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第3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隆兵倒是都认字,调制后的他们可以直接认识繁体字,但他们的教学水平实在差劲。用在军队中给士兵扫盲还可以,但用在义务教育中教xiǎo孩子,即使孟享也不放心。谁知道这些木头疙瘩教出来的xiǎo孩子以后是什么样子?
所以即使是那些大学生,一样有支教的任务。而且老师的授课时间也是大大延长了。但人总有个极限。
于是,孟享在苦思良久后,采用了电影教学。
基地的放映机很便宜,质量同样有保障。而县城附近所有学校,都已经顺上了电。即使没有通电的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柴油发电机输送电力。相对于稀缺的人才,机器可以大量采用基地制造。
“星平,快走吧!下一节课是合堂。”刘升云一边xiǎo跑着跑出了教室,一边提醒依旧在埋头苦读的林星平。
“好了!这就走!”林星平爱惜的把端端正正写着自己名字的课本轻轻的捋平,放进了母亲给他缝制的粗布书包中。
学生的主课课本都是免费的。
那么多人使用的书本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幸好先锋军早做了准备,卯足了力气来印刷,纸张、机器等都是大量的从苏俄、美国、加拿大等地进口。为了不造成太大的làng费,除了学生的语文数学自然这三mén主课课本外,其他的书籍都是需要回收留给下一级再循环利用的。
义务教育的费用此时已经成为了财政支出的大头,但孟享专ménchōu出了一部分军火专款来补贴,创办了教育基金,加上教育债券和教育彩票的销售情况很好,没有对财政造成太大的负担。
为了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拥有自己心爱的课本,主课本都是人手一份的。随着课本发放的还有两个本子和两只铅笔。
也只有这些,以后如果想要获得,必须获得优异的成绩,才可以领取奖励。奖励除了部分按照名次,达到了一定的学分也是可以获得奖励的。奖励不仅仅限于主课成绩,音乐美术甚至社会公德、劳动技能、卫生方面也有奖励。
虽然奖励多数是本子铅笔,甚至钢笔等文具,但孩子们的眼中,他们代表的是一种荣誉,而且在大人的眼中,这些文具也能省一部分开支。
这一次合堂教室是在一个大军用帐篷中。
义务教育猛的增加了很多人,紧张的不仅仅是教师,连教室等硬件设施也紧张。堡垒xiǎo学建造的毕竟太慢,冬天建造房屋不合适,于是一些庙宇,祖屋,甚至是草庐都被利用了起来。先锋军也支援了不少帐篷。基地产的帐篷虽然数量有限,但帐篷这东西制作很简单,材料又不是很缺。先锋军的被服厂也自己生产了不少。虽然比之基地造的军品差点,但民用却是没问题。
再说,电影教学一个缺点就是放电影需要光线暗的地方,而且需要宽大一点的地方。所以除了晚上有时候在外边教学外,白天大帐篷内教学放映也是一种方式。
林星平四周望了望,同一级的那些学生都已经到齐了。每个人都有号牌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上,免除了luàn哄哄的抢座位的场面。
没多久,人到齐了。这一堂课一共只有二百人来听讲。毕竟帐篷xiǎo了些,相对于学校里的六百多一年级新生来说,需要分作三次来听讲。
由于人多,大帐内显得暖和多了。比起晚上在外边上的那两节课要强多了。当然特别冷的天气或者下雪的时候,就不会在外边上课了。
头顶上只有一个电灯,昏暗的灯光照耀着前边黑压压的人更新A最快头。学生们都在利用这短短的时间翻看一下课本。一会儿,放电影的时候,电灯会熄灭,黑暗中,相对照书本看一下都不可能。
没过多久,随着指导老师的一声开始上课,电灯熄灭,放映机独特的响声开始。随着一道光柱照耀到前方的幕布上,电影教学开始了。
图像中的那个和蔼的nv教师的声音很清脆,帐篷里的学生也都没有高声喧哗的,坐在最后一排的林星平也能够清晰的听到。他聚jīng会神的听着,唯恐落下一个字。已经年满十三岁的他特别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的年龄不受限制,但过了十五岁,义务教育的法规就不再强求了,这个年龄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劳动力了。自然不会在学校中再消耗十年的时光。
图像不时的变换,仅仅是一个老师在台上讲课不算真正的影音教学。动画、图片、动作影像等使得教学更加的丰富,也更容易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这就是车?”林星平看到屏幕上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车辆,有汽车,有火车,还有古代的战车,比起自己一开始想的村子里的xiǎo推车更加形象。
“这火车真厉害,能拉那么多东西!”他身旁的也同样十三岁的刘升云xiǎo声嘀咕道,他的这声嘀咕被银幕上火车的汽笛声给淹没了,要不然,上课说话可是要罚站,甚至被用戒尺打手心的。
不过,刘升云的这个动作还是被旁边站立的老师高浩文看到了,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见到刘升云缩了缩头,不敢再言的样子,他才收回目光,继续看银幕。
“这些人讲得真好啊!比我当时在省城的老师可都要强多了。”履行支教任务的高浩文不禁佩服道。
他却不知道,为了这套电影教案,孟享聚集了上千人来完成,其中不乏很多大牛。无论是教授课程的真人,还是动画、影像,都包含了众多人反反复复才确定下来的心血。说是呕心之作也不为过,这套课程直到二十年后都没有一点过时,绝对是完美的经典。
有了这套教案,教师的工作方便了许多。学生们在看完了电影教程后,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针对的提问。那些老师也可以通过这套教案,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这也少了一些教师水平过低,误人子弟的情况。
当然,什么时候都有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但这些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们的注意力还是很集中的。电影的jīng彩画面,比枯燥的只听老师诵读课本要强的多,也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就像后世的网络一样,在他们眼前展现出了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李牧成活动了一下腰,第三节大课也完成了。
“累了吧?要不晚上的时候我来?”高浩文笑道。cào作放映机很简单,多学几遍就会了,放映工作一般都是这些老师们自己动手。
“不用!我的大徒弟已经出师了,到晚上还得看那xiǎo子的!”李牧成呵呵一笑道。
夜晚降临,周围村子的百姓吃完了晚饭,早早的就搬着板凳来到了xiǎo学所在地的晒谷场。
王进宝也早早的开始摆nòng着放映机。
十五岁的王进宝很遗憾的没有受到强制的义务教育,家里父亲早亡,母亲生病,早早就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的他也不可能再走进课堂。仅靠着低保是填不饱肚子的,况且母亲治病还需要大把的钱。家里的土地只有他来耕种了。或许明年,年满十六岁后,他就可以参加先锋军了。到时候,家里的情况就要好多了。
但先锋军当兵也需要认字多了才有出息。所以王进宝没事就喜欢到学校中凑。七里八村的xiǎo孩子都到他们大柳树村的xiǎo学来念书。他可以在不忙的时候,更加方便的就近听课了。
李牧成也发现了这个大冷的天蹲在窗户外边听课的孩子。
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他让王进宝也进了课堂。先锋军的学校不花钱,听课自然是随便听,即使是那些成年人,只要肯学,也可以听讲。一些地方就出现了父子同堂的例子。
王进宝,在看到电影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此时正是农闲时节,他每一节电影课都不会落下。为此,他还特地帮着李牧成和高浩文一起忙活,李牧成也教会了他放映机的cà作并不算很难,时间长了,王进宝就可以自己一个人cào作了。
此时,他熟练的做好了各项准备,就等着放映了。
今天晚上,一些地方的学生休假,放映机也不闲着,专mén给周围村子里的老百姓放电影,丰富人们的jīng神生活。
一束白光打在了幕布上,播映开始了。
一开始首先是一些科普类的镜头。宣传法制、破除mí信、讲卫生、农业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
“你看人家种的田,绝对是好把式!”
“这是种苹果,你看人家种的法子!”
“这吓人,你看那些吸大烟的,都成什么模样了。这东西不能沾,沾了就破家。”
“看不没有,我就说张道士那是骗人的吧!凭着他那点二流子的底细,还能抓鬼。你看,原来是使得把戏。那不就是假的吗?回去我也试试。”
“原来这些蚊子、跳蚤什么的咬了人,人就容易生病。你看,原来瘟疫是老鼠传染的。以后得注意了。要养猫。要多晒被子。要清理臭水污水。”
百姓可不是一年级的xiǎo孩子那样老实的遵守纪律,看到稀奇的地方,下边议论纷纷。头一次见到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的老百姓,那股惊喜劲一点不比xiǎo孩子差。
孟享手头上已经有了影视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虽说还没有完成,没有那么十万个问题那么夸张,但上千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想象却是在电影中展现了出来。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视野。这些不仅仅给学生们看,成年人看着也是很稀奇。开启民智,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不去推动,这个时间会更加的漫长。
寓教于乐,这个时候百姓也是一张白纸,特别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电影的宣传作用就突出了出来。
对比一些组织的口头演讲,电影更加让百姓乐于接受,也接受的更加彻底。看得多了,百姓也知道他们的好日子是谁给的,不是县太爷,也不是乡长,而是上边的先锋军,孟大帅。
这些都是渗透xìng的,并没有直接的宣传。孟享也一直反对,也不希望只听到一个声音。
率领着一帮被后没有自己主见的白痴,犹如带着一帮羔羊,没有什么威风和难度可言。他需要的不是一帮白痴的服从,有了克隆兵的忠诚,他更加希望有一个思想可以百花齐放的灿烂华夏。
华之为华,是包容的广。夏之为夏,是为浩瀚的大。
华夏需要复兴的是jīng神,不是军事上的崛起。即使打遍了全球,一样会因为jīng神的缺失而从内部崩塌。
孟享此时就是在灌输着一种jīng神,不仅仅是开启民智让百姓知道外边关阔的世界,而且还需要制定规则,让百姓开始思考,开始自己判断。无疑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教条式的内容没有播放很多,下一个就进入了真正的电影了。
先锋军的地盘上的电影作品更是得到了孟享的有意扶持而得到了高速发展。因为北平等地取景和文化气息浓厚,所以除了齐都的先锋电影制片厂外,新的电影制片厂,也在北平成立了。本来京津地区就有人才和文化优势,再加上先锋军的资金支持,所以电影的发展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最关键的是,先锋军的地盘上有数千块银幕成为他们表演的舞台。为了电影教学,数千所学校内,就安置了数千块银幕。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着。这些基地生产的廉价货甚至都挤占武器的生产时间。而新的摄影器材厂也在德国人和美国人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中在北平和齐都建立了起来。
仅仅靠着基地是不行的,无论是哪方面,孟享都在寻找着基地的替代。有了基地在上边支撑着,更加有利于各个行业的慢慢的起步,一点点的成长,把基础夯实。
数千块的银幕已经支撑起了电影的广阔市场,虽然其中大多数是不收费的露天电影,但想到一部电影数千万人的观影人次就够刺激着电影人的创作热情。
有感于后世的影视管制,孟享早早的提出了分级制度。只是划定了不适合的范围,但却没有阻挡创作的jī情。他也并没有给出太多的提示,无论是哪个行当,华夏人更需要的是探索的jīng神,而不是光明大路,如果不是特别的需要,他不打算来复制经典。
此时,上映的一些电影,虽然看起来有些可笑,但却是华夏电影人在不断的摸索后,获得的创新。不能因为看到一个儿童举止太幼稚,就早早的让他来戴上五道杠。
不过,为了先锋军政fǔ的切实需要,只有那些积极向上的,开启民智的,符合主流思想的影片才会在露天电影中上映。
关于自由恋爱、妇nv问题、结婚离婚、赡养老人、家庭民主等方面的一些农村中喜闻乐见的伦理道德剧是百姓们百看不厌的,其中可以穿chā上现代的法制观念,也使得这种影片最多。
反应鬼子残暴、描写英雄和先锋军的影片也少不了。这个有先锋军的记录片,更加的真实。
那些描写外边jīng彩世界的影片也yòu惑着人们走出xiǎo村庄,去外面的广阔天地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