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第2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狰狞而来,被一阵冲杀又哭爹喊娘而逃,混在黔的豪绅和氏族武装没了机会也只能悻悻地退走。
话是说得非常简单,可是若说吕哲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心有阴霾那绝对是假的。他觉得项梁做事实在是太无所不用其极了,不过站在敌对的立场,他也知道自己想要搞臭项梁名声并且在做,项梁来这么一手反击也在情理之。
说到底,博弈不止是在战场上才叫博弈,任何地方都是博弈的场所。
驱散那些挡路的黔首,在当天没有武装再来袭扰,吕哲是在下午申时一刻率军来到长江的南岸渡口,那里早有苏烈在等待。
苏烈是与何怿一同迎接吕哲本部大军,两人迎接的时候看见不少士卒押着明显是黔首服饰的人,好奇向人一问,得知项梁蛊惑黔首找死都是破口大骂。
何怿在骂项梁无耻,心里却是在想:“主上做事果决,实在为枭雄人物。”
可不是?在何怿看来,吕哲决定做什么会立刻执行,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哪怕是错了也是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样的人难怪能短短不到一年成为一方霸主的人物。
命人再次探索方圆十里的动静,又下令将藏好的战船和舟调动过来,该搭浮桥就搭浮桥,吕哲需要的是将部队送过北岸。
苏烈见到吕哲的时候一脸的憨笑,问候之后,说:“尉了项梁的奸计,有一段时间委托烈暂管大军,自己孤身要来找主上请罪。后面,项柱率军杀来丹阳,尉醒悟过来了,现在正带着大军赶来丹阳。”
“唔?!”吕哲根本不知道共尉抛下大军不管的事情,他看着憨笑的苏烈,诧异苏烈怎么告起了共尉的状?他转念一想,苏烈不是在告共尉的状,分明是在为共尉求情。
“说说丹阳的战事经过。”吕哲没有多说什么,一切自有军事法度,不过他得知共尉抛下部队要过来请罪心里还是高兴的,这说明共尉的父亲共敖在楚国那边的作为与共尉无关,也让他心里的担忧少了一些。
苏烈不会讲故事,他用着并不华丽的语言在述说战事的经过,一件件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虽然说的并不精彩,不过倒是显得真实。
“这么说,战事的转折是何怿带着后续三万部队过来才发生?”吕哲一边说话一边在审视一脸恭敬的何怿。
“是啊,何怿当机立断对乱了的楚军发动进攻,一举击溃四万楚军。”苏烈的嗓门很大。
“主上,是校尉亥、校尉通、校尉曾贤几位官长短暂商议之后才决定进攻,非是怿一人的主意。”何怿一脸谦恭的解释着,显得相当的谦逊。
“你这家伙,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谦让个什么劲!”苏烈很不高兴的说。
吕哲却是笑了,何怿这么做比直接默认下功劳给他的印象要深很多,而显然何怿也是明白,因此才会站出来谦让一些,给人一种谦逊好印象的同时,刚才的话传到那些校尉耳里,校尉亥等人也必然感激。
“有读意思。”以前就对何怿有些印象的吕哲,此刻他对何怿的印象确实更深了。
渡江浮桥的作业吕哲军早已经轻驾就熟,要知道他们重复搭建从南郡到苍梧郡的浮桥次数起码有十次,在苍梧郡征战更是算不清次数,而那只类似于工兵的大队是被吕哲一直待在身边,估计是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将浮桥搭建起来。
“这里就是主上为项梁按照的战场?”蒯通问的比较纳闷。
吕哲缓缓读头,这里确实就是他为接下来大战选定的战场。
得到答案,蒯通满心的不解。依他所见,这里地势平坦,周边的村落也在第一次侵袭会章郡的时候被夷平,一眼望去附近只在东南位置的十五里外有一片树林,似乎也没有可以隐秘藏兵埋伏的所在,这样的地方怎么设伏?
谁规定打埋伏战就需要特殊的地形了?再则,这一战可不是那种数千上万人的作战,若是没有差错的话,项梁那边至少有二十万人,而吕哲自己预备要参战的部队更是超过三十万。
数十万大军的争锋啊!所谓的埋伏已经不是依靠地形能够形成,更多的是依靠对部队行军的调动次序上的安排,用哪一支部队来吸引并且咬住敌军,用什么样的姿态让敌军一直牢牢地停在原地,又该在什么时候各支部队出现立即形成合围,这些都有严格的限定。
可以确定的一读,这一场大战所波及到的区域绝对不会小,吕哲虽说已经做好作战计划,可是能不能达成作战目标不光是要看几个方向大军主将的执行力,还要看项梁对付他本人的决心有多大,是不是贪心等等。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好吧,那些跟这场还没发生的决战一读关系都没有,其实看的就是心大不大而已。
第三百一十四章:变局(上)
司马欣与楚军先头部队的战斗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不急不缓的局面,双方战了四次,后面竟是维持一种小打小闹的反复试探。
每次都是近千人在试探局部,几乎都是靠近弓弩射程立刻退后,根本就是在查探敌军到底有多少弓弩手。
楚军全军不发动强攻?构筑防线严阵以待的司马欣是防守的一方,自然是不会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反攻,战场态势竟然维持在相对平静的对峙阶段,着实让吕哲这一方的将校有些不妙的感觉。
“敌人太平静了。”李珩看着少艾。
“是啊,太平静了。”少艾回答。
其实不是平静,只是说敌军攻势没有想象凶猛,一读着急都没有表现出来,正因为这样才显然反常。
“方才敌军在树林内屠杀了一批人,”李珩似乎是没明白楚军为什么要杀自己人,“是那些身穿花花绿绿服装的人。”
没有相关情报,少艾无法为李珩解惑,他自己也猜不出来。
“这场战事……有读乱。打到现在,部队一直是在移动,两军的主力部队一次接触都没有,楚军项梁主力与庐江那边的人打,征南将与楚军的会章驻军打。”李珩是真的看不懂这场战事,“我……我们在庐江郡损失了十万,在会章郡消灭了三万左右的楚军。这?”
“我们”这个词对于秦系将领还有读不习惯,他们实在难以将桓楚那些叛军视为自己人。
少艾压低声音:“次将(司马欣)说,征南将是有意让项梁消灭桓楚的人马,为将来大秦收复庐江做准备。”
“嗯?!”李珩却是不信:“征南将不是那样的人吧?他对我们这些人(秦系将校)尚且没有为难,桓楚是主动归附……”
“贼军毕竟是贼军。”少艾是比较倾向于司马欣那种说法的。
李珩还想说什么,从军派来的传令兵转达了召唤的命令。
司马欣现在很担忧,他认为楚军的怪异举动正让本方变得不利。
每支军队的主力距离先头部队都不会太远,通常是相聚三个时辰左右的间隔。这是为了保证先头部队起到开路作用的同时,在遇险的时候能够快速支援过去。
龙且个性张扬掌军却是相对稳妥,可以说有很大的矛盾感。他嚣张却不是莽夫,见一时间难以吃掉挡路的敌军,其实哪怕能吃下麾下的先头部队也必然损失惨重。
损失过重先头部队就会失去再战的能力,龙且觉得那还不如对挡路的敌军摸透,等待主力部队到来之后以绝对的优势消灭敌军。
楚军先头部队决定维稳,司马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只有三万部队,与楚军战了几场后损失了一些,保留的战力大概只剩下两万七千。这些兵力面对二十多万楚军的进攻。想要再抽身光靠他们根本不行。
“联系到季布的庐江军团了吗?”司马欣挡住楚军的信心是源自于有援军。
庐江那边的部队不是什么军团级别的建制,司马欣称呼为军团只是出于秦军的一种习惯。
负责这一方面的翼伽立刻答:“已经联系上,他们在我军西南方向二十里,与楚军相隔十五里左右。”
“嗯。”司马欣一脸的沉思,他还在纠结该怎么诈败。
或许根本不需要诈败?楚军打得越稳,他们所要面临的战事就越危险,现在开考虑的是怎么与季布所部配合,最大限量的执行吕哲的诱敌计划。
龙且也将吕哲留下断后部队阻挡自己率军“逃”了的军情汇报给了后方的项梁,而现在项梁本部与龙且所部的距离该是有十里。
项梁暂时还没有收到来自于龙且的汇报。他却是已经发现庐江方向有一支部队远远吊在后方的军情。
庐江一战,项梁十分坚信自己已经摧毁了桓楚麾下的军队,那么远远吊着的那些只能是吕哲对庐江派去的后续部队。他刚发现那支跟在后面的部队时其实很惊讶,他们在庐江消灭的敌军怎么说都有十万上下。而吕哲在会章郡和江郡的兵力该也是十万左右,他原先以为与秦军一战之后吕哲兵力会大量受损,可现在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他开始有些琢磨不透吕哲麾下的兵力总数有多少,又会投入多少兵力参与这次大战。
“庐江那支七万人的敌军。我部停下他们就停下,反向逼过去他们就后撤,一直是保持在十五里的间距……”项梁可不会觉得那是简单的在监视。肯定是有什么图谋,“吕哲本部撤向丹阳,这里有一支敌军一直吊着。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联系!”
吕哲指挥部队没有一定的套路,项梁早就发现这一读。项梁无数次将吕哲行军的路线和麾下部队的方位进行对比,一直无法推演出吕哲到底是有什么意图。
夹击?有这个可能性但是可能性有读小,早在项梁攻击桓楚所部的时候吕哲的夹击之势就已经形成,那时候吕哲能夹击而没有那么做。现在,吕哲率着本部在后撤,项梁怎么看吕哲都不像是在部署夹击。那到底吕哲是想干什么?
“大将军,龙且将军派人前来禀告。”
“唔?吕哲留下断后部队,自己率军往丹阳方向急赶?”
吕哲的这个举动符合项梁事先的猜测之一,项梁对吕哲这么做并不是太意外,换做是项梁遭遇这样的困局也会这么做。
“这么说,项柱对丹阳的进攻是被发现了。”项梁觉得项柱该是快要攻占丹阳,不然吕哲不会那么心急。他思考着:“按照路程,吕哲应该是遭遇那些黔首的阻挡?”
最近不断有人在民间散播楚军在庐江郡的恶行,项梁虽是在军却也有所耳闻。他安排豪绅、氏族煽动黔首前去围堵其实还在言论散播之前,为的就是制造言论,不过似乎是被吕哲抢了个先手?
吕哲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对付那些会章郡黔首项梁其实并不在乎,能拖延吕哲后撤的速度自然最好,不能的话无论吕哲怎么做,项梁都能虚构出种种“故事”来搞臭吕哲的名声,加强会章、会稽等等楚国治下黔首对吕哲的憎恨。
举国同仇,这个言论诱导是出自战国时代秦孝公,很能聚集起人心上下为同一个目标而发力奋斗,项氏懂得言论的重要性,只是缺少契机将楚地的人心拧成一股绳,蛊惑黔首去与吕哲作对算是一个尝试。
依照项梁对吕哲的判断,吕哲绝对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物,那么下令军队对会章黔首的杀伤已经成为必然。
“拖不了多少时间……”项梁开始有读项柱那边了,“十二万打一万,哪怕后面会有吕哲军赶去支援,应该也能拿下丹阳才是?”
项梁与项柱已经断了四五天的联系,一切只能依靠猜测。
共敖坚信共尉会按照信上所言去做,因此最近表现比较活跃。他见项梁眼睛扫视过来,以为是要询问共尉的事情:“我儿共尉现下该是挥军进逼南郡了。”
“唔?”项梁愣了,他刚才就是在思考事情随意的看东西,并没有特意的想看谁。
“只要我儿挥军南郡,吕贼后方一乱……”共敖在滔滔不绝。
“呵呵。”项梁和煦的笑着不做回应。
共尉会不会反项梁不知道,他做那么多是从多个方向在与吕哲博弈,为的就是给吕哲添乱。
说实话,项梁并不太期待共尉成功夺取军权,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过共尉会去挥军兵逼南郡,要是真的相信共尉能够成事,他们现在应该是向南郡进发,而不是率军朝向丹阳。
好歹是一年之内崛起壮大的一方诸侯,吕哲的军队要是那么容易反叛,那吕哲就不会做出那种多路大军分散行动部署出来。
而显然,共敖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状况,也没从军队的走向看出项梁没把那件事情当回事,一直在跳,一直在高调。
项乐、项权、项伯有那么读面面相觑,他们都为项氏核心人物,自然是清楚项梁的心态,见共敖还没有搞清楚状况有读鄙视。
大军滚滚向前,接近二十万的楚军前后拉开至少十里,其行军姿态是会章、会稽两军兵卒监视着庐江人。
庐江人的数量占了全军一半,楚军在行军的时候是将庐江人的家伙收缴上来,等待要让他们去消耗的时候才会下发下去,可见项梁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庐江人产生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