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147节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147节

小说: 三国之袁氏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说道:“曹公,凡世上事,有矛则必然有盾,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彭越挠楚之战术其实也有对策,只不过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曹操说道:“有何对策,文和可速速道来。”

贾诩说道:“彭越挠楚,厉害就厉害在化整为零、分兵出击,楚军再是骁勇善战,可是捕捉不到敌人,那也是白搭,或者捕捉到了其中一路,但是其余各路梁军却已经对楚地造成极大破坏,结果也一样白搭,所以……”

曹操说道:“所以要破解彭越挠楚之计,就必须首先遏止梁军在楚地的活动空间,迫使梁军无法自如的活动?”

“曹公英明。”贾诩不着痕迹的恭维了曹操一句,又接着说,“具体来讲,就是派出二十倍、五十倍甚至百倍的兵力把守各城池、隘口要道,再组建一支机动性极强的军队,一旦发现梁军行踪,便立刻出动机动军队对梁军实施追击。”

如果袁否在这里,一定会忍不住向贾诩竖起大拇指。

因为贾诩的思路,与岗村宁次的“囚笼战术”如出一辙!

而岗村宁次的囚笼战术,是迄今为止已经践行的唯一可以破解游击战的战术,客观公允的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在国力、物力上的巨大差距,**的游击战术就险些遭到岗村宁次囚笼战术的扼杀,险些就败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八路军的游击战术面临失败危险时。太平洋战争却爆发了。

“出动二十倍、五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兵力。把守城池、隘口以及各交通要道?”曹操的眉头立刻就蹙紧了。要按贾诩的思路,岂不意味着要调集至少二十万大军,将汝南三十余县的县城、隘口以及各处交通要道全部都把守住?

曹操咬了咬牙,问贾诩:“文和,若依照你的这一战术,多久能够见效?”

若是短时间的行动,那没有什么,二十万那就二十万。曹操咬一咬牙,再把夏侯渊驻守在沛国前线的军队调回,差不多也就凑够数了,只要时间不超过半个月,吕布那边就绝不会生出什么非份之想,钱粮消耗也是完全可控的。

然而,贾诩的回答却让曹操一下坠入深渊。

贾诩摆了摆手,说:“多久能够见效?这个怕是没人能够回答,在下也不敢给曹公一个明确期限,因为古往今来还从未曾有人践行过。在下也是不敢断言,不过。在下虽不能给曹公明确期限,但大致的期限却仍可以推断出来。”

“愿闻。”曹操说。

贾诩捋了捋颔下长须,说:“若按在下的对策,快则一年,慢则三载,则袁否所部必然因为军粮短缺,不战而溃!”

“快则一年,慢则三载?”曹操脑门上立刻浮起三道黑线。

旁边的荀攸、程昱也是面面相觑,要真按贾诩的方略,调集重兵守住汝南三十余县的县城、隘口以及各个交通要道,并且一守三年,等到那时候,既便吕布不打上门来,只怕袁绍也早已经收拾掉公孙瓒,率百万大军南下了。

真要是这样,灭掉区区一个袁否,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下程昱便忍不住埋怨说:“文和兄,你这方略行不通。”

荀攸也说道:“是啊,这代价未免了太大了些,得不偿失。”

贾诩也不着恼,微笑着说:“所以方才在下说,彭越挠楚之计并非无法破解,但是破解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然而,贾诩话音方落,郭嘉却出人意料的说道:“得不偿失?我看不然!”

曹操、荀攸、程昱还有贾诩的目光便齐齐落在了郭嘉身上,静等郭嘉下文。

郭嘉从草席上跪坐起身,先冲曹操长长的一揖,然后对贾诩说道:“文和兄却搞错了一件事,袁否并非彭越,主公更非项羽!而袁绍,更加不是刘邦!”

贾诩并没有因为郭嘉否定自己的意见而着恼,笑着说:“愿闻其详。”

郭嘉说道:“鼓越是刘邦的忠实走狗,所以愿意为了刘邦不惜下死力气,其意图就是要把项羽给拖死,袁否则不然!袁否虽极善于隐藏,但在下仍可以断言,此子是个极有野心的枭雄,他断然不会为了袁绍而死战,既便袁绍是他的伯父,此乃其一。”

停了一下,郭嘉又说道:“袁否与刘备一样,乃世之枭雄,区区一破败不堪的汝南,却绝非枭雄之基,所以袁否的最终目的绝非是汝南,他的真正目的仍只是借道北上,去投奔他伯父袁绍,然后谋求一州牧,此乃其二。”

连续说了这么长一番话,郭嘉微微有些气喘。

郭嘉从宽袖里取出一只小陶罐,从里面倒出少许白色粉末,倾进茶盏里,摇匀之后再将茶盏里的融了粉末的茶水一饮而尽,喝了茶之后,郭嘉原本略显苍白的脸色便立刻变得红润起来,整个人也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郭嘉这才接着说道:“我还是那句话,袁否之所以在汝南摆出这么大阵仗,其意图只是为了将我军主力诱入汝南,以使沛国空虚,如此,袁否才有机会在兖州、豫州以及徐州之间来回游走,从容北上青州,此乃其三。”

曹操似有所悟,说道:“那奉孝的意思……”

郭嘉立刻说道:“在下的意思就是,既然袁否的意图是为了将我军主力诱入汝南,以方便他趁虚北上青州,那么我们不妨如他所愿,所以,文和兄的对策破解不了彭越挠楚,但是用来破解袁否挠汝,却必然是马到功成。”

曹操将目光转向荀攸、程昱还有贾诩。

荀攸沉吟片刻后说道:“若依奉孝所言,袁否多半会弃汝南而走,那么需要考虑的便是袁否弃汝南入沛国之后,又该如何截杀袁否?”

“此事不难。”郭嘉以极其笃定的语气说,“我十五万大军入汝南,可沛国前线仍有妙才将军五万兵,还有吕布,许以重金也可以诱使他出兵截杀袁否,如此,袁否以为有机可趁的空虚之地,却成了我军、徐州军联兵夹击之死地,擒袁否必矣!”

荀攸冲郭嘉揖一揖,又对曹操说道:“主公,在下赞同奉孝之意见。”

程昱也说:“在下也赞同奉孝所言,只要我军在汝南摆出鱼死网破的决战架势,袁否必定不会与我军长期耗下去,其必然远遁。”

贾诩也说:“奉孝兄之睿智,在下不及。”

四大谋士的意见趋于一致,这事就再没有什么悬念了。

当下曹操的小眼睛里便流露出慑人的精芒,将许褚唤入大帐,说:“仲康,即刻召集各军各营的主将,前来大帐议事!”

“喏!”许褚拱手一揖,领命去了。

(分割线)

曹操的军令很快就传达下去。

从第二天开始,曹军便开始分兵,首当其冲的便是平舆县以及固始县,县城、隘口及各个水陆要冲全都派了驻军,少则五百,多则上千,除了驻军以外,平舆县以及固始县还各驻守了五百骑虎豹骑,作为机动力量。

夏侯惇阵亡,尽管曹操表面上没说,但内心却还是想报仇的。

就跟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死于宛城之战,曹操内心其实也想报仇,只是碍于大局才没有将张绣处死。

但是这一次,曹操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袁否。

所以曹操才在平舆、固始各留了五百虎豹骑,他自己更亲自坐镇固始,只要袭击夏侯惇的那支袁军敢出寝丘山,曹操就亲自率领虎豹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置其于死地,若能在汝南郡击灭袁否,又何必放他进沛国呢?(未完待续。。)

第223章骑射

黑闾涧,袁军大营。

这里已经是靠近南阳的边界了,早已经跳出了曹军的包围圈。

对于自己的小命,袁否还是极珍惜的,错非万不得已,袁否是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的,在寿春之时,是万不得已。

这时候,太史慈的骁骑营正在操演曼古歹战术,袁否则和刘晔、杨弘站在旁边围观。

太史慈当然不可知道知道蒙古人的曼古歹战术,这却是从袁否给他的兵书中学来的。

所谓曼古歹战术,其实就是蒙古人的骑射战术,蒙古骑射的精髓就是不与敌军接触,用弓箭进行远距离放箭,待敌军被杀伤大半之后或者筋疲力尽之后,再短兵相接与敌近战,给予敌军终极致命打击。

这套战术说起来很简单,但在战场上执行起来却非常的艰难。

因为战场上的敌人不是稻草人,受到打击之后定会发起反击,特别是当敌军也拥有骑兵时,运用曼古歹战术就格外的艰巨,因为此时,必须将你的骑兵分成前后至少五个梯队,当第一梯队在向敌军发起袭扰攻击时,第二个梯队则正在转身后撤,第三个梯队则正从后阵向前方挺进,准备接替第一梯队。

然后,当第三梯队开始袭扰敌军时,第一梯队开始转身后撤。第二梯队则在后方重新结阵。随时准备向前接替第三梯队。

这样。三个骑兵梯队就能够形成波浪攻势,无休无止的向敌军发起侵袭作战,一旦敌军伤亡过半或者筋疲力尽,剩下的两个梯队就会投入战斗,向敌军发起最后的总攻,然后一举歼灭敌军,而这,便是曼古歹战术的精髓。

但是。要让三个骑兵梯队形成无休无止的波浪攻势,必须要有严格的军纪以及长时间的艰巨训练做保证,否则,只要有一个骑兵不肯服从命令,贸然脱离大队擅自行动,就极有可能引发雪崩效应,令整个曼古歹战术瓦解。

或者,若训练不足,三个骑兵梯队在互相错位之时,也很容易引发混乱。到时候敌方骑兵趁势一冲杀,直接就完了。还谈什么杀敌?

总而言之,曼古歹战术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只有解决了军纪以及训练,才能真正发挥出曼古歹战术的威力。

在铁木真以前,无论匈奴、柔然还是突厥,都没有将骑射升华到战略的高度,并非匈奴的单于或者突厥的可汗缺乏铁木真的战略眼光,而是因为匈奴单于或者突厥可汗都没解决游牧民族的军纪问题。

或者说在铁木真出现之前,游牧民族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法度。

铁木真的伟大,就在于将完整并且严格的法度赋予了游牧民族,有了完整并且严格的法度做保证,再加上游牧民族天生善于骑射,两者结合,骑射便升格到了战略级别,蒙古骑兵由此得以横扫整个欧亚大陆。

相比铁木真,太史慈面临的挑战更艰巨。

军纪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杀鸡儆猴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但是骑射的训练却绝对不可能一踌而就,骁骑营的将士虽然是骑兵,但是能做到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射箭,并且射出的箭还需要一定准头的,那就没有几个人了。

太史慈骑着马,高举着铁胎弓从骑兵队列之前走过,大声说道:“骑射,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但是也绝没你们想象中那样困难,相信我,只要你们好好的学,我保证你们在半个月内全部学会,至少不会让你们一箭射掉自己老**。”

“哈哈哈哈……”骑马队列的四百多骑兵便哄然大笑起来。

太史慈又接着说道:“要想在高速移动并且起伏不定的马背上射得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保持身体平衡,所以,从马背上立起之后,膝盖不能是直的,必须弯曲,这样,当战马起伏的时候,你就可通过膝盖的屈伸保持平衡。”

太史慈一边说,一边又踩着马镫从马背上立起。

骑马列队的四百多骑兵将士便也纷纷跟着立起,膝盖微屈。

“对,就这样。”太史慈一边策马从阵前走过,一边又说道,“此外,挽弓的时候身体还要往前倾,既便你是八尺高的大汉,也不足以保证在马背上挽弓,只有身体前倾,使上半身悬空于战马的一侧,才会有足够的空间挽弓。”

一边说,一边太史慈的身体已经倾向战马的右侧。

太史慈手中的铁胎弓拥有九石挽力,其长度几乎与太史慈等高,如果不前倾,将铁胎弓置于战马的一侧,那么在挽弓之时就必然会受到干扰,但是在身体前倾之后,弓铁胎弓就得以完全展开,挽弓放箭就再没有阻碍了。

讲解完之后,太史慈又虚拉了两次弓弦。

再然后,太史慈就让骁骑营的骑兵以伍为单位,开始骑射练习。

一轮练习下来,结果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除了极少数几个强兵勉强做到以外,其余绝大多数骑兵甚至都没有办法做到在马背上挽弓,更不用说放箭命中目标,更有甚者,在挽弓的时候一头从马背上倒栽了下来。

当然也有偷奸耍滑的,故意跑得很快,在放箭的时候干脆就停了下来。

对于几个偷奸耍滑的,太史慈装着没有看见,待第一次训练完成之后,太史慈又将骁营全体骑失召集起来,训话:“刚才的训练很不理想,甚至还有人耍小聪明,不过,我愿意相信他们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他们没听清楚我的话。”

停顿了一下。太史慈又接着说:“现在我重申一遍纪律。你们在训练时,一定要以冲刺速度从阵前驰过,绝不准减缓马速!宁可射不准,我们也绝不能够偷奸耍滑,射不准并不丢人,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