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3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种情形,再也没有人敢多嘴,急忙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忙碌起来,而李承乾则在伤痛过后,立刻将侯君集、李元昌、杜荷等人全都召集起来,在东宫内密谋了好长时间,直到晚上快要宵禁之时,侯君集他们这才离开了东宫。
也就是在李承乾与众多汰渍档羽散去之后,两仪殿旁边的书房内,李世民接到影子的紧急求见,现在正在听着影子向他汇报的一桩惊天之密。
书案后面的李世民双拳紧握,脸上涨的通红,双目之中涌出无尽的怒火,虽然极力的克制自己,但是一向稳重如山的身子却还禁不住在微微发抖。而且在这无尽的怒火之中,李世民的内心深处忽然涌起一种强烈的无力感,自从他出生到现在,这还是他第一次出现这种感光,哪怕当年以几千人阻挡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时,他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可是今天在听到影子的密报后,却让他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疲倦,好像一下子被人抽空了身子,再也使不上力气一般。
“这些,都是真的吗?”李世民十分痛苦的问道,声音甚至比影子还要嘶哑,好像一个在沙漠里迷失方向,一连数天没喝过一滴水的将死之人一般。
影子跟随李世民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失态,目光中也露出几分不忍,不过却还是用极其平静的声音道:“启禀陛下,昨天晚上那个太子派出来的刺客为了保命,所以将这件事和盘托出,之后我立刻命影卫收集这方面的情报,而经过各方面情报的分析,太子殿下的确与吏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密谋,随时都可能对陛下不利,只不过他们可能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所以迟迟没有发动,不过……”
说到这里时,影子忽然停了下来,抬看了李世民一眼,这才继续说道:“不过今曰陛下离开了东宫之后,太子立刻将侯君集等人召集起来,现在正在东宫密议,至于密议的内容,影卫却还暂时查不到,不过侯君集回去后,立刻派人联络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以及女婿贺兰楚石,虽然现在影卫还没有找到什么切实的证据,但事情紧急,一切还请陛下圣裁!”
影子有些话没有明说,但李世民却也能听的出来,李承乾早就做好了谋反的准备,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发动,可是今天自己命人打死了那个称心,虽然当时把太子吓的不轻,但肯定也让李承乾对自己这个父亲心怀怨恨,这才一怒将人都召集起来,至于召集这些人干什么?根本就不用问,猜也能猜的出来,肯定是借这个机会准备谋反,甚至很可能就在这几天。
想到这里,李世民忽然一下站起来,刚才还挂在脸上的伤心与愤怒全都消失不见,整个人的神情变得冷静无比,现在他不是一个被儿子背叛的父亲,而是一位面临着一场叛乱的帝王,任何私人感情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只见李世民在书案后面来回走动几趟,忽然停下来对影子道:“你立刻回去,将那个东宫卫士交给大理寺,同时密切关注侯君集等人的反应,一有任何异动,立刻进宫禀报!”
“喏!”影子答应一声,无声无息的退下了。
不过李世民却并没有回去休息,他现在也实在没那个心思,而是连夜密召李靖、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几位文武重臣入宫,将太子谋反这件惊天之密告知众人。结果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万分震惊,谁也没有想到,以李承乾现在的身份,竟然会走到谋反这条不归路上。
不过房玄龄这些人都是国之重臣,自然不会光顾着惊讶,很快他们就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李世民一起,确定下来最终的处理方案,那就是在太子谋反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所有相关的人全都绳之以法,以此达到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目的,毕竟堂堂一国太子竟然谋反,这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能算是一件让大唐颜面扫地的事。
李世民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天晚上定下处理办法,到了凌晨时分,北衙六军就开始奉命在城中抓人,按照影卫提供的名单,凡是昨天晚上被太子召集过去密谋之人,全都在被捉拿之列,甚至连太子的东宫也被龙武卫包围,东宫三卫更是被解除武装,同时被调到城外看押,至于太子,则被软禁在东宫之内。
刚开始时,李承乾谋反的消息并没有传出去,而北衙六军是禁卫,除了李世民的命令,谁也指挥不动他们,可是现在却要动用他们满城抓人,而且被抓的都是太子一党,甚至还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东宫也发生了变故,所以一时间整个长安城谣言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但却极少有人猜到李承乾要谋反,甚至还有一些不知情的大臣为太子鸣不平,上书请求李世民解释这件事。
随着参与谋反之人的落网,再加上朝野中的压力,李世民终于将李承乾谋反的事公布出来,另外除了举报人纥干承基外,被抓的一些汰渍档羽也承认了这件事,再加上李承乾调集军队的一些军令,这下人证物证俱全,再也抵赖不得。不过太子谋反的这件事传出后,却引起大唐一系列的滔天巨浪。
第四百零三章李承乾被贬
李承乾披头散发的坐在床榻上,因为几天没有梳洗,整个人显得格外憔悴,下巴上的胡子渣也是老长,若是有人这时见到他,恐怕谁都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唐的太子殿下。自从东宫三卫被调走,东宫被龙武卫接手后,他就禁止任何人来自己的卧室里,甚至连太子妃也不行。这几天外面虽然因为他谋反的事而吵翻了天,但是他这个当事人却只能坐在这里,什么事也做不了。
李承乾现在心中万分悔恨,倒不是悔恨不该造反,而是悔恨当初不该派纥干承基这个小人去刺杀张玄素。事发前一天父亲李世民来时,虽然处死了称心,但显然并不知道自己谋反的事,否则也不会只带几个护卫就来到自己的东宫,可是一夜之间,谋反的事就已经败露,这显然是当天晚上有人告密。
开始时,李承乾还不相信是纥干承基告的密,毕竟对方是自己身边的卫士,也是他花大力气豢养的刺客,可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就算是对方失踪了几天,很可能被人给抓走了,但是李承乾却相信,对方哪怕是死,也绝对不会出卖自己,所以在开始之时,李承乾甚至怀疑过杜荷等人背叛自己,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自己最信任的纥干承基出卖了他。
现在李承乾虽然被软禁,而且朝中文武也没人再敢上门拜访,但是他对外界的消息却并不是一无所知,比如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就经常派人过来,纥干承基背叛他的事,就是通过长孙皇后派来的人得知的。
说起来李承乾谋反这件事,最生气的应该是李世民,而最伤心的,自然就要数长孙皇后,做为李承乾和李泰的母亲,她对于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早就看在眼里,只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这个当娘的,偏向哪个都不好,只能在中间尽力调解。但正所谓儿大不由娘,李承乾和李泰都已经是成年了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皇位只有一个,他们两个却都想要,所以只能用尽全力的去争取,也正是因为如此,长孙皇后在中间的调解却起不了根本姓的作用,顶多延缓一下两人撕破脸皮的时间罢了。
只是让长孙皇后也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大儿子竟然有胆量谋反,而且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在刚听到这个消息时,长孙皇后一下子晕倒在地,甚至本来后还不敢相信这件事竟然是真的,直到见到李世民,亲耳从丈夫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她才终于正面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
李承乾想到母亲,心中也有些悔恨,不过紧接着他又想到与自己一母同胞的李泰,脸上的那丝悔恨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转而变成一种刻骨的怨恨,同时口中也阴沉沉的自语道:“我的好四弟啊,为兄这次落难,整个大唐最高兴的,恐怕就要数你了吧!”
李承乾猜的不错,他这次谋反事发后,李泰是自己府上高兴的大笑不止,高叫着天助我也,不过高兴归高兴,李泰在外面可没有表露出来,特别是在老爹李世民面前,更是装出一副沉痛的样子,甚至还假惺惺的替大哥说情,希望父亲看在父子之情上,可以饶过大哥一命。
对于李泰的这种态度,李世民也不知道是真没看出来还是假装没看出来,反正他显得十分感动,为此还特别夸奖了李泰,说他顾念兄弟之情,结果惹的李贞、李治等几个小的都在背后腹诽不已。
李承乾谋反一事证据确凿,相关人等大都也已经认罪,唯有侯君集军功卓著,别人不好审问,李世民也念在对方于国有功,所以不想让他被人审问,所以就亲自去见了对方,结果侯君集一开始还死不认罪,直到后来李世民让贺兰楚石对他当面对质,贺兰楚石是侯君集的女婿,早在之前就已经认罪,而且还主动交待了许多事,相当于后世的污点证人,所以他这一出面,这才让侯君集哑口无言,终于承认参与了谋反之事。
随着侯君集的认罪,太子谋反案也终于最后定案,再无翻身的可能。最后参与谋反的侯君集、杜荷、赵节等人全都被处死,汉王李元昌也是参与者之一,但是李世民念在对方是自己的兄弟,所以想要免除他的死罪,但没想到却被高士廉和李绩等人反对,结果最后被赐死,算是落了个全尸,同时汉王的爵位被收回,全家被贬为庶人。
纥干承基因为主动举报,所以被免除一死,而且还被任命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算是升官晋爵,只是他这个都尉做的并不痛快,身边的同僚都看不起他,甚至还故意排挤他,结果一辈子也没能再升官。
另外除了这些参与谋反的人外,其它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东宫属官根本对谋反之事一无所知,比如张玄素、于志宁等人,不过他们做为辅佐太子之臣,身负着教导太子的责任,现在太子做出谋反之事,他们也有责任,所以大部分都被贬了官,只有张玄素等少数几人因为时常劝谏,所以才被免于处罚。
汰渍档羽被清算之后,最后就剩下太子李承乾还没有被定罪,说起来也有些可笑,谋反的主犯还好好的在东宫里呆着,可是一帮从犯却杀的杀贬的贬。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朝堂上为如何处置李承乾的问题,而吵翻了天,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谋反是罪无可恕,无论什么人都要被处死,哪怕是太子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一部分大臣认为,太子虽然有谋反之意,但却并没有真正谋反,所以可以法外开恩,免除一死,不过太子之位却是要收回,而且还要给予相应处罚。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以长孙无忌为首,毕竟再怎么说他也是李承乾的亲舅舅,平时虽然不喜欢对方,但这时候却也不想让这个外甥身死,否则他妹妹长孙皇后还不知道会有多伤心。
对于这两种观点,李世民自然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毕竟他本来就是个护短的人,当初最不喜欢的儿子李佑起兵造反,他也没杀了对方,现在这个从小就受自己器重的大儿子也犯下相同的过错,难道就因为他太子的身份,就要被处死吗?
不过李世民虽然不想处死儿子,但却又不好明着支持长孙无忌,所以只好就这么拖着,最后那些要求处死太子的人也看出这里面的玄机,再加上又实在不好再拖着了,所以只得妥协。最后结果是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并且被贬为庶人。
本来李世民还想故计重施,也把李承乾给送到李愔那里,但是李承乾毕竟是太子,身份不是李佑可比的,李世民的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遭到大部分朝臣的反对,认为废太子不能离开大唐境内,以免再出什么事端。不过李世民的脑子转的倒挺快,大臣不让把李承乾送到李愔那里,结果他立刻改口,把这个大儿子发配到正在兴建中的上海,那里是大唐的国土,而且现在归李恪管理,以前又是一片荒滩,发配到那里也勉强说的过去。
随着李承乾被发配到上海,整个谋反案也终于落下帷幕,不过这件事虽然结束,却是另外一件事的真正开端,那就是太子之位究竟该由谁继承?
本来这个问题好像并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当初就属李泰和李承乾争位争的凶,现在李承乾被贬,那么太子这个位子,理所应当落到李泰头上,至少李泰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事情并不像李泰想像的那么简单,李承乾被贬后,虽然他百般表现,父亲李世民也的确有立他为太子的心思,但是朝中的文武重臣却与他的关系不太好,对魏王接替太子的位子都不太满意,虽然李世民身为皇帝,但太子曰后还要靠这些臣子辅佐,所以这些臣子们的意见也十分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李世民对是否立李泰为太子一事上,表现出几分犹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朝堂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