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378节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78节

小说: 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华夏相当重要,若是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手机看小说哪家强?手机阅读网物存在,各处割据的军阀混战是注定了的事情。有了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是不能什么东西都由着这个统治者胡来,需要有能够使之节制的机构存在,同时该名统治者的“至高无上”也要有所限制,不能是那种生杀予夺凭其喜好的情况。

想要有制衡一般的制度,对于君王的限制就应该考虑详细,同时制衡机构的权利也必需要进行详细规划,不然绝对逃不开喧哗夺主。搞出篡位之类的事情,然后又要针对一场“位不正,名不顺”的事件展开混战。

君主立宪制?说实话,有可行性。不过那需要相当严格要求的社会环境,至少对于治下子民的教育应该全面铺开,治下人口的识字率至少要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且关于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相应思想也绝对要深入人心,不然最后皇帝成为摆设,各臣子演变成军阀的事情是绝对会发生的。

什么样的制度都要有其相应的社会环境,不是历史上谁谁谁用了什么体制变成强国。不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就照搬过来就能变强的。强国不可复制,这点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一再被证实着,不然美国佬本纱行的制度能使国家强大变成世界霸主,为什么美国佬的那一套体制到了其他国家不是一副乱糟糟的模样?

吕哲在想出一个实际可行的方案之前,一切只能是慢慢来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法律神圣”的概念一再强调,另外就是关于“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也不能破坏,同时“赏罚分明”也不能出现差错。

社会环境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塑造成功,这点在秦国的变法中已经详细的举证,比如为了确定法律神圣的概念。秦孝公的哥哥嬴渠梁就成了“祭品”。想要干点什么,特别是想要让社会从接受到认可,从认可到深入骨髓,速成之法根本就不存在。

说到法律。吕哲接着这一次朝会已经彻底了废除了关于砍手、断脚、削鼻等等致人残废的律条,改为相应的鞭刑和劳动改造,同时也修改了一些关于连坐的律法。

秦法酷烈这是连秦人自己都觉得的事情,可是也不能矫枉过正。做错了事情要遭受相应的惩罚是对好人的一种保护,要是犯错了得不到相应惩罚是在鼓励犯罪。

吕哲这一方为新生崛起的势力,保持社会的稳定性相当之重要。但是太过残酷的律法会让人心里产生恐慌。再则那多人愿意服从吕哲的统治除了能够获得庇护之外,是靠着大大小小的利益支撑着,经济上的好处享受到了,政治工程中关于法律的改善也不能缺少,那么去改善致人残疾的法律必定能够再收买一批人心。

叔孙通总算是念完了关于爵位和勋章相应的福利与义务,他面向吕哲行礼,得到同意后也就回到原位坐下。

是的,任何福利总是要有相应的义务,既是所谓的付出与收获。任何一件事情的收获从来都是需要付出,得到了什么特权也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是一种类似于“契约”的精神也是定律。

得到与付出,这点没有任何人有什么异议,这也是华夏文明一早就认可的事情,只是从来没有人说出“契约精神”这么个名词而已。

等待叔孙通念完,现场的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一种兴奋当中。这是他们首次确认吕哲有意对麾下封王,不是采取秦国正在执行的那一套。

秦国由极盛转为衰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剥夺了臣子向上的**吗?郡县制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是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一个人的努力变成了可以随意被皇帝剥夺,那就真的太令人失望了。

其实吧,君王从来都是可以剥夺臣子的成就,这点一直都存在着,可是秦国是想用法律形式来公开确定的第一个。正是始皇帝来做这“第一人”,才会让秦国由盛转衰。毕竟天下万物皆为皇帝所有,用法律形式来确定实在是太令人伤心了一些。

吕哲看出了大多数人的兴奋,他也看到了那么几个人的失落。

共尉因为镇守北境有功,封一等男爵。

梅鋗、苏烈屡立军功,封五等男爵。

后面这三个人都是近期不断在某些事情上犯错的人,共尉这边比较复杂还没有进行处理,梅鋗和苏烈则是已经根据军法处置过。

三人在听到封赏后有着不同的情绪,他们出班受赏宣誓,其中梅鋗和苏烈表现得比较激动。

梅鋗有激动的理由,他后面已经搞清楚军权私相授受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心里一度恐惧吕哲不再信任。现在,他按照功劳得到应有的酬谢,官职也因为再立战功晋升到俾将,虽说与过去无法相比,但是至少证明吕哲并没有要弃用的意思。

苏烈的激动则没有太过复杂的东西了,成为贵族一直都是他的心愿,现在成真了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有部分人见到吕哲依然秉持着有功必赏的理念心里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事实上有功必赏是维持统治的最关键一部分,决不能因为某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就完全否定功绩,当然也不能因为有功绩而就不罚。

确定律法神圣是吕哲持之以恒要做下去的事情,至于律法是不是对统治者有利,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规则,毕竟律法本身就是由统治者来制定的,怎么完全没有倾向性,只要法律被制定出来统治者自己也去遵守,那就没什么好非议的。那是统治者啊,对自己的权力能够有所约束已经相当不错的了。

封赏到这一刻也就算是到一段落,司马欣为一等子爵,共尉、季布、骆摇为一等男爵,萧何二等男爵,蒯通三等男爵,周文四等男爵,何怿与娩杓五等男爵,武梁、唐杰、徐志、卫瀚等二十八人为勋爵。其中勋爵中有因战功封爵者,也有文治和其它贡献者。其它贡献者指的是关于研究技术的那帮人。

现在还不是儒家当道的年代,发现新工艺和发明新技术是一种贡献是被严肃认可的事情,像是秦国与列国对“科学家”的封赏也并不少见。同时对国力增长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也是大加封赏,最著名的就是关内侯郑国,既是那个修建郑国渠的人。

朝仪差不多进入尾声,剩下的也就是一个议题,那就是他们与魏韩两国的会盟事宜。

会盟地点已经确定,是在陈郡境内颖水边上的慎这么一个小城。这里是一个交通发达地带,往东是泗水郡,往南是衡山郡与九江郡。选择慎是经过特殊考虑,有很大的意义是想借这一次会盟震慑对魏韩有吞并之心的齐国。

会盟的发起者是魏韩,若是光以两国现在的实际情况说实话很难邀请列国与盟,但是有吕哲的存在就不一样了。

今次会盟是时别将近四十年再有列国举行会盟,又牵扯到魏韩两国将正式成为吕哲的保护国,按照道理来说是要有足够分量的列国君王进行见证会盟的,可是现在早就不是春秋也不是战国,说实话会盟的意义并不是太过重大,无非就是宣告天下魏韩受吕哲保护而已。

在当今天下态势中,吕哲已经成为可以左右天下的一股力量,所以接到与盟邀请的列国不管是不是愿意,君王哪怕不到场至少也要派出国相级别的大臣。

赵楚因为与吕哲已经确定联姻,同时赵国急迫需要来自吕哲的援助,楚国那边也迫切希望能解除与吕哲这边的战争状态,赵王歇和楚王熊心已经确定会摆驾车马亲自与盟。

吕哲、赵歇、熊心、魏咎、韩成都会在,天晓得这五个君王级别的人物会不会达成什么协议,这么一来齐、燕两国也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君王是否前去。

第五百一十一章:不是时候

会盟地点已经定下,会盟的时间却是未定,概因无论是吕哲还是魏韩那边都要等待齐燕的回复,至少是让这两个确定与盟的列国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赶路。

吕哲没有多少时间来浪费,他给予齐燕的最后期限是在夏季中旬。

现在还没有日历这个玩意,人们对时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一般是用春夏秋冬来量算,每月也是按照月圆月缺来计算日子。

目前的季节是春季下旬,距离夏季中旬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若是齐燕两国的君王要来,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两个君王到达陈郡。要是确定两国的君王不来,会盟的时间将会被提前到夏季上旬,毕竟无论是齐燕还是其他的赵楚,离慎这个地方都不是太遥远。

特别要提的是燕国的使节团被截留在泗水郡的沛国,这是齐国那一帮小家子气的家伙干出来的事情。

吕哲这一方对会盟的事情并不是太过重视,会有这样的情况并不复杂,概因魏韩实在是太小太弱,再则魏韩迟早是要被吞并,吕哲保护魏韩不过是为了让两个小国起到缓冲区作用。另外呢,他们现在的注意力全部被牵扯在岭南战线,在朝会结束之后司马欣等将领已经快马加鞭赶回战区,春季雨季结束之后又将针对岭南展开新一轮的攻势。?

不过重不重视都该拿出一种严肃的心态来面对,这一次是吕哲这一方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刻,各国在与盟时都会带着军队前去,吕哲自然也是不例外,怎么也该借这一次机会好好竖立起一种吕哲兵强马壮的印象。

一般情况下参与会盟的一方带多少军队前去都会在事先进行约定,这一次也不知道是疏忽了还是什么情况,魏韩那边压根就没有限制与盟各方的兵力。

蒯通的猜测是魏韩是在勾引齐国,用这种不应该出现的漏洞试探齐国。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啊。那就是让齐国派出军队能够光明正大的进入魏韩两国的疆土,齐军有多少人想干什么完全就自便了。

“也就是说,齐军要是乘机攻城拔地,那么我们就必需参战?”吕哲的神情很平淡,说话的口气也没有什么愤怒,有的就是一种不太确定的模样。

朝会结束三天了,关于去慎这个地方参加会盟的事情也在准备阶段,吕哲应该带多少军队前去,一同去参加会盟的又是那些臣子,这些都是应该进行商议的。

蒯通摇了摇头:“没有正式举行会盟。按照道理我们并没有一定参战的义务。”

吕哲需要魏韩这么一个缓冲区,肯定是不能坐视齐国灭掉魏韩,想必魏韩之中早就有人将这一层关系想得通透,会那么冒险必定是吃定吕哲不会坐视不理。

这一层道理蒯通也在叙述,他认为魏韩巴不得齐国干出点什么出格的事情,毕竟这一次会盟不但有吕哲、魏咎、韩成,连赵歇、熊心也会在。这些君王会前去参与,齐国要真的干出攻城伐地的事情,魏韩完全有理由将会盟再增添一点事宜。例如筹商吕哲、魏、韩、赵、楚结盟共伐齐国这么一件事。

五方结盟?这件事情赵楚是绝对不会反对的。不反对的原因不止是吕哲是赵楚两国的姻亲,还因为赵国现在极度需要吕哲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力上的支援,楚国则是被吕哲袭扰得痛不欲生巴不得结盟停战。

“你说,魏韩是不是并不愿意成为我们的保护国?”吕哲不是在无的放矢。

结盟是建立在双方身份平等的基础上。若魏韩成为吕哲的保护国,那么藩属一般的身份只能是当跟班,身份首先就是不平等的,怎么去结盟呢?

魏韩太弱了。失去一个强国的保护必然是要灭亡,蒯通并不认为魏韩看不出这点,那么关于不愿意成为被保护国的可能性虽然有但是十分小。

“魏韩有这样的心思不难猜测。他们不会希望自己永远弱小,必然是要创造机会使自己变得强大。主上现在已经派出将领帮魏韩练兵,他们已经有变强的机会。一旦齐国入侵魏韩,主上为了北方有一块缓冲区,除了派军参战之外必然是要加大援助力度。”蒯通沉吟了一下,又继续说:“一旦齐军入侵,局势必然是会有变化的。而这也就是魏韩图强的机会。”

吕哲认为蒯通说的不对,魏韩的存在是为了成为一块缓冲区,那么缓冲区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不就是为了隔开与中原当然也包括齐国才存在的么!同时,缓冲区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减少相应的行政投入和物资倾斜,一旦魏韩不能起到缓冲区该有的作用,吕哲为什么还要继续帮助魏韩?

“……”蒯通说到底还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并不是依靠高智商就能弥补的。

“魏韩想要图强无可厚非,但是拿我们的东西又无法起到应有的义务,为什么就认定我们会白白的投入,我们是冤大头吗?”吕哲的理论不稀奇,还是得到与付出那一个概念。

很明白的事情,一旦魏韩不能起到缓冲区的效果,吕哲绝对会立刻放弃。再如果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扶持魏韩的代价高于直接与齐国比邻,坏的结果也就是现在魏韩两国的疆土被齐国夺了去,吕哲的邻居换成了齐国罢了。

蒯通当然知道付出与收获的概念,他得知自家主上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