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商-第8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元功可是审时度势的行家,看到战机一到,立即挥手,指挥浙兵加入战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六十七章 永宁恶战(终)
刚刚还胶着的战事,随着浙兵生力军的加入,显得毫无压力。
浙兵是熟悉配合战车作战的,随着他们逐渐的对后翼和侧翼的加强,战车如虎添翼般的迅速摆脱身上的束缚,再次宛如蛟龙般杀入敌阵。
一个时辰过去了。
战事已经结束。
奋战了一日一夜的戚元功,坐在地上,微笑着对着这些人数虽少,但是作战意志极为顽强的金乡军招手。看到刘二小也是满身浴血的走过来时,他指了指自己土堆旁边的位置。刘二小也是不客气,一屁股做下,对着天空不断的喘着粗气。
“这位兄弟,敢问是我大明哪部军队?见众兄弟虽人数稀少,但战阵犀利,火炮充足,可是孙阁老的家将?昔年孙阁老(阁老,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与我父交情颇深,兄弟这厢有礼了!”戚元功见到这些金乡军,各个精神饱满,身体素质良好,每个兵丁都是朝气蓬勃,浑没有大明普通军户那种满脸菜色,油头滑脑的兵痞形象。他又见到此军火器犀利,战车造型奇特,颇有西夷之风,但是不失威力,联想到朝中精通西学之人,又精通火器,那么除了孙元化孙阁老之外,满朝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刘二小见到被保护对象完好无损,而且彬彬有礼,顿时心安,而且又有救命之恩,刚才且共同出生入死,生出了浓浓的结纳之意,恨不得与其拜为兄弟。
刘二小顿时起身,道:“这位大哥见笑了,小的是苍南卫金乡所指挥使麾下一小卒,此次特奉我家大人之命。为助大人守永宁而来,没想到,还是来晚了。”刘二小有些沮丧,虽然此次来援,自己只有十三辆战车和不到两百的战兵,又有仅存的戚家军作为助力。但是仍然折损了五十多名弟兄,让刘二小觉得有些对不起那些朝夕相处的弟兄们。
“元功多谢你家大人了!”戚元功先是起身,恭敬的深施一礼,随后道:“敢问你家晏大人,可是昔年平倭的英雄?”戚元功的人缘不是一般的好,在南京兵部也是有一定的脸面,三年前宁凤晨大胜东南倭寇,可是有一份军功在晏世轮头上的。当初的戚元功,就觉得这个叫晏世轮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千户大有名堂。能够在大明式微的海战当中完胜倭寇(虽然倭寇不擅海战),足见其勇力,又能组建出如此的家丁(卫戍部队而已啦),此人当得能人之称也,顿时,内心生出一丝渴望,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训练出折损了三分之一部队之后。全军仍然战意昂然,毫不退缩的。而且。到底是什么,激励着这些勇士,仅仅以一十三乘,二百余兵,就敢在野战去挑战后金的重围,又能杀他个三进三出的?
随即。戚元功道完了谢之后,道:“敢问老弟如何称呼?”戚元功明显大于刘二小的年龄,于是这样说道。
“大人,不敢。请问大人是否为戚元功,戚大人?可否将信物呈来一看?”刘二小虽敬佩戚元功勇力和胆识。但佩服归佩服,金乡军军律还是要恪守的。
戚元功一阵迷糊,“某便是戚元功,兄弟,你说什么信物了?”
刘二小见到此时仍没有接洽人出现,知道那名情报司的兄弟已经殉国了。眼睛稍有些湿润,对着戚元功道:“戚大人,就是,有没有人跟您交代过,或者是呈现过类似有战旗、战船之类的物事?”
戚元功恍然大悟,“哦,你说这个啊”
看着戚元功手里拿着金乡军领地内独有的一级公民勋章,刘二小立即语言哽咽。金乡军军人,每一个都是极为宝贵的,他想起了晏大人在他们临行前说的话。
刘二小赶紧整理心情,对着对面的戚大人道:“在您面前露丑了,敢问大人,此物的主人是不是……已经殉国了?”
想起自己忠勇可嘉,但是沉默寡言的副将,戚元功深感后悔,当初这样的人才,竟然没有好好结纳。“你说我的副将?嗨……此人已殉国,我定会嘉奖其家小,但是,这位兄弟竟没有告诉我他还有家小……”
“大人莫要惆怅,我家大人常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们当兵的,为了保护家国,为了抵御外辱,马革裹尸,算得了什么?死后,定当将其忠魂请进忠勇祠!”刘二小眼中立时闪动起了坚定的目光,这一刻,他不仅告诉了戚元功,也是再一次回忆起了当初在战船旗下进行的宣誓!
戚元功听到这里,顿时豪情万丈,拢起了额前散落的头发,立即大步跺到近前,拉起刘二小的手,道:“你家大人真的是这样说的?大明此时竟仍有如此的血性英雄,真恨不得立时相见矣!”戚元功之前受到的打击太多太多了,心里也是有了深深的疲惫感和无力感。大明的天下,就这样随着后金的崛起而日落西山了吗?这一刻,他听到刘二小的描述后,顿时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没错,就是这样的感觉,因为这一刻,他终于知道,除了自己,仍然有一样的有血性,有担当,有骨气的中国人!
刘二小此刻也是激动的道:“戚大人,我家大人将会在几日后到达辽南,戚大人可愿在我临时设置行营,安顿下来?也好让浙兵弟兄们暂时歇歇脚?”其实刘二小已经是客气了,现在的戚家军,几乎已经没有了去处,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将会在不久的东江军与后金的对峙当中,一点点的被消耗,最终完全消失。
戚元功知道此刻自己已无容身之所,在东江军的日子并不好过,先不说饷银了,连肚子都吃不饱,如何打仗?从义乌带来的兄弟们,经过连番大战、恶战,此刻已经所剩无几了。他不愿再失去浙兵最后的种子。戚元功也是洒脱之人,权衡一番后,立即道:“也罢,就委屈兄弟,借贵处蓄养一下精神,待我戚家男儿神完气足。再与鞑子拼命不迟”
刘二小等的就是这句话,顿时欢天喜地的安排众人打扫战场,并给两座城堡的守军报讯。同时也要通知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大人。两座城堡虽小,但是容纳现在只有不到六百人的浙兵队伍,还是绰绰有余的,粮食、被服,就连武器都有,只让戚元功大呼晏世轮具有过人的见识和充足的准备。
正当辽南的金乡军联袂残存的浙兵浴血奋战之时,远在金乡所的晏世轮有些坐不住了。从近期留在往返于辽南和金乡的几艘飞艇带回来的信息来看。后金军队当中竟然有了火炮。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这意味着,孔有德这个明末汉奸的杰出代表,可能提前“带路”去了。几经查证,又动用了京城左近的基隆商馆的谍报组织,终于在今天,收到了孔有德叛变的准确消息。这让晏世轮在震惊历史巨轮的强大惯性之余,慨叹,该来的还会来。该发生的还会发生,而沦落为汉奸的。自己的到来也没能阻止,甚至让汉奸提前出现了,让晏世轮有些沮丧。这孔有德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
怎么说,都是要在三年后才发生的事儿。野史上对于孔有德的描述是毁誉参半(满人写的那部分),但是在晏世轮眼中,此人就是顶级甲级加超级卖国大汉奸。此人几乎被人说了千遍万遍,古今各种文体的,此人于鞑子可称为顶级的开国功臣。
正史中,对孔有德的评价是毁之甚多,赞誉几乎洠в小I踔粒古级型锴橹钥子袕缘钠兰凼谴俗硬坏狈丛圃啤U饪子械驴笸匠錾恚缀罚喙讯鳎角逋篮喝酥可踔诘鹊取
明末走到现在,已经凸显出了所有王朝都具备的衰败之象,朝庭横征暴敛,官员贪腐无度,武将拥兵自重,士兵不被当做人看(如那些守边的军户),军纪败坏,百姓既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又要随时面临着兵灾。这孔有德初为毛文龙手下将领,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才归附于孙元化,而归附孙元化的动机是,元化清廉有贤名。
孙元化?!此人现在正在登州,离着朝鲜和辽南非常的近,又是个人才啊!
晏世轮突然间觉得,今天自己的思路格外的清晰,首先能够分析出孔有德的存在,后续的侦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随后就是,跟着这个大汉奸,竟然揪出了这么个火炮大牛,此人现在就在“眼皮子底下”,要不要再来次“打包”!?
晏世轮思考着,慢慢的打起了这位朝廷命官的主意。怎么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得手呢?毕竟比冯从吾他们难弄多了……孙元化是天启间举人。从徐光启学西洋火器法,孙承宗荐为兵部司务,在边筑台制炮,进兵部职方主事,崇祯初为职方郎中,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五年叛将孔有德陷登州,被俘后放归。后遭首辅温体仁等诬陷,然后被冤杀。而且史书上讲,孙元化“绝世聪明,于古今远近之书无不读“,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尤以西学见长,著作甚丰,大多与西学有关这个火器大牛,自己要定了!
随后他想到,自己的认识是,毛文龙不能说是坏人,也算不上好人。正史上对毛文龙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有言毛文龙虚领军晌,冒功,扰民,袁崇焕共列了毛十几项罪名,而将其斩首,此事在当时就被众多的朝庭官员弹劾,崇祯终于在平衡了战略局势的危险时刻,而对袁崇焕未加追究。也有对毛文龙赞誉者,言毛文龙清廉,不贪,其德端正,拒为魏忠贤修生祠。但有个事实是皮岛成了各民族不堪忍受满清压迫的避难所,附毛之流民甚众,山海关外,除辽西几个城池以外,皆成沦陷之地,毛文龙对后金的多次打击,数次拯救已沦落为奴的汉人,与扰民何能相提并论,大明朝的文武科举取仕甚多,而孔有德以矿徒出身竟能成为将领,可见他必定有其过人之处。倘若孔有德是一个贪生怕死利欲熏心的人,他完全可以去投靠郑芝龙,郑在福建垄断东南贸易,也可以投靠日本幕府或荷兰人,却带领众多手下去投奔了孙元化,以他背去山东一次带走一万三千余人及装备,可见其实力的雄厚,而且众多装备是葡萄牙人为其所铸的红夷大炮,即使放在现在能够一次运输一万三千余人及许多装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有德投靠孙元化之时,正是徐光启和利玛窦打算为大明军队更新装备的时候,恰好机会让他赶上了,但大明朝的军队众多,为何却选中孔有德一部,只能解释成孔有德除忠勇之外,还有德名,而且善于治军,以其后来率清军作战攻无不取来看,孔有德可能真的确有军事才能。
孔有德的叛乱是在吴桥开始的,起因是大凌河城受到了清军围困,需要解围。但明末处于小冰川时期,每到冬季都异常寒冷,阴历十月大至为阳历的十一至十二月,北风正起,海面浮冰,损失惨重,不得不走陆路,由此可见大明朝庭是何等的昏聩,大凌河之围不由河北出兵,却由山东半岛调兵,而且仅八百人,如同儿戏,路途遥远,而且装备笨重,又逢雨雪,沿途州县的各级官僚对这些即将送死的士兵不仅不给一丝关照,竟关闭城门,拒迹槐蛔洌灿兴稻韫俣氖浠蛩酵塘松我
于是,士兵开始小偷小摸,一个士兵偷了一只鸡,负责打更的二哥不干了,但孔有德还是摆平了,但管理打更的二哥的管家不干了,此管家的主人是在京城做官的,因此此管家比主人还要气壮十倍,定要将士兵斩首不可,冲突终于爆发了。从孔有徳以八百人起兵,发展至一万三千多人来看,孔有德是爱护士兵的,不然不会有如此多的人马前来依附,同时也看出大明朝庭是多么不得人心,但孔有德在山东攻城略地长达二年,却并未称王,也未和满州人勾结,不然以他一次输送万人的实力,在二年的时间里可以输送多少八旗军绝对是未知数,可见他对朝庭还是心存幻想,不停的攻城,不停的为和朝庭的谈判增加筹码。从孔有德死于桂林的从容,其人绝对不是怕死之徒,孔有德是否想过用自已的一死来换取众多手下的赦免,我猜想他肯定做过,但行不通,以大明朝庭对造反者杀无赦和灭九族的原则,他是行不通的。最终,这支装备最先进最精良的部队终于成建制的投降了已经改为清的后金,成为鞑子攻破中原王朝的主力军,有人说;孔有德不当反,那么晏世轮就想问,不反能不死么,压迫可使个体者成为强盗,也可以使一个集体成为叛军。这,就是明末朝廷的真实写照。
晏世轮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