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第348节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348节

小说: 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一片“吴姑姑好!”“李嬷嬷辛苦啦!”之类的问候声——这是那边姐妹在给大伙儿报信了。

全宿舍所有人立即飞速行动起来,不管吃完没吃完的东西统统往角落里一塞,把窗子打开散散味道,然后再随手抓一本书往脑袋上一扣,端端正正的朝桌前一坐……等夜间查房的几位姑姑嬷嬷过来推开房门时,便看见一屋子小姑娘,连同那个最调皮的张小妹在内,一人头顶一本书,腰杆笔直的坐在那里,正互相讨论着白天课程,很是认真的样子。

来自大明宫廷的吴女官满意点点头,转头向旁边另一位也是专门被聘请来,以前专门充任大户人家教养嬷嬷的李姓老妪说道:

“看来那西洋教法,倒还有点用处。头上顶个东西,坐姿仪态果然就端正了许多,而且也能时刻保持。”

“真的呢,但也多亏了吴尚宫慧眼,同意用了她的法子。”

旁边李嬷嬷连连点头,满口赞同之言——学校老师之间也分三六九等的,琼海军自己的短毛女教师自然地位最高,然后便是象吴女官这样从北京紫禁城里来的“高级顾问”;而那位专程从吕宋请来的朱丽亚嬷嬷也被当作引进人才的“外教”;至于她们这些仅仅从广州,琼州当地招募来的,只能算是普通教职员工了。

不同地区的老师在教学方向上也有不同想法,比如那位来自西班牙的朱丽亚嬷嬷就总想劝导学生信奉天主教——不过学校方面对此很警惕,聘人进来时就和她签订过条款:严禁在学校里宣扬宗教思想。最多允许讲些圣经故事之类开阔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好让这帮丫头学成毕业以后,和大明本土女子相比起来能显得与众不同——无论在什么时代,拥有异域风情总是更能吸引人一些。

而吴女官则希望能把诸如《女诫》《女论语》《内训》之类明代传统女性道德书籍作为教科书使用,不过这种想法同样没有被校方完全采纳——校长胡雯对于这类封建旧思想的反对态度和反对宗教迷信是完全一样的,甚至更有过之。在她眼里,这些古代女训根本就是禁锢妇女思想的枷锁,早应该彻底打破才对。

不过在这方面宋阿姨却抱持了不同意见,她觉得作为一所明代的女校,你教出来的学生对这些当前社会公认的妇女准则一窍不通,或者是完全不放在眼里,这终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风俗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在人心中发挥作用,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在短期内能见效的事情,要想改变明朝女性的思想,首先就要贴近和了解她们的想法,光是简简单单一句“封建糟粕,要彻底抛弃”,并不能解决问题——人家也可以完全不理你。

“既然自信我们的理论能够胜过这些古代女训,那为什么要害怕让她们接触这些东西呢?就让姑娘们学么,同时也把我们的理论与其摆到一起,孰好孰坏,人家自然会做出选择。”

宋阿姨的话让胡雯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她在和吴女官沟通过之后,同意将所谓“闺阁女四书集注”——即东汉班昭所作的《女戒》;唐代宋若莘的《女论语》;明成祖徐皇后所作的《内训》;以及明代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这四本书作为女校的参考教材,以体现出她们临高女校对传统的尊重……

不过在吴女官的严厉管教,以及胡雯等人有意无意的纵容下,这种学习通常是以惩罚的方式进行——如果有哪个姑娘犯了错误或者不听话,对她的惩罚就是抄写和背诵《女四书》。因此后来在女校毕业的姑娘们虽然对这四本书大都有所了解,但提起来无不怨气冲天,心理上绝对没什么好感。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临高女校(下)

当然了,无论是圣经故事还是中国的女四书,都不可能作为女校在德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毕竟是现代人开办的学校,就算要培养贵族阔太太,也肯定是现代风格的阔太太。那些古代或者西洋的老思想只能作为调剂和补充存在,真正构成未来女校毕业生思想基石的,必定只能是现代新思想。

对于女生的德育工作,胡雯本想亲自主抓的。不过她试着讲了几节课之后却发现效果不佳——女孩子们对她讲的课程内容压根儿不感兴趣,远不如王娇娇的化妆和服饰课程那么受欢迎。这让胡雯很纳闷——自己可是辛辛苦苦,博采众长,好容易才从现代文化中提取精华,编撰了一本能够体现出新时代女性特色的书籍作为教材呢!

疑惑之下,她请来教育专家宋阿姨,法律专家苏芜香两位为她把把脉,这几位专业人士在旁听了她的几节课,并且拜读了胡雯亲自操刀撰写的那本《论女性权利》教材之后,两人提出的看法是:你的教育目标太过于注重“女权”主义了——这也难怪,胡雯穿越前本就是做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总是不知不觉就会把话题扯到男女平等方面去。

“小胡你还是没有弄清楚这一点:这些女学生是为何而来?她们的父母把孩子送入我们这所学校,是希望让她们学习到哪方面的技能?而她们的未来又在何处……”

一向很少对别人行事作评论的宋阿姨这回难得开口了,言辞很是直接:

“首先你要知道,这些女校学生未来的出路和男校学生可不一样——男校的毕业生将来大都是预定要进入我们这个团体工作的,接受我们的思想,按我们的习惯行事无可厚非。而这些女孩子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家庭,也就是仍旧回到明朝社会中去——但你现在努力灌输给她们的那些自由平等思想,对她们的未来的家庭生活会有什么帮助吗?那些姑娘们在没有独立经济收入,一应吃穿用度都要靠家里人支持的时候,用你教导的男女平等思想去处理生活中各类问题,以及和她们的家人交流,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你想过没有?”

“这个……”

胡雯有些愣住了,过了片刻,才低声道:

“我们也可以留用她们啊……女性在经济建设中一样可以发挥作用的。”

“可是她们的父母会愿意吗?让自家女儿来接受我们的教育是一回事,让她们抛头露面和男人一样出去工作却又是另一回事。能够把女儿送来上学的人家,在经济上都是属于较为富裕的一群,他们不会在意女儿工作赚的那点钱,却对女孩子的名声万分在意——因为那将关系到未来能不能找到好婆家。”

“不错,对于这个时代的姑娘们来说,结一门好亲事才是她们自己,以及她们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在这方面对她们有所帮助,甚至还起到反效果的话,女校是办不了多久的,说不定反而招来怨恨呢。”

苏芜香提出了更尖锐的意见,这让胡雯有些不服气:

“怎么是起到反效果呢?至少可以让她们知道独立自强……”

“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思想上再独立又能如何?只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平白恶化自身处境而已。况且,胡姐,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我们一百三十九个人中,有三十四位是女性,可真正能出去独挡一面能有几个呢?……政治上是你,经济上是茱莉姐,科技上有冯博士——可也只有你们三位了,而且若是没有解席他们打开的局面,有唐队长他们军队在背后撑腰,你说的话王璞他们会听吗?”

“大家都是在依靠集体的力量撑腰啊!”

胡雯不高兴道,但苏小姐可是律师出身,接下去只一句话便让她无言以对:

“但那些女生回到家之后可怎么办呢?难道你还打算让琼海军挨家挨户去为那些女学生们撑腰吗?更不用说她们的对手很可能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公公婆婆……”

发现自己的理想在现实前碰了壁,这让胡雯感到很有些沮丧。无可奈何之下,她只得同意不再亲自上德育课程,而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苏芜香负责。

而苏芜香既然敢当面指责胡雯教学方向不对,当然也早就想好了她自己主张的道路——毕竟在琼海军中“谁主张谁实施”的气氛还是很浓厚,你既然说对方不行,自己总要能拿出个正确的东西。

苏芜香对于女生的培养方向确实与胡雯截然不同,她压根儿不追求什么男女平等的说法,反而认为男人女人之间就应该有大的差别——男生要有男人气概,而女生么,自然要尽量有女人味。

她也给自己找了一本书作为讲课教材使用,不过不是她自己写的,而是出自现代日本的某位知名女子大学校长之手,名为《女性的品格》。这本书的作者从细节入手,从着装到生存方式,大致分为:礼节与品格;高尚的言语和谈话方式;有品位的着装;有品位的日常生活;品格高尚的人际关系;高尚的行为;有品位的生存方式等七个章节……书中内容从小到服装的选择和搭配,大到处世原则和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等诸多细节,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出一个坚强、美丽、智慧的新时代女性魅力指南。

当然了,现代社会的魅力女性指南和明朝时代的淑女准则肯定有很大的差别,在着装打扮,日常行事,应对他人,以及伦理道德等各方面都相差甚远。不过苏小姐也不会傻乎乎的照本宣科,律师么,最擅长的就是抓住问题本质,她只需要取其内涵,把书中的道理向学生们讲述清楚即可。

调整之后的效果确实很好,毕竟无论在什么时代,女性的魅力特质其实是共通的。现在苏老师每次讲课也终于能吸引学生到座无虚席的地步了,就连张小妹那等毛手毛脚的假小子每逢这种时候也能老老实实坐上一堂课,听得连眼睛都不眨。

……

除了思想教育,女校的其它各类学科也渐渐完善起来。胡雯接受了先前的教训,与宋阿姨,苏律师等人共同商议着,根据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实际要求来设置课程。经过筛选和咨询,最终是确定了以下几门课程:

家政和员工仆役管理;家庭财务管理;各类红白喜事,宴会以及民间祭祀基本规程;儿童初步启蒙教育……另外还有一门不公开的生理卫生常识,以及经期,孕期和婴幼儿保健期的护理课程——这门课程是应医疗组强烈要求而加入的。因为当时由于不正确的卫生习惯而导致妇科病的女人非常多。生育时的高死亡率也与此极为相关。

起初时还不觉得怎样,真正把科目列出来以后连胡雯等人都吓了一条——这个时代对妇女的要求还真不低,简直就相当于一家小型综合式企业的总经理了。

在这个时代,一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女性教育,家中女孩在很小时候便开始学习上述种种。等到十五六岁出嫁之后自然就能游刃有余——当时人家都爱求娶大户女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这种家庭教育毕竟还属于小规模,非正规的家庭作坊式,根据每家每户的习惯与特长不同,教出来的子女能力也各有长短。况且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个财力,见识,以及能找到一位合适的长辈来教育女儿。这年头大多数人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男孩身上,对女人大都放任自流的——《红楼梦》中那位大名鼎鼎的王熙凤,出身于被民间称为四大家族之一的显宦之家,学会了管理家政却居然不识字!可见当时家庭对女子的教育还是有很大缺陷的。

就比如这第一批敢于把自家闺女送来女校中就读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家里有几个钱,也有些见识,或者是对女儿颇为宠爱,想着要让自家女儿接受教育,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教她们的。这才把闺女给送到短毛这里来——就想着短毛做什么事情都很厉害,不知道这建学校收女学生会做得如何?

这第一批人都算是赌着了——也就短短一两年后,当这批女学生先后从女校中毕业回家时,她们的父母惊喜发现:自家闺女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无论是谈吐,见闻,性格脾气,还是穿着打扮,都绝对不是他们这种小门小户所能培养出的样子。看那仪态风度,就是去公侯家里做媳妇大概也能当得起了。

结果,这第一批的女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一片大好,几乎每户人家都结到了令他们满意的亲家。而女校的毕业生们嫁出去以后,在其公婆和丈夫——“客户”那边也都大受好评。甚至后来还有大富大贵之家,慕名专程前来学校里求娶媳妇的……

从第二三年开始,不但海南本岛,连大陆对面的广州,福建,甚至远至江浙一带,都有人不远千里把女孩送来女校求读,临高女校的名声一下子响亮起来。

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一位名人?

又是一个艳阳天,海南岛琼州府白沙码头和往常一样喧闹不已。每天都有大批船舶在这里靠港或起航,同样的,每天在这里出出进进的人员也是成千上万。

今天,从一条客船上再度下来了一批客人。从他们一个个充满好奇眼神而且忙着东张西望的表情来看,多半是头一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