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历史咨询商 >

第63节

历史咨询商-第63节

小说: 历史咨询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向李渊举荐,举荐自己的弟弟李元吉出任太原留守,等到隋军一撤,就派他上任,这样的话等于是又有一部分的军队控制在他的手中了,如果能够得到长安城的这支军队的话,那么他在军中的实力就会超过李世民了!

。。。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嗯,三军将士劳苦功高,你二弟他领军在外苦战连连,确实是该好好的嘉奖一番了!”

李渊了头,他心情大好,加上长安城中的府库里面的钱粮足够,赏赐一些给军士也不伤及筋骨,没什么大碍。

“哼,有人故意率军在外,父皇给他发了几次旨意,他都托退不回,要不是隋炀帝老迈昏聩,我看长安城还不一定能守住,到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正合了某人的心思了!”

“元吉!”

见到李元吉越越过分,李建成急忙眼神示意,让他不要再了。

只是此时李渊的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私底下的动作他都看在眼里,心里面也如明镜一般清楚,他知道李建成再跟李世民暗中较劲,他也不想过多的干预这样的事情,所谓权力的稳固,就是要分化掉自己下面的这些人,让他们都不得不依附于自己,不得不寻求自己的支持,这样的话自己的这个皇位才能坐的安稳。

但是此时唐军的实力还不是很强,隋军虽然退兵了,但是难保他们不会再次出兵,如果是那样的话,唐军的处境就依然严峻,如果这个时候内部出现了分化的话,那对于唐军来只是坏事不是好事。

“父皇,元吉他是无心之过,这几日在城墙上日夜坚守,没有休息好,神志有些恍惚了,这才出口不当,往父皇宽宥!”

李建成察言观色,见李渊的脸色变了又变,心知不妙,于是赶紧劝解到,想要打消掉他的怒火。

李渊了头,道:“元吉既然累了,那就下去休息好了,我跟你的兄长还有是要商量!”

完了之后,便闭上了眼睛,似乎是有些犯困了,也似乎是在沉思什么事情。

李建成担心李元吉的会犯浑,于是赶紧给他眼神示意,让他先退下,以后在商议。

等到李元吉退下之后,李渊这才睁开眼睛,看了李建成一眼,这才缓缓的道:“世民常年在外,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拼活,我不希望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面去了,如果这寒了他们的心,或者是激起了他们的不满,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应该清楚,我立你为太子,这是我的决定,你应该知道我的态度了,因此,如果元吉以后还有什么冲动的话,你最好管好他!”

“对了,世民的大军就快要回来了,朕身体抱恙,你带我去迎接吧!”

完之后摆了摆手,示意让他退下。

李建成心里吃了一惊,听父皇的意思,他之前是准备亲自前去迎接而二弟的,要不是有他之前的那一句话,只怕这一句话肯定会让李建成吃惊的睡不着觉。

而与此同时,在长安的近郊,距离长安还不到五十里地了,一支黑衣黑甲,打着赤旗的军队拉成了长长一条线,正在缓缓的向长安进发。

大军中间,一名年轻的将领眺望着远处逐渐浮现的城池轮廓,心中一时思绪充杂,心中五味杂陈。

“殿下,你有心事吗?”

在他身后,一名文士骑着马追了上来。

“嗯,我很担心啊!”

这员将真是大唐秦王李世民,此时他刚刚带着五万军队从潼关下来,急急忙忙的赶回长安来,不过在他们赶到一半的路程时,就已经得到消息,隋军围城的部队已经退兵了,于是李世民便下令大军缓行,长安的守军只有三万,因此他很担心,担心如果自己带着五万人回来了,会让父皇和朝中的大臣感到不安,感受到一种被威胁的感觉,因此他将留下了四万大军驻扎在距离长安百里之外的新丰县,自己带着一万人朝长安赶回,但是这样一来他又有了另外的一种担心。

之前他在潼关击败隋军李浑的大军,使得他的名声大噪,朝中便逐渐出现了一种声音,将他麾下的军队不再称为唐军,而是称之为秦军,这个秦便是取自他封号的秦王这个自,这一法让李世民大吃一惊,自古以来,领兵大将最怕的就是自己在外作战,但是因为自己麾下的军队过多,实力太强,从而遭到朝廷的猜忌,这种事情难保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尽管他是当朝秦王,是皇帝的儿子,但是在权利的面前,亲情的分量实在是太轻了,因此,这个时候他将军队留在新丰,会不会给人一种自己不愿意交出兵权的感觉?

“殿下,我有件事情一直想问你,但是却一直不知道该不该问!”

这个文士便是李世民的军师,前晋阳令刘文静。

刘文静和裴寂两人都是在李渊起兵的时候就跟随在他们身边的重要官员,两人私底下的交情也都很不错,不过后来两人之间却产生了分歧,原因就在于选边站队上面。

刘文静认为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认为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因此劝裴寂跟他一起投奔李世民。

不过裴寂却并没有跟他做出一样的选择,他选择了站在太子李建成这一边,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产生了一些的分歧,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刘文静最后之所以被李渊下旨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裴寂的诬陷,而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发生了之后,在手握重权之后也立即为刘文静平冤昭雪,显示出他对刘文静是非常的看重的,而裴寂也因此遭到了放逐,官爵和职务都被剥夺。

“肇仁先生有什么想问的,就只管问吧!”

李世民已经隐约猜到了刘文静要问什么了,只是他心中还难以决断,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告诉他真相。

果然,李世民的话出口之后,刘文静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下官就斗胆问了!如果有冒犯之处,还请殿下宽宥则个!”

“我听闻,陛下曾有言在先,晋阳起兵乃殿下的功劳,他若是打下了一番基业,当立殿下为太子,子承父业!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推荐阅读:             ?天下间的纷争,自古以来便从未停歇,此时,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中原之地战火四起,流民遍地,无数的百姓纷纷收拾好财物,准备逃到南方去,以躲避战火,南方虽然有萧铣和杜伏威两人作乱,但是毕竟没有山东河南和河北这样的动荡,此时的南方也不像是汉代那样是蛮荒之地了,随着东晋和南朝的开垦,南方已经逐渐的变成了大隋的粮仓,南方的水田雨水充足,不用担心天灾**,而且目前居住在南方的人数还不算多,因此有大量的土地可以开垦,这些都是吸引人口过去的关键因素。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基础,支撑柱一个国家的发展,直到两宋时期,因为丢失掉了中原之地之后,他们这才开始逐渐寻找新的出路,那就是商业。

和百姓一样,杨广此时也觉得待在洛阳城不安全,于是急急忙忙的将宇文述招了回来,给各地下旨,让他们疏通河道,准备南下巡视扬州和江淮一带。

炀帝巡视是假,逃跑才是真的。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各方的反应不一,有人高兴,有人担忧,还有人毫不关心。

担忧的当然是在南方各地造反的那群义军了,这其中首推占据江淮一带的杜伏威和占据巴蜀,正在进军江汉一带的萧铣。

隋朝对各地发布的公文已经明确的表示了他们准备走水路南下,而如果走水路的话,那么肯定是走之前已经修建好了的那条运河,也就是后世文明的京杭大运河,不过此时运河的很大一段区域都处于义军的势力范围之内,隋军大队人马如果想要从这里路过,肯定是免不了要跟义军过过招的。

因此,隋炀帝杨广马上下令让宇文述带着五万骁果军先行一步,扫清沿途上的障碍。

此时杜伏威的部队还在围攻盐城,不过隋军秦琼部从海上过来,将驻扎在远程的公孙上哲部接走了,这使得他们只拿下了一座空城,并没有将隋军全歼。

而宇文述虽然没啥才能,但是他毕竟是一员老将,而且手中的军队也不是寻常之辈,而是异常骁勇的骁果军,在李浑的折冲和果毅军被击溃之后,杨广就更加重视这支新组建的军队了,为此还将大量的资源向他们倾泻,想要收买人心。

这支军队参加过东征高句丽,参加过抵抗突厥,也参加过讨伐李唐的多次战斗,此时已经是声名显赫,威震华夏,杜伏威军队虽然已经接近十万人了,但是精锐士卒不多,不敢跟宇文述的部队硬碰硬,索性就待在盐城不出来了。

只是如果让炀帝的大队人马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从自己的地盘上跑了的话,那他杜伏威的面子可就大大的折损了,于是杜伏威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广发英雄贴,号召各地的义军都出兵集结江淮,阻击杨广的船队,运河虽然修好了,但是并不是很宽,此时的河面只有十丈宽,也就是三十米左右,后来经过不停的修葺疏通,才使得河道越来越宽,不过近些年因为航道的重要性逐渐的下降,加上不能走大船,所以河道很多部分已经淤积,不能使用了。

隋炀帝所乘龙舟体势高大,计有四层,高45尺(隋尺折今29。51厘米),宽二十余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等大小房间超过120个,这就等于是古代的豪华游艇。

这个船这样长,这样高,又这样的宽,那么它在运河里面基本上就不可能自己航行了,必须要有外力拽拉才行,于是隋军便在沿途征调民夫和士卒,组成了一支人数超过八万人的庞大队伍,用人力纤夫的形式,为龙舟提供动力,这样一来,龙船的速度肯定是快不起来,所以义军如果真的聚集了起来的话,那将会有大量的机会击败隋军,甚至活捉隋炀帝也说不准。

杜伏威的消息送出去之后,各地的义军反应不一。

最积极的要数此时在江汉一带跟陈棱的隋军鏖战的萧铣,如果炀帝真的抵达了扬州的话,那么隋军将有可能会暂定江南,而想要在江南跟江北划江而治,保护江南的安全,就必须要控制长江天堑,长江航道自属地进入江汉这一带,一路上山高水急,基本上难以度过,因此,隋军势必会全力争夺江汉一带,而在江汉沅湘这边,最重要的城池有两个,一个是汉水上的襄阳郡,这也是自东汉末年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襄阳,便等于是占据了绝对的地利,随时都可以从上游出兵,威胁下游的隋军。

而除了襄阳郡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那就是江夏郡,这里是汉水和江水的汇合之处,也是拦截从襄阳和从江陵上游地区南下军队的最关键的一个节点。

江夏的名字可能后来的人都不是很熟悉,感到很生疏,但是如果说一说他在后来的名字‘汉口’,大家就会立即反应过来了:哦,原来这里就是后来的武汉啊!

眼下,萧铣的军队跟陈棱的军队已经数次交手,第一次是陈棱的隋军刚到,萧铣派军正在进攻江夏郡的时候,结果隋军因为援军到来,因此士气大振,里应外合,将梁军打得大败。

而陈棱也趁势北上,准备向北拿下襄阳郡,双方在襄阳郡也爆发激战,不过这一次和江夏郡的战斗恰恰相反,隋军由防守转为了进攻,而梁军则有进攻变成了防守。

这一战的艰苦程度和惨烈程度相比于江夏之战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隋军有备而来,准备了大量的攻城器具,而梁军武器不如隋军,但是他们有坚固的城墙可以防守,襄阳城是有两层城墙的,分为内城和外城,而且襄阳城的城墙十分高大,虽然不如洛阳和长安城那样高大,但是它却有那两者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襄阳城是修建在汉水边上的,其城墙三面环水,只有一面可以进攻,这使得攻城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如果没有水军的协助,军队从外面想要拿下襄阳机会没有可能。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铁打的荆州这一说法,其实这里的荆州城其实并不是后世的荆州城,而是襄阳城,至于为什么说他是铁的襄阳,就是因为他易守难攻。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这一仗隋军准备充分,他们水陆并进,陈棱亲率两万大军进攻安养,安养县是襄阳北边门户,在三国时期名叫樊城,跟襄阳城只隔了一条汉水。

樊城的守军人数不多,萧铣并没有打算坚守樊城,和襄阳相比,樊城尽管位置重要,但是它的防御却远不如襄阳。

隋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樊城拿下来了,而在襄阳城头上,见识了隋军恐怖的攻城能力,和种类繁多的攻城设备之后,梁军将士心里面都有些发慌!

此时的汉水,就是后世的汉江,汉江在后世经过人工改道,因此在武汉段注入长江的河口并不显得很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