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战918-第6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库没再客套,举手一个军礼,在杜聿明回礼后,掉头离开了杜聿明的军营。
董库还没有离开锦州,老蒋就接到了汇报,他快速的召集了人员,商讨县前进借道事宜,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得出结论。
先遣军撤出黑龙江,他们都知道了,还有大军在的就是沈阳周边了,如果他们真的全部入关,那,沈阳乃至整个东北就没有先遣军的力量了。
所有人都难得的一间一致,既然先遣军不准备参与争夺政权,那他们越快离开东北越好,至于路上的周边安全,先遣军在中原大战的时候,那么多的城市被拿下,他们没有再在那屯兵,除了一条现在已经基本不走物资的补给线,再就是徐州,扬州,上海和一些小地方还有驻军,就没有占地盘的意思,所以,没有必要担心。
至于征粮,先遣军走到哪都没有掠夺的毛病,征粮就是购买,反正他们有钱,那里地方囤积的粮食正好可以卖个高价,何乐而不为?
董库刚刚离开锦州,赶往营口的时候,杜聿明就派人将这个消息送往了营口,前后脚的功夫,董库就接到了答复。
董库看着措词含蓄,但显然没有任何想法的信件笑了笑。他非常清楚老蒋的意思,也知道老蒋巴不得自己快点走呢。
回手将信件递给了左伯阳,下令道:“命令孙涛大军全部开拔,曲军刚殿后,向青海进发!”
“是!”
五号大声领命,随之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早已经收拾妥当的大军在命令中离开了沈阳,向盘山进发。
大军一动,满道的坦克,装甲车,卡车,步兵车。天空中一片的直升机绵延数里,遮天蔽日的轰鸣着,缓慢的跟着大部队向盘山挺进。
看着大军向外离去,沈阳没有走的百姓开始询问,最终确认先遣军要离开了,进关去打最后的日军。
他们一听大军要走,而接手的却没有人,这些百姓有点吃不住劲了。他们不知道谁会来管理这里,就算日本人不会回来,他们也担心接管的人会盘剥他们。先遣军在的这几个月,他们是非常的安静,时间虽短,但算是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这些议论里,有心人还是活跃,于是,大军还没有完全离开沈阳,沈阳就掀起了一股搬家逃难的浪潮。
那些民众听说之前带走的那些厂子里的工人是先遣军的人,于是,纷纷收拾家当,向长春逃命。他们可是知道老蒋的部队什么德行,他们担心这里被老蒋接管后,会日子艰苦。
董库没有管这些,他在营口等着大军进入锦州地界,曲军刚出发时在离开。至于沈阳谁接管,他问过刘苍浩,刘苍浩没有接管沈阳的想法。
这更让他确定了一件事,当年四平被杜聿明拿下,然后长春被杜聿明攻破,随之就有了血战四平,四次的四平战役。
看来刘苍浩真的是这里的猪脚了。
董库琢磨着,走上了直升机。
大军的动作非常的快,清一色的机械化,让大军的行进速度达到了一小时五十公里左右,在已经松软的雪地上,数条钢铁长龙呼隆隆的前进。
天空的震耳隆隆声让沿途的百姓很快知道了先遣军的离开,也很快的又人告诉了这里接防的人是谁,于是乎,随着大军的离去,周边就有不少人开始了迁徙。反正家里也没啥了,听说黑龙江那里条件非常的好,加上先遣军在那还有部队,所以,奔赴黑龙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锦州,二百五十公里左右的距离,五个小时前锋就到达了,曲军刚也已经从营口盘山撤离,跟着大军的后面,充当殿后的部队。
大军没有进城,但锦州的老百姓还是蜂拥出城,为先遣军奔赴抗日前线送行。
锣鼓喧天,战士们站在坦克和装甲车上向老百姓行注目礼,但无人下车,队伍也不停留,让那些送水送鸡蛋的百姓攥着东西无法送出。
大军行进中,一刻没有停留,在那些赞叹的注视下,直接奔山海关驶去。
从沈阳到山海关四百多公里,大军上午九点出发,到了天黑,已经抵达山海关城下。
董库在直升机上直接下令,大军不在关外宿营,连夜入关,司机换班休息,战士们下车活动活动,半小时后向山海关进发。
就这样,大军连夜进入了山海关,接上秦皇岛和唐山留守的部队,直奔张家口而去。
天津,那里还是驻扎着一个团,董库不处理了租界,是不会就爱你给这里交付的,上海同样,他出面处理租界,将不会让那些列强带走太多的东西,一旦二战开始,租界会撤离的。
老蒋对于这点一直不能说什么,上海和天津在先遣军手里这么久了,他一直不敢提。先遣军也不给老赵。自己驻扎,他自然不能提醒先遣军这里是政斧的地盘,毕竟那里都是先遣军打下来的。
大军过境,先遣军一路秋毫无犯,除了每天天黑宿营外,大军不进城市,绕过北平,直奔张家口,绕过包头,直奔兰州,到了兰州,继续前进,直奔西宁。
那里,就是孙涛大军的终点,那里就是大军做高原适应训练的位置,青海湖。
青海湖湖面都海拔三千多米,周围的山地正适合做适应训练,这里的条件相对也还可以,大军驻扎,直升机也可以抵达。坦克和装甲车在这可以直奔蒙古,或者构筑补给基地,用直升机从蒙古直接运送补给抵达,给进藏的部队提供补给。
一路上,先遣军秋毫无犯,征粮也是先头部队贴出告示,了解了粮价后,进行现金收购,能收多少收多少,总比从蒙古空运造价低。
这一路,那些有政斧管理的地方非常配合,可以说要什么,只要给钱,他们还有的话,基本上就给什么,一直没有事情发生,很是安静。
将近三千公里从山海关,大军昼行夜伏连续行进了十天,终于抵达了西宁。
第784章驼峰航线
董库的行军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大军几十万的行进,道路上满是坦克、装甲车、自走火炮、步兵车,还有大半链轨式运输车,以及天空上千架,黑压压一片的直升机,这些,根本就瞒不了人。而董库也没打算瞒着谁。
他闷头赶路,一路非常的顺利,但日本人这里却出现了难以抑制的恐慌。
日本人在沿途都有留下潜伏人员,以便了解敌人的动作。他们急速赶路的原因就是担心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先遣军打来。
此时虽然朝鲜那里谈判终止,但双方也算相安无事,可他们知道,先遣军睚眦必报,欲铲除山西这股精锐的想法不可能停止。毕竟谈判的焦点是朝鲜,而不是中国国内的精锐。
而先遣军大张旗鼓的行进,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他们要动手了。
接到包头那里潜伏人员的汇报,日军高层上下一片紧张,甚至出现了恐慌。他们知道,先遣军这是摆明不会停手,注定会撵上**,消灭那里的精锐。
于是,天空中电波飞射,快速的给跟已经招收了十余万藏民武装的东条英机联系,让其做好迎战先遣军的准备。
东条英机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吸收藏民武装就是要利用藏民对于地形和环境的优势没来对先遣军。
在指挥部里,东条英机指着已经近乎完善的藏区地图说道:“诸位,我们的第一目标已经完成,敌人也要准备进攻了。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家不要保留,我们的压力不小。”
冈村宁次虽然没有成为掌控这支精锐的指挥官。但他并没有什么抵触,他非常清楚,所谓压力大,那不是空话,一个弄不好,自己就要葬送这里。与其说出谋划策。不如说是自保。
于是,在东条英机话音落下后,他率先站起来说道:“我们的部队数量是够了,那些藏民,一个月的训练也可以上前线,利用山岭阻击敌人。可我们的武器生产因为这里条件实在落后,所有的都要建设,恐怕三两个月无法让弹药生产出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大蒜,迎接残酷的战斗。”
他话音落下。板垣征四郎接过话头说道:“恩,岗村中将说的没错,我们的处境堪忧,不知道岗村阁下有什么好办法熬过弹药不足的这段时间。”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严峻的事实,他们的的弹药是用一些少一些,大不了多久。毕竟没有后勤补给。所以,在冈村宁次说话后,目光都转向了他,看看他有什么策略。
见目光聚焦,岗村宁次沉吟了下说道:“我认为,我们抵触险恶环境,我们的士兵体力上无法进行剧烈奔跑,这里氧气稀薄,既然我们的士兵无法承受,那先遣军也会同样。所以,我的方案是在那曲东面二百公里开始,设置层层阻击阵地,阵地的规模不用太大,用山体。抠出仅容十几人的山洞,隐蔽好,地形选择立于防守不利于进攻的位置,储存食物和水,还有取暖的物品,常驻里面,时间一个月。过了那曲,才是真正需要防守的阵地。这些地方利用藏民对于山地的熟悉,层层构筑阵地,没有重炮,先遣军的炮击优势起不到作用,对于我们防守,是相当有利的。”
“这样,坚守到武器弹药可以生产问题不大,而我们的火炮,就是先遣军的噩梦,毕竟他们的运送不会由我们细致,我们的山炮和野炮就足以构筑起无法逾越的防线。”
“那您的意思前方那些零散,互不相连的山洞即便敌人过去也不出击,只是在里面射击?”
一名师团长狐疑的问答道。
“是的。”
冈村宁次阴险的笑了笑:“这些钉子足以让敌人头疼,全部肃清就要时间,放过,他们还不敢将后背留给那些山洞,山高陡峭,清理肯定麻烦。”
在座的心里都冒起一丝凉气。他们都明白,冈村宁次这是用了敢死队,钉子一般的楔在沿途的山梁山峰上,让敌人耗费大量的精力来清剿。
不过这倒是个可行的方案,起码有效的延缓了敌人前进的速度,等他们肃清沿途几百公里,再来一个硬碰硬的阵地战,在这氧气稀薄的地方,战斗没有想象的那么快捷,会拖很久,拖到对方拖不起为止,那样,他们就站住脚了。
这个方案大家都觉得可行,在这个基础上,又将一些细节细化。但宗旨就是i这些的山洞各不相连,**作战,避免敌人顺着山洞将其他节点攻破。
会议很快通过了这个方案,日军在会议结束后,在先遣军越过包头向兰州挺进的时候,就开始了动作。
董库这会并不知道敌人的动作,虎牙战士也不可能听到这些会议内容。他在抵达西宁后,开始着手安排适应训练。
初次上高原的战士们这才知道他们的身体有多差,而且体力越好的,越容易气闷,个怪异的现象让所有人都不解,但还是严格的按着适应训练开始从北侧,慢慢向青海湖挺进。
沿途,走上十几公里就休息,取暖,喝热粥,严禁吸烟,严禁喝酒,不许跑动,一个个跟老头老太太逛公园一样,一天连二十公里都走不到。
在这里,那些管理者已经够不上了,空有政斧,却办不了政斧的事。这里民风彪悍,汉藏混居,还有蒙古,和哈萨克人,维吾尔族人。但在漫山遍野的大军面前,所有的不满和想法都被憋在了肚子里。
倒是有一点让这些人心里稍安,前段时间日军过境虽然没有来西宁,也到青海湖,但兰州以向玉树的方向却是尸横遍野,十室九空。那些不论是什么民族的,只要是那就年轻人,一律都被日军抓了劳工。岁数大的则全部在大军离境后,被处决。东西,自然一样不剩,都被大军带走。
而先遣军,一路秋毫无犯,虽然语言不通,可这些人都面善不说,最关键的都是汉人。
在董库大军向青海湖行进的时候,慢慢的接触了一些当地会汉语的,或者本来就是汉族的,充当了向导,为大军带路,解决一些先遣军无法出面,也不好解决的问题。
不过,即便没有向导,大军不进入村镇,就不太容易起摩擦,所以,他们快到青海湖了,也没有麻烦发生。
西宁,所有的机械给部队原地停留,在野外构筑了营地,在慢慢适应高原的同时,为直升机清理停机的位置,构筑简易的机场。
这里,不用什么平整土地,直升机在还冻着的地方降落,根本就不存在问题,至于要就爱你给杂草,树木,积雪清理出来就得。
成片的飞机降落在了这里,随之,短暂的适应后,那些运输机开始返航,分批的直飞蒙古,为这里准备给养。
董库不会让战士凭借枪榴弹和子弹来进攻山地,那样即便有狙击枪,有重狙,依旧会伤亡惨重。
巴祖卡改装的火箭筒虽然可以攻坚,但射距太短,面对三四百米,五六百米,的山峰,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与此同时,于磊率领三个师赶奔了玉树。他们在缓慢的行进中,轻装前进,除了必要的粮食和每人携带四枚枪榴弹,五百发子弹外,连手榴弹都没有带,仅带着半自动和一把驳壳枪,可以说真的是轻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