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216节

天兵在1917-第1216节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罗科索夫斯基的机械化第9军,战前约装备有600辆BT5和BT7,被德军第二坦克集群击败后撤之后,经过清点和统计发现仅仅还剩百余辆BT坦克了。

大量的坦克消耗,意味着缺口更大,为了应付未来更残酷的战斗,红军必须加快生产,必须缩短工时!

比如T34坦克,其生产需要大约8000个工时,而李晓峰希望至少减少一半的工时,如果能达到历史上卫国战争末期的3700个工时那就更加完美了。

“我不需要精雕细作的精品,我只要能够应付大规模战斗消耗的流水线产品!”李晓峰对哈尔科夫180厂领导说道,“保证武器的主要性能不下降,其他的次要方面完全可以因陋就简。现在数量就是战斗力!”

这样的说法自然让180厂的领导目瞪口呆,之前总装备部一再强调的是提高质量,说什么质量就是生命,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怎么到了某仙人这里,就完全变了一个调子呢?

李晓峰对此的解释是:“此一时彼一时,之前我们没有预料到战斗消耗会如此的大,更没有意料到敌人是如此的凶残。前线部队的损失很惨重,如果不尽快供应充足的坦克,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只顾质量不管数量了。我唯一对你们的要求是,保证一辆坦克能战斗300个小时,300个小时内不出大问题,就算合格!”

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图哈切夫斯基一把将之前攒起来的好牌都输得差不多了,只能先赶紧的想办法挽回颓势,必须尽快补充装甲部队的消耗。

当然,三百个摩托小时看上去很少,用二把刀专家的算法,这不过区区12天,一辆寿命只有12天的坦克,自然是粗制滥造的山寨货,自然要批判。

问题是,账不是那么算的,坦克不是家用小汽车,不是代步工具,打仗不是一路开着坦克向前猛冲。在进入战斗之前,比如长距离机动的时候,几乎不会用坦克本身的动力跑路的,那太奢侈了。装甲部队集结和机动的常规也是正确的做法是乘坐平板汽车或者火车转移。进入集结地点之后,再下车重整序列之后作战。

说不客气点,那种以为装甲部队一路突击上千公里,时时刻刻靠自身动力向前冲锋的场景,多半是幻想,而且还是土豪级别的幻想。现实中没有任何国家会这么干的。而且这么干坦克手也受不了不是,那玩意儿里面不舒服!

实际上不管是二战还是之后的历次有装甲部队参与的战斗,一两天之内向前突进上百公里的战例都是少之又少,苏联玩坦克流很暴力吧?冷战时期,规定摩托化步兵师(其实就是机械化步兵师)一日的突击距离是多少?三十公里的样子,至多五十。

为什么这个数字这么低?难道是苏联人坦克不够多、柴油不够烧?肯定不是,因为要达到这个突击距离都不容易。如果不管不顾得让装甲部队硬冲,一天飚上百公里不是问题,但是抵达目的地后还剩多少能作战的坦克,以及后续部队是不是能跟得上,尤其是后勤保障能不能跟得上,那真心是不好说。

所以说坦克不是家用小汽车,摩托小时寿命很宝贵,是不能随便消耗的,而三百摩托小时已经足够装甲部队完成一次大规模战役的使用了。期间,要么发动机和变速箱大修,要么就已经被敌人摧毁了。

不光是装甲部队存在这个问题,空军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根据之前一个月的战斗消耗,总装备进行了估算,一架战斗机顶多能执行五六次战斗任务,甚至相当一部分在最初两三次升空作战后就被击落了。委实不需要发动机的寿命太长,完全可以降低相应的标准,比如战斗机的航空发动机的寿命都不需要超过50小时,大部分二十多个小时就被击落了。

所以当时李晓峰就建议,发动机生产企业可以在战时降低标准,保障发动机300小时的寿命就足够了,再多了就纯属于浪费。苏联可不是美国那样的狗大户,不可能既保证数量又保证寿命,在战时,只能先顾着最紧要的一头——数量。

为了保证足够的数量,李晓峰不光下令降低部分产品的寿命,还下令暂时中止新产品走上生产线。冻结一切生产技术状态,先卯足了量的生产,撑过艰难的1941年再说改进。

当然,这不是拒绝设计师改进产品,相应的改进计划也照样进行,只不过暂时不进行量产而已。比如T34和T35,改进计划就如火如荼的展开。

其中T34基本上是走后来的T3485的路线,加强装甲和火力,没多说可说的。而T35就稍微特殊了一点,之前提到过,北方工业已经搞了一个加强装甲和火力的改进方案,但是这个方案李晓峰并不满意,他觉得北方工业的步子迈得太小了,这样的改进如果在1942年投入生产,不要说和同年出现的虎、豹相比,甚至是同四号坦克的加强火力型号相比,都占不到一点便宜。

以T35的外形,想要抵御KWK40的攻击,炮塔正面至少要达到70毫米,而车首装甲也必须增厚到50毫米,甚至这都显得勉强,至少只能在1000米外同对手周旋。而按照北方工业原本的升级计划,炮塔正面才60毫米,这加了等于不加一样。

李晓峰认为,T35再怎么说也不能弱于T34,必须进行更深度的改进,什么样的改进呢?第一自然是增强装甲,第二步火力也必须加强,76炮很快就要干不动德国佬了,甚至85炮也仅仅能威胁黑豹。T35完全可以和T54装一样的100毫米滑膛炮嘛!

“那这需要重新设计炮塔了。”康斯坦丁幽幽地坦克口气。

因为他实在是服了某人,这真心是不改则以,一改就是天翻地覆。要知道更换新炮塔可不是小事,因为炮塔和车首装甲猛然增厚,必然给悬挂系统尤其车首的第一对扭杆悬挂造成更大的负担。恐怕得重新予以加强。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哪怕是按照李晓峰的要求将炮塔装甲增厚到80毫米,按照某人给出KWK40坦克炮和Pak40坦克炮的性能数据,这也是不够保险的,顶多也就是互相摧毁的局面。很显然,某人恐怕不会喜欢这个结果的。

要想满足某人能在800米左右的距离上消灭敌人坦克的目标(100毫米滑膛炮蛋疼的精度和苏联简陋的观瞄,在这个距离上才能保证命中率),必须重新设计炮塔和加强底盘,这个工程量相当的大,而且难度非常高,可以想象,新炮塔投入生产还有一堆的问题需要解决,哪怕最乐观的估计,也得需要一年。

李晓峰问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康斯坦丁又叹了口气:“如果不进行大改,那就得从钢材上下工夫了!”

没错,增强防御,要么是加厚装甲,要么就只能在装甲钢的质量上想办法,如果有更好的装甲钢,不用增加太大的厚度也能显著的提高装甲质量……(未完待续。)

162乐观一点

苏联的装甲用钢其实也是一部引进史,沙皇时代俄国的工业不发达,装甲钢质量并不好(从日俄战争时俄制战舰的拙劣表现就能看出)很依赖进口(德国、法国、英国)。到了三十年代,苏联开始大力发展装甲力量的时候,才开始系统的梳理冶金工业。

比如BT系列坦克的钢材就是全面引进的美国技术,一直到了T34时代,苏联的装甲钢才基本跟上了世界先进脚步(还是稍有不如的)。比如T34使用的钢材就是铬锰镍铬钼系的均质钢(7D和8S两个系列),这两款装甲钢性能跟沙皇时代相比,自然是先进,但是同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显得不足,比如该钢韧性不太好。

而现在,T34、T35乃至T54统统使用的都是7D和8S系列钢材,就拿T54说吧,现在的T54和历史上的T54相比防御是有相当差距的,而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钢材的问题。历史上的T54使用的是更先进的74D装甲钢,超出了7D系列几条街。也就是说现在的T54其实是缩水版的,和原装正版行货没法比的。

而现在,李晓峰要求增加T35的防御力,但又不能做大的结构调整,那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好的装甲钢了。那苏联现在有没有更好的装甲钢呢?

很遗憾,暂时还没有,虽然北方工业冶金实验室一直在进行装甲钢工艺改进,但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进展,反正至少无法很快搞出74D系列的钢材来。

似乎这一条路也走不通?很快康斯坦丁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渗碳装甲钢了!”

所谓的渗碳装甲钢就是通过表面渗碳工艺提高钢材表层的硬度。众所周知,穿甲弹就是硬碰硬,如果钢材的硬度超过了弹芯的硬度,那后者的穿甲能力就会被削弱,甚至是直接被折断。

这个工艺其实一点儿都不稀奇,已经诞生了超过40年,从19世纪末期开始,首先由美国工程师哈维发明,然后德国克虏伯公司将其发扬光大,广泛应用于船舶的装甲钢。

实际上德国人的在坦克的钢材上也使用了渗碳工艺,普遍来说其表面硬度要超出其他国家一截。如果苏联也搞一款表面渗碳装甲钢用于坦克,似乎是解决防御力不足的好办法?

不过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李晓峰的坚决抵制:“表面渗碳装甲钢没有任何前途,而且浪费时间,不能用!”

某仙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得从表面渗碳工艺说起,首先要炼制出合格钢材,并轧制成板材,然后将这些板材置于气体或者液体渗碳室进行渗碳处理。而这道渗碳工艺相当的耗时间,几个小时都难以渗透一两毫米钢材,想要得到合格的表面渗碳钢那是需要大把的时间!

而现在,苏联没这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与其这么“精雕细琢”还不如多生产几辆坦克划得来。更何况表面渗碳工艺很考验技术,渗碳层不能太厚,太厚了影响钢材的整体韧性,在高速穿甲弹的打击下会崩碎开裂,反而降低了防御力;同时渗碳层也不能太薄,太薄了又不起作用。这道工艺很考虑技师的经验和水平,马虎一点都不行!

德国二战的坦克为什么产量比苏联少那么多,不光是因为德国人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复杂而又不过关的技术,渗碳钢消耗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这不是李晓峰反对用渗碳装甲钢的最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这玩意儿没前途。随着APC(被帽穿甲弹)、APBC(截头被帽穿甲弹)、APCBC(空心被帽穿甲弹),尤其是APCR(次口径超速穿甲弹)的诞生和广泛应用,彻底地宣判了渗碳装甲的死刑。

就拿APCR来说,依靠高达1200米/秒的初速以及碳化钨弹芯,使得耗时巨大的渗碳装甲就跟一张纸一样脆弱。不光是APCR,对于均质装甲来说,空心破甲弹可不管你是不是渗了碳,一概无视之。李晓峰可不希望花费了巨大代价弄出来的渗碳装甲用不了两年就宣告死亡,那才是巨大的浪费。

看上去似乎无路可走了,无奈之下,某仙人也只能继续作弊了。别人不知道后世均质钢装甲配方和工艺,他用点仙力就能从聚宝盆里搞来,唯一让他有些踌躇的是该选哪一种而已。

是的,摆在李晓峰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山寨美帝二战时期搞出来的CrMo钢(AISI4130)及其改进版4340钢。这个4340钢可是不一般,从M41坦克一直用到了M60,甚至在M1A2上依然在使用。

反正如果搞出了4340钢,似乎苏联冶金部门可以歇十几年了。不过李晓峰却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4340恐怕并不符合苏联的国情,更何况冷战时期苏联的装甲钢一点儿都不必美帝差(甚至更强),比如从74D发展来的75D装甲钢,属于综合性能相当优秀的装甲钢,硬度为HB262311(德国二战装甲钢基材硬度为HB230240),而且该钢淬透性相当优越(高达350毫米)。75D装甲钢优越的性能长期领先于西方,一直到T90坦克依然在使用。

苏联不光有75D还有硬度更高的52S装甲钢,其硬度高达HB285341,淬透性也能达到120毫米,而从52S发展来的53S,保证硬度的同时淬透性提高到150毫米,主要用于车首装甲(75D一般用于炮塔,因为铸造性更好)。

思来想去,李晓峰最后还是决定山寨自己,先搞74D装甲钢,然后再弄75D和52S。当某人将74D装甲钢的技术资料以及部分实物交给康斯坦丁的时候,这个伪娘是勃然大怒:“有这么好的钢,你为什么不早说!”

李晓峰也是无语了,这让他怎么早说,他哪里能料到图哈切夫斯基会一把将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优势挥霍得差不多,如果他早知道这点,三十年代就直接做掉图哈切夫斯基了,哪里轮到这个王八蛋坏他的大事!

好在康斯坦丁也没有对这个问题穷追猛打,这个技术伪娘完全被新技术吸引了,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工作才好。

李晓峰赶紧给他拉住了:“通过更换装甲钢,你认为T35的防弹能力能达到要求吗?”

康斯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