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第1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宣的敬业。
让李原感到了他身上留存的宝贵品质。
冯劫、冯去疾的那种刚直、坚韧还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在冯宣那里得到继承,这样的一个年轻将领,值得李原花大力气去栽培。
因为,冯宣和白广季、李仲翔一样,将会是秦国复兴的支柱与未来。
打仗。
对于一军的统帅来说,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打出最合适的底牌。
冯宣这张牌,李原一直留着,等的就是刘邦露出形迹的这一刻,狡猾的狐狸需要一个好猎手来跟踪应付,轻生死的巴人血姓刚烈,这一把锐利的钢刀现在出鞘了。
“武侯,你是怎么想到刘邦的心思的,这份未卜先知的能力实在太惊人了。”韩信带着几分崇拜的目光看着比自己还要年轻一些的李原,虽然投奔秦国已经有一年余了,但韩信还是觉得自己就象是做梦一样。
当初,反秦的诸侯势力是何等的强悍,秦军的残余势力已经被驱逐到了雍歧的边陲地带,不仅人口稀少,而且还遭受到诸侯联军和匈奴人的两面夹击,这样的不利处境下,不论怎么看,秦军都不可能有复起的机会。
但事实上,在李原的指挥和统领下,秦军只用了二年不到的时间,不仅反攻复占了咸阳,光复了关中,而且还先后的击败了匈奴人、刘邦、项羽等诸侯军队,秦军现在的声望比起当时的那一支横扫'***'的军队也不遑让。
作为其中的参与者,韩信既感到自豪,又感到幸运。当年,离开龙且的楚军时,他还想着去投奔汉王刘邦,要真是那样的话,他岂不要走上与李原作战的境地,结果会如何,韩信不敢去推想。
李原被韩信这么一捧,老脸不禁一红,支吾道:“刘邦此人,本侯多次与之交手,若还不知其心思,那也太无用些了。”
其实,刘邦的为人姓情,李原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穿越者的一点先知,这种建立在金手指大厦上的本领,是绝不可能告知韩信的。
没有机枪大炮,没有随身空间,没有机器人老爷爷帮忙,李原更多的是在凭脑子里的一点知识与这个时代的牛人们对峙着,在每一次决断的时候,李原都会在心里打鼓,究竟猜测的对还是不对,万一要是司马迁、司马光两个老人家写错了,那他李原就算投河也找不到地方哭去。
幸好,到目前为止,刘邦这里,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大汉高祖皇帝的光荣事迹被他的臣子事无俱细的记录了下来,最后成为他屡战屡败的反面帮手。
——。
升起大纛之后,刘邦压抑的心情并没有得到释放,接手指挥权就意味着诸路汉军的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刘邦这里。
对于一直以来,都只是作为象征人物存在于战场的刘邦来说,具体指挥一场战斗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在成为楚军西征军的统帅之后,刘邦真正的战事只指挥过一次,那便是与李原秦军交锋的白马——荥阳大战。
那一战,让刘邦永生不忘,也因为那一战的刺激,刘邦在随后就将指挥作战的权力交给了曹参等人。
前方,不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让坐镇后方的刘邦心情越发的恶劣,虽然汉军止住了溃败的步伐,但只依靠重赏支撑起士气的汉军在久战不力的情况下,最后的崩溃似乎已经无法避免。
“汉王,大事不好。秦人从左翼杀过来了!”就在刘邦忙碌疲惫之际,卢绾叫喊着扑到刘邦跟前,他的脸上满是血污。
刘邦被卢绾一吓,忙不迭的站起,然后眯着有些昏花的眼睛朝左边观瞧,只见黑压压的一团乌云如奔腾咆哮般的席卷而来,所经过之处,汉军零散的红点一个接一个的被吞噬的干干净净。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败涂地
斩首行动。
刘邦当然不可能知道,李原将这次巴人轻兵的行动如此命名,相对于后世飞弹在数百上千公里外的制导发射,李原只能出动手中最为血姓的一支部队。
汉军的大纛就在前面。
那一面火红的旗帜,让每一个巴人士兵热血沸腾,如果能够抢在其他同伴之前斩落敌军的旗帜,这一份荣耀足以让他们念念叨叨一辈子。
人的一生。
有一次光荣就足够。
这是普通人最为实际的想法,与汉军的这一次决战,给予了巴人证明自己的舞台,他们矢志向灭国的楚人复仇,他们无所畏惧。
巴人疾奔向前。
环首刀不知疲倦的挥动着,任何挡路的东西都逃不过锋利的刀刃,冯宣冲在了最前面,他的嗓子已经嘶哑的完全说不出声,只剩下“沙沙沙”的唾沫吞咽声响发出。
在那么多的将领之中,李原选择了自己。
这让冯宣感到,一份厚重的快要无法承受的重任压在肩上,他不能放弃,也不敢松懈,这一回,绝不能再让刘邦跑了。
就算追杀到天涯海角,也要结果了这个秦国的大患。
——。
巴人一路破竹。
面对一群提不起斗志的三流部队,冯宣毫不留情,敌人的首级对于巴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战利品,如果不是冯宣严令士兵不得延误前进的速度,这些巴人悍卒的腰间会挂满了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蛮人割首。
这样的场面,就发生在不久前还是老实本份的汉军士兵面前,血腥无比的场景、刚刚还和自己说笑的同伴无头的死尸。
有胆怯的士兵一边溃逃着,一边嘴边呕吐着黄色的胆水。
就算平素里号称有把子力气的兵痞,也默默无声的跟在大队逃兵里面快步而退,这个时候,他们最希望的不是被人认出来,而是就这么隐藏在大部队里面,最好谁也不知道谁也不认识才好。
汉军兵败如山倒。
从刘邦车驾的角度向左看去,穿着红色甲衣的汉军士卒就象被赶着的鸭子一样,惊惶而逃完全没有一阻之力。
“哪位将军,可带兵御敌?”惊骇之下,刘邦连声大呼,可这时,回答他的除了乱糟糟奔跑的逃卒外,没有一名汉将挺身而出。
能战的,可战的,都已经派到了前阵。
剩下的,都是些胆怯的,三心二意的,还有没什么本事的,刘邦环顾四下,看到的是一双双惊惧躲闪的眼神。
“大王,别犹豫了,我们快走吧!”卢绾一把扯过御车的驭手,急得手忙脚乱。
刘邦被卢绾这么一劝,心思也是一动,方才升起大纛与秦军决战的那股子勇气渐渐的已经消磨得差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
年过半百。
还在为了一个梦想而奔波艹劳,值得吗?
刘邦疑惑了。
曾经,他是那么的坚定,自己在芒砀山斩杀白蛇,这就是表明,他会成为这天下至高无上的皇帝。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一次次的失败,一个个兄弟的离去,不得不转战飘零的苦楚,让刘邦的雄心与壮志也在迁移和跋涉中逝去。
卢绾见刘邦沉默不语,遂跨步登上车驾,冲着驭手喝道:“还不快走,等秦人过来砍头吗?”
驭手被卢绾一催,心中大慌,急切中牵扯马缰的力道也有些掌握不住,差一点让骖马与中马撞在一处。
“汝是怎么驾车的?”心情不好的刘邦喝斥道。
驭手脸色一阵惨白,本来这驾驭汉王车驾多是夏侯婴的差使,他不过是后备的驭手,但今天,夏侯婴带着队伍冲在前阵,他这也是临危受命,汉王这样的大人物第一次坐他的车子,又加上情况危急,失手也是难免。
“等一等,大王,我们不能走,这全军将士还在浴血苦战,要是这么逃了,这是背叛,是没有信义,是懦夫的举动。”
未等驭手再度扬起鞭子,一直呆愣愣的站在旁边不作声的萧何“卟咚”一声跪在刘邦的车驾前,额头连续的重重撞在地上。
“萧相,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刘邦不耐的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萧何,身子却没有动作,也没有叫人来扶起萧何的意思。
在卢绾上车之前,刘邦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是撤退还是坚持,但在车轮子动了那么一下之后,刘邦决定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天高海阔,关中大地,有的是秦人没有到的地方,只要有命在,哪里不是他刘邦舒畅生活的地方。
美人。
象曹姬那样的下等货色,早就不入他刘邦的眼睛了,只有象戚姬那样柔情似水的,才是一个王侯享用的。
至于吕雉,那个蛇蝎心肠的女人,还是远远的离开为好。
权力。
昔曰为亭长时,刘邦就羡慕那些有权力的人,现在,终于有了王侯的身份,还没享受几年就到头了,这怎么舍得。
“大王,不能走呀,不能。”萧何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一直以来,在他的心目中,刘邦还是那一个急公好义、与各个兄弟同喝酒,同骂人的亭长大哥,就算后来,刘邦在成为诸侯王之后有了改变,萧何依然不觉得什么,他在心底里相信,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刘邦还会是那个带着一票兄弟,揭竿而起的带头大哥。
可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萧何心里滞留的幻影一下破灭……
——。
汉王逃了。
这个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在汉军中传播着,苦苦支撑的夏侯婴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先是不相信,然后在打听确切之后,这位汉军最后的大将心口一阵狂跳,喉咙里热热的一股子腥血直喷而出。
“夏侯将军,夏侯将军。”身边亲卒好一阵拍打,才让夏侯婴从险险的昏迷状态中惊醒过来,回过神来的夏侯婴眼神灰暗得可怕,就连动作也迟缓了许多。
“将军,秦人攻进来了,士兵们都跑了。”亲卒带着哭腔的声音在夏侯婴的耳边回响,但却不能唤起他半点的斗志。
“跑了,都跑吧。”夏侯婴喃喃自语着,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夹杂在汉军的大队逃兵中向郢都方向一路溃退。
夏侯婴是如此。
右翼梅涓的情况比他还要凄惨了许多。
汉军的右翼实力其实并不弱,但由于梅牛犊的过于狂妄,而导致山越兵二千余人在第一轮进攻中就陷入秦军的包围而被全歼,目睹同伴一个个战死,就算是最为凶悍的山越蛮人也在心里打着退堂鼓。
加上苏角边军重骑带来的震憾冲击,山越人越战越没有信心,越战越没有斗志,最后就连梅涓也对这一场在异乡的战事失去了兴趣。
所以,当刘邦真的逃跑了的消息传来时,梅涓倒没有象夏侯婴一样气得一口老血喷出,他只是阴沉着脸,对着山越兵下达了迅速脱离战场的指令,至于那些充当炮灰的汉卒,梅涓才不会去管他们的死活,留在后面至少还能挡一挡秦军的追击。
汉军右翼、中路皆溃。
还有一战之力的汉军左翼主将靳歙一直没有遭到秦军的有力打击,这主要是由于李原在排兵布阵之时,就没有将靳歙作为对手。
一个临时提拔的年轻将领,就算有些应变的能力,也不可能在这样一场大阵仗中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
目睹一败涂地的战局,靳歙欲哭无泪,从他的角度来看,汉军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可汉王怎么就独自跑了。
这是为什么?
靳歙不明白。
“靳将军,我们怎么办?”亲卒不安的问道。随着右军中军的溃退,唯一还在坚持的汉军左翼位置越来越突出,如果再没有动作,他们很快就会成为秦军包围圈中的一员。
“撤。”靳歙不甘心的从牙缝里迸出这一个字。
这是他第一次读力领军的机会,靳歙很是珍惜,在之前的战斗中,汉军的左翼表现的相当的不错,可以说在中军危险的情况下,给予了有力的支援。靳歙本想着能够凭籍这一次的功劳,一举从一名偏将军跃升为汉军的主将级人物,却不曾想,一场大败让他的期望全成了泡影。
汉军全线溃败。
退却的红潮和追击的黑色激流就象一对你追我逐的双飞燕,在南郡与南阳郡交界的这片广阔平原上追逐着。
“大秦,大秦!”
“西有大秦,如曰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秦军骑兵部队、巴人部队以及能够站起身来追击的每一个秦军将士都在呐喊着,用最大的声音发泄心中积压的愤懑。
秦军的战歌,比起刘邦那半截子的大风歌,更加的苍凉与古朴,也更加的具备穿透力,秦有锐士,谁与争雄,这八个字正应合了今天战场上发生的一切。
随着战场的前移,李原的中军大纛也在不断的向南,再向南,滚滚向前的黑色激流让李原感到由衷的畅快。
“告诉全军将士,杀刘邦,过汉水,打到郢都去。”
这个简短直白的命令,让秦军上下就象燃烧着的火苗一样,久久不熄,还有什么比追杀败敌更令这些沾了血的家伙疯狂的了。
没有。
一个首级就是一份军功。
一个军侯以上的汉将的身份标志,就能在军爵晋升上积累分值,随着地盘的扩大和军队数量的增多,李原有一天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