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4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口或者是占领地的巩固,而军。委和政。治局为谋求他们所需要的胜利也有意无意的“姑息”了这种危险的做法,理由很简单——强大的苏联输得起!
戈梅利的失而复得让博克着实得意了一回,想要得寸进尺的他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驱使着实力不俗的第48装甲军(刚刚完成重建)朝东北方向的朱可夫的近卫第6集团军发起猛攻,一度让朱可夫措手不及,成功的打通了铁路线,将朱可夫的部队压制在了戈梅利的东南方向。
博克的反击让朱可夫有些狼狈,这也让朱可夫意识到德军并不是刻意随便欺辱的,但他还是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对手如此轻松地风光一把,为此朱可夫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吃掉戈梅利东南一线的德军第48装甲军并再次夺回戈梅利!
朱可夫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同时拔除这两个眼中钉、肉中刺,为此他将近卫机械化第一军(乌克兰第二方面军暂时加强给朱可夫使用)、近卫机械化第四军全部集中在这个方向。
3月23日早上,从阵地上方呼啸而过的伊尔2拉开了攻击的序幕,不知道朱可夫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安排,他的这一记重拳恰巧打在了德军第48装甲军和第13步兵军的结合部上。或许是因为要巩固的防线实在太多了,博克和冯。克鲁格同时都忽视了对这里的布防,作为两员还算有名气的沙场老将,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发生。
自然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近卫第6集团军一口气向前突进了60多公里,并直接导致第48装甲军一部被围困在戈梅利!导致霍特不得不临时调整的逃亡路线,不得不绕开戈梅利转走日罗宾方向出逃,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德军相当一部分原本可以逃出包围圈的步兵被红军追上并歼灭。
这些都是后话,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德国军官——冯。内因多尔夫少将,已逾不惑之年的他一脸军人的沧桑,额头下那一道深邃的伤疤便是历史的证明,胸前闪亮的骑士十字勋章可是每一个普鲁士军人梦寐以求的荣誉。
内因多尔夫的部队里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故事,在明斯克,他曾经亲自指挥一个反坦克炮组在短短两分钟之内敲掉了三辆T34,其中有一辆是由他亲自操刀的……
此时此刻,这位战斗老英雄面对的是个烂摊子,戈梅利守备部队的核心是来自于国防军第949掷弹兵团(原属于第78步兵师,之前临时加强给第48装甲军)的两个营,还有来自党卫队的兄弟和“令人厌恶”的盖世太保(内因多尔夫语),而在戈梅利还能看到“心甘情愿”为德军服务的加利西亚志愿者(在今波兰的东南境,属维斯瓦河上游谷地,富农林和石油资源。居民西部为波兰人,东部为路得尼亚人,历史上长期为俄、奥争夺目标。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时,西加利西亚被奥地利占据,1867年东部亦被占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加利西亚归还波兰。),他们对俄罗斯人的仇恨可能更甚于德国人。
让内因多尔夫感到头疼的还属于极度匮乏的重火力支援,除了作为机动防御力量的9辆突击炮和6辆自行火炮之外,仅有15门反坦克炮(居然清一色的是古老的37炮)。除此之外还有3门20毫米高射炮、4门88毫米防空炮(当然,这款“神兵利器”可以临时客串反坦克能手的角色)和可怜的4门105毫米榴弹炮、8门150毫米榴弹炮(该炮纯属于摆设,因为基本上没有弹药了)。
当然,这还不算糟糕,更要命的是上一任戈梅利城防司令官,也就是那位后勤上校在逃跑之前没忘记将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也全部付之一炬。虽然他是一片好心,但着实给内因多尔夫制造了大麻烦,偌大一个城市居然既缺粮食又缺用于取暖的煤炭还缺弹药。这么说吧,除了有充足的让人瑟瑟发抖的冷空气之外,戈梅利什么都缺!(未完待续。)
369戈梅利(中)
久经沙场的内因多尔夫清醒地意识到了眼下的除了突围之外没有别的活路,反正霍特的部队已经朝日罗宾方向逃跑了,戈梅利的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继续在这里死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在被围困的第三天,也就是霍特转向日罗宾之后的那一天,内因多尔夫便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和德军总参谋部拍去了加急电报,希望能允许他立刻突围。
但是,让内因多尔夫郁闷和失望的是,上面给出的答复竟然是——继续坚守!直至最后一个人!
内因多尔夫实在是想不通,上头脑袋是让驴踢了,为啥固守一个陷于敌后15公里的的小城呢?所以他又一次向上级反应,说明具体情况和艰难的局面,希望上头能够清醒一点。但是让内因多尔夫绝望的是,答复电报很快就来了,依然是命令他继续坚守,而电报的署名人竟然是希特勒!
希特勒毋庸置疑有着极其高明的政治手腕,但他自诩的军事才能却屡屡遭到世人的嘲笑,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战争后期的要塞理论——“守住这座城市,直至最后一个人!”几乎成为每一个德军将领日后推卸自己战败责任的最“坚实”的理由。
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狼穴,面对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的失败,面对霍特一溃千里的恶劣处境,希特勒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想对策。很快元首脑中灵光一现——“要塞!对,就是它了!”
元首的旨意很快便传达到了漫漫东线的每一处战壕中,而戈梅利则成为了希特勒“黑名单上的第一个受害者”。在德军最高统帅部给中央集团军群的训令中如此说道:“……白俄罗斯所有大中城市的守卫着们,你们必须在俄国人进攻的时候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帝国对抗布尔什维克的第一道屏障,阻止、延滞敌人的推进,尽可能多的牵制、削弱对方的力量是你们的职责。帝国需要你们用勇敢和牺牲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然,要塞理论并不是希特勒的原创,自古就有,但是当人类的脚步跨入20世纪中叶之际还对这种中世纪的战法抱有幻想的话,那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愚蠢!
希特勒始终认为自己的日耳曼军队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即使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之下也能坚持到最后。既然暂时已经耗尽了所有能够用于突击的装甲力量,指望通过进攻的方式打败俄国人暂时是不可能了,那么希特勒很自然的就开始认为苏德战线上那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城市,不!是要塞能够挡住红军进攻的势头,为德军回血争取时间。
这是个好办法吗?应该说绝对不是,因为真正正确的做法是机动防御和缩短战线(当然也包括缩短补给线),但是这么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得来不易的战略纵深!
借此腾出手来的德军机动力量能使反击变得更加有力,虽然这并不能和胜利划上等号,因为仗还是要靠士兵一枪一弹打出来,但毕竟还有进攻翻盘的机会。
但希特勒认为如果将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地盘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人,必定会给本已低迷的士气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实际上类似的错误红军也犯过,在卫国战争初期,一直期望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保住每一寸国土的他们同德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攻战。实际上当时放弃东波兰缩短战线进行防御作战才是上策!
牵制+消耗+反击=稳定战线,至少从逻辑上讲希特勒的小算盘并没有打错。退一万步讲就算前线有什么闪失,德国人还能有更多的回旋余地,相信这些不是那些整天埋怨元首贪恋土地的将军们所能理解的。必须承认政客们对事态发展的估计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更何况平心而论希特勒确实是个非常厉害的政客。但战事的进程最终还是宣告了“要塞”理论的失败,希特勒究竟什么地方错了呢?
希特勒,其实也包括绝大部分德军将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此刻的红军已经强大到了什么程度。这倒不是说苏德两军的纸面实力对比(诸如坦克、飞机、大炮等)已经是一边倒了,而是作为博弈中的双方,所立足于的本身潜力就存在档次上的差距。
德国人基本只能够依靠自己,从工业原料到宝贵的石油资源,什么都显得如此的捉襟见肘。可苏联那边是什么情况?一个比历史上更早而且更全面的完成工业化和战争准备,而且各种资源极其丰沛,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参战,苏联的优势就更加大了!
别看红军打头阵的是那些威风凛凛的T54、T34、T35和黑死神,但是美国从粮食、辅助车辆、有色金属和机床、零部件等方面敞开了供应给红军,能让苏联的战争机器始终维持超高效率和速度的运转。
这么说吧,从1943年3月开始,苏联只需要伸伸手,可爱的扬基就会送来红军所需要的一切。这么说吧,战争本身就是两个敌对系统之间的全面对抗,整个系统的实力差距决定着胜负的归属。而从1943年开始,德国人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逊于他的对手一筹,所以这仗怎么打都是输。
红军有足够的实力在死死地困住这些“要塞”的同时继续谋求向德军腹地发起纵深攻击,而这也正是让德国人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地方。这些可怜的德国佬只能坐等被围困,然后进行毫无希望的困兽之斗。
收到希特勒的电报之后,内因多尔夫心里很明白:自己昔日敬爱的元首已经是铁了心要把他和他的部队往火坑里扔,但即便如此内因多尔夫也只是紧缩了眉头片刻。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认为毫不犹豫地服从上级命令应该是每个普鲁士军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当然,那时候内因多尔夫还是有点希望的,那就是希望老朋友劳斯上将能够拉他一把了。直觉告诉他这位与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上司加兄弟绝对不会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之他于不顾,或许劳斯已经命令装甲部队前来解围了!
不过内因多尔夫也知道胡思乱想并没有什么用处,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做好手头的工作,如果解围部队还没来,他的“要塞”就被红军攻克了,那一切都是白搭。
内因多尔夫很快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将戈梅利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防区,内因多尔夫的防御重点是索日河,这条河流南岸就是红军的前锋,如果能将红军挡在河对岸,那么一切都会轻松不少。
所以在河对岸的GomelFat工厂附近内因多尔夫留下了相当的防御力量,将这座工厂作为支撑点,尽量的延缓红军主力部队对戈梅利的直接打击。此外为了保证退路畅通,他还派遣另外两个连分别控制通向列奇察的两处铁路要点:NovajaBuda和Sasnouyka。
其实从内因多尔夫的布置就能看出,这位将军始终认为戈梅利是守不住,而且守了也没意义的,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也相信元首今后会允许他撤退的。
问题是,内因多尔夫的布置有些一厢情愿了,朱可夫能看不出那些地点对戈梅利的重要性?所以从一开始,他就首先命令近卫第1机械化军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拿下NovajaBuda和Sasnouyka。切断敌人逃跑的通路。
至于GomelFat工厂,朱可夫却并不着急,他详细的考察了戈梅利的地形之后认为,从GomelFat工厂方向进行主攻是划不来的,就算拿下了GomelFat工厂还要渡过索日河才能攻击戈梅利城区。以德军的老道必然会在这个方向重点布防,从这个方向进攻就算能拿下戈梅利,损失也会比较大。
相反,朱可夫的目光盯紧了索日河的上游。不像下游那么弯弯曲折和宽阔,索日河上游更适合坦克装甲集群展开,而且城北也不是德军布防的重点,从这个方向进攻,不光是更容易,说不定还能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要攻击从戈梅利北边发起攻击,有一个问题,随着霍特向日罗宾方向逃跑,相当一部分霍特集群溃散的部队为了躲避红军的追击,逃向了戈梅利,这批溃军还是比较强大的,尤其是精明强干的内因多尔夫将这些打乱了建制的部队重新组织起来之后,控制了城北相当大的一片区域。
这些溃兵构建了一条比较完整的防线,从这里发起攻击首先就得击溃他们。但是这需要时间,一旦红军的企图被内因多尔夫察觉,他立刻就会调整部署,那时候突袭的效果就没有了,一样是艰难的阵地战和巷战。
所以为了迷惑德军,让内因多尔夫搞不清楚红军的主攻方向,朱可夫进行了精心安排,他的部队将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近卫第一机械化军主攻NovajaBuda和Sasnouyka,并适当的向城西进攻。而第15步兵军则主攻GomelFat工厂,要用强大的火力猛轰敌人,营造成这里才是红军主攻方向的假象。至于朱可夫嫡系的近卫第4机械化军则暂时埋伏在索日河上流,当德军的目光都集中在NovajaBuda、Sasnouyka和GomelFat工厂时,一举强渡索日河突入戈梅利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