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433节

大唐盗帅-第433节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长孙无忌之后,又有多人上前表示杜荷资历不够,年龄尚浅,不足以当此大任。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似笑非笑,待所有大臣说完,他才慢悠悠的道:“朕听了那么多,只听见你们说小杜爱卿资历不够,年龄尚小……却意外没有听到一句小杜爱卿功勋不够,不足以当此大任……你们说,这是为何?”

那些反对的诸臣,你眼望我眼,无言以对。

杜荷只为大唐打了三战,可这三战无不是惊天动地。

破吐蕃之战,这个杜荷有献计之功,又有威慑西南之力,虽然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杂牌将军,但所立之功,已经足以让人侧目了。至于西征高昌,那更不用说。以七千兵马破敌七万,兵不血刃攻取高昌,以先锋军之位,独揽伐高昌全功。只凭这一点,杜荷就有资格位列大将军。这一次北伐薛延陀,他的功劳,功劳薄上也记载的清清楚楚。

凭他所立之功,近贞观以后,除了李靖、李绩这两个人之外,无人可与之相比。

以他的功绩,担任大将军,那绝对是绰绰有余,没有任何的偏袒之举。

李世民肃然道:“无话可说了,你们这是想要将朕推入赏罚不明的境地……我朝武将升迁,皆以军功论,并不论其出处和年龄,有功者即赏。有过者即罚。不管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功勋,朕都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抹杀他的功绩……哪怕他是如甘罗一般的幼儿,朕一样会立他为大将军……你们要记住,不是朕想要赏小杜爱卿,而是小杜爱卿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武勋,朕不得不赏……杜荷接赏……”

杜荷略一犹豫,脑中浮现了李世民最后一句话,“不是朕想要赏小杜爱卿,而是小杜爱卿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武勋,朕不得不赏”。

虽然这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可却意味着李世民这位皇帝认可了他杜荷为大唐做的一切。

赏他杜荷为大将军,并不是因为宠爱,也不是因为另眼相看,更不是因为杜荷是他李世民的女婿,原因只有一个……他杜荷所作所为,所立下的功勋,配得上“大将军”这个称呼,当得起大将军这个职位。

杜荷脸容一紧,大步前走了两步,一脸坚定的扬声道:“末将杜荷,领赏……”

他能够理解杜如晦的所作所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但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如此肯定了他的作为,他又岂能因此而退缩?

更何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这句话的寓意告诫人们不要太过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首先发难。如果真是一个有才有德,有本事的人,张扬个性,将自身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朋友无害,对社会无害,甚至对国家有利,为何不做一次出头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杜荷坦然的接下了大将军之位……

李世民赞许的点了点头,接着颁布了另外诸将的封赏。

契苾何力的母亲受到挟持,在大度设的逼迫下,喊出“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并且切耳明志的事情,早已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李世民大受感动,破例的加封契苾何力为左骁卫大将军。

至于其他诸将也自有封赏。

杜荷最担心的事情也没有出现。

如今他从左威卫将军被调到了右威卫大将军,几乎是孤家寡人。麾下的一干熟悉人马,都在左威卫。

李世民却已经考虑到这点了,分别给薛仁贵、罗通、房遗爱、席君买升官封赏的时候,将他们调到了右威卫,依旧受到杜荷的指挥。

第八章 李世民的用心

为了庆贺这一次的大胜,李世民还特地大赦天下,并且在长安放开宵禁,让百姓尽情欢乐。

这升任大将军,可就不只是一纸文书了。

作为地位的象征,还需要一个隆重的仪式,接任大将军印。

虽然杜荷右威卫大将军的称号前,有“检校”二字,但因前任的右威卫大将军离职,他拥有着正牌将军一样的权力。

双手接过崭新的大将军印,杜荷的脸上也涌现出了一股叫做自豪的情绪。

从今日起,自己就是大将军了。二十岁的大将军,即便放眼整个古代,也找不出几人来。

仪式结束,庆功会也到此为止。

杜荷正想去右威卫看一看属于自己的军营,还未走出皇宫,便接到了李世民的召见。

杜荷对同行的罗通、薛仁贵、席君买、房遗爱知会了一声,让他们代替自己负责权力的交接。

来到甘露殿,李世民如寻常一样,俯首在批阅奏章,见杜荷到来,先挥手免去了他的行礼,紧接着说道:“来了,先在一旁找本书翻翻,消磨一下时间。等会儿跟朕去一个地方……”

他没有多说,继续低头忙活。

今天因为要迎接凯旋之师,并没有如期的举行朝会。奏章也耽搁下来,李世民是那种今日有事,今日处理的皇帝,在处理这国家大事上,从来不会有任何的懈怠。

杜荷也没有与李世民客气,甘露殿是李世民的书房,藏书丰富,随手找了一本罕见的古籍,独自翻阅。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的声音从上头传来:“你小子,居然能够事先预料到有人会弹劾你,先来了一个自我检讨,不简单呐……”

杜荷抬头见李世民笑容可掬,干笑道:“不敢瞒岳父大人,这姜,还是老的辣,并非小婿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而是我那父亲的指点……他说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不可有害人心,却不能没有防人意。人无完人,任何时间都可能犯错,在有心人眼中,小过能成大错,让我提前预防……想不到,还真有人惦记上小婿了。”

杜荷的良心,也是大大的坏。将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还做出了委屈的神色。打算给自己讨点同情分,好让李世民整整那个告自己的王八蛋,给他穿穿小鞋。

当然在背地里杜荷也打算耍耍阴招,这样前后夹击,方才能一解莫名其妙给弹劾之罪。

“不可有害人心,却不能没有防人意……”李世民低头默念了两句,长叹了口气道:“这应该是杜相多年为官的心得了吧,朕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们这些老臣了……他们身居高位,表面光鲜,却不得不如履薄冰,事事谨慎,不敢有任何的懈怠……这就是官场,朕固然不牵涉其中,也能知道一二。若非朕离不开他们,有些时候,真想让他们早一些享享清福……”他记得当初房杜二人跟随他的时候,两人都是惊采绝艳的才俊,潇洒倜傥,智计无双。一个擅谋、一个长于远见;一个擅于洞察人心,一个长于决断,相互配合,阴谋阳谋,无往不利。哪怕是自己再危险,再落魄,两人都不曾有任何的二心,冒着身命危险,为自己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世人都说李世民弑兄杀弟,如何残忍,如何阴谋算尽。哪里知道,李世民当时的处境是何等的不乐观。他自己被罢兵权,房玄龄、杜如晦等左膀右臂,又尽数让李渊赶出长安。李渊又偏袒李建成,手握兵权的李元吉又一根筋的支持李建成。

李世民作为大唐功高第一人,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没有多少人看好李世民,但房玄龄、杜如晦却冒死打扮成道士潜入长安,策划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说的是好听,但李世民却知道,那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宫廷政变,而是一次刺杀,一次赌博。

李世民当时能够动用的人只有八十一人,在守卫深严的皇宫,以八十一人刺杀一个未来太子,一个大唐最高军事统帅,成功率有多大?

如今不过二十余年,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都已经是双鬓斑白,满脸都是岁月遗留下来的痕迹,年华不在,李世民瞧的心酸。

听杜荷说出这番话,他心中更有着难以言语的滋味,对于那弹劾杜荷的谏官更是痛恨,为了一点小事,这些谏官就站出来挑刺。如果说这些谏官都是魏征这种公正无私的人,还能够接受,毕竟杜荷也确实犯了过。然而那侍御史明显是存心针对杜荷,出来找碴的,这就是两码子的事情了,心中登时在想着如何给那个侍御史穿穿小鞋,顺便揪出那个幕后指使的人。

李世民想着,突然察觉自己离题了,找杜荷来,可不是就让他看书的,奏章已经批阅完,应该办正事了。暂且放下这个念头,站起了身子。

“走,陪朕去一个地方……”李世民突然说了一句,当先在前头领路。

杜荷也没问去什么地方,只是在一旁跟随着,看走的方向架势,应该是要出宫。在他的身后,还有数十位保护皇帝安全的千牛卫,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跟在身后。

李世民此刻的脸上有些异常,并没有多少的喜悦,充斥着复杂的表情,似乎有些沉重。

他们出了皇宫,转道往东。

瞧着李世民的去处,杜荷心领神会,那是去刑部的方向。这个时候去死牢,那只有一个目的,去看侯君集。

侯君集被关在重刑室里,毕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牢房也不是那么寒碜。一个单人的独间,范围不大,但却整齐干净,还能照到一丝阳光。

李世民让护卫在一旁远远的呆着,只叫杜荷紧跟其后。

此刻的侯君集依靠着墙角坐着,身上穿着白色的囚服,神色有些呆滞、落魄,再无当年的意气风发,耳中听得脚步声,麻木的转头一看,见是李世民与杜荷,眼中的瞳孔一缩。他没有多看杜荷,而是将目光停留在李世民的身上,喉头动了一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已经见过家人呢?”李世民的表情更为复杂,他本就是一个重感情的皇帝。而侯君集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在他的心中李靖、李绩、秦琼、尉迟敬德这些人都比不上侯君集。至今他还想不明白,为什么侯君集会背叛他。

侯君集复杂的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各样表情,感动有之、麻木有之、愧疚也有之。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压根就没有想过落在李世民手中的妻儿还能完好的活在这个世上。

可这是事实,在他关入天牢后的不久,李世民就已经安排他们的妻儿会面了。虽然他的家人都受到了牵累,但是李世民早已特别吩咐,不能为难他们,除了限制自由,伙食差一些之外,没有受到任何的亏待。

李世民长叹道:“你我君臣一场,也算是缘份。今日算是最后一别,此后与君相见,只能面对遗像叙旧……有什么遗言跟朕说吧,朕尽力为之……”他其实有保侯君集的心,在朝堂上也暗示过诸臣的意见。

毫无疑问,群臣只有一个答案,“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

李世民也知无法饶恕侯君集,也没有多做坚持,但此刻心中悲怆,双目以是一片赤红。

侯君集双目深深的看着李世民,见那双眼睛,充满了难舍之意,终于忍不住跪伏在地,道:“侯君集意图谋反,罪大恶极,落入如此境地,不愿任何人。希陛下念在,在下为将多年,颇有微功,留一子而祭祀先祖……”

李世民默然的点了点头道:“朕准了……”

侯君集见李世民答应的没有任何的犹豫,跪伏在地,久久没有起身。

李世民呆立了片刻,最后看了侯君集一眼,调头便走。

出了天牢,李世民仰头看着已经快要落下的夕阳,亲声道:“你可知道朕为何带你来此处?”

杜荷满心疑问,摇头道:“小婿愚钝,不知……”

李世民又道:“那你可知为何朕要任命你为检校右威卫大将军?”

杜荷笑道:“这些小婿知道,是岳父大人器重小婿吧……”

李世民不可置否的道:“因为你跟侯君集很像,不,不比他更加的出色……”

侯君集是一个天才,一个奇才,但是他因为出身之故,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加上性格的缘故,最早的他是一个矫揉造作,骄傲自负并喜好自我夸耀,玩弄弓箭却不能精通其技法,却以武勇自称的平常人物。

但是李世民却发现了他内在的潜力,留在身旁培养。经过李靖的指点,与自我的学习。

侯君集的成长让人侧目,他的军事水准,直追李靖、李世民;谋略水准,直追房玄龄;战略远见与刚果决断,也可比杜如晦。虽然在这些所长方面,都要逊色他们一二,可却集合了这些人的长处。

跟杜荷一样,李世民将年轻的侯君集当作大唐未来的擎天玉柱培养的。

现在侯君集落入如此境地,李世民的痛心,实在无法以言语形容……

他瞧了杜荷一眼,道:“侯君集有的,你有,侯君集没有的,你也有……”

杜荷眼中一亮,有些明白了……

第九章 武媚娘的怒火

同有的是才华潜力,他没有的是性格吧!

杜荷心底是如此想的。

李世民深深的道:“由古到今,朕发现许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太注重类同于大众,不注意发扬自身之有利的一面。满朝文武亦是一般。只要众口一致,很少有人会提出反对的意见。有的即便是有好的想法,都会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