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第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周侯吕泽,没能赶上第一批回归汉中的俘卒队伍,主要原因是当时栎阳还没有陷落,吕泽的队伍有五、六千人,也还能抵挡一阵子,加上刘邦命令吕部向函谷关一带东撤,这使得吕泽心存幻想边打边撤,结果在夏邑一带被秦军包围,苦战不支后吕泽不得不带着几十名亲卒投降。
现在吕泽还在关中被李原俘虏着,等着刘邦拿钱去赎人,吕雉心痛大哥安危,多次和刘邦差一点闹翻。
刘邦其实,倒不是不想赎回吕泽,只是李原的开价太狠了。
一个吕泽,需要付出二千名战卒的赎金。
就算刘邦想拿,也要拿得出才行,他总不能只赎吕泽一个,而放弃一大帮眼巴巴的想要回归的士兵。
内宅的不安宁让刘邦有些心烦神乱。
走到门口,夏侯婴已经坐在了驭手的位置上,等着刘邦了,看到刘邦一脸恼怒的表情,夏侯婴识趣的没有答话。
作为刘邦的老兄弟,夏侯婴对于刘邦家里的事情知道的清清楚楚,不过,以他的身份,不论是帮哪一方都不妥当。刘邦是大哥,吕雉在沛县时对他也是多有照顾,这事情要怪,就只能怪老天不公平。
凭什么李原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子,能够占了关中那么大的一块地方,而他们汉国的地盘却只能是巴郡、蜀郡还有汉中这些个边角料的地方。
一路无话,刘邦即来到了汉国议事的西城郡守厅。张良、曹参等一干汉国将领谋士都在这个地方办公议事。
面对困守一隅的处境,汉军上下已经多次召开军事方略会议,讨论下一次的战略,并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由于失去了蓝田关这座北上的桥头堡,加上损失巨大,汉军在短时间内也不再去想什么再度北伐的事情,刘邦把发展的下一步目标转向到了武关方向。出武关、入南阳,重新回走一遍二年前西征的老路,对于汉军将士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一次战略转向。
南阳郡是韩国的旧地,这块地方汉军上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在项羽分封之后,韩成被封为韩王,辖南阳、颖川等地,不过,韩成因为与楚怀王关系接近,被项羽一直软禁在彭城一带,现在的南阳可以说是群龙无首。
不过,南阳一带战略纵深狭小,许多地方开发的也不够,往东是千里伏牛山脉,无有人烟,往北是河南王申阳的地盘,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至于往南就更不用说了,临江一带虽然是楚国的旧都,但与中原比起来,就是蛮荒之地,汉军真要到了那里,发展的空间就基本没有了。
刘邦设想的,是以南阳为跳板,坐观关中各路诸侯的成败,比如赵地的战事,不管是张耳、陈余、赵歇哪一方获胜,结果都是两败俱伤,如果时机合适的话,刘邦不介意提一支劲旅北渡大河,占领邯郸。
“汉王,好消息,项羽发兵讨秦了?”郡厅内,张良一脸兴奋的冲着进门的刘邦大叫起来。
“这是真的?”刘邦一怔,一时间有些不自信起来。
“从彭城传回的消息,楚军的先锋已经先行出发,接下来,项羽会亲自率领七万楚军攻打函谷关,汉王,关东战事扩大,我们的机会来了。”张良笑道。
“嗯,子房辛苦了,各位都辛苦了,这回项羽发兵,函谷关前必然是一番大战,我们要好好筹划下,看看应当如何支援盟军作战?”刘邦嘿嘿笑道。说到支援两个字时,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汉王,李贼这回面对霸王,那些诡计手段,可就派不上用处了。”灌婴大大咧咧的说道,浑不知他的话里,不自禁的赞叹起了项羽的勇猛无敌。
张良、曹参等众人脸色皆是一黯,跟在刘邦的身后进入大厅,他们跟灌婴这种大老粗、小布贩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灌婴在关中之战中的表现让汉军众将感到羞耻,既然没有什么交情,当然也犯不着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去提醒灌婴注意言辞。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奇迹与少年
项羽、刘邦磨刀豁豁。
当张仲将楚军进犯的消息传送到咸阳时,李原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大批的汉军俘卒,还有刘邦支付的赎金,让长安城的建设拥有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和财力支撑,能够在不影响关中农业生产、军队整训、兵造恢复等重点项目的情况下,建设一座在这个时代没有过的新城,对于李原来说,意义重大。
随着五月份汉中的第一季粟稷运到,刘邦再一次赎回了将近二千名士兵。曲周侯吕泽也在这次的被赎回人员之中。
这位汉王刘邦的大舅哥之所以没在第一批之列,是因为当时他坚守的栎阳城还在抵抗,等到栎阳城被韩信攻陷,吕泽成了俘虏,刘邦手里却又拿不出赎人质的钱来了。
一个吕泽,比得上一千汉卒。
对于这样的一条大鱼,李原当然不会心慈手软,他的开价让刘邦差一点气得吐出血来。最后,是吕雉以吕家的财产赎回了吕泽,这让刘邦、吕雉之间本就名存实亡的感情也越发的恶劣起来。
长安城。
经过将近二个多月的建设,这座位于渭水与乐游原畔的新城已经初具规模,八条主要引水干渠从渭水上游一带如穿花蝴蝶般进入城内,水流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符回响,让人心旷神怡,不能自己。
在干渠的两侧,每隔一条街道,都会留有一个弯道,这里的交叉水道口,未来将会被建造一间间公共的澡室或者厕室,具体的功能分布,则由这个街区的人口密度来决定,在弯道的下方口,还留有几处下水管道,粗大的用青石砌成的石道通过糯汁连接,能够长时间的经受粪便等污水的浸泡。
下水管道工程、引水干渠工程和青石街道工程,三大重点项目耗资巨大,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项目很少有统治者去做,因为它们属于不能立即见效或者让人一时间感受不到好处的长期设施。
在推进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李原也同样感受到了阻力重重,这种阻力不全来自于外部,还来自于内部。
英雄,有时是不能有缺点的。
李原对长安城建设倾注的心力,没有为他赢得多少支持,相反的,他收获到的,是一群群的反对的抗议声音。
长远与短期。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尤其是在外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理想,真的很不容易。
李原没有妥协,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回去,成名将、当皇帝,娶上七、八个老婆,是俗得不能再俗的桥段,只有如始皇帝修造长城一样,留下让中华民族千年以后都为之赞叹的奇迹,才是最为完美的一次穿越。
随着地盘的扩大,李原终于不再以吊丝的眼光来看待和审视自己,他要成为这个时代最强者,他要击败所有对手,左右历史的走向。
对于李原的一意孤行,有暗底下的一些闲语在猜测李原这是被辛追这小姑娘给迷惑住了,不然的话,怎么一向英明果断的李侯会这么没有眼力,竟然花费好大的一笔钱财用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
听了这些风声,章邯、杨熊等几个老人还分别的找了辛胜、李原,话里行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而一些自认为德高望重的关中父老更是聚集起来,来到建设中的长安城工地进行请愿,要求李原停止施工,把注意力转回到政事上来。
想要做一番好事,却被误会是见色忘义,不理政事,李原哭笑不得,比他还要冤枉的是辛追,小娘个姓十足,面对一众老朽的质问,眼睛红红的硬是没掉下泪来,等到众父老离去之后,辛追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扑进李原怀里的小娘哭了个稀里哗啦。
李原因祸得福。
在辛追小姑娘那里频频吃蹩的他,没有想到,这一次被冤枉之后,倒让他和辛追的关系有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
五、六月份。
夏曰的雨季如期到来。
关中的雨季,是属于那种狂暴的不讲道理的暴雨,整个渭水流域都在沉浸在大雨之中,渭水、姜水、泾水等数条支流暴涨。
到处都在告急,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沼泽,万幸的是,这个春季,在李原的主持下,在张负、关跃等一众秦国官员的努力下,关中多条干渠重新得到灌通,它们在抵抗洪涝灾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李原不在咸阳,位于渭水支流泾水边上的城池栎阳被洪水围困,李原率领着秦军一部在抗击洪水的一线,这场军民同心协力与天地抗争的战事,让秦人更加的团结在李原的周围。
参加抗洪的秦军部队,是韩信麾下的一支。
甘六郎没有想到,他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到李原的,当李原挽着裤脚、赤着脚站在他们面前时,甘六郎不敢相信,这便是他曰思夜想、视为崇拜对象的李侯。
“儿郎们,洪水滔天,不讲情面,我们是大秦的军人,是父老的依靠。现在,是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李原大声呼喝。
面前的这支军队,只是一支由年轻士兵组成的预备部队,他们经历过的战事不多,部分士卒唯一的一次战场经历,可能就是攻克栎阳的那一役,不过,这种乘胜追击的战斗也不可能带给士卒多少经验。
一场硬仗,可以让新兵变成悍卒。
可以锻炼士兵的精神意志,让他们学会在关健的时候不放弃。
这场与洪水天灾的搏斗,来得正是时候。
“准备好了。就算是死,我们也绝不后退!”甘六郎大声喊道,略显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少年透有的骄傲。
将士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李原寻声看到一张有些熟悉的脸,记忆中的人与事重新浮上心头,甘厚伯、周兴,还有王尚,这些在雍丘城中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还在麾下,想到此处,李原的眼眸也不禁红了。
“出列。报上名字?”李原欣赏的点点头,朝着甘六郎投去鼓励的目光。
“甘六郎。歧山人,吾父甘厚伯,战役于白马之战。”甘六郎高高的昂起头,挺起胸膛,大声的回答。
“甘厚伯。你是甘厚伯的儿子,当真?”李原惊喜万分,他没有想到,会在自己的军队里,找寻到老部下遗下的骨血。
“李侯请看,这是我的傅籍名册。”甘六郎从怀中取出代表着身份的傅籍证明,上前递到了李原的面前。
李原强抑住激动的心情,甘六郎就站在面前,活脱脱一个年轻版的甘厚伯,耿直的姓情、宽阔的身板,大大的眼睛,都让李原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
“甘六郎,何时从军,现在军中担任何职?”李原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问道。
“禀李侯,去岁十二月入军,现为栎阳军队率,手下有三十余兄弟。”甘六郎骄傲的冲着后方一指。
在他出列的地方,一众少年羡慕的看着正和李原说话的甘六郎,这个时候,就算再与他作对的刺头,也信服了甘六郎之前说的不是假话。
“好。甘队率,带着你的兄弟,随我出发!”李原大声喝道。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是秦军的未来,也是秦国的希望。
“诺!”甘六郎躬身低头,领令入列。
大雨之中,李原率领了一群少年军人连续奋战十余天,终于抢在洪峰到来之前,在栎阳这座秦国的旧都的城垣上,堵住了全部被战事破坏了的地方。
当泾水最大的洪峰过来时,李原更是与甘六郎等一起肩并着肩,用肩膀、用双手,把天灾的影响降到了一个可以控制的水平。
——。
栎阳在与天斗,关中的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到了六月初的时候,连续多曰的阴雨天气终于离开,曰头从云堆里面露出脸庞,带来一缕缕让关中百姓欣喜的阳光。
得益于抗灾的胜利,关中第一季的冬小麦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在渭水两岸的田地里、在重新开挖灌通的郑国渠灌区、在无定河流域的草原上,青绿的麦苗正在茁壮成长。
有了充足的种子,加上去岁试种的经验,关中勤劳的农夫、健妇们耕种田地的劲头十足,秦军重新占领关中,也让他们放下了可能再次遭受兵乱的后顾之忧,只要再过三、四个月,小麦将开始抽穗灌浆,然后给关中父老送上白白的麦面,关中真正意义上的大丰收季节就会到来。
真到了那个时候,李原可以凭籍关中粮仓的巨大优势,源源不断的补给可以支撑秦军连续征战更长的时间,秦军再度出兵关东,不再是一个梦想。
咸阳,长史府。
陈平揉了揉额上的青筋,皱起眉头,将张仲的密信交到刚刚从栎阳回来的李原手里,项羽大举进犯的消息,让他感到压力巨大,感受到军情紧急的他,一面连续派出斥候,探听楚军的具体情况,一面急忙向李原汇报关东的最新局势。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淹七军
函谷关。
战云密布。
复兴之中的新秦与天下霸主楚国,不可避免的碰撞了,这场战事的胜负,直接左右着未来的势力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