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卫国大军阀 >

第350节

卫国大军阀-第350节

小说: 卫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西南比较急,北洋可以先放一放。不过生意可以照做,只是价格方面需要调整了。”李俊开口道。

第四百九十五章军火走私商

东北高层的商议最终只制定了大致方针,至于具体的操作就是看冯庸的手段了。冯德麟和李俊主抓政府方面,毕竟知道了冯庸今后的大动作,自然需要更加强大的财力支持,而半年时间实在是不长。而蒋百里和张作霖则继续推行国防军制式化改革。

随着战争的进行,南方各大势力对于武器弹药的需求日益紧张,世界军火市场的上的武器装备又太过昂贵。于是各方势力开始将注意打到东北头上。毕竟东北和日本对战,那强大的火力准备让各方眼红。各方也知道,东北兵工厂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停滞而减少产量,反而依然满负荷运转,一批批的军工企业还在建设中。为了让东北不至于囤积充足的弹药,各方势力几乎都派命令各自在京城的代表求见冯少帅,想要购买武器弹药。现在东北武器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名气,难以打入国际市场。对于国内各方势力的武器需求,冯庸反复考虑之后,决定放出一部武器。当然,卖出的武器不是中华十六式步枪,而是特制的仿造步枪,其中以仿造日制三八式为主。虽然这款内销的枪支样式和三八式很像,但是其耐用性比正版的日制三八式差远了。毕竟盗版的东西在耐用性方面总是不如原装的,现在的东北可没有后世天朝的仿造能力。而且冯庸对于这些内销的枪支也有要求,达到国内一般仿制步枪水准就行。东北可不会生产优质枪支供应敌人。就连现在的唐继尧也因为态度暧昧让冯庸对其是去了支持,之气蔡锷还活着,冯庸对西南总督还是有些偏帮。东北放出来的有限枪支倒是有近一半落到唐继尧的手中,让唐继尧的实力有所增长,在战场上始终保持着优势。

东北的仿造枪价格虽然没有列强国家生产的步枪高。但是却也比国内的汉阳造价格高的多。这就让各方势力看到兵工厂的重要性。其中产能最高的汉阳兵工厂更是成为重点。为了得到汉阳兵工厂,湖南徐树铮不顾老巢被曹锟攻陷的危险,率军猛攻湖北,目标直指汉阳兵工厂。湖南虽然也有军械所,但是这军械所只有修理枪支的能力,武器弹药生产问题难以满足,要不是有长江水道,恐怕他们的武器弹药问题也会更加严峻。

为了保护汉阳兵工厂,冯国璋不得不从吴佩孚的手中抽调两万兵力西进湖北,和当地的驻军一块抵抗徐树铮攻击,同时不断发电催促曹锟加快速度。一时间,因为汉阳兵工厂的争夺,北洋内部兵力对决达到最紧张的时刻。

失去了两万精兵,吴佩孚手中力量只有三万。而赵倜阎锡山联军兵力却有四万多人,而且兵力还在增加,赵倜在河南经营多年,根深蒂固,补充方面比吴佩孚还强,而且晋军杨爱源也是一员虎将,借助河南的地利,和吴佩孚纠缠在了一起,吴佩孚虽然是名将,但是在敌人有意躲避下,也难以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安徽战场,张孝准率领新编军步步紧逼。让张勋的压力大增,他已经萌生了服软的念头。但是当听说他的被俘兵已经被北洋收编,军官全都被枭首之后,张勋明白,自己只有抵抗下去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张勋也疯狂了。虽然他的思想守旧,对满清还有念想,还保留摆满清标志的辫子军。他这种思想不符合当前中国的主流思想,但是全国如此之大,开放程度又低,地方遗老遗少心向着满清的还有不少,尤其安徽在张勋统治下,这种思想愈加浓郁。因此,对于北洋总督府的新编军,在安徽行军并不顺利。张孝准治军极严,部队不得扰民,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将领对于军规军纪都非常重视。毕竟严格的军纪可以让一支部队更有战斗力。在地方遗老遗少的鼓动下,老百姓对于新编军抵制很大,虽然没人敢于动手,但是这种见到大军过境就逃跑的现象还是让张孝准非常郁闷。

随着一座一座的县城被拿下,张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张勋也发了狠,将武库中所有武器弹药全部用上,率领着残余的两万大军在距离合肥城十里远的地方和张孝准的新编军展开决战。这一战直打的天昏地暗。辫子军虽然是一支体制老旧的部队,但是不可否认,打着保守旗号亲近满清遗老遗少,还是让张勋获得了很大的支持。最起码他的武器库的丰盈程度就远超北洋。毕竟现在南京北洋总督府改建的时间太短,财政又紧张,编练新军就已经花费惊人了。更不要说大规模采购武器弹药了。

这一战是没有任何技巧的硬碰硬。张孝准没想到张勋竟然会如此血性和其展开决战,一时准备不足,又没有炮火支持,在张勋炮兵投入战斗之后,张孝准的新编军没坚持多久就出现了不稳。毕竟这是一伙儿完全由新兵组成的部队,只可以打顺风仗。一旦战事受挫,很容易出现大崩溃。

张孝准不得不下令大军分散突围,并在亲兵保护下狼狈的逃出来。接连放弃了两座县城才甩开辫子军的攻击。然后收拢溃军,准备再战。

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败对张孝准的名声打击很大,张孝准“陆士三杰”的名头让人们对其有了更多期待。和张勋辫子军的作战,开始的胜利让北洋高层对其寄予了更大的厚望,但是这次失败,让北洋内部反对张孝准的声音再起出现,而且有愈演愈烈架势。毕竟张孝准不是北洋人,因为他和蔡锷,蒋百里,同为“陆士三杰”才会让编练军统制的位置落在他的身上。现在现编军战败,自然让人们对他的观感有碍,反对之声也就随之而起。北洋直系掌权南京之后,内部的竞争依然激烈,毕竟直系早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势力,内部利益错综复杂,如果不是有冯国璋力挺,张孝准一个外来人哪里能够坐上如此显赫位置。

对于北洋内部的声音,冯国璋表示了沉默。他虽然是直系的领袖,但毕竟没有袁世凯对北洋的掌控力,而且内部突然爆发的矛盾在他看来缓一缓也未必是件坏事。而对于前线自请处分的张孝准,冯国璋也进行了宽慰,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冯国璋也是知兵的人,正因为知兵,他知道张孝准统兵作战还是合格的。这次失败怪只怪新编军是一支新人部队,缺乏战斗经验。

对于冯国璋的宽容,张孝准大为感动,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于是张孝准开始重整旗鼓。虽然这一战新编军败了。士兵分散突围,大部分都逃出来了。张孝准竭力收拢,几天时间召回了近一万五千人。虽然其中有一部分是伤员,但是这些人都是上过战场的,虽然被大的打败,士气低靡,但毕竟和那些没见过血的人不同。同时为了尽快收拢军心,张孝准开始对这些部队打散了重编,那些在战争中率先逃跑的军官被全部免除。张孝准开始提拔那些在战争表现出色的人,至于这些被剔除的军官将引发什么样的风暴。就不是张孝准该考虑的。作为一名军人,在战场上,一切以胜利为重。

经过整编,新编军兵力缩水了一半,但是战斗力不降反升,张孝准终于提起勇气,再次和张勋的辫子军开战。这次张孝准吸取了冒进的教训,用兵很谨慎,一步一步蚕食张勋治下的地盘。接到手下县城不断失去的消息,张勋在暴怒的同时,却又有些无可那奈何。毕竟现在他们的武器弹药也开始匮乏。在想像上次那样硬碰硬的战斗也难以办到。

合肥。

“督军,我联系上一个东北商人,他可以从东北搞到武器,然后走私到我们安徽。”张勋的幕僚说道。

“东北的商人?他能够搞到军火?”张勋神色一怔,接着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不错,这个商人幕后有很深的关系,听说和东北总督冯德麟内眷有关系。因此其在东北黑白两道都吃得开。更是能够搞到东北严禁出口的武器。北京政府同意外销的武器实在是太少,而且还看重人情关系,西南因为蔡锷的关系,就得到了大半的份额。剩下的我们压根就弄不到。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关系从东北走私军火。虽然价格要贵一些,但却是无限量供应的。”幕僚兴奋的说道。

“真的?”一听到无限供应,张勋脸色大喜。虽然现在张孝准攻击势头很足,但是他们兵力毕竟有限,偌大的安徽还是有大半把握在他们手中。安徽本就是中原人口充足的地方,张勋手下并不缺兵员,只是缺乏武器弹药。

“是的,这是刘开元先生亲口说的。而且他本人现在就在合肥。”幕僚说道。

“太好了。赶快邀请他来见我!”张勋要亲自和他谈。从东北走私武器,内部没有人是想都不要想的。冯少帅是什么人,现在可没人敢去捋虎须。而且对于东北内部走私的事情,张勋并没有太过怀疑,毕竟目前的中国,内部高层参与走私的事情实在是太普遍了,这可是绝对暴利,利润丰厚到让人咋舌,天下各方势力都是如此,张勋可不相信东北的猫儿就不吃腥。

第四百九十六章某后黑手

东北商人刘开元,在东北有自己的开元商会。这是东北私营商会中发展非常不错的一个。之所以其能够如此顺利的发展,除了刘开元这个人很会钻营之外,还有就就是他和冯德麟的姻亲关系。刘开元的妹妹是冯德麟的小妾。凭借这层关系,刘开元在东北势力范围内还是很吃得开的。

这次南下做生意,刘开元打着布匹生意的旗号进入北洋,并秘密和张勋联系。经过张勋的幕僚介绍,成为张勋的座上嘉宾。

“刘先生,张某这次就开门见山了。先生所说的能够从东北搞到军火?此事可否属实?”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张勋开口问道。

“当然,不瞒督军,这次鄙人之所以南下,除了正当生意之外,还有就是开辟另外一条商路。这军火只是其中一项。我在东北买了几条已经淘汰的武器生产线,虽然名义上已经报废,但实际上生产新还可以用。因此,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们生产了不好的武器弹药。因为东北查封武器,我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出来卖,只能寻找买家,通过正当生意的途径走私出来。张督军,明确的说,我们的武器肯定不如东北的制式武器,但是却不必这汉阳造差。知识因为是走私,价钱方面……。呵呵。”刘开元笑着说道。但是话里面意思谁都懂。我们的武器质量一般,价格很贵。但是数量却比较充足。你要不是自己决定。

“不知道刘先生能偶出的什么价位?”张勋并没有在这个方面拿捏。毕竟现在国内动乱不断,整个中国出了北京政府辖地比较平静,其他势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武器装备供应就成为一个势力能够长久存在下去的根本。

就像北洋,将目光打到日本人身上,北洋虽然已经不是中央政府了。但是走位一个地方政府,反而在这方面少了很多估计。冯国璋原本是不赞同和日本接触的,毕竟日本狼子野心他们都清楚。但是看着正在继续力量的东北,别样如果再在战争中浪费势力,那等到东北完成修养,举兵南下,整个中国都将彻底沦陷在东北军的铁蹄之下。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冯国璋为了保住北洋,只能选择和日本接触。

日本本就想要在中古重新扶植代理人,而有中央名号北洋无疑是最好的对象,奈何当时的冯国璋对于日本人抛出来的橄榄枝不屑一顾。这让日本一方大为恼怒。冯国璋不屑于和日本人为伍,但不代表别人不愿意接受日本人的资助,本就有亲日倾向的徐树铮主动了日本大使接触。虽然现在徐树铮只是偏居湖南一声,但手中毕竟还有数万精锐。在中国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因为,日本秘密和徐树铮签订了协定,支援了徐树铮不少的东西。湖南虽然身处中国内陆,但是有长江水道在,日本商船可以轻松抵达。有着日本人的支持,徐树铮的胆气更壮。在东北罢手之后,北洋内部矛盾凸显,自以为有所依仗的徐树铮联合北洋内部不满直系的其他力量,联合反直。挑起了北洋内部的这场动乱。

日本虽然支持了徐树铮,但是支持力度不大。因为日本军事家分析中国力量分析,北京当然是绝对的巨无霸,势力强大,整个中国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单独对抗北京。但是无法对抗不代表没有抵抗力,整个中国有抵抗力的就只剩下北洋了。而现在北洋的力量差不多有八成控制在直系手中。向徐树铮,阎锡山只是游离在决策层之外实力派,可以为乱,但不可成事。日本的目的是节制东北的发展,可不是看到南方几大势力乱成一团,而削弱了力量。因此,他们始终都没有放松过对北洋胜负的联系。后来冯国璋松口,日本和直系立刻由敌对转为蜜月。牛皮烘烘的徐树铮可就倒了八辈子血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