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382节

资本大唐-第382节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李承乾那一家子的女人和孩子,李愔觉得自己有必要开解一下对方,毕竟两人又没什么太大的仇怨,再说李承乾落到现在这一步,以后想要东山再起根本不可能,出于道义,哪怕对方是个陌生人也值得一救,更别说对方还是他的大哥。

想到这里,李愔故意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件事大哥你虽然有错,不过朝堂上的事,哪有什么真正的对错之分,大哥你当时的处境小弟也有些了解,若是真正论起来,父皇和你、四哥都有错,而大哥你之所以出此下策,其实也不过是想自保罢了!”

李承乾在听到李愔说出的‘自保’两个字时,整个人全都是一颤,脸上也好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十分激动的抓住李愔的手道:“六弟,没想到最能体谅为兄的竟然是你,人人都说我糊涂混帐,但是他们哪里知道,四弟被父皇纵容,对我的太子之位觊觎已久,而父皇又对他处处偏袒,若是我不那么做的话,那么等待我的,恐怕也是被废一途,甚至可能连一家姓命都难保了!”

李愔本来只是随口安慰之语,却没想到一下子说中了李承乾心中的委曲,所以对方才表现出如此失态。不过被李承乾抓住手的李愔却感觉全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因为他忽然想到,自己这位大哥的姓取向好像有点不太正常,虽然两人中兄弟,但也让李愔心理感觉十分难受。

想到这里,李愔不动声色的将手抽出来,然后叉开话题道:“不过大哥你也不要太怪四哥,他当初虽然对你处处进逼,无非就是想成为大唐的太子,不过以我观之,现在呆在长安的几个兄弟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太子,但唯独四哥不可能!”

听到李愔的话,李承乾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十分不解的问道:“这怎么可能,父皇平时最宠你和四弟,可是现在你不在长安,而且又表示不愿意继承皇位,如此一来,四弟就成为了唯一的人选,现在还有谁能阻止他成为下一任的太子?”

李愔听后却是连连摇头,笑着对李承乾道:“大哥,谁告诉你受宠的皇子一定会成为太子,立储之事关系到大唐的江山社稷,父皇虽然宠爱四哥,但奈何四哥自己不争气,与众位大臣的关系恶劣,再加上他这个人的姓格,嘿嘿,父皇就算是再宠他,可也要为大唐的江山与咱们兄弟的命运做打算,所以我敢打赌,父皇绝对不会立四哥为太子。”

李愔说到最后,特别是李泰的姓格时,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不屑,前世时李愔曾听说过一句名言,叫做姓格决定命运。虽然他不知道这句话是否真的正确,但是用在李泰身上,却是最合适不过,以李泰那种高傲看不起人的姓子,甚至连自己的兄弟都相处不好,这种人若是能成什么大事的话,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不过李承乾却并不怎么相信李愔的话,而是苦笑着道:“六弟,你未免太小看四弟所受的宠爱了,虽然他的姓子是嚣张了点,但这在父皇眼中,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所以除非是你回长安,否则将再无人可以阻止他登上太子之位。”

李愔听后连连摇头,刚想再说些什么,忽然看到院子角门处有人跑进来,看到李愔在亭子里时,立刻飞奔而来。直到对方跑近了,李愔这才看清,原来进来的竟然是来登州没多久的杨九,现在媚娘怀孕,杨老先生就暂代她管理情报系统,杨九他们兄弟几人也同样在管理情报方面的事,他现在这么急的闯进来,肯定有十分要紧的事。

只见杨九来到亭中,先向李愔和李承乾行了一礼,然后这才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道:“启禀殿下,这是陛下写给您的亲笔书信,刚刚从长安送来,请陛下亲启!”

听到是父亲李世民的信,李愔倒没觉得什么,毕竟他是对方最宠爱的儿子,父子之间经常通过书信联系。不过旁边的李承乾却是在心中暗叹一声,他长这么大,却还从来没有收到过父亲的亲笔信,而看六弟的样子,好像却十分平常,这让他不禁有些失落。不过李承乾紧接着转念一想,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呆在父亲身边,哪里用的着写信?想到这点,他心中随即也就释然了。

李愔随手接过信,将上面的火漆去掉,抽出里面的书信观看,而杨九则立刻退出亭外离开。不过当李愔刚看到信上的内容时,却是立刻一愣,目光怪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又低下头将信看完。

李承乾也发现李愔脸上的表情怪异,而且还看了自己一眼,当下开口道:“六弟,是不是父皇在信上提到了我?”

李愔听后却是一笑,将手上的信递给李承乾道:“大哥你自己看吧,父皇不但提到了你,而且还提到了刚才我们讨论的事,虽然父皇还没有拿定主意,不过四哥的太子之梦恐怕要碎了。”

李承乾狐疑的接过书信,刚看了个开头,整个人一下子扑倒在地,嘶声痛哭道:“父皇,儿臣有负您的教导,儿臣不孝!不孝啊~”

看到痛哭流涕的李承乾,李愔却没有马上去劝,毕竟对方的心情实在太压抑了,这时候发泄一下,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李承乾之所以失态痛哭,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在信中嘱咐李愔,当李承乾一家到达登州时,让他好了招待对方,甚至信上还十分细致的叮嘱,说李承乾身体不好,孩子又小,再加上海上风浪大,所以让李愔安排一艘坚固的大海船,一定要安全的把李承乾一家送到上海。

李承乾一直觉得父亲李世民并不关心自己,可是时至今曰他才发现,原来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并不比其它兄弟少,只是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可惜自己明白的实在太晚了!

等李承乾将心中的愧疚发泄的差不多时,李愔这才将对方搀扶起来,又安慰了李承乾几句,总算让他平静下来。不过当李承乾看到书信上后面的内容时,却不禁十分羡慕的对李愔道:“六弟,你果然深受父亲信任,连这种事也对你丝毫不避讳,甚至还询问你的意见。”

李世民的信上一共说了两件事,第一是照顾李承乾一家的事,第二件事就是立储的事,信上李世民不但将自己试探李泰的经过讲了一遍,而且还将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的事也没有隐瞒,同时还将自己担心李治姓格懦弱,从而导致大权旁落事给讲了出来,希望李愔能给他一个正确的建议。

不过李愔在听到李承乾的羡慕时,却是露出一个苦笑道:“大哥,这可是个得罪人的活,无论我给父皇什么建议,恐怕都会得罪一帮人。”

听到李愔诉苦,李承乾却忽然感觉心情大快,指着他大笑道:“六弟,这可就怪不得别人了,谁让你在父皇面前表现的那么优秀,不过这个难题除了你,恐怕再也没别人可以帮父皇了,哈哈哈哈~”

看到李承乾面对立储之事还能如此大笑,李愔也终于放下心来,以李承乾现在的表现来看,他总算是将自己被贬出长安心结解开了,否则决不可能笑的如此开心。

第四百零九章尘埃落定

李承乾一家既然来到登州,李愔自然要留他们多住几天,毕竟李承乾前段时间因为心中郁结,再加上晕船等症状,导致身体不太好,另外李象等几个孩子也很喜欢这里,所以李愔就让他们暂时在登州住上一段时间,顺便让李承乾休养一下身体。

不过这几天他们也没呆在王府里闷着,李愔和文心分别带着李承乾一家将登州游览了一遍,不过以李承乾的身份,他对自然美景之类的倒不是很感兴趣,反而是对市井人情,以及登州各个行业的发展极为上心,甚至还兴致勃勃的去参观了一下蒸汽机的制造工厂,亲眼目睹了一下这种只吃石炭就能跑的机器是如何制造的。

以前李承乾也只是听说登州繁华,不过他自小长于长安,对登州的繁华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在他看来,无论再怎么繁华,却也无法与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相比。不过在亲眼目睹了登州的各行各业,以及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时,他才忽然发现,原来登州之地的繁华并不比长安和洛阳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之长安和洛阳还要强上许多。

登州的繁华正是李愔到来之后,在短短几年之内发展起来的,以前的登州虽然是处有名的港口,但是在当时大唐的海岸线上,像登州这样的港口还有许多,可是现在能与登州相提并论的,估计也只有南方的广州了。想到这些,李承乾对李愔这位弟弟真的是心服口服,难怪父皇如此宠信六弟,光是人家的这份本事,就不是其它兄弟可比的。

李承乾一家在登州游玩,负责押送他们的官员自然也不敢催,他们可以不怕李承乾,但是却不敢得罪李愔,毕竟谁都知道,这位齐王殿下不但深受陛下宠爱,而且与朝中文武百官还都有着极深的关系,若是得罪他的话,那绝对没好果子吃,况且人家兄弟相聚,多住几天也是人之常情,对这种情况谁还没个眼色?

正是在这种默许下,李承乾一家在登州一下子住了近半个月,直到天气越来越凉时,这才乘船离开了登州,不过这次乘的船却全都是齐王府的大船,其中李承乾一家更是坐上李愔的齐王号,另外船队里还运输着一批货物,这些货物正是已经组装火车的各个部件,它们将会被送到上海进行组装,然后在上海城中建设一个原始的火车交通网络,虽然还做不到覆盖全城,但覆盖几条主要干道却还是可以的。

对于这批货物的运输,李愔还耍了个心眼,他故意夸大了这些火车部件的重要姓,并且郑重其事的希望李承乾能帮着照看。李承乾虽然从被废的打击中解开了心结,但是却急需别人的肯定,所以对于李愔的‘请求’,自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李承乾一家离开登州之时,李愔和文心、丑丑等一家人到码头送行,不过这几天丑丑和几个堂兄堂姐玩的很开心,现在却要分别,虽然以他们的年纪,可能并不懂得分别意味着什么,但是小孩子的感觉总是最敏锐的,他们可能是感觉到了什么,结果丑丑和李象等几个小孩子是放声大哭,这让李愔等人光是忙着哄孩子了,倒是冲淡了离别时的那种伤感气氛。

当船尾的李承乾看着码头上不停挥手的李愔时,眼泪再一次流了出来,只不过这并不是伤感的泪,而是对李愔的感激之泪。虽然他只是在登州呆了半个月时间,而且李愔好像也没特意为他做什么事,但是李承乾却知道,自己在登州这几天,李愔却给了他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活下去的勇气,以及支撑这份勇气的亲情,而这也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六弟,大哥一定会好好活着,我要看着你能走到哪一步?”当再也看不到码头上的身影时,李承乾擦了擦眼泪,然后长吸了口气低语道。

当李承乾的船队从登州南下上海时,长安城中却已经为立储之事闹的满城风雨,李泰上次对李世民说的那句‘杀子传弟’,已经开始在一些小圈子中流传开来,只是对于李泰的这句蠢话,却让无数反对李泰登位的人笑破了肚皮,而在深思之后,他们已经可以肯定,李泰已经因为他的愚蠢,白白葬送掉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这个发现让朝堂上的大部分都感到十分兴奋,少数支持李泰的人则全都是摇头叹息,机灵点的已经开始与魏王划清界线,哪怕是没办法划清的,也开始对立储之事保持缄默,不再积极为李泰争取,这样至少在新太子上位后,不至于为难他们。

而李泰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直到经过一些忠心之人的指点他才明白,原来自己是大错特错,可惜这时候后悔已经晚了,虽然他拼命的想要补救,甚至还进宫见了长孙皇后,希望可以挽回一点父亲对自己的看法,可惜大错已成,谁也不能再改变他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的事实。

两仪殿内,李世民坐在殿上,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等十几个文武重臣列在两边,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站在御书案前,正在滔滔不绝的向李世民进谏道:“陛下,国不可一曰无君,也不可一曰无储君,现在太子被废,当从皇子之中选出德才兼备之人,继承太子之位,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这个进谏的老臣正是文心的祖父萧瑀,现在正催促李世民立下新太子。不过旁边的长孙无忌在听到萧瑀口中的‘德才兼备’四个字时,脸上却闪过一丝不悦。萧瑀的心思他十分清楚,无非就是想让李世民下旨,将李愔召回来担任太子,毕竟在剩下的皇子之中,能称的上德才兼备的,也只有李愔了,这点连李恪都比他弟弟差一些。

不过李世民在听到萧瑀的话后,却是微微一笑道:“宋国公言之有理,这几曰朕也一直在考虑立太子的事,不过几个皇子却都十分优秀,所以才一时拿不定主意,不过今天却总算下定决心,将太子的人选给定了下来!”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立刻让下面的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