岁,就叫一声何老弟,哈哈!”

虽然为了不让自己露出破绽,何成梁一直学着古人的腔调说话,但是从心里他还是有着现代人的思维,他可不想人人都跟他尊卑有序,那岂不郁闷死了,所以和霍信钧称兄道弟,很合他的口味。

这时县城的迎接队伍也早早的等候在长亭,不过与何成梁的庞大车队相比,却是极为寒颤。

到了跟前,听到介绍,何成梁才了解到,这为首的老头便是本县的九品主簿,一一介绍下去,才发现除了这个老头,便都是衙役之类,县丞之类的有品管员都没有。何成梁这才想起,万历中后期正是官员极度缺乏的时期,加上自己这样的一个小县城,更没有多数人愿意前来了。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没有别人的牵制,他反而能大展拳脚。

不过很快他便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厉害。

到了县衙,安顿好众人,卸下粮食,何成梁便让主簿宋石湖介绍清丰的情况,他越听越吃惊。

“大人,我清丰县,原名顿丘,”宋主簿摇头晃脑的说道,何成梁却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只听老宋继续说道:“东汉末,曹操便曾任顿丘令,想来他和大人。。。。。。”意识到自己的话不妥,老宋急忙打住了。

“难怪,那为何又改为清丰呢?”看到宋主簿有些尴尬,何成梁问道。

“嗯,在唐时,本县出了一位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名叫张清丰,后来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孝行,也为天下做出榜样,便将本县改名为清丰县。”讲起这段历史来宋主簿又大是得意。

接着他又讲了清丰县百姓如何秉承前人的光辉事迹,社会风气又如何如何好,前任知县又是如何昏庸无能,他何大人又是如何有本事,啰啰嗦嗦一大堆。

何成梁听得头都大了,这个。。。记得后世都是领导做报告才这样啊,哪有下属汇报的时候不顾及领导的感受,这么罗嗦的,而且这马屁拍的一点水平都没有,于是他打断老头的的话,问道:“好了,给我说说现在清丰县的具体情况吧!”

老头听到这话,知道自己的马屁没怎么拍好,不过很快他便精神一振,继续说道:“启禀大人,清丰县现有百姓18万7千余人,土地愈二十万亩,主要集中在陶,张,周,郑,秦,卫六氏家族手中,不过由于水灾,很多土地。。。。。。”一番情况介绍完毕,何成梁却开始头痛起来,看似不起眼的小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自己想做点什么都不好下手啊。

且不管这些,等稳定下来后再徐图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