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武林帝国 >

第208节

武林帝国-第208节

小说: 武林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潼关城内的乱局帮了他的大忙,到处是兵,黑灯瞎火都穿着一样的号衣盔甲,谁也认不出谁,燕王和他的部下们混进人群,小心翼翼的向东门靠拢,正走着,忽听总兵衙署方向一阵杀声,是乱兵们在进攻,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想回头看,又忍住了,咬一咬牙,继续前行。

总兵衙署本身就修建的如同一座小堡垒,易守难攻,潼关兵马虽多,但一时间也挥不了战斗力,当然,最终结果毫无悬念,侍卫们死战不降,为燕王的出逃赢得了时间,三百多侍卫战死大半,剩下的也都身负重伤。

到了凌晨时分,战斗终于结束,假冒的燕王被生俘,连同那些车辆仪仗太监侍女一并押往长安,至于生俘的侍卫们,则一一押上城头,斩示众。

领军前来潼关的是大将军汤和,老将军出山的第一战打得并不算漂亮,但也达到了战略目的,虽然未捉到真正的燕王,至少潼关是牢牢掌握在手里了。

他下令将侍卫们斩,更是出了潼关众军心中一口恶气,然后又下令厚葬夏总兵,更是博得了官兵们的好感,汤和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潼关,卡住了中原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

至于如何安插班底,彻底收服军心,那是后话了,凭着汤和的本事,这些不在话下。

登6一起看,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

长安,城外大校场,一杆高高的招兵旗迎风飘扬,朝廷又招禁军了,待遇优厚,不光管饱,一个月还有三吊钱的军饷呢,大批青壮闻风纷纷前来报名,巴望着能吃上粮,当上兵。

关中是个人口密集的地区,地少人多,渭河平原的良田再肥沃,也养不了那么多人,而且这禁军不比平常的省军,乃是朝廷的军队,吃穿军饷都有保障的,死了伤了也有抚恤,这一点,营门口的布告上写的很清楚。

一个兵每月三吊钱的军饷,简直抵得上一个农民忙和半年的了,还管穿衣服吃饭,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可是人家也不是啥人都要,只收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健壮男子,要举石锁,念数字,分左右来考核呢,即便这样,还是在短短三天内招募了一万新兵。

陕西虽然比甘肃富裕,可是养这么多兵也吃不消,一万人,光一个月的军饷就是三万两,还不包括吃饭穿衣,营房、兵器、旗帜马匹这些开销,都算下来,每个月没十万两挡不住,可是这些钱从哪里来?

元封自有办法,他已经命人伪造了许多公文往相邻的省份,措辞严厉的命令河南、四川、山西、湖广等地官府,让他们征调粮食和钱银来陕西,反正朝廷准备对西部动武的事情也已经公开化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打仗的规矩,合情合理,谅那些地方官也不会生疑。

即便有哪些精明的官员意识到不对头,等他们向京城核实,一来一回已经过去成月的时间了,黄花菜都凉了。

总之,元封是抱着能忽悠几个是几个,忽悠不了也无所谓的态度来做这件事,就算全忽悠不到,能打乱周朝的政令系统,让他们动辄怀疑上面公文的真假,也是一件好事。

招收了一万新兵,对于原先那些陕军的依赖性就降低了,前任吕家军的战斗力虽然不错,但用起来毕竟不大放心,还是有自己的武装比较好。

元封最擅长的就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展自己,当初在十八里堡是这样,在西凉也是这样,现在长安又是这样,只带着二十来个人来到长安,竟然在短期内巩固了政权,拉起了一支队伍,不能不说是奇迹。

虽然他是西凉国主,但此时西凉正值外患,轮台突厥人叛乱,大军平乱不知道何时才能凯旋,敦煌又遭到吐蕃人的趁火打劫,一兵一卒也抽不出来,不但不能派兵东进,还需要元封的援救呢。

长安需要人坐镇,元封不敢擅离,毕竟这里是对东周作战的第一线,所以驰援敦煌的任务就交给徐达了,徐达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拿着范良臣签的军令,前往兰州调动甘军,然后增援敦煌,甘军虽然弱,但毕竟是西凉人训练出来的部队,再加上徐达这个宿将,定然能解敦煌之围,后方的问题,元封是不用担心了。

……

京城,皇宫文渊阁,小文官们一改往日恬淡的做派,忙的不可开交,战事临近,征调钱粮兵马的任务越来越重,事关重大,六部以及各地官府的公文雪片一样飞过来,都要由内阁处理,整理出意见交给皇帝批阅。

皇帝将两个儿子倒了个,燕王派往长安,秦王派往燕京,对这个策略,他一直洋洋自得,自以为是妙计一条,既能消除儿子们的势力,又能看出他们的真本事,野心归野心,天下总还是要传给他们的。

至于新立的太子,皇帝也不仅仅是将他当成个靶子,老三打小就聪明,也未尝不是个可造之材,于是皇帝让老三去内阁帮忙,有什么不重要的文件,太子可以直接批复。

皇帝是个权力**很重的人,所以司礼监那些太监并没有多少机会披红,大多数的票拟都是皇帝亲自批阅,曹少钦只需负责他那一摊子税监、矿监的事情,为内库赚钱便是。

乾清宫,皇帝批完了一叠票拟,伸了个长长地懒腰,以前都是撒手放给两个宰相去做,现在大权重新掌握在皇帝手里,才让他感觉到为君的艰苦,自己只需要批阅票拟即可,可那些内阁的大学士们却要从万千条奏折中找出重要的,然后写出中肯的意见和对策,工作量岂不是更大。

皇帝忽然突奇想,想去内阁走走,看看大臣们是如何辛劳的,也看看太子在那边干的如何,到时候看谁努力,再赐点东西啥的,还不感动的他们热泪盈眶啊。

皇帝没有带大批仪仗,只是一个步辇,几个侍卫,就这样悄悄来到了内阁的所在地,文渊阁,守门人看见那明黄色的步辇,刚想大声通传皇帝驾到,却被人拦住,皇帝想偷偷的看看大臣们。

皇帝穿过了文华殿,来到文渊阁,里面忙忙碌碌,竟然没有人注意到皇帝的驾临,看着一个个埋头苦干的臣子,皇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忽然有人抬头看见了皇帝,吓得一**坐在了地上,其余人等纷纷抬头,也看见了御驾亲临的皇帝,刚要起身跪拜,皇帝伸出一只手摆了摆,示意大家不要影响了工作,众人感激涕零,无不动容。

皇帝很满意这种效果,得意的笑了笑,忽然,一阵争论的声音传来:“这些票拟,还是递给乾清宫吧,本宫不能批。”

“可是陛下有旨,州府级别关于钱粮民夫的奏折,太子可以代为披红啊。”

“本宫能力有限,处理不了,还是找乾清宫或者司礼监吧。”

皇帝的眉毛渐渐拧了起来,这个老三,不该能的时候瞎能,真正放权给他了,却又黏黏糊糊,畏畏尾,当真扶不起来!

皇帝没说什么,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5…25 柳迎儿揭穿伪君子

昔日的安国郡王,今日的太子殿下张承太,实在是被他的父亲吓怕了,四个皇子的心智加在一起也顶不上父皇一根小指头啊。

想起宫变那天的事情,张承太就心有余悸,玄武门之变是张家几个儿子心中永恒的梦想,老三也不例外,在沐英等人冲进来拥立他的时候,他也曾动心过,可是一瞬间的犹豫救了他的命,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不费吹灰之力,坐享其成竟然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储君,入主东宫,何等的风光,但是前任太子的阴影时刻笼罩在老三心头,睡在东宫的头几个晚上,每天都能梦到大哥满身血迹的跪在丹陛前,手持宝剑声嘶力竭:“愿生生世世不在帝王家!”哀号之声让老三猛醒。

这太子,不是那么好当的。

张承太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兢兢业业当太子,绝对不干出格的事情,这日子是过的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疑神疑鬼。

皇帝让他去内阁参知政事,甚至放给他一些披红的权力,这让张承太很是警醒,父皇又在考验我了,看看我是不是贪恋权欲,父皇健在,春秋鼎盛,这政事完全可以处理的来,为啥放给我做,难不成是真想培养我?鬼才信。

所以张承太采取了很消极的策略,每日里也到内阁来,但是对于那些公文,一概推说自己无力处理,让他们交给司礼监或者乾清宫方面,这是在表明一种态度,父皇健在,我张承太对于权力毫无**。

聪明反被聪明误,张承太的推诿胆怯让皇上感到他是个不堪重任的儿子,当即拂袖而去,走到门口,又撂下一句话:“从明天起,太子不用来内阁了,去南书房读书去吧。”

当太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面如死灰,知道这件事自己处理错了,不过他并不后悔,唯唯诺诺总没有错,总比让父皇忌惮自己来得好。

……

回到乾清宫之后,果然有奏折进来,是协办大学士杨锋进的折子,奏报湖广河南等地有公文错乱的情形出现,这还是杨锋从几分不起眼的地方奏折上现的端倪,这两省官府向上面请功,说是向陕西运送钱粮的任务完成的如何如何出色,短短几天便组织了骡马民壮将府库里大批粮食装车运往陕西。

蹊跷,虽然朝廷准备对西凉用兵,但是也没急迫到这个份上,何况陕西也是丰腴之地,粮草囤积不少,暂时不必从其他省份调运,杨锋又紧急查阅了户部的公文,确定并无调粮的文件出,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有人伪造公文。

皇帝看完,也是大吃一惊,再看杨锋的处理意见,是以八百里加急回复当地官府,让他们迅追回粮草,然后再派出锦衣卫彻查此事。

皇帝拿起朱笔,在上面写了个让太监跑步送回内阁,想了想,又派出一名小太监,传杨锋觐见。

这是皇帝第二次召见杨锋,第一次是金殿奏对,那次皇帝对这个年轻人就有很好的印象,出身贫寒,不卑不亢,对答如流,很有寒士风范,所以皇帝钦点了他的状元,现在看来,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昔日的寒士已经成长为温文尔雅潇洒自如的内阁官员,思维机敏,行事果决。

“杨锋,你以为,这伪造公文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杨锋略一思忖,道:“请陛下先恕臣之罪。”

“你有何罪?”

“臣本来没有罪,但是陛下让臣答对,臣不敢不据实以报,这就会提到一些不该提的人……所以。”

“哈哈哈,朕赦你无罪,讲吧。”

“伪造文书调运粮草,意图谋反,乃死罪也,有此包天贼胆之人天下又能有几人,所以臣判断,有两个可能,一是西北那些乱臣贼子,还有一个就是……”

说到这里,杨锋顿了一顿,皇帝瞟了他一眼,以皇帝的聪明,自然已经猜到了结果,但是冷声道:“讲!”

杨锋的胆子也真够大,一咬牙道:“还有一个可能是就藩长安的燕王殿下。”

说完,直挺挺的跪下去,挑拨皇帝父子关系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杨锋经过分析,觉得燕王干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了博出位,他还是毅然说了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生气,反而微笑起来,他很欣赏杨锋这种不怕死的态度,对自己死忠,绝无二心的臣子,还有啥可说的。

甚至在一时间,皇帝觉得杨锋比自己那几个花花肠子的儿子还要可爱些,小伙子有胆有识,啥都敢说,皇帝面前不耍心眼,是个可造之材。

“不错,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打走了杨锋,皇帝忽然想起自己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自从宫变事件之后,女儿就如同变了个人一样,除了每日按照惯例来请安之外,再不来御书房玩了。

小丫头记仇呢,她的生母被淑妃打死在皇宫内,骨灰埋在西六所,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也难怪她这样。

唉,谁让朕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呢,皇帝心底泛起一股柔情,转瞬又想到,女儿已经长大了,似乎到了该找婆家的时候了,放眼天下,能配得上公主的青年才俊还真不多……

登6一起看,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皇帝又处理了一些奏折,已经是深秋季节,天黑的早,不知不觉到了掌灯时分,一个太监捧着朱漆托盘进来,上面摆着十几块玉牌,每块牌子上都写着嫔妃的名字,皇帝扫了一眼,忽然心烦意乱起来。

皇帝老了,对于男女之事并没有太多的喜好,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可是如今这些皇宫里的女人们,不是对自己噤若寒蝉就是心怀鬼胎,当自己不知道么,她们盯着的都是皇后的宝座,哼,那个位子是那么好坐的么!

皇帝一抬手,将托盘打翻在地,吓得太监扑通一声跪倒,皇帝也不理他,起身喝道:“摆驾养心殿。”

看架势,皇帝是要在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