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咨询商-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打开锦囊看了几眼,眼中精光四射,神色变得坚毅起来,“好,既然名震天下的琅琊阁主都劝我举事,那我们还等什么!”
李建成之前大吃一惊,不明白这锦囊上面到底写着什么,怎么会父亲看了这锦囊里面的内容之后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他本来在李世民回来之前就给李渊陈述了很多种当下可以做出的选择,其中有一条就是立即起兵,但是但是李渊并不同意的,因为他觉得河东之地背靠塞北,南临黄河,起兵之后难有周转立足之地,一旦起兵他们就如浮萍一般毫无根基,据守太原显然是十分不现实的,而且宇文述的五万大军就在路上,李渊手中只有八千多士卒,大多还是郡兵,战斗力远远比不上骁果军,所以他才显得举棋不定,不敢轻易举事。
“父亲,这锦囊上写着什么?”
李建成见李渊看了这个锦囊上的内容之后便态度大变,因此好奇起来。
李渊什么都没,就将锦囊交给了他,让他自己看。
李建成连忙拆看,之间上面这样写着:举国东征,皆因关陇,六镇之乱,犹在心头,成也关中,败也关中,李唐之望,只在西京!
李建成心中一惊,这人果然大才,短短一句话,便将隋炀帝心里的想法全部概括了出来,他倾举国之力,率军东征高句丽,是为了接机消除关陇的实力,以化解他迁都洛阳之后,引起关陇一带贵族的不满,借此削弱甚至是彻底解决自六镇之乱以来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了。
李渊被封为唐国公,这李唐自然是指的李渊了,西京是指的长安,这个意思是叫他们起兵之后向长安发展吗?
李渊之前不肯起事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起兵之后向哪里发展,他曾经想过要去长安,但是又不想放弃太原,甚至还想南下去攻打洛阳,他跟杨玄感之前想的一样,认为如果拿下洛阳的话,必定会因此天下的震动,局势肯定会变得更乱,因此犹疑不决。
而这个时候既然琅琊阁给他的建议是向西,去拿下长安,那他也就不再犹豫了。
李渊在太原起兵,自封为唐王,率领在太原城内幕得五千兵马,加上他自己的郡兵,共计一万五千余人,赶在宇文述的大军抵达之前,向西南方向进军,度过了黄河,来到了河西,沿途之上他积极联络关陇贵族,独孤氏、长孙氏等等豪族纷纷响应李渊,不仅给他送去了大量的年轻子弟,而且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财物,使得李渊的实力越来越强,当他兵临长安城的时候,手下的人马已经接近八万人之多了!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混账!”
“这宇文述是干什么吃的?五万人居然还让李渊给跑了,他为什么不追过河西去,为什么要让李渊跑到关中去?”
洛阳皇宫里面,杨广接到长安城发来的求救文书之后,气的龙颜大怒。
右骁骑将军李浑见炀帝如此生气,于是上前说道:“陛下息怒,末将愿领兵支援代王,击破李渊等叛军!”
杨广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擢右骁骑将军李浑为右骁卫大将军,领兵十万驰援西京,朕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坏消息传来!李将军明白了吗?”
李浑见眼中杀意浑重,心中惊俱不已,跪在地上说道:“末将定不辱命!”
杨广随即将果毅、折冲两军交给李浑,这两军跟宇文述的骁果军相比,是建立时间更早的大隋精锐,杨广希望李浑能够带领这些精锐部队,赶在李渊成势之前,见他彻底铲除。
李浑回到军中,点齐人马,刚准备出发,就又接到了杨广派宫里的太监送来的密旨,杨广在密旨上要求李浑的军队不仅要铲除掉李渊的势力,同时也要查清楚关陇贵族里面,到底是谁在暗中支持了李渊的起兵,找到他们,并且除掉他们。
在隋朝,一共出现了两个李浑,一个是汉骑都尉陵之后,隋朝太师李穆第十子,这个人很是倒霉,原因就在于他姓李。
在隋文帝还活着的时候,有一个西域的方士,叫做安伽陀,有一天,隋文帝杨业召见他,他对杨业说道:“当有李氏应为天子!”
意思是说,您的天下还不稳固,以后会出现一个姓李的皇帝,隋文帝大吃一惊,在他之前,北周和北齐灭亡的速度那都是相当的快,因此他对这个方士的话是深信不疑,听到方士的话之后感到很担心,连忙询问自己应该怎么做。
安伽陀是外国人,对隋朝的事情也不担心,所谓看戏的不怕事大,他给隋文帝出了一个狠招,让他把全天下所有姓李的人都给杀了,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他所担心的事情了。
杨业大吃一惊,这大隋的人口超过五千万,这其中姓李的只怕没有一百万也有五十万,要都杀光了,那还不天下大乱啊,所以没有答应这件事情。
他虽然没有答应,但是却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中,而且越来越担心,以致于甚至是做梦都梦见自己的皇位被姓李的人给抢走了,这个消息最后被宇文述知道了,于是宇文述便买通了李浑的儿媳妇,前来文帝面洽告发李浑,说太成天跟一些大臣们私下结交,而且有不臣之心,似乎就是安伽陀所说的那个姓李的人。
这一下再结合文帝夜里做的梦,于是他便相信了宇文述的话,下令将李浑抓起来处斩。
而安伽陀所说那个预言,在后世也确实是得到了应验,不过登上皇位的却不是李浑,而是李渊,所以李浑也算是当了李渊的替死鬼。
李浑带着十万大军出了洛阳,向着长安方向赶去,不过此时李渊已经派次子李世民带着军队占据了长安城东边的要塞潼关,李浑的部队想要进关中,必须想要拿下潼关。
何为关中?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
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想要进军关中,走潼关明显是最近的一条线路,但是潼关的位置这样重要,李渊不会不明白,所以李世民带了五万大军驻守潼关,以拒止隋军西进。
李浑听说对方派了一个毛头小子前来防守潼关,不由得轻视了起来,不过他毕竟是隋军重将,从军多年,治军也算是严整,因此虽然心中不屑,但是依旧十分谨慎的扎下了大营,准备打造攻城器械进攻潼关。
潼关自东汉末年置关以来,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为争夺潼关而在这里发生激战,而此时,形势对于隋军而言并不是很有利。
潼关以前只有一座关城,但是在两年之前,隋炀帝曾征发数十万民夫,在原来的潼关的南面,修建了一座新的潼关,这使得隋军的攻城难度大大提高了,等于是他们要连续攻占两个关城才能打通进入关中的通道。
李浑实地考察了一番之后,心里面便已经有了主意。
潼关城内,李世民正在和手下的一群谋士商议军情。
前晋阳令现在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的李文静对他说道:“秦王殿下,隋军远道而来,粮饷军械定然还没有到齐,我们可以出兵正面交战,然后遣一员骁将截断隋军粮草辎重,隋军必定军中大乱,此战我们就能不战而胜!”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潼关地势北高南低,取水不易,关城坐西朝东,日过正午之后,阳关暴晒关内,士兵们必定会感到疲惫,长此以往,我军恐怕会陷入被动,因此破敌之计在于一个字:快!”
刘文静点了点头,对他说的话表示同意,李渊自立为帝之后,将世子李建成封为东宫太子,将李世民封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元霸为赵王,原本李建成的前途应该是最为被人看好的,但是刘文静却并没有跟好友裴寂一样,将宝压在太子李建成的身上,他选择了跟随李世民,为此甚至是将李渊给他封的官都给拒绝了,搞得李渊很不开心。
“只是我们应该派谁去担当这支奇兵的主将呢?我军之中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样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但是在军队将领这一方面却实在是没有人可用,李世民甚至想要自己率军出征,但是他是全军主将,而且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这样的事业必须由他来完成,所以他肯定走不开的。
“殿下请不要担心,肇仁原替殿下走一趟,不过我想向殿下要一个人,若是有此人助阵,这一次我必定马到成功!”
李世民见他显得信心满满,不由好奇道:“你想要谁?”
“赵王!”
“元霸?”李世民一声低呼,显得有些吃惊。
。。。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李浑这个时候也已经从两年前筑关的图纸之中找到了潼关的弱,他下令让士兵在关外三百步左右的地方掘地打井,潼关的地势高,他们的地势低,一旦他们将水井打通,那么潼关里面的井水自然而然的就会流入他们的井中,潼关有五万人,取水本来就十分的困难,如果再将他们的地下水源给切断的话,唐军将不战自乱。
李世民发现了隋军的动向之后,也是大吃一惊,隋军兵临关下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切断了潼关和黄河之间的水道,让守军的取水变得困难起来了,但是潼关内部还有不少的水井可以支撑,加上黄河流经这里,地下水肯定是不缺的,因此水源虽然紧张,但也不致命,但是李浑居然下令在潼关外面掘井,这岂不是要断潼关的水源?
李世民立刻领兵出关,想要破坏这些水井,李浑早有准备,立刻率军前来厮杀,折冲军和果毅军都是帝国最骁勇的军队,加上他们早有准备,李浑为了对付唐军的骑兵,特意打造了一百多具床弩,这些大型的弩箭完全可以射进城墙上去,面对骑兵那简直就像是砍瓜切菜一般简单。
李世民的大军刚刚出城,还来不及站稳脚跟,就遭到了对方的两面夹击,再加上正面射过来的床弩,唐军顿时发生了溃败,李世民见势不妙,急忙撤回城内,唐军争先恐后的撤进潼关,要不是城墙上的弓箭太过于绵密,折冲军的骑兵就一鼓作气的跟着败军冲进潼关了。
这一战持续的时间非常的短,前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唐军就已经付出了将近三千人伤亡的代价,要不是李世民下令及时,等到折冲军的骑兵迂回包抄,将唐军围城一团,只怕是李世民带出去的一万多人都要折在那里了。
隋军的战斗力如此强大,这仗不好打了,看来只有等元霸他们那边取得进展之后才能出击了!
李世民经受了一次挫折之后,便学乖了不少,他下令关内赶紧想将水打满,储存起来,以便能够多支撑几日。
李浑见自己的第一战便大大挫败了唐军的锐气,还斩杀了敌军三千余人,自然是十分高兴,他立刻令人给隋炀帝发捷报,表示自己将唐军打的溃不成军,潼关城很快就要拿下了。
只是还不等李浑稍微多高兴一会,一个不好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他的后军辎重部队遭到了唐军的袭击,大军损失惨重,请求增援。
李浑大吃一惊,他的粮草辎重全都在路上,要是如果粮草被烧毁了,那他的军队肯定会比关内的唐军更快崩溃!
李浑率领着军队连忙赶到后军准备支援,只是他们这边一动,关内的唐军也随之而动。
李世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一直让大军保持着三百步左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隋军的床弩的杀伤力不足以对他们构成为威胁。
李浑留下了果毅军在这里抵挡李世民,自己亲帅折冲军疾驰向东,准备抢救自己的辎重部队。
远远的看见后方冒出的浓浓黑烟,李浑心中就越发的着急起来,他不断的催促大军前进,渐渐的他和身边的一群骑兵和大队的步兵脱离了,折冲军以骑兵居多,因此李浑也不以为意,他们疾驰到一个山谷之中,就见到外面随处散落的隋军旗帜和兵甲,李浑没想太多,直接率军深入山谷,因为他知道对方居然能够悄无声息的摸到自己大军的背后,那么他们的人数一定不会很多,因此就算是遭遇到了伏击他也不怕。
只是到了山谷之中以后,他们前面的道路上挡着一个身材矮,长相瘦弱、面色黝黑的兵,这人身穿一副唐军的铠甲,手中提着两柄石磨般大的紫金铁锤,看上去十分的滑稽,完全是一副兵扛大刀的感觉。
“你是何人,敢挡本将的路,不想死的话就赶紧让开!”
李浑见对方其貌不扬,对他也不是很在意。
李元霸看了看他们,道:“我听人你们很能打,不知道是哪一个,你让他站出来,只要能打得过我,我就放你们过去!”
李浑冷笑一声,就这么个半大子,毛都没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