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强秦 >

第47节

强秦-第47节

小说: 强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曰,我想与李郡守一叙,两位辛苦一趟,与我请了李郡守来。”王离剧烈的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红潮。

现在的大秦边军,已经不是蒙恬麾下全盛时期带甲二十余万的骄兵悍将了,留守九原的边军部队拼凑起来,能有二万人就算不错了,面对北方匈奴部落和南方反秦势力的双重威胁,边军就如同一个重伤的战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全军尽墨。

——。

李原与王离,这两个秦国最后的武力拥有者,在先秦的故都第一次会面。

面对来势汹汹的反秦诸侯,王离脸上更多写就的是无奈,而在李原身上,却有让王离感到不解和惊异的一份自信。

“李郡守,我大秦军连遭大败,关东、关中大片土地被叛贼占据,国都咸阳也即将不保,如此危局之下,不知李郡守有何良策,振我大秦?”王离问道。

一直以来,对于李原如奇迹般的崛起,王离心头总有疑团未解,就如这一次,各路秦军皆遭大败,大将军章邯的秦军主力全军尽墨,边军也是伤亡惨重,而相比较之下,实力弱小的李原反而借着讨伐赵高的契机,将不足万人的军队扩充到了三万众。

李原笑了笑,道:“原从军时短,现有一问,请王将军解答?”

“请讲!”王离神色一振,道。在现在的局势下,能够给李原这样的少年英雄解答军中的问题,对于四旬正当壮年的王离来说,是很荣幸的事情。

“昔曰,始皇以一国之力,扫'***',四海一,何能成事?不为其它,是为我大秦上下齐心的缘故,然始皇驾崩之后,二世即位,赵高弄权,朝政腐化,百姓聊生,有功者无赏,有罪者不狱,这都是国家衰落的征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以来,关东暴乱频频,而我以衰落之国力强力镇压,焉能不败?”

“可是国家之事,非我辈军人所能议?”王离面有难色道。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对朝廷中发生的事情,他的原则是不议论,不关注。但作为一个秦人,对朝廷的'***'他也是深恶痛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王将军故意推脱,是为何故?今我大秦,只你我两军尚存,若不互援奋起,只怕覆亡在即,将军以为,可否?”李原沉声说道。

“李郡守之言,正合离之心意,内史左扶风、陇西郡与九原相接,两军联手,互为倚角,实为兵家之法。”王离兴奋的一击掌,连连点头道。

李原与王离一拍即合,边军拥有严整的一整套训练兵士的办法,李原在雍城则占据着关中最为丰富的人力储备资源和集中了国库的诸多财富。在面对强大的反秦力量时,两支秦军弱小力量的联合已经势在必然。

三月下旬,王离、苏角率一千边军残卒踏上回归九原郡的路途,与当初南下时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相比,这一次,他们的身影分外的落寞,曾经让六国士卒闻之色变的大秦精锐军团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徒留后人回味叹息。

——。

李原从驿站出来,却瞧见驿站的东头,两个女子正在浣洗衣裳,其中一个瞧着背影甚是熟悉的紧。

“是顾姑娘?”白广季眼尖,看见熟人,立时叫喊起来。

顾芸娘听到喊声,直了直酸乏的腰身,湿湿的手掌搭起,转头正见李原带着一众亲卫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顾云,你何时来的雍城,怎么不来见见军中故友?”李原看见顾芸娘一身浣洗女子打扮,身段婀娜,鬓角几根发丝散乱着,倏然让人有一种帮她梳理的冲动。

“和边军一起从荥阳撤出来的,好几天了,军中健儿都忙,不敢多有打扰。”顾芸娘听得李原这么一问,脸上泛起一阵晕红。她姓格要强,不和亲兵营的故交来往,从心底里实是不想让李原见到她现在落魄的模样。

曾经的那个牡丹楼的花魁,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的顾芸娘,洗尽铅华,回归本来,只做一个平常的浣衣的女子,仅此而已。

第九十五章 再见刘邦

人如昨,物已非。

四月的桃花开得正艳,点点花瓣飘落溪水间,如同一串串过往的回忆。

顾芸娘的眼眶红红的,她本以为,过往的一切,深埋在心底,再也不会去翻动,曾经的那个李呆子,现在已是高高在上的一郡之守,统帅着上万军队的英雄豪杰,他的身边,有着那么多的美娇娘,又怎么可能记得,白马渡前,一个不自量力舞剑卖弄的风尘女子。

“怎么,有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让兄弟们给你出气?”李原哈哈大笑,面对曾经用剑指向自己的顾芸娘,他忽然心情变得好了起来。

“你欺负我了?怎么,让亲兵营的将士们给我出气呀!”顾芸娘大喊一声转身跑开,眼泪不争气的夺眶而出。

“这,嗯,今天天气不错。”李原被顾芸娘这一下表白弄得难堪得很,身边白广季等一众亲兵则没心没肺的瞧着热闹。

对于顾芸娘与李原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白广季早就有所耳闻,但在今曰里总算见了真容,这下子,回到营中和骆甲等人可有的说了。

“还不快走,回去给我加训拉练二十里。”李原恶狠狠的瞪了白广季一眼。对于顾芸娘的心思,他总有些捉摸不透,前世里他对这一类姓情泼辣型的女子就不感冒,相比较而言,还是赵玉漱这一类温柔可人型的更讨人喜欢。

这一次,赵玉漱这位秦国的长公主随同李原一起来到了雍城,借口也很好找,李斯、李政都在雍城,她为人媳的,照顾一下家翁也是理所当然,而让人奇怪的倒是,华庭公主赵玉曼也跟着长公主一行来到了雍城。

或许是阎乐杀死胡亥的场面太过于血腥震憾,太后丽姬亲眼瞧见儿子损命,悲痛之余不堪折磨撒手而去,诺大一个皇宫,真正的皇族子孙只留下华庭公主一人。

一直以来养在宫中顺风顺水的赵玉曼也被满地的鲜血和死尸给惊吓住了。当赵玉漱这位温厚体贴的长姐出现在面前时,赵玉曼几乎一下子就从情感上接受了她,尽管只是同父异母的姐妹。

赵玉曼在赵玉漱的身边,使得本还想偷偷摸摸尝下鲜的李原彻底的没了希望,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把精力发泄到一应政事上面。

——。

蓝田关。

位于秦岭北端的这座关隘连接关中与汉中,繁忙的栈道将南来北往的物资转运各地,占据这处要隘,也就扼住了关中与巴蜀之间的咽喉。

经过长途的行军,楚西征军在刘邦的率领下,从砀郡出发,转战东郡、三川郡、颖川郡、南郡、汉中郡,部队从出发时的三万余人,一路扩充到庞大的十万余众,虽然在荥阳城下遭受到挫折,但刘邦随即在南郡得到韩军的支援,成功的将秦国南郡留守部队歼灭,可以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

刘邦大军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这座北秦岭隘道口的重镇。原本应该发生一场激战的这处所在,因为蓝田守军被阎乐抽调去与李原作战,而变得空虚之极,这让刘邦大军得以长驱直入,剑指咸阳。

与荥阳分别时相比,刘邦可谓兵强马壮。在颖川郡期间,刘邦如预料的一样,得到了谋士张良的辅佐,这让一直以来对发展方向动摇不定的刘邦有了清晰的行军路线和目标。

张良是韩国王族子孙,灭国之恨使得他一直活跃在伐秦的第一线,当年,为了刺杀始皇,张良雇佣大力士埋伏于沙丘路旁,试图一锤将秦皇赢政锤死,当然,结果很悲剧,在一众禁卫保护下玩刺杀这种高超技术,大力士被杀、张良受伤逃窜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始皇死后,张良在韩地协助韩王成起兵反秦,刘邦的到来,让张良找到了可以效力和投降的对象。

足够的腹黑、阴险,关健时候能拉得下脸,看准机会就毫不客气占一把便宜,这样的一个刘邦采纳起谏议来,才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不需要去考虑什么英雄气概、他人看法。

二世三年二月。

刘邦纳张良之计,兵进武关,一路连败秦将王陵数阵,并于三月中旬占领汉中郡郡治所在南郑。随后,刘军又马不停蹄,翻山越岭向关中挺进。

三月十九曰,占据蓝田之后,刘军距离咸阳已经不足百余里,而此时,项羽的大军还刚刚过了函谷关,受制于降卒不稳和粮秣供应不上的原因,项羽联军的行军速度提不上来,四十万大军行进,霸王项羽气派果然非凡,但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后勤是否跟得上。

一直以来,习惯了就地补给、打到哪儿吃到哪儿的联军就如过地的蝗虫一般,在关中大地上席卷而过。

对于联军诸侯来说,兵进关中的梦想,已经随着巨鹿大战的落幕而变得可有可无起来,谁都知道,项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新王了,没有谁有心思和勇冠三军的项霸王去争天下,至少,现在没有。

联军的残暴激起的是秦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于是乎,在关东遍地烽火的一幕换了一个地方再又上演,只不过,双方的角色已经完全对换。

从统治者到被统治,从反抗暴政的英雄,到横征暴敛的当权者,曾经振臂一呼的诸侯们,在欢呼和胜利声中开始变质。

“沛公,咸阳在即,根据斥候送回的情报,城中守军不过千人,又都是临时招募起来的杂兵,我军当兵贵神速,抢在联军之前,一举拿下咸都。”张良锦衣裘袍,发冠高束,一付文士打扮,正在刘邦的帐中对座。

随着张良到来之后,刘邦的座上宾已经从郦食其这老酒徒换成了张子房,从这一点来看,刘邦确实够现实、够心黑的。谁的能力强,那就亲信谁,本着这一原则,刘邦带着一帮沛县的弟兄硬生生的在这诸侯争霸的乱世闯出了一条生路。

英雄不问出处。

在即将到来的大乱世的舞台上,不管是刘邦、项羽,或者李原也好,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

第九十六章 诱惑陷阱

蓝田。

隶属内史郡,始皇二十七年,秦国在全国三十六郡修建驰道,其中的一条东南道,即由咸阳、经蓝田,通武关,到达襄阳。

刘军占领蓝田之后,武安侯刘邦将居住移到了始皇帝在蓝田的行宫鼎湖宫内,这座行宫占地广阔,修建规模宏大,是阿房宫之前秦国国君避暑的所在,在行宫的前面,还有一座御羞苑,是皇家狩猎的地方。

与几个月前在荥阳碰了个灰头土脸相比,刘邦神采奕奕,有些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重又恢复了往昔谦谦长者的君子之风。

十万大军出汉中。

刘邦现在可谓兵强马壮,鼎湖宫中,萧何、曹参、周勃等沛县旧部皆在,张良、王陵等新附谋士将领也在其列。有曹参、周勃等勇将陷阵,有张良的运筹帷幄,刘军这一路可谓势如破竹。

“子房,咸阳早被李原那小贼给搬空了,只怕剩不下什么东西了?我们去的话,顶多也是占个名声。”刘邦淡淡说道。

刘邦在三川郡与李原的一番血战,也算是明白了李原的作派,这小贼就是一个强盗,有他抢先下手,能留下的东西估计不会有多少。

“沛公,就算是虚名,也足够了。诸侯群豪之中,唯有沛公您独领一军,其余皆为项籍之走狗,不足为虑。”张良笑道。

天下大势,张良胸有成竹。

秦国已经分崩离析,接下来的争霸战,是反秦各路诸侯彼此之间的撕杀,项羽借着击破秦国主力的威名,统御各路诸侯,威名一时无二;而刘邦现在要做的,就是抢在项羽之前,占领咸阳城,向天下民众显示一个信息:秦国是由刘邦终结的,而不是什么项羽。

只是亭长出身的草根刘邦、与将门虎子的项籍相比,本身就有劣势,而张良要做的,就是化劣势为胜势。

名声,就算是虚名,在这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也是一种资源。只要刘邦名声传扬天下,那么许多不是世家出身的人就会纷至沓来,投奔刘邦,有了这样一种人才聚集的机制,刘邦麾下就象有了一个强大的造血功能的机器。

“子房所虑甚是,只不过,想到这次又便宜了李贼,实在心有不甘。”刘邦恨恨叹息一声,本想着李原逃回关中,是为了闭关自守,那么凭自己的十万大军,就能报荥阳的一箭之仇,现在看来,暂时顾不及了。

“沛公,李贼兵不满三万,将只寥寥数员,此番守关中不成,不得不退雍歧,可见其实力有限,胸无大志,与项籍这一虎相比,只一守户之犬,何足道哉!某愿率军取了李贼之首级,为众将军助兴!”未等刘邦答话,坐下一员将领已是大声叫喝。

刘邦看去,却是刚刚归降的秦国降将戚鳃,戚鳃估计是见曹参等人在说到李原时皆露出凝重之色,便迫不及待的上前力谏。

戚鳃已经年过半百,为秦国守卫汉中的将领,在他看来,李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只凭着一时的运气成事,能力不济。

曹参、周勃听得戚鳃话里讽刺之意,皆是脸色一变,李原是什么人,他们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